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庄子》中的理想人格:至人 真人 神人 圣人

2020-12-29 19:55:01
相关推荐

庄子在万物本体论上有着独到的见解,这种“万物齐一”的思想塑造出旷达的性格来。基于对世界深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透彻理解,庄子选择了一种不拘泥于世俗的生活态度。

庄子先认识到万物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故此或荣或辱,或贵或贱,或生或死全然不能影响到精神的自由。有人在《庄子》中读出“阿Q精神”来,既然贵贱没什么不同,为什么甘于贫贱而不追求富贵呢?必然是在现实社会中郁郁不得志的精神胜利法。这需要从庄子的价值观中找寻依据。

对于世俗价值观认为是“好”的事物,认为实现的人生价值。庄子几乎是全部否认的。俗人认为要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庄子说读书不过是咀嚼古人的糟粕罢了。俗人认为要居庙堂之上,庄子说我情愿做在泥巴里打滚的乌龟。俗人认为生是快乐的,死是悲切的,庄子认为生死都是命,是自然的过程,没必要哀,也不需要乐。庄子将自己理想中的人格分为四等,即:至人、真人、神人、圣人。

至人无己。至人在人生境界上体现出“无我”的旨趣,《庄子·田子方》进一步解释到:“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至善”、“至美”又具体体现在“逍遥”、“苟简”、“不贷”三个方面。庄子说:“以游逍遥之虚,食于苟简之田,立于不贷之圃。逍遥,无为也;苟简,易养也;不贷,无出也。”

真人无为。庄子认为老子、关尹子是古时候的真人,真人“不以人助天”,“以天待之,不以人入天”。如果说“至人”超越了“我”这个概念,则“真人”超越的是“人”这个概念。以天的角度从事,没有所谓的亲,没有所谓的疏。行为举止完全符合纯粹的客观依据,真人是“能体纯素”的人,是纯粹的、朴素的,先做到真人,才能得出真知。具体的标准是真人“与天为徒”,至人“与人为徒”。真人可以做到直接师法自然,按照天的道理来从事。至人这是按照真人所讲的道理来从事。

神人无功。在《逍遥游》中肩吾说姑射山有神人居住,他们不食五谷,吸风饮露。可见神人是由道术修为的人,可以“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中关于“神人”的篇幅并不多,可以参考的依据只有:“不离于精,谓之神人”,而“精”是后世道教重要的修炼属于,精可以化气,精足则正气旺,精亏虚,则化气不足;可以化血,精足则血旺,精亏则血虚;可以化神,精亏则神疲,精亡则神散。在中医学中“精”是生命的本源,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元动力。

根据如上的介绍,至人、真人大体上是“入世的”,在具体入世作为上所达到的层次不同。而神人是出世的,是专注于生命的修养。而至人、真人、神人能做到的圣人都能做到。《天下篇》中说:“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

圣人无名。圣人是道家理想中的最高人格。《道德经》中说:“道恒无名”,圣人的一切跟都是跟“道”保持高度一致的,这是基于“人法地,地发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基本逻辑。万物皆自然,圣人亦自然。自然是自己本来如此,也是自生自灭,自成自消。人只能辅万物之自然,而不能干预万物规律,故此为无为,事无功,成无名。《庄子》的矛盾之处在于,既有对圣人肯定的表述,也有反对圣人的言论。这是庄子、及后学思想演化出“认识上的分歧”。

庄子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庄子哲学:宇宙观和认识论

极简史:《庄子》的来龙去脉

转载请注明出自【百家号:国学新思潮】

插图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先联系作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磨难的作文 我想对自己说 作文 三年级上册英语作文 男打女屁股作文 寻常日子作文 我的榜样英语作文 拼乐高的作文 捕蝇草的作文 难忘那一幕作文 打阴作文 并列式结构作文 品德修养作文 我的朋友200字作文 辽宁卷作文 五年级作文250字 我最喜欢的植物作文 一路欢歌作文 我的母亲500字作文 写事的作文六年级 我的母亲作文400字 关于美食的英语作文 关于毅力的作文 我的好朋友二年级作文 交通安全英语作文 我渴望什么作文 关于乡下的作文 三年级数学作文 开学了作文怎么写 珍惜当下的作文 防校园欺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