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我注定是个大咖

2021-01-03 17:55:02
相关推荐

在跨越两朝的唐宋八大家这个超级男团中,如果一起出席活动,占据C位的非韩愈莫属。

即使是顶级人气偶像苏轼,如果见到韩愈进场了,也得恭敬的站起来,像迷弟般先献个大大的拥抱,然后目送着韩愈走到聚光灯下后,才敢坐到自己位置上。

大多数人是从中学课本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这首诗知道韩愈的: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通过这首诗,在风雪交加中,一个茫然四顾、孤苦伶仃的老头形象不由自主的映入脑海中。尤其大多数官员被贬之后,写诗抒发郁闷惆怅之情的不在少数,但在诗里直接写“我要活不成啦,你快来给我收尸吧”的寥寥无几,更增加了韩愈的悲苦形象。

而通过名作《师说》,又让人感觉韩愈是一个刻板无趣的老夫子,绕来绕去的教育人要俯下身板来虚心学习。

但彪悍的人生不须解释,韩愈生来注定就是一个大咖。我们被中学课本里的这个“假韩愈”形象蒙蔽了一千二百多年了。

自古文学天才少见成于官场,而韩愈偏偏是两者皆有大成。以至于苏轼都奉上自己的崇拜之情: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在大文豪苏轼眼中,韩愈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不但革了萎靡文风的命,还让人民有了精神信仰,因为正直忠诚会去触犯皇帝,即使打仗也是个天才,“我的偶像身上的这种气质,都可以和天地并列了,关系到国家的兴衰了啊!”

如果这样的人还不是个顶级大咖,那历史上的其他人物充其量也就是个“青铜”了。在当时,韩愈的影响力有多大?我们仅从文章方面来举个不是特别恰当的例子:

知道鲁迅不?看过鲁迅的文章不?引用过鲁迅的名言不?模仿过鲁迅来写作文不?

韩愈“百代文宗”的头衔可不是白得的,那可是凭着一己之力硬磕下来的。

韩愈的成功之路里绝对没有“拼爹”这一说。

虽然挂了一个官N代的名头,但3岁父亲便去世了,长兄如父,小韩愈在兄长的照料下成长。转眼九年过去,哥哥也病故,十二岁的韩愈便“长嫂如母”了。

寡嫂带孤儿,一家生计可想而知。想必韩愈不是一个善于种庄稼的农业小天才,但刻苦的他绝对是个文学天才,“日记千百言”,十多岁便可出口成章。

这也是特长,那就用这个特长为嫂嫂、家庭减轻负担吧。

“家贫不足以自活,应举觅官”,18岁的韩愈收拾行囊,西上长安,为家里减少一份口粮的同时,也要靠着自己稚嫩的肩膀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接下来,韩愈一肩扛起千古文章,一肩扛起江山的人生开始了。

说韩愈是文学天才,是有充分的事实依据的。一篇不到千字的《进学解》便创造了像“业经于勤”、“形成于思”、“贪多务得”、“细大不捐”、“含英咀华”、“同工异曲”……几十个成语出来。

但韩愈的生涯并不是这么一帆风顺,本已经困苦不堪,生活还偏偏总是要在他背后捅两刀。

天才又怎么样?在阅卷不掩盖名字,没有裙带的关系的当时,天才也先往后边站站吧。就这样,韩愈整整考了4次,终于在公元792年登进士第,这也多亏了关系的力量。

虽然已经有学历了,但并不代表就成了公务员。人事部门——吏部也要考试,别以为铁饭碗是这么好端的。就这样,又连着考了4次,直到最后一次才成功,这时的韩愈已过而立之年。

“仆在京城八九年,无所取资,日求于人,以度时月”,虽然当了京漂,但韩愈的人生依然没有开挂,整天为了吃饭,到处求人,更别提给老家寄点工资回去了。

生活不容易啊,总是当个“高考专业户”也不是回事,此时的韩愈也悟到了关系比才华还要重要了。开始了“抱大腿”之旅,曾经三次给当时的宰相写信做自我推荐,为了生活,韩愈也是拼了:“小韩我勤奋学习,进步还不小哟,在古代的时候即使出身盗贼、管库房的也能有机会,我自信我不比他们差啊。给我一个机会,我还您一份惊喜!”

