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黄克诚:干部的家风影响着党风政风

2020-12-29 17:25:01
相关推荐

永兴县城全景。(资料图片)由永兴县委宣传部供图

人物简介

黄克诚(1902-1986) 出生于湖南省永兴县。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北伐战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一、第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1978年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

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记者 吴名慧

在郴州永兴县三塘乡下青村,有一幢典型的湘南古民居,纵深两进,中有天井,青瓦砖墙,古朴素雅,这就是共和国大将黄克诚的故居。当年,黄克诚从这里走出山村,参与领导永兴起义,汇入革命大潮。现在,人们在这个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瞻仰先烈,感悟红色精神。

故居除了几件棉袄、军衣和珍贵的历史图片,没有其他东西;节俭的黄克诚留给后人更多的是精神财富,他的“三不家规”便是其中之一:“不准动用公家的汽车,不准找工作人员帮自己办事,不准靠我的什么‘关系、后门’。”

日前,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黄克诚大将的长女黄楠女士,说起家风家训,她回忆道:“父亲说得最多的,就是要我们好好学习,好好为国家做事,还经常告诫我们得靠自己的努力奋斗成才。”

1 “不是工作需要,即使浪费了一分钱,都愧对老百姓”

2017年的五一假期,黄楠女士在回永兴老家讲课的途中转道长沙探亲,特地去湖南党史陈列馆参观——这里保管陈列有黄克诚大将曾使用过的地球仪等工作物品。

期间,黄楠女士讲党史时的飞扬神采,以及她节俭的习惯给工作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老太太和工作人员一起用过简餐后,见桌上还有少量菜肴没吃完,提出全部打包。“小姑娘(工作人员)很客气,觉得汤里的青菜打包不好看。我说,总之是要吃进肚子里去的,好不好看不重要,都捞上来,只要能吃,咱就不浪费。”此举让初次见面的工作人员感叹良多,但在黄楠女士看来,这只是出于自己生活习惯的一件小事。她说:“我父亲是个非常廉洁也非常节约的人,对自己对家人都是一样,所以我们家的生活非常简朴,大家也都很习惯节俭的生活,直到现在也是尽量节约,不浪费。”

黄克诚大将一生艰苦朴素,克己奉公,从不为个人谋私利,他曾长期住在雨天房顶会漏雨、院子会积水的老房子里,拒绝大修,也曾谢绝老部下邀请他到南方过冬的好意。“如果不是工作需要,即使浪费了一分钱,都愧对老百姓。”黄克诚身体力行地践行自己的话语,对子女也是如此言传身教。

物资匮乏的年代,买布都要凭票,黄克诚从不利用职权给家里特殊照顾。“我们的衣服很多都是外婆做的,穿坏了补好继续穿,再坏再补,没有新的。”作为家中长女,照顾弟弟妹妹是黄楠的主要任务,于是,给弟弟缝补线袜成了她童年的一大记忆,她说:“家里的东西都是修到实在不行了才扔,最大程度上使用。”

在黄楠的印象里,唯一一次与父母一起逛商店是在1955年。当时,身居高位的黄克诚没有惊动任何人,和普天之下的所有的丈夫、父亲一样,陪妻儿逛商场。但是,一罐可可粉却给这次难得的家庭出游增添了一段小插曲。“我头一次见可可粉,特别好奇是什么味儿,我母亲也想买。结果父亲一看,标价要八九元一罐,马上就放下了,坚决不让买。他说,可可粉不是生活必需品,用这八九块钱能资助老家上学的孩子两个月的生活费了,这是比尝个鲜有意义的事。”

2 “你们要靠自己努力奋斗成才,我黄克诚这里是没有‘后门’可走的”

黄克诚大将有四个儿女,但他工作繁重,与儿女相处、享受天伦之乐的时间并不多。黄楠回忆说,家庭氛围的关键词是“平和”,父亲并不太会哄孩子,用得最多的一招是“给块糖吃”,然后就让孩子们各自玩去了。但是,他对我们的学习看得很重,经常检查作业,“好好学习,才能好好建设祖国”。

