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红楼梦中 林黛玉之父林如海是兰台寺大夫?清代根本没有这官职!

2021-01-03 13:15:01
相关推荐

《红楼梦》是一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小说,我们是不能简单根据曹雪芹写的这些官职,来推断《红楼梦》的故事背景的。

这一点,脂砚斋的眉批就说过:

官制半遵古名亦好。余最喜此等半有半无,半古半今,事之所无,理之必有,极玄极幻,荒唐不经之处。

今天我打算从两个方面来和大家分享一下《红楼梦》里官职(官制)问题,第一:《红楼梦》里的官职称呼问题,它们有几种情况?第二,《红楼梦》那些当官的人,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当上官的?

《红楼梦》中的官名情况

"官制半遵古名",这是核心,《红楼梦》就是这样的一部书:曹雪芹他没有明说,这故事发生的朝代是明朝的,还是清朝的;是康熙时候的,还是雍正乾隆时代的。这有多方面的原因,清代严酷的文字狱约束,加上作者自身又经历抄家之浩劫,这就使得曹雪芹在写作的时候,要慎之又慎,"把真事隐去"。

"半有半无,半古半今",说的是在《红楼梦》中出现的那些个官职(官制),有的是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有的则是纯属虚构,历史上没出现过;有的呢,则是清代的时候有这个官职,其他朝代也有……等等,下面我简单来列举一下这几类情况。

1、历史上出现过,但是清代没有的官职

第二回,写到黛玉的父亲,林如海:

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为巡盐御史,到任未久。

这里的"兰台寺大夫",就是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官职。在汉代的时候(东汉),"兰台"或"兰台寺"是御史台的代称,主要负责纠察、奏章这一类的工作。《文献通考》里就说:"后汉以来,谓之御史台,亦谓之兰台寺。"唐代,"兰台"则是秘书省的别称,当时就有"兰台大夫"这样的官职。例如白居易的《秘书省中忆旧山》诗:"犹喜兰台非傲吏,归时应免动移文。"这里的兰台,就代指当时的秘书省。这个官职,到了明代就没有了,明代改为了都察院,至于曹雪芹所在的清代,则是没有这个官职的。

再比如,在第三回,林如海向贾雨村介绍贾赦的时候,说他是"一等将军之职"。这个"将军",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过,多用于武将,往后各朝代也都有。但是在清代,"将军"这样的官职,却只有宗室才有,是一种爵号,比如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等;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咱们在电视剧《康熙王朝》里看到的,那些带兵去打仗的皇室或满族人,比如老十四和年羹尧,他们也被封为"大将军",不过这属于临时性的,战后就会收回。其他情况,在清代是不会有"将军"这样的官职的。

2、历史上有的,清代也有的官职

这里的例子比较多。前面说到林如海升了兰台寺大夫,然后去当了巡盐御史。这个巡盐御史,明代有,清代也有。它的职责,就是负责巡视各地的盐务,负责收缴盐税的。明清两朝,产盐的地方,比如江苏,浙江、广东、福建,这些地方,都有巡盐御史这样的官。下面再举一个例子。

第三回,林如海向贾雨村介绍贾政的时候说:"二内兄名政,字存周,现任工部员外郎"

这个员外郎,从隋唐那时候就有了,之后元明清各朝都有。每个部门有固定的编制,但是在编制之外,还有许多闲人需要安置,怎么办?国家就给了它们一个"员外郎"的虚职。他们也有品级,大概是从五品,然后也有工资可以领,但是他们不管事。到了往后,国家需要钱了,或者腐败形势蔓延了,那些有钱人就捐钱,去买个员外郎这样的官当一当,我们经常在古典小说或电影里看到的,那些地主都叫什么什么员外,就和这个"员外郎"有关系。

3、纯属曹雪芹虚构的官职

还有一些官职,历史上没有,清代也没有,纯属曹雪芹虚构的。比如,贾蓉花钱买来的那个,"龙禁尉",咱们中国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这个官职的。有红学家考证说,如果要和清代哪个官职相对应,那大概是禁中侍卫一类的官。

还有王子腾当的官,九省统制、九省都检点、都太尉统制,这些官,都是曹雪芹虚构的,历史上也没有。其实前面提到的林如海的官职"兰台寺大夫",这个也可以算是作者的虚构。兰台虽然是古已有之,但是"大夫"这样的官职,清代是没有的。