但宰相没有表扬韩愈,也没有批评韩愈,而是用了最可怕的一种态度,那就是直接无视你。

都说生活给你关上门的时候,也会给你留扇窗,韩愈多亏了这扇没有关闭上的窗。

因为宣武节度使董晋的推荐,韩愈得以先后在汴州和徐州两地的节度幕府当个幕僚,负责一些文书工作。

既然没有混上个留京指标,那就去地方工作吧,总得吃饭不是。

可生活还总是动不动打个响指,跟韩愈开个玩笑。

799年,韩愈的BOSS去世了,这刚跟着送灵的队伍出了汴州,后面就发生兵变,一群人身首异处。

800年,韩愈刚离开徐州,鱼汁羊肉和桂花渣糕的味道还没在嘴边褪去,徐州又兵变了,呼啦又死了一堆人。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地方太乱了,还是去天子脚下待着吧。

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韩愈在国子监得到了一个四门博士的岗位,现在总算是个体面人了,怎么说也在最高学府当上讲师啦。

虽然正直人生好年华,当时的韩愈才三十四岁,但他并没有“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个人的体面却并没有为家庭奔上小康。工资虽然不少,但扛不住这么多人吃饭啊。

相比呼朋唤友、饮酒纵马,填饱肚子才是最重要的。韩愈要养活三十几口子人,别说吃喝拉撒、孩子教育了,只是每个月的房租就得花多少钱。

“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实在没衣服穿了,暖暖和和的冬天,儿子哭着寒冷;国家丰收了,老婆又嚷嚷着家里没饭吃。

巨大的生活压力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年纪轻轻的韩愈开始有白头发,牙齿开始脱落,视力也开始下降。

“这不是大咖应该有的,我还要奋斗,我还要寻找机会”但生活的困苦没有让韩愈黑化,他又要迈出人生极具分量的一步,向我们熟悉的韩昌黎越走越近。

但正如苏轼一直花样折腾一般,各种“作”的韩愈也开始了。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

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刚一开头就把韩愈给“封神”了,意思是说,一个草根却成了千百代的榜样,一句话就成了准则,天下人都去遵守它。他们的品格高到与天地育化万物相提并论,他们的行为关系到国家兴衰。

苏轼认为,韩愈就是带着伟大的使命降生到这个世界,即使死去也是有作为的,并且这些都是不可否认的。

一句话,韩愈生来就注定是一个顶级大咖。

虽然“骨骼清奇,是万中无一的奇才”,但首先也要填饱肚子、养家糊口,施展自己的抱负也要到一定的吨位才行,否则连高官家看门的人都会用鼻子眼儿瞅你。

身为四门博士,在最高学府当老师,输出些理论知识还行,但要对国家运转有实际影响还远远不够。

评职称,熬资历,这花的时间太长了,没别的办法,要快速晋升,唯一途径还是“抱大腿”。

这一次,韩愈瞄上的“粗腿”是工部尚书兼京兆尹(类似现在的建设部长兼京城市委书记)李实,此人不但官职不小,重要的是出身还高,顶着开国皇帝李渊后代的光环,这让韩愈给李实写信奉上了歌颂之词,“愈来京师,于今十五年,未见有赤心事上,忧国如家如阁下者。”

韩愈不但先给李实书记带了一顶忠心为国第一人的高帽,还夸赞李实在长安闹旱灾颗粒无收的时候,在治理方面也是井井有条,盗贼不生,家家和谐稳定。

但实际上,李实就像很多富N代一样,做事不着四六,尤其不负责任。他在地方上当官时克扣军饷,惹得一大群人要杀了他,得知消息后吓得连官都不做,赶紧脚下抹油了。时逢长安旱灾又遭霜灾,李实辖区颗粒无收,以致百姓卖儿鬻女,朝廷本来准备免租减税,可李实却跑到唐德宗面前粉饰太平: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结果减税诏书就此收回。

面对这样的人,韩愈不但奉上赞美之词,并且有理有据,这马屁拍的山响,自然极其投李实所好。

不日,韩愈便卸任四门博士职位,就任监察御史,虽是个类似科级的八品官小角色,但权力着实不小,“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相当于从高校直接到了中央纪委去当巡视员去了。

对于奉承如此龌龊之人以求飞黄腾达,世人或许不齿,韩愈自有自己的道理,“当不了大官怎么施展抱负,急不择人啊,先管他是啥人呢,反正我心里是有数的。”

手里有权,韩愈身上“韩怼怼”的一面彻底显现出来了,英雄不问出处,管我是怎么上位的,作为饱读圣贤书的直男,遇到不平的事我就要开“怼”!

