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你要是不会推算下次月食的时间 在宋朝都考不上天文专业!

2021-01-03 14:40:01
相关推荐

月食的时候,中国的古人在干嘛?

翻翻书,我们就能知道,他们会做这样几件事:

一、作记录

(一)中国最早的月食记录

近百年来,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现已确认在殷墟甲骨文中至少有5则含有纪日干支的月食。

它们分别是:壬申夕月食,癸未夕月食,乙酉夕月食(八月),〔甲〕午夕月食,己未夕皿庚申月食。

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有的还有月份记载,如十一月、十三月(说明当时已经有了闫月的做法,而且据甲骨的记载分析,同一年中有连着两个六月的记录,这也应该是闫月)。只是没有纪年干支,所以具体发生的年份还需要再综合分析。另外,《甲骨文合集》11481 片有“十一月有食”的记载。有学者依甲骨文的重文省字规律,将这条卜辞释读为“十一月,月有食”,判断它与上述5次一样,也是一次月食记录。

(二)史书中不绝记载

此后,月食的记载就在中国官方的文献中经常出现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月食记录有超过2000次之多,月全食就有400次。

二、总结规律、修正历法

(一)总结规律

唐初人张守节写的《史记正义》一书中称《说文》云:“日蝕则朔,月蝕则望”。也就是说,大约在汉朝时,我国人民就已经总结出日食必然发生在月暗之日,月食则必然发生在满月之日。别说,今天的你都不一定注意到这个细节:)

现行本的《说文解字》中并无此记载

这说明中国古人很早就发现了日食和月食出现的日期规律。这当然与持续的观测和记录,并做统计分析有关。

(二)发现历法的错误

掌握了这一规律之后,它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以此来验算历法是否准确。

根据史书记载,中国历史上几次大的历法修订,主要动因之一就是月食发生的日期不在历法所载的“望日”,而是有所偏离。

(三)预测今后月食发生时间

掌握了规律,当然就可以预测。

1.南北朝时期

在敦煌写卷里,学者们发现了一组被称为《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曆日至十二年曆日》的文件,其中提到北魏太平真君十二年(公元451年)4月2日和9月27日会有月食,这应当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月食预报了,精确到日。

2.唐朝

唐宪宗时期主管国家天文台工作的徐昂(对,与现代的男明星同名)曾经主持制定过两部历法,《观象历》和《宣明历》,数量上占了唐朝实际使用过的历法的1/4,而且二者合计使用的时间则长达唐朝统治总年数的30%。

他制定的《宣明历》,于公元822年起颁行天下,根据这一历法,已经可以把预测月食的时间精确到时辰。

【插播广告】《宣明历》不仅在中国用了70年之久,在日本也前后一共使用了823年,成为了日本历史上迄今使用时间最长的历法。

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宣明历》也是日本刻版的,请看上面的汉字旁边夹注的假名文。此外,《宣明历》在古代朝鲜的影响也很大,使用了很久。

3.宋朝

到了宋朝,你要是说你不会推测月食时间,那都不好意思去国家天文台任职!

宋朝在科举考试的明算科中,要求考生算出上个季度,水星、金星、木星、火星、土星在日出或日落的时候所在的位置,或者推算某年日食、月食的具体时间。

4.元朝

最精彩的一次预测能力竞赛发生在元朝初年。据《新元史·耶律楚材传》记载:

太祖十五年,西域人奏五月望夕月食,楚材曰:「否。」果不食。明年,楚材奏十月望當月食,西域人曰不食,是夜月食八分。

耶律楚材的形象在皇帝心中瞬间愈发地高大上起来。

三、辩论

(一)儒家的日月食理论

刘向的《五经通义》中说:“日食,月往蔽之”。后来的儒家经典中也多有此说法。《朱子语类》卷二中还对月食的形成原理进行了大段的论述,看起来已经颇有些符合今天的科学原理了。除了,地是平的这一观点之外。

(二)王充的《论衡》

王充在《论衡·说日》中对于日食和月食的原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特别是批驳了儒者谓:“日蚀,月蚀(之)也”的观点。他说,“日蚀谓月蚀之,月谁蚀之者? 无蚀月也,月自损也。以月论日,亦如日蚀,光自损也。大率四十一二月, 日一食;百八十日,月一蚀。”

遗憾的是,今天看起来,他说错了。

四、作诗

(一)《詩經》

1.《诗经·小雅·祈父之什·十月之交》

这首八章,每章八句的诗中有一句描述的就是月食的现象。更神奇的是,这首诗里还提到了同一年发生的一次日食!

该诗前两章的原文是: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据专家考证,这里提到的月食发生于公元前776年8月21日(周幽王六年夏历九月望日)。半个月后,公元前776年9月6日(周幽王六年夏历十月一日)又紧接着发生了日食。这两次奇异天象的密集接连出现,导致了人心的极大慌乱。

所以,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后世的封建国家都会严厉打击民间“私习天文”的行为,因为在当时的自然科学知识水平之下,天文异象对于普通民众心理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2.《诗经·豳风·七月》

《诗经·豳风》里还有一首《七月》,其中不仅有著名的诗句“七月流火”(这句可不是讲天气热的意思哦!),而且也提到了“月食”哦,请看: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食瓜,……食我农夫。……

诶?这好像不是天文现象的“月食”?原来是吃货诗!好像,还要吃人?!

(二)唐诗

唐代诗人卢仝作有《月蚀诗》,全诗非常长,共1677字。它描述了在浩瀚广阔的天空中发生的一次月全食现象和过程,诡异万状,纵横捭阖。其中最著名的一句是:

「望日蝕月月光滅,朔月掩日日光缺」。

最后,请你自行思考一下:

如果穿越回宋朝,你能考上天文生不?

在宋朝,又是些什么样的人能考上天文生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英语四六级作文万能模板 我的家风家训作文600字 外国人写的中文作文 把快乐分享给别人作文 礼赞新中国作文 同学自画像作文 我的烦恼写一篇作文 小学英语作文六年级 我的理想作文500字老师 我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作文400字 豆芽长成记作文 碎片化阅读作文 秋天作文600字写景 过年作文结尾 勇气让我走出困境作文 祖国在我心中作文800字 盼望长大的作文 有关司马迁的作文素材 身边人的作文 赞扬学校的作文 高考二卷作文题目 八公山豆腐作文 家乡的变化作文三百字 描写火车站的作文 庆祝建国70周年作文 令我感动的一个人作文 我的遗憾作文600字 城市和农村的区别作文 mytravelplan作文 美为主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