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杜牧一首即景抒情的小诗 将秋天的风景描绘成了一幅诗意的图画

2020-12-30 15:05:01
相关推荐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唐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杜牧在“牛李党争”的政治斗争中,受到了宰相李德裕的排挤和打压,不但在朝廷中被外放出去,而且频繁的改变他的任职地,长期流转于池州、睦洲、齐安郡等地,这首诗就是写于齐安郡。

唐朝时每个州都有一个郡名,齐安郡是黄州的郡名。唐武宗会昌二年,40岁的杜牧被外放为黄州刺史,到任时正值秋天,诗人在秋风初起的季节、太阳偏西的时光里,把偶然进入视线的落日、溪桥、烟柳、绿荷,以及溪桥周边的景物,用艺术的手法加以描绘和渲染,呈现了一幅意象清幽、情思凝结的图画。诗人以生花的妙笔,将诗情与画意完美地融合为一体。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古时候称傍晚为“日落三竿”。诗的首句用“两竿落日”点明了时间,既不是中午烈日高照之下,也不是傍晚暮色霭霭之中,而是光线柔和的下午。“溪桥上”则交代了地点,说明诗人即兴吟诗的时候,不是在柳岸边,也不是在溪水中乘船,而是在溪桥上,只有在溪桥上的视角才能远眺岸边柳影,俯视水面绿荷。

诗人的观察极其细微,他将眼前见到的日影西斜,岸柳含烟的景色,用“两竿落日”与“半缕轻烟”的精炼字句描绘出来,并在字面上形成了工整的对仗。日影西斜,远眺岸柳含烟,在日光照耀下,若有若无的“半缕轻烟”飘荡在“柳影”的笼罩之中。

这首诗的前两句虽然单纯写景色,但是却让读者感受到了景色的画面并不明快,而是略带暗淡,从而体会到诗人那带有感伤的情怀。这样就为下句“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的情景氛围做了铺垫。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诗人在溪桥上看见荷叶被风吹拂,于是用“相倚”、“一时”这样的词语,传神地描绘出青色如小伞的荷叶,在水面上簇拥着,阵风吹来,满溪荷叶随风翻转这一刹那的形态。诗人的这两句诗把风中的荷叶写得极为灵动,不仅笔下传神,而且字里含情。

诗人在写景之时,细致入微地刻画了风中荷叶的形态、动态;又在感悟之中,别有用心地写出风中荷叶的神态、情态。当然,风中的荷叶本是无情之物,是不会有恨的。荷叶的恨是从诗人的内心中呈现的。诗人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到无生命力的风中荷叶之中,带着自己的感情色彩去看荷叶在风中“相倚”、“回首”的状态,觉得它们好似有情,心怀恨事,这里表面写的是风荷之恨,其实是物中见我,写的是诗人自己的恨。

杜牧是一个有理想和政治抱负的人,不幸的是他生在晚唐那个风雨飘摇的没落时期,“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的志向无处施展,这时又受到排挤,外放为官,怀着壮志难酬的隐痛,所以在他的眼里、诗中,连眼前的绿荷,也仿佛充满了哀愁。

在古典诗词中有许多写荷花的经典诗词,如周邦彦的《苏幕遮》,南唐李璟的《摊破浣溪沙》等名作。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杜牧这首最为赞赏,称赞这首诗是“真得荷之真理者”。

这首诗,语言清丽,意境清幽,情感深邃,是即景抒情诗中的一篇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读书使我快乐作文 包粽子的过程作文 厚积薄发的作文 我和我的朋友英语作文 描写雪花的作文 作文题记摘抄大全 作文提纲例子 愧疚作文600字 阅读作文800字 打光屁屁作文 上善若水作文 我好想什么什么作文 最宝贵的财富作文 我被什么作文 我不再胆小作文 防侵性作文 春节英语作文80词 以遇见为题的作文 心里话作文400字 元宵节作文初中 感恩作文800字高中 三年级作文下雪了 关于孝道的作文 学校打屁股作文 我与社会作文 感恩作文600字初中 我喜欢画画作文 我的好朋友400字作文 优秀中考作文600字 学习的意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