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明朝皇封三僚曾氏农历正月十一花灯节!

2021-01-03 11:50:01
相关推荐

皇封三僚曾氏正月十一申时进花灯

三僚村有一个流传久远的习俗,即春节过后农历正月十一日申时即是如此热闹,锣鼓声、鞭炮声,热闹非凡,我们当地俗称“进灯“,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传统文化活动,也称为“扬灯”,也就是官方称“花灯节”闹花灯。这一天是三僚曾氏独有的节日。其他姓氏也没有。说起三僚村的“花灯节”有比较悠久的历史缘故。

花灯源于北方中原,始于汉代,最早流行于皇宫和一些达官贵人的住所。每当新春佳节,达官贵人都会安排人在各自家门口挂上几盏灯,借以炫耀门楣、烘托节日气氛。后来,北方中原人南迁为客家人,把原来习俗带入当地,一些大家族也竞相仿效,花灯便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再演变至今深入到我们赣南地区客家人,现成为了一种客家习俗。即在上一年进灯日后生下男孩的人家,一般正月里都要在宗祠里挂上一盏花灯。而围绕着挂花灯所衍生的所有仪式,统称上灯。上灯,“上”作动词用,如“上梁”。而更深层次的意思则是“向上级呈递……”如“上书”,即把本族群(壮大)新增男丁的喜讯呈报老祖宗,起到“慰祖”的作用。而之所以把它局限于客家习俗,是因为只有在客家方言中,“灯”和“丁”才是谐音,“添灯”寓意“添丁”。也因为“上”在客家方言里,与“丧”的发音同,因此,民间更愿意把上灯称为进灯、扬灯、买灯、接灯或升灯。

因为姓氏的不同,地区的差异,上灯的仪式也略有不同。作为“添丁”的人家的家长,很多地方把他们称为“灯头”、“灯头公”,一些地方称为“灯主”、“灯子”。再往细分,上一年率先“添丁”的“灯头公”,被称为“头灯”,而最后一位“灯头公”,则被称为“尾灯”。一岁以内的上灯叫“添新灯”,大于一岁的上灯叫“添老灯”。在旧时代,“头灯”的任务很重,亦很荣耀,因为他就是来年上灯的大总管(如今一般由理事会代替)。

腊月里,“头灯”就得统计“灯头公”的人数,到城里或圩镇去订购花灯。到了正月的接灯日,“头灯”还得带几个人作为先头部队先去买灯。而另外的“灯头公”则扛着两端包上红纸,扎上芹菜、大桔、大蒜等(勤劳吉利会算)的新竹(抬灯回村用),与同姓宗亲(男的)一起,举着姓氏大旗,抬着大鼓,点着鞭炮,浩浩荡荡地去接灯。与买灯的队伍会师后,每个“灯头公”还要买上两根“带尾蔗”,与大队伍围着姓氏大旗转上几圈后,再一起护灯回村。所谓的“带尾蔗”,除了寓意步步高、节节甜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蔗的尾梢是蔗种,借此寓意子孙连绵,繁衍不息。

回到村里,护灯的队伍还得巡游一圈,经过每家每户门口接受乡亲祝福,恭迎福禄丁财。每到一处,鞭炮震耳,欢声笑语。在举行一系列的祭祖仪式后,再把花灯悬挂在宗祠的上厅。而“灯头公”则在家中点着豆油灯,并时不时地添油,保证其不熄灭,称为暖灯。俟正月十六,再把宗祠花灯摘下焚烧,熄灭豆油灯,称为结灯。上灯仪式结束。

“花灯节”本是元宵佳节那天,也就是正月十五,也有些地方是八月十五进灯的,为何三僚这个千年古村落却是正月十一申时呢?

这里就要从三僚的风水说起,风水鼻祖杨筠松自黄巢之乱,携带风水秘籍由皇宫云游到赣南地区。

在赣南地区收了曾文辿(也就是三僚曾氏的开山祖)和廖金精(三僚廖氏开山祖)为徒。携弟子曾文辿、廖金精云游至此,被三僚村的风水所吸引,杨救贫本无意驻足,但曾文辿却想为自己找一块吉壤定居。

曾文辿发现三僚这个地方不错,告诉师父杨筠松说:“前有金盘玉印、后有凉伞遮阴,子孙可世代为官”。杨筠松过去一看,果然是个山环水绕的风水宝地,盆地中间有一座长条形的石峰,盆地后有一颗凉伞形的松树,树下是一块圆形巨石。在他眼里此地更是一个堪舆人世居之地,于是他告诉曾文辿:“前有罗经吸石,后有包裹随身,子孙代代为仙客”。于是杨筠松和他的两个弟子一起,在盆地的中间搭茅棚居住,古时把茅棚称为“寮”,于是人们把这里称作“三寮”,后来又改为带人字的“僚”,寓意人丁兴旺。

杨筠松师徒选中这块“宝地”侨居二十多年,他们授徒传业,开创了中国南方风水文化之先河,杨筠松先生后被海内外堪舆界尊为祖师。三僚村的曾、廖两姓村民,自祖上曾文讪、廖金精师承杨公之术后,家承代代相传不绝,历朝国师辈出,(自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各朝千多年,约出国师24位,明师72位,其中白衣承昭,由皇帝直接封为钦天监博士者有36人,更有数以万计的杨公弟子从此走向世界。

明朝永乐年间,曾邦旻,号罗山,明代三僚人,明嘉靖十五年丙申岁(1536),奉诏入京,为万历皇帝相造寿宫定陵,九年功成,授钦天监博士,进阶正七品。曾邦旻因相造定陵有功,万历皇帝赐官、金银财宝与曾邦旻都不要。于是万历皇帝就赏赐曾邦旻三件东西:一盏花灯、一块石碑、一块圣旨牌匾。规定三僚曾氏每年正月十一日申时以花灯进祠堂以纪念。石碑内容为皇帝亲笔所写立在村口,内容为:“见官要迎,见官要接。骑马要下马,坐轿要下轿,步行入村,一个不迎一个不接,先斩后奏”。

万历皇帝赠邦旻南归圣旨匾文为:“江西曾氏子,学识谁能比,腹隐青囊经,眼明雌石鲤,呼山山即应,喝水水旋止,事成伟矣哉,功亦在乎耳,别无赠归南,斯言作表记。”

皇封于三僚曾氏每年正月十一申时的花灯节也就是由此而来的。在过去也就只能是曾氏正月十一申时进花灯。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写什么好 介绍北京作文 景色作文400字 我的发明作文 写景作文三年级 写诗的作文 茶花作文 烧烤的作文 300字作文写景 弹钢琴作文 吃苦 作文 初中好作文 圆梦作文 作文写景300字 学期计划作文 阳光作文600字 爱的作文300字 一件事情的作文 亲情600字作文 描写山的作文 因为你作文 中考万能作文 种花的作文 感恩600字作文 作文名句 游记英语作文 作文150字左右 600字作文写人 写鱼的作文 期盼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