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潘建华:物谶 画谶 诗谶与令谶(《红楼梦》中的谶语上)

2021-01-03 01:10:01
相关推荐

谶语即预言,指事后应验的话(多指不祥的)。《红楼梦》为了更好地反映贾府的兴衰历史,揭示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大量使用了谶语,表达的形式林林总总,不拘一格,比如物谶、画谶、诗谶、令谶、签谶、谜谶、戏谶、梦谶、语谶等,不仅使小说的语言摇曳多姿,委婉含蓄,而且使小说的内容丰富曲折,极富张力。

《红楼梦》邮票

1、物 谶

物谶如贾宝玉的“通灵宝玉”、薛宝钗的“金锁”等,这些物件往往具有象征意义和神秘色彩。

“通灵宝玉”来历不凡,它本是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顽石,后来因为无才补天,被一僧一道携入红尘。贾宝玉出生时衔在嘴里的那块玉,就是“通灵宝玉”。

“通灵宝玉”正面写着八个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意即只要玉不丢失、不离身,就能保佑主人长命百岁,平平安安。仙寿,长寿。恒昌,永久昌盛。反面写着三句话,“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意即这块玉可以避邪、治病、预测祸福。难怪贾母称之为“命根子”。

但是,对贾宝玉来说,“通灵宝玉”既是福也是祸。一方面,它就像“金箍棒”,能够降妖伏魔,保佑主人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如第二十五回,贾宝玉被赵姨娘陷害,中了马道婆的魔法。一僧一道把“通灵宝玉”摩弄一回,说了一番奇奇怪怪的话,贾宝玉便转危为安。

另一方面,“通灵宝玉”又是“紧箍咒”,因为由它衍生而来的“金玉良缘”,一直束缚着宝、黛之间自由而真挚的爱情,破坏和瓦解着三生石畔的“木石前盟”。

改琦绘通灵宝玉、绛珠仙草

相比于“通灵宝玉”,薛宝钗的“金锁”却引发颇多争议。一是金锁的来历。金锁究竟是癞头和尚送的,还是薛家自造的?二是金锁的作用。

金锁上的两句话“不离不弃,芳龄永继”,与“通灵宝玉”上的两句话正好是“一对儿”,是否暗示贾宝玉与薛宝钗之间的姻缘?拥黛贬薛派坚持认为,薛宝钗的“金锁”是一个阴谋,薛姨妈、王夫人、薛宝钗、莺儿等人都是这个阴谋集团的骨干成员,目的就是拆散宝、黛爱情,让贾宝玉娶薛宝钗为妻。

笔者认为,金锁确实是薛家自造的,不过是根据癞头和尚的授意;金锁上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两句话是薛家让工匠錾上去的,这两句话也是癞头和尚赠送的,并非薛家杜撰。如果说“金玉良缘”是个阴谋,那么癞头和尚才是这个阴谋的始作俑者。

其实这也不能怪癞头和尚,他这样做,恰恰是为了成全贾宝玉和林黛玉。贾宝玉前身是神瑛侍者,林黛玉前身是绛珠仙草。绛珠仙草因受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得以久延岁月,脱胎换形。后来绛珠仙草跟随神瑛侍者下凡,就是要用自己的眼泪来还恩的。“木石前盟”的本义是以泪报恩,而不是结为姻缘。如果宝、黛之间相亲相爱,白头偕老,黛玉还怎么还泪?即便没有薛宝钗的出现,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在前世就已经注定。

戴敦邦绘宝玉奇缘识金锁

“金玉良缘”的受害者不是林黛玉,也不是贾宝玉,而是薛宝钗。她从一出生就被癞头和尚赋予了一项特殊且不光彩的使命——在宝、黛爱情中扮演第三者。

林黛玉还完了泪,自然是返回天界,做她的绛珠仙子去了;薛宝钗却要陪在贾宝玉身边,不仅要日复一日地面对丈夫的冷漠,而且还要饱受读者种种有意无意的揣测和误解。所以,薛宝钗的“金锁”不是“护身符”,而是她一生都无法挣脱的“枷锁”。

