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修路搭桥强基础 多点开花产业兴丨中央媒体“未摘帽贫困县脱贫攻坚”主题采访团第三组

2021-01-02 08:45:01
相关推荐

【脱贫攻坚走基层】修路搭桥强基础,多点开花产业兴丨中央媒体“未摘帽贫困县脱贫攻坚”主题采访团第三组在紫云自治县采访侧记

九月的紫云,细雨薄雾,正符合它“紫气东来,云蒸霞蔚”的特点。

9月11日至13日,由中宣部组织的“未摘帽贫困县脱贫攻坚”主题采访团走进安顺市紫云自治县,深入松山街道城南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国有浪风关林场种养产业基地、大营镇大营村、打彩村、火花镇九岭村等地开展了为期3天的脱贫攻坚主题采访。

记者团在浪风关国有林场了解林下经济产业

“好甜的蜂蜜呀!多少钱一斤,可以网购吗?搭配着紫云的红芯薯和生态蛋做早餐,简直绝了!”

“受精蛋和非受精蛋相比,特别之处是什么?养殖场为什么选址在斜坡上?”

“您家住在附近吗?为什么选择回来创业?收入状况如何?”

……

在采访中,来自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社、经济日报社、中国日报社等20余家中央媒体以及贵州媒体组成的采访团记者们脚踩泥土,用心聆听,全方位、多角度记录紫云自治县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和成果亮点。

采访团进入松山街道城南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采访

脱贫攻坚以来,紫云充分发挥党建扶贫引领作用,认真抓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不断改善民生、完善服务,记者一路感叹:“民善村富产业兴,山美水美人更旺。”

松山街道城南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扶贫车间

在松山街道城南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有12个乡镇(街道)710户3772名搬迁群众,社区紧邻县二中、县一小、县三幼等学校,医务室、综合服务窗口、图书阅览室、运动场等一应俱全。中国妇女报记者韩亚聪对搬迁群众通过技能培训就近就业,不断增强内生动力,依靠针线串起幸福、点绣成金不等不靠的巾帼本色点赞。

记者团在浪风关国有林场了解林下经济产业

“趁着好天气收割蜂蜜,农户们脸上都充满了丰收的喜悦,产业发展为当地群众铺就了一条脱贫致富‘新路子’。”在国有浪风关林场,贵州广播电视台记者黄堇茗表示,由龙头企业牵头,采取“龙头企业+国有林场+合作社+农户”的抱团发展模式,发展林下食用菌、林下鸡和林下蜂三个经济产业,紫云的产业发展带动效果很明显。

记者采访大营镇蛋鸡产业养殖群众

记者与白石岩乡小黄牛“亲密互动”

“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具体做法有哪些?”“有多少个网格长?”……在大营村,紫云自治县火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段安雄就人民日报社记者苏滨提出的问题分别介绍,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菌草种植、养殖肉鸡和小黄牛等产业,这里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改变,当地农户发展致富的信心也大大增加。

记者团在九岭村采访

记者拍摄九岭村扶贫车间的务工群众

穷山恶水不能阻挡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脱贫攻坚以来,九岭村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合作社产业优势紧密结合,带领全村群众苦干实干,修起“小康路”,搭起“幸福桥”。采访团一行跟随村支书罗昭华的脚步参观“九岭书屋”儿童阅读室、民族手工艺扶贫车间,细数小山村的蝶变故事。

记者在打彩村采访农户

满满的三天,记者们奔走在地,从点到面,听故事、实体验,亲身体会紫云自治县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谋发展、脱贫攻坚一线故事,以图片、视频、文字全方位多角度谱写脱贫路上的点点滴滴,奋力续写新时代发展新篇章。

记者在新民村生态蛋鸡养殖基地拍摄

记者拍摄大营镇小黄牛

记者团在浪风关国有林场了解林下经济产业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牟元媛 吴采丽 匡奇燃 胡彪

修路搭桥强基础 多点开花产业兴丨中央媒体“未摘帽贫困县脱贫攻坚”主题采访团第三组在紫云自治县采访侧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故事作文400字 精美作文 他哭了作文 四季美景作文 作文的万能开头 我的姥姥作文 亲近自然作文 一起走过作文 妈妈的一天作文 四百字作文大全 难忘的回忆作文 写重庆的作文 成都作文 心灵深处作文 美丽风景的作文 我的家乡600字作文 日语作文格式 时评类作文 写艺术的作文 五年级同步作文 游记作文300 低头族作文 大作文600字 小学4年级作文 描写爸爸的作文 关于舞蹈的作文 舞狮的作文 感谢作文500字 作文我的姥姥 怎么制作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