《红楼梦》中当官的途径

古代人如何才能当上官,我们印象最深的是科举,通过参加科举考试,中了秀才、巨人、进士乃至状元探花,进而谋得一官半职。《红楼梦》中也有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的人,谁呢?黛玉他爸,林如海;还有最典型的就是,贾雨村。这里先不展开,下面我们会详细来说他。

除了科举这条路,我总结了一下,在《红楼梦》中至少还有几个方法可以得到官职,一个是世袭的,像贾敬、贾赦这些人,都是世袭得的官;另一个是,捐纳的,就是通过走关系,花钱买来的,比如贾蓉、赖尚荣等等。

1、参加科举

历史上的科举考试,开始于隋唐时期。有历史学家认为科举制开始于隋文帝开皇七年(公元587年),结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时间长达1300多年。科举的好处,简单说,是让那些底层出身的读书人有了机会进入统治阶层,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

在《红楼梦》中,前面说过,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就是通过科举考试当上的官。书中第二回说的很详细:

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

林如海的祖上曾经被封为列侯,但是这个封侯只沿袭了三世,到林如海的父亲那一辈就没有了,尽管后来因为皇恩浩荡的缘故又加封了一代,但到林如海这一代,就只能靠自己去读书考试参加科举了。这也是下面要提到的"世袭"当官的一种,下面再说。林如海去参加科举,非常厉害,一下子就中了"探花",这也是书里面有写到的:"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探花"是科举考试中对位列第三的进士的称谓,第一名的叫状元,第二名的叫榜眼,这三个合起来叫作"三鼎甲",是所有科举考试中最牛的三个人。

另一个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获得官职的,是贾雨村。贾雨村则是真正从底层出来的读书人。贾雨村是胡州人(注意是"胡"不是"湖"),虽然他家以前也是诗书仕宦之家,但是到贾雨村这一辈,已彻底是普通老百姓了,"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非常惨。

《红楼梦》第一回,一开始就写贾雨村进京参加科举,但是身上带的盘缠花光了,没办法,只能住在庙里,就是葫芦庙。没钱了怎么办?只能靠"卖字作文为生"。之后,甄士隐赞助了贾雨村一些钱,贾雨村就去参加科举考试了。这一考,就考中了进士。

雨村因那年士隐赠银之后,他于十六日便起身入都,至大比之期,不料他十分得意,已会了进士,选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府知府。

"大比之期"的意思,是说古代科举考试,尤其是明清两代,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凡是考中的人就获得了当官的资格。贾雨村的仕途还算顺利(当然也有自身的才学),第一次去参加科举考试就考中了,并且当了知府这样不小的官。往后的仕途,虽然有波折,但是凭借他和贾府的关系,以及他个人的钻营,他的官就越做越大了。这是题外话,按下不说。

2、通过世袭得官

这种情况在《红楼梦》里是最多的。咱们学中学语文的时候,会概括《红楼梦》这本书是怎样的一本书,老师一般都会说,本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宝黛爱情故事为线索……",这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他们的后辈几乎都是通过世袭得的官。

比如贾家,最开始贾演被封为宁国公、贾源被封为荣国公。之后是他们的儿子,贾代化袭了官,之后是贾敬,贾敬去当道士,就到了贾珍;荣国府那边,先是贾代善,然后是贾赦,贾赦还活着,所以贾琏还没有袭官。

类似的情况,在《红楼梦》第十四回秦可卿丧事的时候,集中出现了一大批:

那时官客送殡的,有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柳芳,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修国公侯晓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缮国公诰命亡故,故其孙石光珠守孝不曾来得。……南安郡王之孙,西宁郡王之孙,忠靖侯史鼎,平原侯之孙世袭二等男蒋子宁,定城侯之孙世袭二等男兼京营游击谢鲸,襄阳侯之孙世袭二等男戚建辉,