此外,史湘云的“金麒麟”、探春的“风筝”、袭人的“松花汗巾”、小红的“手帕”等物,都属于物谶,起到串联故事,推动情节发展,暗示人物命运的作用。

2、画 谶

画谶集中出现在第五回。贾宝玉游“太虚幻境”,在“薄命司”里见到了“金陵十二钗”的正册、副册、又副册三个卷册。每册各收录十二人,共计三十六人,“余者庸常之辈,则无册可录”。

作者借鉴了道教典籍、被誉为中华预言第一奇书——《推背图》的形式,来表现“金陵十二钗”的命运和结局。每个人都有图画和判词,不过这些图画不是“画”出来的,而是用简洁的文字描述出来的。

如“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这是对林黛玉、薛宝钗图画的描述。“两株枯木”合在一起是“林”字,“玉带”倒过来读是“黛玉”的谐音,枯木上挂着玉带,暗示林黛玉最后自缢而死。“雪”是“薛”的谐音,“金簪”与“宝钗”同义,合在一起就是“薛宝钗”的意思。金簪本该戴在头上,现在却被埋在“雪”里,暗示薛宝钗凄凉的结局。

赵国经、王美芳绘金陵十二钗之元春

“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这是对贾元春图画的描述。“弓”与“宫”谐音,暗示宫闱;“橼”与“元”谐音,暗含贾元春的名字。“香橼”,原是一种植物的果实,这里却被挂在弓上,或暗示贾元春本不该生活在那“终无意趣”“不得见人的去处”,或暗示她最后在宫里自缢的结局。

“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这是对贾探春图画的描述。掩面哭泣的女子是探春,“大海”“大船”暗示探春远嫁,“放风筝”,原比喻放掉灾难和疾病,给自己带来好运。这里比喻探春远嫁,就像放掉的风筝,一去不回。

“几缕飞云,一湾逝水。”这是对史湘云图画的描述。“飞云”“逝水”,暗含湘云的名字,暗示湘云有过一段幸福却很短暂的婚姻,一切都是虚无缥缈、飘忽不定的,转眼之间就像云水一样飞走逝去。

“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这是对妙玉图画的描述。“美玉”借代“妙玉”,“泥垢”比喻污秽不洁之地。妙玉身陷污秽肮脏之境,暗示她沦落风尘的结局。脂批说她在贾府败落后流落瓜洲,被一个老朽不堪的富翁买去作小妾。

“一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这是对贾迎春图画的描述。“恶狼”指孙绍祖,美女指贾迎春。恶狼“追扑”“欲啖”美女,暗示贾迎春嫁给孙绍祖,不久就被折磨而死。

“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这是对贾惜春图画的描述。“美女”指惜春,在“古庙”里“看经独坐”,暗示她出家为尼的结局。脂批说惜春后来还有“缁衣乞食”的经历,可见佛门也非“乐土”。

华三川绘惜春作画图

“一片冰山,山上有一只雌凤。”这是对王熙凤图画的描述。“冰山”比喻败落的贾家和王家,“雌凤”比喻王熙凤。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此处用“雌凤”来比喻王熙凤,突出了她“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的形象。怎奈“生于末世”,她也无力回天,眼看着贾府这艘大船撞上冰山而慢慢沉没。

“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这是对贾巧姐图画的描述。“美人”指巧姐,她在“荒村野店”“纺绩”,暗示她沦为村妇的结局。

“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这是对李纨图画的描述。“兰”指贾兰;“茂兰”,比喻贾兰出人头地、飞黄腾达。“美人”指李纨,“凤冠霞帔”“带珠冠、披凤袄”,是她受到朝廷诰封后的装束,暗示她母以子贵。可惜这一切都是“晚韶华”,日薄西山而已。

“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这是对秦可卿图画的描述。“美人”指秦可卿。她为什么会“悬梁自缢”?

