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同一片田园 不同的“风景”——广西龙胜绿色发展观察

2021-01-01 23:05:02
相关推荐

▲金秋时节,漫山金黄,游客在龙脊梯田观光游览(2018年10月12日摄)。

新华社发(潘志祥摄)

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记者王念、卢羡婷、吴思思)6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同一片田园,不同的“风景”——广西龙胜绿色发展观察》的报道。

大地母亲孕育万物。依靠土地耕作,曾经是人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唯一选择。

千百年来,广西龙胜山区群众在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开山劈地,开垦出层层梯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那酷似鳞片附着在山脊之上的田园成为令世界惊叹的奇观,海内外宾客纷至沓来,领略中国南方农耕文化“活化石”的独特魅力。从此,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庄稼人有了更多的生计,一面在祖宗留下的田园里耕作,一面发展乡村旅游。2018年,龙胜接待游客860.03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105.08亿元,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依托生态和农耕文化、民族文化等独特资源优势,龙胜走出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他们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同时着力挖掘优秀文化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今年4月,这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宣布“脱贫摘帽”。

(小标题)种田成为“风景线”

龙胜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桂林西北部,与湖南接壤,境内重峦叠嶂,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自然条件逼出了当地群众的创造精神,高高山脊上的层层梯田便是人们世世代代为生存而奋斗的佐证,庄稼人因此被称为“大地雕塑家”。

生活在龙脊镇古壮寨的廖志国没有想到,祖祖辈辈耕作传承下来的田园有一天竟成了风景。

伴随着龙脊梯田名气的提升,前来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经营旅馆、饭店的村民也逐渐增多。五年前,廖志国的大女儿将自家的青瓦木楼改造成客栈,开始做乡村旅游,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

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种地几乎是唯一的收入来源,粮食够吃就不错了,花销却从来都紧巴巴的。如今廖志国也种地,但种的是“风景”,是为了让农耕文化得到传承,吸引城里人来此体验与都市完全不同的生活。“至于种地的收入,可以忽略不计。”

同村的廖琴芳精明能干,客栈开得更早一些。2009年,廖琴芳敏锐地感觉到旅游发展给贫困山区带来的商机,果断把在外务工的丈夫叫回家。他们大着胆子向亲朋好友借了40万元,将自家的木楼改造成了一栋三层的农家旅馆。

“当时还是有些顾虑的,借了那么多钱,就怕还不起嘛。”廖琴芳说,从客流量趋势看,他们相信自己的判断。后来,生意情况比他们预判的还要好,只不过两三年时间就基本还完了外债。如今,当上老板娘的廖琴芳忙里忙外,有些粗糙的双手戴着戒指、手镯等饰品。她坦言,这些年自己常常顾不上梯田里的农活了,但龙脊梯田里的庄稼是必须种的,家里的5亩田就分出3亩请别人帮着打理。

大概从2001年开始,龙脊梯田的名气越来越大,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要住宿,要吃饭,要消费,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机会,大家尝到了甜头,观念渐渐转变,新的生产模式带来的利益占了村民收入的绝大多数。

“以前种田是为吃,现在种田成了风景线,老百姓收入更高了。”桂林龙脊旅游有限责任公司传媒部副经理何利民说,景区每年从门票收入中按比例补偿给村民作为旅游红利,村民则需按照规定种植水稻和维护梯田景观。

为了调动群众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景区在支持群众做农家乐的同时,鼓励大家把闲置的土地租给有能力的人种,让龙脊梯田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农耕景观:春耕时水田如镜面映出四面青山,夏季稻田里的秧苗郁郁葱葱,秋收时满山遍野一片金黄,冬季的雪景又是另一番浪漫。种田的人按劳分配,也能领取不菲的景区分红。去年,大寨村每亩地分红4000元,最多的一户人家分到了5.6万元。

(小标题)长发飘飘迎客来

龙脊山脚下的黄洛瑶寨是龙脊十三寨中唯一的瑶寨,瑶族女子的长发构成了龙脊的另一道风景。

黄洛瑶寨风光秀丽,一条穿寨而过的小河,悠悠铁索桥连着两岸人家,瑶族吊脚楼在群山之间错落有致。据介绍,黄洛瑶寨获选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最主要的原因正是长发。这个被誉为“天下第一长发村”的村寨,头发在1.4米以上的女性就有60多位,最长者达2.72米。据史料记载,龙胜一带的红瑶妇女早在宋朝就有留长发习俗,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红瑶女子对自己的头发极为珍视,有世代相传的蓄发习俗和护发秘方。据说女孩子只在十八岁的时候剪一次头发,此后就包裹着一圈土布,结婚时这布才能取下来,将头发在头上盘一个无髻的圈。

近年来,走进龙脊的中外游客对她们的长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黄洛瑶寨村民打破千百年的禁忌,解开包裹严实的长发进行民俗表演。“一梳长发黑又亮、二梳长发等情郎……”过去从事传统农耕的妇女,为游客表演长发歌舞、经营农家特色餐饮住宿,人人成了“扛着犁耙种田地、唱着山歌搞旅游”的“两栖”农民。

记者走进黄洛瑶寨,正好遇见身着民族服饰、盘着长发的瑶族妇女聚在小巷子里分发上月的演出费。54岁的潘红妹开心地接过领队递来的3075元现金。她说,近年来,随着游客增多,她们的表演场次也逐渐多了起来,“五一”期间最忙的时候一天连着表演了18场,每一场“工资”为15元。村里的长发女子几乎都加入了舞蹈队。