“父亲并不怎么关心我们今后有多大的出息、能耐,更看重我们能否按自己的兴趣发展,为国家做有益的事。”黄克诚对子女的要求十分严格,但军人出身的他从不要求孩子们必须进部队、考军校,而是尊重他们的选择,并经常告诫:“你们要靠自己努力奋斗成才,不要靠我的什么‘关系、后门’,我黄克诚这里是没有‘后门’可走的。”多年来,黄楠和三个弟妹都自觉遵守这条家规,从不向组织伸手,也不靠父亲的荫庇。最终,他们各自学有所成,在不同领域靠自己做出了一番成绩。大女儿黄楠北大毕业,在高能物理研究所任研究人员,大儿子黄煦清华大学毕业后担任工程师,二儿子黄晴北大新闻系毕业后在人民日报社工作,小女儿黄梅是中国科学院外文研究人员,曾留学美国获得博士学位。

“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父亲从不说什么高调的话,就是用行动告诉我们该做什么,该怎么做。”父母将重学习、爱读书的习惯传给了孩子,也把自力更生、勤奋上进的观念传给了下一代。“我小时候,老家的孩子凡是上学有困难,需要支持学费,父亲都会给寄钱,但是其他方面如安置工作一概不理。现在,我们也按这个方式办事,家乡人如果找我,我就是一个原则,上学钱不够我们绝对帮忙,但是盖房子娶媳妇之类一律不管。”

黄克诚也很重视培养孩子们的品德。黄楠回忆,妹妹读小学的时候,可能是上课说小话,在“操行”一栏批了“中”。父亲知道后,便把妹妹转到了品行要求更严格的部队小学,希望她能严守纪律。“父亲不喜欢对孩子们讲大道理,但如果我们有做得不对的地方,父亲会指出来。”黄楠说。

位于永兴县三塘乡下青村的黄克诚故居。 (资料图片)通讯员 摄

3 用近乎“不近人情”的严苛留下勤奋节俭、自强自立、廉洁奉公的好家风

“棣华,今后孩子们就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了,条件比过去好了,但一定要记住,我们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高级干部的家风影响着党风政风。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子女、对周围的人都会产生影响。从今天起我们家要订两条规矩。一、不准动用公家的汽车办私事;二、不准向公家伸手要照顾。”

1949年10月下旬,黄克诚奉毛泽东主席亲令赴任湖南省委书记,这是他到湖南后对妻子唐棣华说的一番话。

对此,女儿黄楠深有感触。“公家的东西不许动,工作的地方不许进,我父亲这个界限是非常明确的。不管是对我们家人,还是老家的亲戚都一样。”她说,“家乡的人有时候带点干菜之类的特产来,父亲很开心的,但是,第一、会算好钱给他们,第二、不会因此给人办事。”

规矩一立,从无破例。

女儿雨夜生病,坐挂着草帘的三轮车赶往医院;儿子结婚,姐弟几人组成一个自行车接亲队伍,把新娘子接回了家;不满7岁的小孙子因为发烧起晚了,也得坚持顶风冒雪带病徒步去上学。

1976年,侄孙黄景平带着一家子的期盼,到北京走了一趟,希望谋个“前程”。黄克诚除了接待时加了两道菜,就送出四个字:勤奋、自律。

1979年,堂弟黄时申去北京看望黄克诚,捎上了乡领导委托带去的15公斤茶油作礼物。黄克诚语重心长地说:“请客送礼不利于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正人先正己嘛!”叫堂弟将礼物带回。黄时申感到很为难,离开时借故把茶油留下了。黄克诚得知后,立即让工作人员按市值折钱汇给乡领导,并亲笔写信告诫家乡的党员、干部,不要再搞请客送礼的事。

黄克诚用实际行动感染和影响着后人,用近乎“不近人情”的严苛留下了勤奋节俭、自强自立的好家风,留下了廉洁奉公、不谋私利的好传统。

采访手记

传承家风无须讲大道理

吴名慧

接到采访任务,辗转联系上黄克诚的女儿黄楠女士,直到电话接通前,我内心一直很忐忑。毕竟,虽有家乡的“光环”加持,但关于黄克诚大将的家风报道不在少数,老太太愿不愿意接受采访是个未知数,甚至,接不接陌生来电都是个问题。

