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把最值得尊敬的人印在钱上

2020-12-31 08:10:02
相关推荐

今年的诺贝尔奖又出现了一位日本人:

免疫学家本庶佑。

自本世纪以来,

日本已有18人获得了

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

(含日裔美籍科学家)。

平均每年一人。

日本何以能够屡获诺奖?

其实,从日元上面就能知道。

拒绝政治家的日元

目前市面通用的日元,

是2004年发行的版本。

其中,纸币有三种面值。

福泽谕吉(1835—1901)

最高面额10000日元,

票面正面印的是

思想家、教育家福泽谕吉的肖像。

樋口一叶(1872—1896)

5000日元正面印的是

女作家樋口一叶

她是日本近代文学的开拓者之一,

留下诸多反映明治时期

下层人民悲惨生活的作品,

被称为“明治紫式部”。

野口英世(1876—1928)

1000日元印的是

科学家野口英世。

他是细菌学家、生物学家,

成功地培养了梅毒螺旋体;

还研究过脊髓灰质炎、沙眼以及

黄热病疫苗和抗血清。

在晚年到非洲考察“黄热病”时,

不幸感染去世。

野口英世和母亲。野口英世的传记故事,在日本孩子中很流行,也影响到今年的诺奖得主本庶佑。动画片《哆啦

2004年之前流通的日元,

是1984年发行的,

纸币也分三种面值:

夏目漱石(1867—1916)

1000日元上,

印的是中国人相对熟悉的

小说家夏目漱石。

他被称为“国民大作家”,

代表作品有《我是猫》、《心》等。

夏目漱石在家中

夏目漱石对东西方文化都很精通,

曾写《中学改良策》,提出

“教育只为受教育者实施”,

他曾拒绝政府授予的博士称号,

认为那是国家权力干涉学术。

新渡户稻造(1862—1933)

5000日元上,印的是

日本教育家新渡户稻造;

他是农学家,创立了东京女子大学。

还著有社会学名作《武士道》等。

当时,大藏省本想选用女性肖像,

候选人有紫式部、清少纳言、

与谢野晶子、樋口一叶。

但意见未能统一,

最后选择了这位女性教育的先驱作为代表。

新渡户稻造和孙女在玩闹

10000日元上面是谁呢?

还是:

福泽谕吉

由于连续两代都用福泽谕吉肖像,

所以日本民间也将一万元称为“谕吉”。

福泽谕吉何以尊贵?

福泽谕吉何以能够享受如此殊荣?

而且,要知道:

旧款10000日元上本来印着的

是有“日本的释迦牟尼”之称、

备受民间尊崇的圣德太子:

圣德太子(574—622)

1950年版的1000元,

和1957年版的5000元,

正面肖像也都是圣德太子,

可见其尊贵:

日本为何要以福泽谕吉替代圣德太子?

那就先来了解一下福泽谕吉是谁?

福泽谕吉出生于幕府统治末期,

一个卑微的下级武士家庭。

他1岁半丧父,厌倦读书,不敬神佛,

直到十四五岁时才发奋学习。

一生中没做过高官显贵,没成为富豪大贾,

“靠三寸不烂之舌和

一介文人之笔来推动社会启蒙。”

1860年,福泽谕吉在旧金山和摄影师的女儿合影

在明治维新前后的激变时期,

福泽谕吉并非了不得的原创思想家,

他的价值在于比较早睁眼看世界之后,

认准了日本应该向西方学习。

以翻译为主,他极力介绍西方国家的状况,

鼓励日本人学习科学,兴办企业。

将经济学、近代保险等引入日本。

福泽谕吉编纂的西学书籍

福泽谕吉著书立说,办学办报,

提倡平等、自由等现代价值观。

“一个国家所以能够独立,

那是由于国民具有独立之心。”

他自己死后的戒名就叫做:

“大观院独立自尊居士”。

福泽谕吉所书:独立自尊

福泽谕吉有两本代表作,是当时的畅销书:

一本是《文明论概略》,

回答 “日本向何处去”的命题,

极力主张日本摆脱佛儒的束缚,

向西洋文明学习;

另一本是《劝学篇》,写给年轻学子,

主要是提倡自由独立的人格,

而这种人格要通过教育才能求得。

福泽谕吉的故居

相比于中国同时代的启蒙思想家,

福泽谕吉更看重“劝学”:

倡议普及学校教育,

要将新的文明和价值观带给普罗大众,

并赋予他们自己去学习、去探索的能力。

日元上的福泽谕吉肖像以此张照片为蓝本

他认为教师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

也无法将它们全部传授给学生。

所以,学生应该发展学习能力

而不是被动地接收知识……

福泽谕吉还效仿西欧私立学校的规则,

建立家塾——庆应义塾大学的前身。

庆应义塾大学图书馆旧馆

因此,福泽谕吉也被称为

“日本近代教育之父”。

纸币的背后是价值观

当然,日元上并非一开始印的

就是思想家、科学家、作家。

自1871年日元诞生起,

纸币也曾被政治人物肖像盘踞。

比如明治时期的政治家岩仓具视,

和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高桥是清等。

1963年发行的纸币上印有伊藤博文肖像

直到1984年,

日本政府决定改革日元。

改用文化、教育、科学界的杰出人物,

不再以政治家为中心。

通过纸币这一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媒介,

传递注重教育和人文修养的价值信息。

在这种态度背后,

还有长期的、系统性的投入。

2000年来的这批诺奖得主,

其获奖成果大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完成的,

这自然是得益于当时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

尤其是制造工业的强大。

1975年横滨港口等待出口的汽车

但要看到:

1960年,

日本尚未完全从战后复苏时,就提出:

力争将国民收入的2%用于科研;

1971年提出:

将国民收入的3%用于科研。

虽然实际数字没有达到。

即使在泡沫经济崩溃后,

日本政府依然没有吝啬于科研投入。

目前,全社会的科研经费仍然在3%以上。

主要国家研发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的推移。图表来源于网络

发达国家一般都会重视科研投入,

为何日本在成果上如此突出呢?

这就又要说回教育,

又要说回尚未完全复苏的

1960年。

当年,日本展开“改善大学教育”的全面研究,

三年后提出一系列措施……

1960年,还在复苏中的日本。photo by Jack Davis

1960年至1970年间,

日本高等教育机构总数增加了75%,

大学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教育经费占国民收入的比例

在1977年就达到了8.02%。

有媒体机构总结

日本这些诺奖得主的教育背景,

发现他们大多都毕业于地方公立高中。

某种程度上是得益于教育资源的均衡。

除了经费,教育改革赋予学者更多研究自由,

扩大学生参与科研的机会。

像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野依良治

当年被名古屋大学邀请加入时,

还籍籍无名,

论文也是发表在影响力很小的刊物上。

2008年得主下村修专科毕业,

在名古屋大学只进修了两年,

就被破格授予博士学位,

博士论文只有6页……

而谈到走上科研之路的理由,下村修说:

“我只是想弄明白水母为什么会发光。”

下村修

“享受探索的快乐”

也有一些学者经历坎坷,

像2016年得主大隅良典,

博士读得磕磕巴巴,

43岁才有了一个3个人的小实验,

因为喜欢找新课题来做,

所以很少能发表论文,

51岁那年才当上教授。

2014年得主中村修二,

毕业于一个小地方的大学,

毕业后在“乡镇企业”工作了很多年,

经常要自己动手搭建和改造实验设备,

而他的科研成果也与设备的配置息息相关。

其实,重视教育和人文的结果之一,

就是科学家们享受探索的快乐,

对世界保持好奇心,

而非追逐官职、经费、名利。

这也是日本从对孩子的教育就很在意的。

适合沉思的禅宗花园,图片:Angeles Marin Cabello

比如1949年获得日本第一个诺贝尔奖的,

物理学家汤川秀树。

汤川秀树和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

汤川秀树回忆自己小时候

“对文学兴趣浓厚”,

读夏目漱石,读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

“没有表现出将成为物理学家的任何迹象”。

“喜欢孤独……想象力在封闭世界自由翱翔。”