根据脂批本第十三回畸笏叟的一条批语:“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命芹溪删去。”可以推测小说初稿是写“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秦可卿与公公贾珍在天香楼偷情,不巧被婆婆尤氏(一说“丫头”)看到,秦可卿羞愧难当,上吊而死。后来因为“畸笏叟”的干涉,作者不得不删掉这一章节,而改写成我们现在看到的“病死”的情节。

刘旦宅绘秦可卿

“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这是对香菱图画的描述。

“桂花”指代夏金桂,“莲”指英莲(香菱)。“水涸泥干,莲枯藕败”,暗示香菱生活在非常险恶的环境中,最后被夏金桂虐待而死。

“又非人物,亦非山水,不过是水墨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而已。”这是对晴雯图画的描述。“滃染”,烘染。“乌云浊雾”,乌黑的云、浑浊的雾,比喻黑暗的人生、恶劣的环境。晴雯的图画,很像一幅印象派的作品。作者用粗放的且极富想象力的笔墨,来表现晴雯“招人怨”“毁谤生”的人生遭际。满眼“乌云浊雾”,而不见山水人物,因为真相已经被谎言和诬陷掩盖。

“一簇鲜花,一床破席。”这是对袭人图画的描述。有两个作用:一是暗含袭人姓名,二是暗示袭人结局。袭人姓花,原名珍珠,贾宝玉因古人有“花气袭人”之句,将“珍珠”改为“袭人”,“席”与“袭”谐音。“破席”具体指什么不清楚,但是贬抑意图明显。推断一下,“一簇鲜花”指袭人,“一床破席”指蒋玉菡。蒋玉菡是戏子身份,戏子是下九流,生活在社会底层。暗示袭人嫁给蒋玉菡,既非自觉自愿,也不称心如意。

3、诗 谶

《红楼梦》中诗谶很多。这些诗歌与传统意义上的写景诗、抒情诗、怀古诗有所不同,它们是小说的一部分,必须要服从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塑造的需要,要与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口气相吻合,与小说的整体叙事风格融为一体。

林散之书红楼梦诗句

因此,这些诗歌常运用比喻、象征、双关、虚实、暗示等手法,用来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增强故事的悬念,以收到先验的、神秘的效果,好像一切都不可捉摸,却又是命中注定的。

比如,第一回中,癞头和尚对甄士隐说了几句言词:“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实际上这是一首谶诗,是对甄士隐的女儿英莲的命运的预言。

“好防佳节元宵后”,暗示英莲将在元宵佳节被人拐走;“便是烟消火灭时”,暗示葫芦庙失火殃及甄家,甄家由小康而坠入困顿;“菱花空对雪澌澌”,“菱花”代英莲,“雪”与“薛”谐音,菱花本在盛夏开放,但面对着澌澌风雪,除了枯萎凋零,还会有什么结果呢?暗示英莲后来被“呆霸王”薛蟠抢去做了小妾,饱受薛蟠和夏金桂折磨,最后惨死。香菱的悲剧人生,开篇就被定下了凄凉的调子。

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他所阅读的十四首“金陵十二钗”判词和听到的十四支“红楼梦曲”都是谶诗。这些判词和曲词,与“金陵十二钗”图画的内容大同小异,三者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将书中主要人物的命运一一作了交待,共同谱写了“金陵十二钗”的人生悲歌。

年画《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下面举例说明:

王熙凤的结局是“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王熙凤为了赢得信任,凡事都要服从贾母和王夫人的意志,此为 “一从”;王熙凤当家掌权后,颐指气使,发号施令,此为“二令”;王熙凤理家期间,心劳日拙,坏事做尽,最后一命鸣呼,此为“三休”。

另一种解释是:“一从”指贾琏对王熙凤言听计从;“二令”合在一起为“冷”字,指贾琏对王熙凤感情渐淡;“三人木”指贾琏把王熙凤休回娘家。虽然两种解释不尽相同,但是王熙凤的结局无疑是凄惨的。

妙玉的判词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作为一个出家人,妙玉理应既“洁”又“空”,即洁身自好,看破红尘。但是她住的栊翠庵,却栽了十数株“胭脂一般”的红梅;她使用的茶具是精致名贵的成窑杯、绿玉斗,这些都说明她难忘尘世繁华的生活。

赵成伟绘妙玉

她把自己喝茶的杯子给宝玉使用,宝玉生日时还专门送来贺帖,庵里的红梅也只赠送给宝玉,这些都说明她对宝玉暗藏情愫,有违清规戒律。她把刘姥姥用过的杯子“搁在外面”,扬言还要“砸碎”,又表现她身为出家人,却缺少怜老惜贫之情怀。最后她的结局是“终陷淖泥中”“无瑕白玉遭泥陷”,真是事与愿违,令人唏嘘不已。