“您好,请问哪位?”“小姑娘,不好意思,我今天一直在外面开会,咱们约明天上午10点通话可以吗?”老太太亲切的声音传来,欣然应允采访请求,我心中的大石头安然落地。

隔天,电话接通后刚响过一次“嘟”的声音,黄楠女士就接了起来,显然是已经等候在一旁的。通话中,年过七旬的老太太回忆起黄克诚大将的点滴往事——每一件事放在高级干部的家庭都不简单,但她始终语气亲和,说得“轻描淡写”,与口中描述的父亲形象如出一辙:朴实,低调,不讲大道理,没有空话套话,因为勤奋节俭、严格自律的家风已经融到骨子里。

通话结束,仿佛不是完成了一次采访,而是伴着慈祥长者的细细诉说,“穿越”回到了那个条件艰苦的年代,亲身感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家风,影响着一个人的品质和行为。从黄楠女士言辞中,我深深感受到黄克诚大将的家风名不虚传。黄老用勤奋、节俭和自律坚守着养家救国的理念,现在,这些也成了黄氏家族的家风。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若优良家风吹遍每一个“小家”,何愁优秀传统美德不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声音

言不及私,相待以诚,相争以理

父亲生活上非常节俭,从来没想过为个人捞什么。父亲的以身作则让我们子女形成了一种思想,首先就是要看护好自己的国家,这就需要做好本职工作,工作的时候要尽力,出现了错误要及时更正,知错就改。作为党员,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恪尽职守;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对待同志要互相帮助,众志成城带领大家好好做事。“有为”要从本职工作出发。

——黄克诚之女黄楠

言不及私,相待以诚,相争以理。这三句话是父亲在世时,传给我们兄妹四人的家训家规。他教育我们工作上要少谈私人的事;与人交往要说真话实话;即便是与人有争吵,也要拿道理说服对方。

——黄克诚之子黄煦

我在农村下放时,堂兄经常给我写信,教我做人的道理。他说,到农村劳动,就必须下定决心,坚决干到底。经得起艰苦困难的锻炼,就会进步,就会为人民和国家作出贡献。经不起艰苦困难锻炼的人,就会一无所成,没有出息。

——黄克诚堂弟黄时琏

二叔教育我们,要认真读书,从小学真本领、硬本事,从小独立,长大了不要依靠别人。

——黄克诚最小的侄儿黄宜

黄克诚一生廉洁奉公、克勤克俭,他对脱离群众、损公肥己等腐败现象疾恶如仇;对自己和家人的言行作出了严格的规定。他小儿子结婚时,社会上婚嫁讲排场之风盛行,他却让儿子骑自行车把新娘接到了家,既不派车,更不摆宴。

一辈子出生入死、鞠躬尽瘁的开国大将,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心中装着的仍是党和人民,却唯独没有自己。这种高尚的品格和作风不愧是“共产党人的楷模”,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中央党校党史部 牟文鹏

黄克诚的崇高品德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家人,仅从他的子女没有一个经商这一点就可看出,他的家风是如何地廉洁。简单生活、勤俭持家是黄克诚的生活理念,子女们也秉承了这种理念。他们深知,要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靠父辈的权力去赢得自己的人生。他们绝不能去经商,因为他们经商,会不知不觉地沾到权力的光,会不知不觉地被一些唯利是图的不法商人利用。黄楠、黄煦、黄晴、黄梅4个子女,凭着自己的奋斗,个个事业有成,品行端正,使黄家成为了领导干部廉洁家风的典范。

——作家、编剧王子君(笔名四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以手机为题的作文 最熟悉的人作文三年级 那一幕让我感动作文 杜鹃花作文 关于成功的作文题目 作文精彩开头结尾 劳动的颜色作文范文 快乐的游戏作文 成考专升本作文 写作文的三要素 留心观察作文 洗手绢作文 作文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国庆小事作文 作文批改系统 小猪佩奇作文 调整心态作文 小学生优秀满分作文 流行音乐英语作文 生日感谢信英文作文 我的未来作文600字初一 夏天写景作文 我的哥哥作文600字 什么的一件事作文 谦让作文600字 高中作文人物素材摘抄 感恩母亲作文300字 知识面前人人平等作文 希望作文600字初中 真情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