这长长的一段文字,里面涉及到的官职,全都是属于世袭的。这种世袭制是封建社会官吏的主要组成成分。不仅数量很大,而且还都居高官显位,把持着从中央到地方的大权。不过世袭也分情况。一种,是世袭次数没有限制、而且爵位也不会改变;另一种世袭次数有限制、而且每承袭一次,爵位就会降低一级,直到没有。前面咱们提到的林如海,就属于后一种。林家的世袭只有三代,后来加封了一代,但是到了林如海这一代,就没了,需要自己去读书考试了。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家中有很多个儿子,那就只有嫡长子能够世袭得官。其他儿子是没有资格的。比如荣府这边,长子贾赦袭官了,儿子贾政就没有资格。但是因为他人长的帅,又有学问的样子,皇帝就额外开恩,赐给他了一个官职,书里面是这么说的:

次子贾政,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原欲以科甲出身的,不料代善临终时遗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即时令长子袭官外,问还有几子,立刻引见,遂额外赐了这政老爹一个主事之衔,令其入部习学,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了……

同样的,荣国府这边袭官的资格已经给了贾赦那一房,贾政这一房是没有的,所以贾政的儿子,不管是早亡的贾珠,还是贾宝玉,他们想要当官,也只能通过参加科举考试来实现。这也是宝玉异常苦恼和反感的地方。

3、花钱买的官

花钱买官,历朝历代都有,尤其到了一个朝代的后期,朝廷缺钱了,或者有一部人贪污腐败了,就会大量的出现花钱买官的现象,这个叫作"捐纳"。从不是官的官员外,到县令,到三公,都可以买卖交易。《红楼梦》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贾府里的赖尚荣通过买官当上了县令。

赖家是贾府的管家,赖大是荣国府的,赖二(赖升)在宁国府。这个赖尚荣,是赖大的儿子。他从一出生,就脱了奴籍——古代的奴婢是不允许当官的,一日为奴,终生是奴。赖家世代跟随贾家,对贾家有功,所以主人家就恩准或者赖家花了钱,赎身,改变奴籍——这样,赖尚荣就有机会读书识字,参加科举。书里面是这样写的,第四十五回:

是人家的奴才,一落娘胎胞,主子恩典,放你出来,上托着主子的洪福,下托着你老子娘,也是公子哥儿似的读书认字……到二十岁上,又蒙主子的恩典,许你捐个前程在身上。……如今乐了十年,不知怎么弄神弄鬼的,求了主子,又选了出来。州县官儿虽小,事情却大,为那一州的州官,就是那一方的父母……

这段话说是赖嬷嬷(赖尚荣他奶奶)说的,把赖尚荣的来历说的非常清楚。最开始就是先脱了奴籍,读书识字,到了20岁,贾府的人帮助他花钱买了个功名,到了30岁,贾府的人又帮他买了一个县令,虽然是小官,但是从此,赖尚荣也算是进入了统治阶层了,甚至到后来,贾家败落,贾政向赖尚荣要点钱的时候,他都敢少给,都敢说"不"了。

结语

《红楼梦》首先是文学作品,既然是文学创作,就允许有虚构编造的成分,作为读者,我们可以通过作者的叙述描写来了解古代的政治体制,但不能把它当成"信史"来看,况且曹雪芹也说了,"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作者说的这么明白,读者也得明白呀。

希望本文的简单梳理,能帮助大家了解一下《红楼梦》中官职的称谓和来源,能进一步了解封建社会官制的种类和弊端。

主要参考资料:

《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中国古代职官大辞典》(张政烺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浮光掠影看平生》(启功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论稿》(胡文彬著,中国书店2005)

《清代职官年表》(钱实甫编,中华书局1980)

文中配图来自网络搜索,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好高兴作文300字 为什么点赞作文600字 感恩母亲作文1000字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作文 上海市高考作文题目 什么的启示作文500字 成长的味道作文600字 当我面对困难的时候作文 关于国庆的作文450字 我们是一家人600字作文 关于六一的作文三年级 一个什么的人作文400字 里的微感动作文600字 五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作文 难忘的一件事作文100字 可爱的小兔子作文400字 做一个有准备的人作文 雪中情作文800字 以酷为题的作文 快乐的一件事作文400字 游黄鹤楼作文400字 我眼中的自己作文600 全运会作文800字 一个有趣的人作文600字 我真的很棒作文500字 作文怎样算套作 快乐的一件事作文300字 那次玩得真高兴300字作文 难忘的一个人作文400字 我的梦想作文600字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