活该李实倒霉,他第一个撞上了韩愈的枪口。

距韩愈上任新岗位没半年,一篇《论天旱人饥状》便放到了唐德宗的办公桌上,韩愈在奏章里痛陈灾情,大意是说:灾情闹这个份儿上了,也没有一个人告诉您,您这么仁义,不会不管灾民的,就是有人瞒着您哪,尤其这灾情发生在首都周围,要影响稳定啦,所以,没收租的咱先缓缓,等明年要是丰收咱再多收行不行啊?

通篇没提李实一个字,但长官责任却是一清二楚。结果仅过10天,韩愈便等来回复:别在首都当监察御史了,去阳山当个县令去吧。虽然看似官职平调,但广东阳山距离长安四千多里地,这一下差点把韩愈打懵:

孤臣昔放逐,血泣追愆尤。……中使临门遣,顷刻不得留。病妹卧床褥,分知隔明幽。悲啼乞就别,百请不颔头。弱妻抱稚子,出拜忘惭羞。黾勉不回顾,行行诣连州。朝为青云士,暮作白头囚。

监督韩愈出发的人就在门口盯着,妹妹重病卧床,连个告别的时间都不给,老婆孩子一片哭声,强忍着别回头看家人,赶奔遥远的连州阳山,前不久还满腹豪情准备大干一番,现在却成了阶下囚了。

好在韩愈在四千多里的漫漫路途中没发生什么意外,安安稳稳的在阳山县当了三年来的官,期间韩愈广收门徒、著书立说。随着唐德宗驾崩,唐宪宗继位,元和元年开始,天下大赦,韩愈终于得以回京了。

被贬连州阳山县,让韩愈有了更多的思考,在政治上成熟了许多。

弹指一挥,在京城宦海浮沉,韩愈度过了十年的时间,影响日隆的同时,韩愈也迎来了官场的春天,从边缘人物做到了中书舍人的职位。十年间从八品官上升到了五品官,在当时宰相不过三品的年代,五品已经是相当大的领导,略等于中央办公厅秘书长,给皇上起草诏令,可以参与机密之事了。

时间很快来到元和十四年,这一年,尽人皆知的事情发生了,韩愈直怼唐宪宗,“怼王”诞生了。

唐宪宗在位十五年,被称为“元和中兴”,政治清明,上下齐心,韩愈便是赶上了这个好时候。此间,历任宰相像李绛、崔群、裴度、武元衡都政治正确、工作出色,尤其重要的是他们大都和韩愈是老同学,要知道韩愈可是考过八次试的人,同学多一点也不稀奇。韩愈也晋升至刑部侍郎,这可是实权单位,司法部副部长怎么说也是副部级干部。

所有的层面,都使得元和时期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但这时,做出伟大成绩的唐宪宗也开始折腾了。就像历代帝王一样,都动不动要向天再借五百年,怎么实现呢?那去凤翔扶风县(今宝鸡市)法门寺把佛骨舍利子迎接到宫里来供养吧。

皇帝一打广告,效果自然是杠杠滴,

“王公士庶,奔走舍施。百姓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

“啪”,一份奏章又摆到皇帝的办公桌上,气贯古今的《论佛骨表》横空出世了。

韩愈用极具逻辑和感染力的文章,对着唐宪宗火力全开:

一、从上古三皇五帝到周朝,哪个帝王动不动都活个八九十岁不成问题,那时还没佛教呢;

二、到汉明帝才有了佛法,可他才当了18年的皇帝就归西了,像宋、齐、梁、陈、元魏,信佛的皇帝都是短命鬼。梁武帝倒是当了48年皇帝,可最后给饿死了。

三、唐高祖登基后便不许创立寺院,到现在皇上您不实行老祖宗的章法,可也别对着来啊。

四、这么做出现了多少劳民伤财的事情啊,您可别这么干啦!

可想而知,唐宪宗看到这篇奏章后得有多恼火,如果韩愈就在跟前,恨不得把他枪毙五分钟。

“你说迎佛骨铺张浪费,有碍生产,朕都知道你是为朕好,可你说朕活不长,这里有几个意思?”本来想求长生不老,你偏说活不长。“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这话可是韩愈你自己说的,那就满足你的愿望,判你个死刑吧!

