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草船借箭”只是杜撰的?“草船借箭”的原型竟不是孔明而是他!

2020-12-30 11:25:01
相关推荐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真的是神机妙算,无所不能么?那关于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你们又知道多少呢?本次黄毛就讲讲“草船借箭”是否真的是诸葛先生所“借”来的吧。

在《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罗贯中写了“用奇谋孔明借箭”的故事。说来颇具传奇色彩: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以箭枝不足为由,要诸葛亮十日之内造出10万支箭来。请葛亮认为“若候十日,必误大事”。随之积极表态说道:“只消三日,便可拜纳十万支箭。”并立下军令状:“三日不办,甘当重罚。”诸葛亮向鲁肃借了20只船,每船配置30名军卒,船只全用青布为幔,各束草把千余个,分别竖在船的两舷。

接着漫天大雾,诸葛亮教令船只头西尾东,一字摆开,然后命军土擂鼓呐喊,曹军约一万人向江中放箭。20只船两边束草上,排满了箭枝,诸葛亮以高超智慧和巧妙计谋,完成了“造箭”10万支的艰巨任务。鲁肃目睹了整个借箭过程称赞诸葛亮“先生真神人也!”周瑜也称羡说道:“先生神算,使人佩服。”罗贯中先生写得十分精彩,不过,草船借箭的主人并不是诸葛亮,《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

在正史记载中,没有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记载。而且像诸葛亮这样干法,也不会成功。比如:每只船上“皆用青布为幔,各束草千余个”。这种设计想来不错,但是计算下来则十分惊人:每个草束以5斤之重计算,20只船则需草20万斤以上。捆扎和安装这些草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还有,每只船上要装置布幔,也非一时半响就能搞定,三天之内无论如何也难完成。此其一也。

据史料记载,三国时期用于作战的快船,约20丈长。千余个草束置于船上,每边就有四五百个。每个草束的直径以5寸计,500个草束排列起来会超过25丈,三国时代即使有这样大的战船,会做别的用途,而不能作为诸葛亮使用的“快船”。此其二也。20只快船排列在一起,其船队长度超过3里多地。草船不可能一面受箭,否则就要翻沉。如果要使船队掉头,江面宽度有限,船只掉不过头来,曹军已经把箭放完,船只如何行驶?此其三也。

曹军弓箭手有万人之多,每人放箭10支,就可达到诸葛亮的要求,放箭时间不会很长,而船队掉头工夫又难缩短,诸葛亮的算计势必落空,草船借箭岂非空谈?此其四也。照此分析诸葛亮的做法只是纸上谈兵,写在小说上可以,在现实中则很难实现。那么,历史上是否有过草船借箭?从史料记载来看,确实发生过类似的故事。不过,干这件事情是孙权,而不是罗贯中所说的诸葛亮。

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记载:汉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曹公攻濡须(今安徽巢县西巢湖入长江的一段水道),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魏略》一书引申此事时说:“权乘大舰来观军,公(曹操)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曹操见孙权治军有方,办事精明,不敢继续对阵,便悄然退兵。

从这段史料来看,与罗贯中的写法有明显不同,诸葛亮是草船借箭,孙权是用大船借箭,也照样取得了草船借箭的效果。其精明算计一点也不必诸葛亮差。曹操因而喟然叹日:“生子当如孙仲谋!”从此留下了这句千古名言。这件事情后来也写进地方史志,孙权当年借箭的地方在今日湖北省长江南岸嘉鱼县城北的江中,此地有山名日“箭山”,山上的巨石刻有“取箭所”三个大字,以纪念孙权的借箭行动。

此外,历史上向敌人借箭的不只是三国时代的孙权,唐代的雍丘守将张巡,也很漂亮地干过这事。张巡(709-757年),邓州南阳(今属河南)人。开元进士。好读兵书,喜研军事。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二月,“安史之乱”爆发。张巡以真源令起兵守雍丘(今河南汜县)。据《旧唐书张巡传》、《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四》:至德元年(756年)张巡在防守雍州时,被叛军将领令狐潮紧紧围困。

援兵久久不到,张巡坚守40多天,使用的箭枝眼看就要用完。张巡命令全城守军将士:每人扎制一个草人,完不成任务的砍头。守军闻风而动,很快交齐了草人。张巡再让人给草人穿上黑衣,趁夜将草人放下城头。叛军哨兵以为守军逃跑,赶忙向主将报告。令狐潮一时难真假,急令军士放箭。直到把每个草人射成刺猬,才恋恋不舍地停下手来。

张巡传命将一个个草人拉上城头,获得箭枝竟有几十万之多。第二天令狐潮到城下查看战果,不见一具守军尸体,方知中了张巡“草人借箭”的圈套。几天后的一个黑夜,令狐潮又接到“守军逃跑”的情报。他按兵不动,唯恐再中张巡的圈套。正在暗自得意之际,叛军营内杀声骤起,刀劈斧砍,血肉横飞。原来张巡利用令狐潮的错误判断,偷偷派出500多名骁勇军士,趁夜偷袭叛军大营。叛军仓促应战,不知来了多少唐军,一时全营大乱,死伤不计其数,令狐潮也差点做了俘虏。

从以上史料记载来看,既有孙权的大船借箭,又有张巡的草人借箭,如果把两者合在一起,就是完整的“草船借箭”,罗贯中先生是否借鉴了这两个故事,至今难以考察,但若认为诸葛亮是“草船借箭”的主人,这就完全认错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什么的两三事作文 四年级作文300字 四年级写人物的作文 书信作文600字初中 写天气的作文200字 校园一事作文 窗外的蓝天作文 以我的周末为题的英语作文 民族团结一家亲作文200字 作文谁谁谁我想对你说 写滕王阁的作文 吹鸡毛比赛作文 从什么到什么作文600字 我最想发明什么作文 陶醉于作文600字 幸福的一家作文 狗的特点 作文 带有三个小标题的感动作文 时代的变迁的感悟作文 当家的滋味作文400字 粽子的作文500字 成长中的快乐500字作文 以德报怨的作文 优秀作文150字 以醒来为题的作文800字 趣在其中作文 六年级想象作文怎么写 以后悔为话题的作文 献给妈妈的礼物作文 初三开学第一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