“往年一年的门票收入100多万,去年桂三公路开通以后,暑假一个月门票收入就有120万,每户分红5至6万,日子越过越好了。”潘红妹说,除了演出费,她们还能得到一笔景区门票分红。

黄洛瑶寨的长发舞在文化部门的帮助下多次提升打磨,成就了今天5.0版本的长发歌舞表演艺术。为提升旅游品质,龙胜县挖掘独特的旅游资源,“排灯节”“红衣节”“赶山节”“开耕节”“梳秧节”等传统节日被一一盘活。

龙胜各族自治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局长毛逸人说,支撑龙胜全域旅游的并不是纯粹的风景区。“少数民族群众的日常生活、生产,民族风情,民族文化,这些都是风景线。”

(小标题)生态支撑新业态

成立于1951年的龙胜各族自治县,是中国中南地区最早实行少数民族自治的县之一。在近70年的发展进程中,龙胜也走过不少弯路:曾经尝试发展工业,不仅效益不好,还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发展传统农业,因绵延青山高达千米的海拔差,难以形成规模化种植。

2003年,一条从龙胜县城通往龙脊镇大寨村的公路修通,拉开了龙胜旅游扶贫的序幕。依托龙脊梯田和民俗文化影响力,乡村旅游大放异彩。近年来,龙胜县委、县政府更是以“建设中国生态旅游强县”为目标。

当地干部群众深知,无论发展工业、农业,还是旅游业,任何业态的发展都离不开生态的支持。“宁可发展慢一点也要保护好生态,绝不引进破坏生态和贻害子孙的项目和产业。”龙胜县委书记周卉说,近年来,龙胜以“铁的决心”掀起环境保护攻坚战。

曾经,龙胜各地河岸边采砂船随处可见,河水浑浊,河道千疮百孔,山上阔叶林被随意砍伐,生态破坏严重,群众怨声载道。2015年龙胜关停并转了70多家木材加工厂,2016年取缔了71家非法采砂场,2017年全县480多条河流全面禁渔……

龙胜是我国主要的滑石主产地和供应地之一,境内三大滑石矿企业产值占据全县工业产值的半壁江山。然而,滑石从开采到加工,都对环境造成影响。

“开采滑石带出泥,把河流染成了‘黄河’,加工滑石产生的白色废水又把河流染成了‘牛奶河’。”龙胜各族自治县环境保护局局长粟建广说,近年来,全县投入2000万元对三大滑石矿企业的环保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如今废水经过压滤机处理后变成一块块“饼”,有些矿物质含量大的还可以回收。经过全力整治,“牛奶河”重新清澈起来。“应该还老百姓一个绿水青山了。”

为了更好地保护青山绿水,龙胜实施了禁采河沙、禁伐阔叶林、禁止新批建水电站等系列措施,实现从无序利用资源到着力保护资源的根本性转变。

龙胜还把生态建设与扶持产业相结合,出台了“两茶一果+特色养殖”产业奖补政策,加大对油茶、茶叶、罗汉果等特色产业的保护和开发力度,老百姓种养殖积极性日益高涨。

(小标题)筑牢可持续发展基础

如今的龙胜,各个村屯的路宽了、环境美了、产业旺了,其中生态产业覆盖贫困户达到90%以上,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全县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18.7%下降至2018年底的1.86%。

龙胜县委、县政府清晰地认识到,脱贫摘帽只是脱贫攻坚战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前提下,如何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做好乡村振兴,才是需要认真谋划的大课题。

龙胜编制了《龙胜各族自治县生态、旅游、扶贫大环线规划》,规划按照“全域一区一线”“全县大景区、全域大旅游”的设计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以交通为基础,继续完善贯穿龙胜10个乡镇、80%行政村的大环线,把全县2358平方公里土地建设成为开放式的生态公园。

交通曾是龙胜旅游发展的掣肘,随着大环线公路的日渐成型,一些远离龙脊景区的边远地区也吃上了“旅游饭”。毛逸人告诉记者,龙胜最北边的南山牧场拥有天然的旅游资源,被称为“南方呼伦贝尔”,但由于基础设施制约,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自从公路修通以来,当地悄然冒出18家农家乐,今年“五一”期间迎来游客2000多人次。

龙胜是我国仅有的两个各族自治县之一,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为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我们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和传统古村落等资源,在大环线上差异化建设民族特色小镇、养生景区等,使旅游业态实现全域性布局、差异化发展。”周卉说。

龙胜有着“百节之县”的美誉,每年各乡镇的独特节庆轮番上演,成了龙胜文化旅游的一道靓丽风景。如今,龙胜各地基本形成了“以节养节”的模式,通过办节,带动了住宿、餐饮旅游业的发展。

在全域旅游的带动下,龙胜各乡镇纷纷行动起来,通过发掘自身的民族文化,分享梯田的辐射红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学校过六一儿童节作文 读书类作文600字初中 种玉米作文200字 值得我尊敬的一个人作文 三年级书信作文300字 一件有趣的事作文450字 湖南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我学会了煮方便面作文 写事的作文100字左右 我想对老师说作文400字 蓝天保卫战英语作文 男朋友打女朋友屁股作文 我渴望时光倒流作文 我会做家务作文300字 中考作文没写完扣几分 online shopping 英语作文 八年级上册英语第五单元作文 我最喜欢的动物作文400字 我的理想作文500字医生 以方法为话题的作文 这也是课堂作文400字 粽叶飘香作文600字 红楼梦读后感作文500字 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作文快乐的端午节300字 以变为题的作文600字 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作文 自考大学语文作文范文 最美的行囊作文800字 我的端午假期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