幸亏韩愈强大的影响力发挥了作用,半个朝廷的人都来为韩愈求情,尤其宰相大臣裴度、崔群不遗余力的说韩愈"内怀至忠",是为了皇上而舍身提意见,这样的忠臣应该赦免。

唐宪宗余气未消,“你先离我远远的吧!”韩愈第二次被贬,这次目的地是广东潮州,“路八千”的被贬之途开始了,全家百十口人都要跟着上路,并且也是打包的时间都不给。

这一年,韩愈52岁,与上次被贬相比,站的位置更高,摔的也更惨。还未到潮州,自己12岁的女儿便病死在途中,草草掩埋后,一众人等相互扶持,背后是落日夕阳,向着潮湿阴郁的南方蹒跚而去。

按说,在唐宪宗迎佛骨这件事上,要给上级提意见也不应该是韩愈的事情,可在谏官们都明哲保身、缄口不语的时候,管司法系统的韩愈偏偏去“逆龙鳞”,结果换来的是本来一片光明的政治前途立马儿中断。

韩愈只能拖家带口的从长安赶奔八千里之外的潮州。这一走便是三个多月,才到达潮州。一路的颠簸困顿,长安的繁华与潮州的破败鲜明的对比,可能让韩愈冷静了许多。按惯例,无论皇帝怎么折磨你,也还要写个谢恩的奏章,向皇帝反映一下自己的思想改造结果。

“臣某言:臣以狂妄戆愚,不识礼度,上表陈佛骨事,言涉不敬,正名定罪,万死犹轻。……既免刑诛,又获禄食,圣恩宏大,天地莫量,破脑刳心,岂足为谢!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州南近界,涨海连天;毒雾瘴氛,日夕发作。臣少多病,年才五十,发白齿落,理不久长,加以罪犯至重,所处又极远恶,忧惶惭悸,死亡无日。单立一身,朝无亲党,居蛮夷之地,与魑魅为群,苟非陛下哀而念之,谁肯为臣言者?臣于当时之文,亦未有过人者。至于论述陛下功德,与《诗》《书》相表里;作为歌诗,荐之郊庙;纪泰山之封,镂白玉之牒;铺张对天之闳休,扬厉无前之伟绩,编之乎《诗》《书》之策而无愧,措之乎天地之间而无亏。虽使古人复生,臣亦未肯多让。……”

在洋洋洒洒的《潮州刺史谢上表》中,韩愈主要表达了几个意思:

一是,我错啦,多亏皇上您宽宏大量,不但没杀我还给我工资,给您磕头啦;二是,潮州这个地方太偏远、太苦啦,我身体不好,不知道哪天就死了,也就是皇上您还可怜我、惦记我;三是,我还是有个小本领的,我的文章写的好啊,比《诗经》、《尚书》的文章还好,如果要写歌颂您的文章的话,只有我是那个最合适的人选啊;四是,皇上您太厉害了,您接了“安史之乱”后一个一穷二白的的烂摊子,可您治理的多好啊,不能在您身边工作来歌颂您,我死不瞑目啊,我的魂儿早就飞到您身边啦,您就可怜可怜我,让我去您身边工作吧。

在韩愈的身上,既有黑与白的对立,不忿即言,也同时有灰色地带。传统文人的孤高正直与政治家的诡谲深谋在韩愈身上并不矛盾,他知道什么时候俯下身段,姿态低的就如同尘土一般。

同时,韩愈和当地一位名叫大颠的和尚关系亲密,他说大颠“颇聪明,识道理”,特意邀请大颠和尚来到州衙住了十几天,两人天天快乐的聊天。我们不清楚韩愈是否是做给唐宪宗看的,但前不久还痛陈心扉的劝皇上别迎佛骨,现在就和出家人打的火热,在实际效果上也向皇上表明了现在的态度。

可想而知,唐宪宗看到韩愈的奏章立马儿就心软了:

“昨得韩愈到潮州表,因思其所谏佛骨事,大是爱我,我岂不知?然愈为人臣,不当言人主事佛乃年促也。我以是恶其容易”

唐宪宗开始给韩愈找台阶下了,“我看了你的信,知道你是爱我的,可你作为一个下级,真不该目无领导,说出我是一个短命鬼这话来,我就是讨厌他这个随意劲儿!”唐宪宗想重新重用韩愈了,结果在这节骨眼儿,户部侍郎皇甫镈给韩愈捅了一刀,“韩愈太狂了,别这么快便宜了他,先让他到别的地方当当官去,得让他长个记性!”