“我是一个孤独的散步者,但是,我的新的构想却是从散步中产生出来的。”

京都的“哲学之道”。图片:4travel.jp

汤川秀树对后世的日本学者影响很大,

“我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在山坡顶上的一家小茶馆里歇脚的旅人。这时我并不去考虑前面是否还有更多的山山水水。”

2016年得主大隅良典说他:

“小时候热衷于做飞机模型和半导体收音机,

夏天喜欢在小河里捞鱼、捕捉萤火虫,

拿着网兜在野外一走就是一天。

……感受自然中的四季变迁。”

大隅良典还是日本小学科学教材的编撰者

他认为,让孩子对世界抱有好奇,

是一切的起点……

在东京工业大学大隅研究室的个人简历页面,大隅良典没有放个人照片,代以这张图。

1981年的得主福井谦一说,

他小时候最喜欢去乡下的外祖母家,

热衷于在山里玩耍,采野菜,蘑菇,

喜欢看法布尔的著作:

《昆虫记》、《阿维尼翁的动物》、

《橄榄树上的伞菌》.……

“在脑细胞还很娇嫩的童年期就能获得这些财富,已使我终生感激不尽。”他后来说。

《小森林·夏秋篇》剧照

在日本,

差不多所有小学

都有一个室外操场,

75%学校有户外游泳池。

安藤忠雄设计的幼儿园

孩子们会为自己

拥有一个兴趣爱好感到骄傲。

1973年的物理奖获得者

江崎玲于奈曾总结说:

“一个人在幼年时通过接触大自然,

萌生出最初的、天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

这是非常重要的启蒙教育。”

《小森林·夏秋篇》剧照

2002年的物理奖得主

小柴昌俊也曾说:

小时候在学校后山

与同学追逐赛跑、

拔农家蔬菜的经历,

是他人生最难忘的时光。

他上学期间一直是一个“差生”,

就连大学也是勉强才及格毕业。

“我一直相信:

成绩单并不能保证你的人生!”

他后来说。

《菊次郎的夏天》剧照

就像福泽谕吉曾说的:

“钟鼎山林各有天性,

每人均可自由选择其前途。

认为唯有进政府机关才有前途,

这是汉学的弊病,

亦即所谓的青云之志,

这是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一种迷思。”

1900年,

福泽谕吉去世前一年,

他将皇室赐给他的奖金

全部捐给了庆应义塾。

图片:melanoma-net

今年获得诺奖的本庶佑,

也已经决定把他获得的奖金,

赠送给母校京都大学,

以支援年轻研究者的工作。

本庶佑在获奖后和妻子出席新闻发布会。他幼时喜欢观察星星,想做天文学家,大学时也考虑过做外交官或律师,但最终选择了医学,这也是小时候看野口英世的传记书埋下的种子。

当本庶佑被问及

在研究中需要珍视什么时,

他回答:

“好奇心。另外一个,

不要简单地相信……

要用自己的眼睛,干到确信为止。”

编辑整理:罗米 Zdd

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欢迎关注微信公号:WeLens

Lens旗下包括出版、新媒体、重逢岛视频、沙龙等业务,是一个致力于发现创造与美、探求生活价值、传递人性温暖的文化传播品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六年级下册同步作文 4年级作文100字 关于秋的作文600字 我的同桌英语作文带翻译 什么的景色作文 写妹妹作文 体育赛事作文 美无处不在作文400字 点面结合的作文200字 我是篮球迷作文 和妈妈说说心里话作文 泰迪小狗作文 百合花的作文 七年级的英语作文 多一点耐心作文800字 赛跑比赛作文 写习惯的作文 24点作文 我不理解父母的作文 致十年后的我作文 童话故事作文 有题记的作文600字 蓝猫小学作文 新年的作文500字 金鱼观察作文 人物特写作文 看图作文一年级 关于梦想和现实的作文 关于自省的作文素材 收秋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