晴雯的判词说她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晴雯虽是奴才,却没有奴性。她敢于蔑视王夫人,顶撞贾宝玉,嘲笑袭人是“哈巴狗”。撕扇子、摔箱子等情节表现晴雯“心比天高、不甘下贱”的刚烈反抗性格,病中补裘等情节表现出晴雯的心灵手巧。晴雯的聪明能干让人妒忌,心直口快让人憎恨,就连她眉眼长得像林黛玉也“招人怨”。“招人怨”引来“毁谤”,“毁谤”的结果就是“寿夭”,短命而死。

第二十七回,林黛玉的《葬花吟》也是谶诗。《红楼梦大辞典》说,这是“黛玉自作的诗谶”。这首诗名为咏花,实则写人,以花喻人,感叹身世。全诗共52句,361字。其中“花”字出现14次,“落”字出现5次,与“落”字同义的还有谢、飞、消、断、飘等,“葬”字出现4次;表示流泪的有泪、洒、血痕等,表示死亡的有葬、丧、死、老、亡、香丘等,表示悲愁的有怜、惜、恼、愁、悲、无言、无情、伤神、漂泊、闷杀等。这些字眼高频出现,营造了一种凄凉悲伤的氛围。

王叔晖绘《黛玉葬花》

在这首诗里,林黛玉寄寓了丰富而复杂的情感,有对桃花飞谢、红消香断的怜惜,有对榆荚自芳、燕去巢倾的失望,有对花开花落、生命无常的慨叹,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有对自由幸福的生活的向往,有对洁来洁去的品格的赞赏,有对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有对红颜老去、花落人亡的感伤。可谓字字血泪,句句悲音,如泣如诉,哀婉缠绵。

清代诗人富察明义在《题红楼梦》一诗里说:“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不自知。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大意是,黛玉伤心时所作的葬花词,没想到竟是一语成谶。哪里才能得到一缕返魂香来治愈她的“沉痼”,让她起死回生重续和宝玉的情缘?所谓“似谶成真”,就是预言变成了事实。富察明义是曹雪芹的朋友,他或许有幸读过八十回后的原稿,知道宝、黛爱情最后真实的结局。

林黛玉“似谶成真”的诗还不止于此。《秋窗风雨夕》《桃花行》《五美吟》《唐多令》等都有这种特点和作用,无不寄寓着黛玉对自己不幸身世的深切哀愁,暗示了她最后“泪尽夭亡”的悲剧命运。

与林黛玉一样,薛宝钗、史湘云、贾探春等人的“咏絮词”都是自作的诗谶,都有暗示她们将来命运和结局的作用。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表现了薛宝钗的入世思想,她的心志之高,比大观园的其他女孩都要略胜一筹,但是结局却是成为弃妇。

“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表现了史湘云的惜春之情,比喻她也曾拥有父母之爱、爱人之爱,可惜好景不长,春光易逝。

“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预示贾探春的结局就像柳絮一样飘零,她只能在江边涕望却难回故园。

4、令 谶

《红楼梦》有多处写到酒令,分别在第二十八回、第四十回、第五十四回、第六十二回等。形式有牙牌令、射覆、击鼓传花等。尽管酒令的形式各不相同,内容却与行令人的性格、命运有着密切关联。

谢稚柳书《红楼梦花名酒令签图》

如第二十八回,贾宝玉的酒令中有这样两句:“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女儿愁,悔

教夫婿觅封侯。”女儿伤悲,因为年龄已大青春不在却还未嫁。女儿忧愁,后悔让夫婿去追求功名而独守空房。

这个“女儿”就是薛宝钗。她好不容易和宝玉在一起,却没有吸取婚前的教训,还是不胜其烦地劝说宝玉走仕途之路,这让宝玉反感之极。最后宝玉“悬崖撒手”,出家为僧;而宝钗只落得独守空闺,后悔不及的结果。

蒋玉菡的酒令中有这样两句:“女儿喜,灯花并头结双蕊。女儿乐,夫唱妇随真和合。”脂砚斋侧批道:“佳谶也。”意即吉祥的谶语,暗示蒋玉菡和袭人后来结成美满姻缘。这样的佳谶在《红楼梦》中并不多见。“灯花并头结双蕊”,比喻二人成双成对;“夫唱妇随真和合”,形容夫妻生活幸福和谐。这支酒令的“酒底”(饮酒前行的令叫“酒面”,饮酒后行的令叫“酒底”。)是“花气袭人知昼暖”,其中点出了袭人之名。