结果,韩愈被调往袁州(江西宜春)当刺史,他在潮州仅仅做了8个月的父母官。

韩愈在潮州短短240天的时间里,如同开挂一般。

“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潮州八个月,让韩愈与潮州的山水、亭台、堤坝紧紧连在一起,跨越千年,因一人,潮州的地名命名为“韩江、韩山、韩渡、韩浦”,可见韩愈在人们心中地位之高。

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说,“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潮州人已经将韩愈当做神灵一般,每顿饭都要祭奠韩愈,遇到灾难都祈祷韩文公保佑。

韩愈的风采让后世文人无不深深景仰,始建于北宋的韩文公祠里“百代文宗”、“百世师”、“泰山北斗”、“三启南云”的牌匾定格了韩愈的历史地位,像刘禹锡、贾岛、王安石、杨万里、苏轼、高启、曾国藩等大咖们无不奉上碑文,以表达崇敬之情。

韩愈写完《潮州刺史谢上表》后,没有终日郁闷长吁短叹,而是转身就投入到热火朝天的为人民服务中,以身作则实践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去了。

治潮八月,韩愈办学堂、重农桑、修水利,选人才,理论与行动并举,着实做了一系列的民生工程。

刚才还跟皇帝诉说自己是个“小可怜”,转身“韩怼怼”的面目就显露出来了,形象一转,韩愈还是那么刚。

这次韩愈怼的既不是人也不是事,而是直接和鳄鱼怼上了。

当时潮州溪里经常有鳄鱼出没,祸害人畜,为害一方。韩愈曾作诗《泷吏》描述当时场景:

恶溪瘴毒聚,雷电常汹汹。鳄鱼大于船,牙眼怖杀侬。州南数十里,有海无天地。飓风有时作,掀簸真差事。

鳄鱼就像船一样大,光看它们的眼睛和牙齿就能吓死人。可这在韩愈眼中根本不值一提,连皇帝都敢怼的人,更何况小小的鳄鱼了。

韩愈大笔一挥,千古名篇《祭鳄鱼文》横空出世了。

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与鳄鱼食,而告之曰:……则江汉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夷、楚、越;况潮岭海之间,去京师万里哉!鳄鱼之涵淹卵育于此,亦固其所。今天子嗣唐位,神圣慈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内,皆抚而有之;……鳄鱼其不可与刺史杂处此土也。……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且承天子命以来为吏,固其势不得不与鳄鱼辨。……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其无悔!

韩愈怼鳄鱼是有理论基础又杀气十足,意思大致是说:鳄鱼你们听好了,以前先王的德行高,像你们这样的坏蛋都被赶的远远的,后来一些君主德行没那么高,像潮州这样的地方还让你们待着,可现在的皇上多神圣啊,你们就不能跟皇上的下属待在一块儿了,三天内给我都迁徙到海里去,三天不行那就五天,五天不行那就七天,可不能再长了,要么我就给你们一窝端了!

据史书记载,当天晚上溪里就电闪雷鸣,过了几天鳄鱼都不见了。鳄鱼大概心想,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8个月间,韩愈留下了千古影响,同时撰文14篇,诗作34首。随着一纸调令,赶赴袁州。

倒霉的唐宪宗终归没逃过韩愈的预言,因为食用丹药精神错乱,暴戾异常,被宦官先下手杀死。

继位的唐穆宗李恒是韩愈的铁粉,随着皇位更迭,韩愈也回到京城,又开始了高光时刻。

相比唐宪宗,唐穆宗对韩愈的喜爱更是可见一斑,回到京城后,短短四年时间内,韩愈如同火箭速度一般的升官,从国子监祭酒到兵部侍郎,再从礼部侍郎到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相当于最高学府校长到国防部副部长,又从文化部副部长升职京城市委书记兼最高检副部长。

如果不是唐穆宗死的早,在位仅四年,韩愈升职宰相应该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此时的韩愈声望已经到达了顶峰,在被贬之前已经在京城买了房,可供百十口人居住,住宅面积可想而知,如今已经正式进入国家核心权力中心。韩愈在这之前写的一首诗可以表达一下目前的情况:

岁老岂能充上驷,力微当自慎前程。不知何故翻骧首,牵过关门妄一鸣。

我这匹老马怎么能充当宝马良驹呢,做什么事都要谨慎,但即使这样也要昂起头来嘶叫一声的,这里韩愈应该不是不知何故的。

韩愈的官职越来越大,生活也富足起来,一是工资不断上涨,另外还兼职赚着不少的外快——给达官贵人写墓志铭。

在唐朝,写墓志铭是个火热的软文市场,有头有脸的人物如果不能给逝去的祖先供上墓志铭夸耀一番功绩,那简直要把脸丢到姥姥家去了。

一般的写手就算了,可要是墓志铭软文写手在官职+才气+书法+名气都是顶级的,润笔费可想而知。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

我们在读《祭十二郎文》时,在慨叹这篇文章如此之好外,无不被深深感动,慨叹生命的无常。

尤其韩愈给别人写墓志铭,偏偏有时会把自己的想法经历或者观点加进去,在《试大理评事王适墓志铭》中,韩愈提到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观点,又在《南阳樊绍述墓志铭》中,一个劲儿的说自己的文学主张。

但唐朝人偏好这一口,以至于约稿的人都得排期,如果有人快要不行了,一听韩愈还没给自己写好墓志铭,赶紧得跟大夫说:“我觉得我还能再抢救一下!”

韩愈写墓志铭的特点是来者不拒又充分配合甲方的要求,以至于接稿到手软。现存的韩愈书写的碑志、行状近八十篇,未留存下来的不知多少。

不但墓志铭写的数量多,并且价格也不菲,韩愈在《谢许受王用男人事物状》中说,写了《王用碑》后,王用的儿子送给自己一匹宝马和一条玉带作为酬谢;在《谢许受韩弘物状》中说,韩弘给自己五百匹绢作为《平淮西碑》的润笔费。白居易在《卖炭翁》中描写,一车炭千余斤,被拿了半匹红纱一丈绫充当炭钱。一匹布相当于四丈,韩愈的一篇文章价值近一百万斤木炭,简直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力。

所以,刘禹锡说韩愈写墓志铭是“一字之价,辇金如山”。但韩愈说自己最终没有收取这些劳务费。

虽然价钱贵,但韩愈着实写的好,并且绝不套用一个模式,简直写出了至高境界,让人大赞他“祭文退之独擅”,曾国藩佩服的说,“韩公如神龙万变,无所不可。”

但是,如此美好的日子并没有过多长时间,公元824年,韩愈在长安去世,享年56岁。

韩愈成为“百代文宗”并非因他做的官职做的大,恰是因为“古文运动”而确立了自己的历史地位。

“古文运动”距今甚远,很多人可能了解不多,但这绝对是影响了文学、政治、叙事方式,思考方式乃至文化命脉的千古大事。

“古文运动”简单说就是,中国文章起初是诗歌,白话与文言结合,表达很直接,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后来发展成“赋”,白话文逐渐褪去,到魏晋南北朝时又发展成“骈文”,从“骈”的字义就可以看出,两匹马并排走。

骈文通篇要对偶,一句话要么四个字要么六个字,所以“四六文”是对骈文特别形象的说法。骈文还要讲究用典,讲究声律和辞藻,这一下子就变成了一篇文章都是用对联写成的。

隋朝的李谔给皇帝上书说骈文是“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写来写去的就是风啊月啊,除了不说人话,不办正经事,其他的都能说到。借用李敖的话说就是,一开始是放狗屁,后来是狗放屁,最后成了放屁狗。

李谔并且给骈文扣了一顶“文笔日繁,其政日乱”的大帽子,说齐、梁两朝的灭亡是因骈文造成的。可以看出,李谔抨击骈文,但还是用骈文来表达观点。

虽然不断有人表示要恢复“古文”摒弃骈文,但始终没有形成规模。

历史的特点就是,每过几百年,就会有牛人横空出世的,韩愈便是那个牛人。

韩愈不但能提出思想主张,并且还能自己端着冲锋枪上阵,不断的写出千古名篇向骈文宣战,同时又有柳宗元这位大咖的配合,一场轰轰烈烈的古文运动就发起延续了。

打个比喻,房子不好好盖,不先把要让人住这点实现好,老是搞些花里胡哨的装修是本末倒置了;看一个人不看他是什么样的,老盯着大金链子小手表、脸上涂了几斤胭脂哪行啊。

韩愈不但复古还会创新,在韩愈的主张下,一大批文人加入进来,但随韩愈柳宗元去世,骈文又有抬头之势,我们看杜牧的《阿房宫赋》和韩愈的《师说》、《马说》完全是两种文风。