改琦绘袭人

袭人和蒋玉菡的姻缘,其实是拜贾宝玉所赐。就在这次宴席上,贾宝玉和蒋玉菡初次见面,一见钟情,二人互赠汗巾。回来后袭人为宝玉宽衣,发现自己送给宝玉的松花汗巾不见了,很不高兴;宝玉为了安慰袭人,就把蒋玉菡回赠的“茜香罗”大红汗巾系在袭人的腰上。宝玉此举,暗示在蒋玉菡和袭人之间牵起了一条月老红线,为后文贾府败落、袭人离开宝玉后嫁给蒋玉菡埋下了伏脉。

第四十回行牙牌令,贾母的令文暗示了贾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头上有青天”是说贾府靠着祖上的战功,深受朝廷恩宠。“一轮红日出云霄”是说贾元春当了贵妃,贾府势力如日中天。“这鬼抱住钟馗腿”,“这鬼”指蓬头鬼,钟馗是古代传说中能打鬼驱邪的神。蓬头鬼抱住钟馗的腿,意味着自投罗网,自食其果,自取灭亡,暗示贾府被抄没是咎由自取。

薛姨妈的令文,暗示了宝钗婚后生活的状态。“织女牛郎”是说宝钗和宝玉后来天各一方。“二郎游五岳”,“世人不及神仙乐”则是暗示宝玉“悬崖撒手”,弃宝钗而去,过着一种云游天下、逍遥自在的生活。

林黛玉的令文,暗示了她和宝玉爱情的破灭。“良辰美景奈何天”,是说她和宝玉虽然彼此深爱,却没有人为他们做主,表达一种天不作美的无奈之情。“纱窗也没有红娘报”,借用《西厢记》的戏文,暗示没有人为他们牵线搭桥,让宝黛备受煎熬、倍感失望。

李宝凤剪纸《宝钗扑蝶》

第六十二回射覆,薛宝钗的射文是“埘——鸡栖于埘”。这是引用《诗经·君子于役》中的诗句:“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这首诗表达闺妇对在外服役、不知归期的丈夫的思念。宝钗以此作射暗示后来的情节,宝玉离家出走,宝钗独守空房。

贾宝玉的射文是“钗——敲断玉钗红烛冷”。这是引用唐代郑谷的《题邸间壁》中的诗句:“荼糜香梦怯春寒,翠掩重门燕子闲。敲断玉钗红烛冷,计程应说到常山。”

大意是,初春的夜里,荼糜花的芬香不时飘入梦里。醒来时,只见翠绿花木掩映着一道道的院门。连白天成对出入、呢喃絮语的燕子也安闲地在巢中歇息。烛光渐渐地黯淡下去,房中更显得清冷。孤独的闺妇拿着玉钗轻轻地敲呀敲,把玉钗敲折了还不自觉。她在计算着丈夫的行程,此时此刻大概到了常山地界了吧。

这首诗从对面着笔,通过想象家中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以寄托自己在旅途中怀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贾宝玉用来作为射文,暗示他和薛宝钗的结局。贾宝玉离家出走后,薛宝钗望眼欲穿,盼望着丈夫归来。

此情此景,如同李商隐《残花》中描写的一样,“宝钗无日不生尘”。贾宝玉走后,薛宝钗整天闭门掩关,懒于梳妆打扮,放在梳妆台上的首饰都蒙上一层厚厚的灰尘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真了不起作文450字 重庆的夜景作文 冬季作文结尾 开心作文200字 文具的争吵作文200字 大学生展望未来的作文 关于毅行的作文 初入高中作文 坦然面对挫折作文 光头强的作文 荆轲作文素材 以心要在焉为题的作文 我的成长故事300字作文 责任的作文开头 升起心中的太阳 作文 描写狗的作文450字 作文身边的小事 撒谎的后果作文 谈谈服饰800字作文 我最喜欢的小动物作文350字 身边最美的劳动者作文 持之以恒作文600字 关于遇到困难克服困难的作文 爱学习的我作文 有关于国庆节的作文 动作描写作文300字 我很期待 作文 情结作文 描写韭菜的作文 温州博物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