及至宋朝,欧阳修又擎起大旗,这次有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这些巨星的文人配合,最终完成了古文运动。

由韩愈发端,欧阳修复兴,以后历经朱熹、曾国藩等发扬,古文最终占据了主流叙述。到梁启超加大古文中白话文的分量,乃至吸收外国语法;而后来胡适们大力提倡白话文,古文从此地位与白话文不可同日而语。

由此可以看出,韩愈绝对是分量十足的划时代人物,因他而影响了中国文学史应该不足为过。

十一

在所有盛赞韩愈的文章里,苏轼应该是独占鳌头的。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这句话满满的崇敬之情。

韩愈与历史上绝大多数的文学家所不同的是,除了文章诗词,施政安民外,同时也是一个极其优秀的军事天才。

在唐代,众多边塞诗人梦想着可以建功立业,可韩愈偏偏就轻松的实现了,简直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唐宪宗时期,讨伐淮西节度使吴元济,韩愈给皇帝写了一份奏章《论淮西事宜状》,提出几个观点:

一、“所未可知者,在陛下断与不断耳”,皇帝您要下定决心才行;二、集中优势兵力,不要拉长战线;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力量;四,各个击破,安抚与打击并重。

唐宪宗一看,韩愈可以啊,那你就来做总参谋长吧。随后,以宰相裴度为最高统帅,韩愈为行军司马的讨伐藩镇的战争就开始了。中间韩愈又协调宣武节度使韩弘,安抚成德节度使王承宗。

虽为文人,但军事战略与策略并重,以致后人称赞韩愈“可谓料敌如神,非文人纸上谈兵套语。”

经此一战,韩愈被提为刑部侍郎,官升至四品。

韩愈在战争中的惊艳不止于此,另一个高光时刻发生在公元822年,这一次韩愈单刀赴会。

此前,成德发生叛乱,成德节度使田弘正被下属王庭凑杀死,王庭凑自封为节度使,裴度率军征讨,但战局不顺。

此时,韩愈已经身为兵部侍郎,去安抚的任务落在了韩愈的身上。韩愈前脚刚走,唐穆宗就后悔了,恐怕韩愈有去无回,派人追上韩愈,让他在成德边境溜达溜达就回来吧。

“安有受君命,而滞留自顾”,韩愈大气凛然,在我的生命里从来不知道啥叫退缩。

王庭凑想给韩愈一个下马威,安排了一群小弟剑拔弩张,可这在韩愈眼里都是浮云,几句话就把小弟们镇住了。

韩:“安禄山、史思明、吴元济这些叛将的后代都在哪呢啊?”

小弟们:“好像都死了!”

韩:“那些归顺朝廷的人,他们的子孙在哪呢啊?”

小弟:“都当大官了。”

韩:“你们看着办啊!”

小弟:“……”

一场战事至此结束,“勇夺三军之帅”不是白来的。

十二

都说韩愈是百代文宗,军事天才,但韩愈身上也有有趣的一面。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如果不热爱生活,不是有情趣的人是不会写出这么细滑润泽的诗句的。

据说韩愈“丰肥善睡”,就是到朋友家做客,也会随时睡一觉。胖胖的韩愈让人忍俊不禁的趣事不少,最著名的莫过登上华山,才发现自己太害怕下不来了,吓得嚎啕大哭,把遗书都写好了,还好当地官员收到求助后,一堆人连抱带扛的总算把韩愈救下山来。

至今,华山仍留有“韩退之投书处”幽着一小默。

在群星璀璨的唐朝,与李白、杜甫们不同,韩愈是一个血肉饱满的人,对官场、对生活、对理想充满了深深的欲望,并且毫不掩饰,同时将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结合的如此完美。

“手持文柄,高视寰海”、“三十余年,声名塞天”我们以刘禹锡的《祭韩吏部文》表达对这位百世师的崇敬之情。

(完)

(作者:螃蟹先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英语四六级作文万能模板 我的家风家训作文600字 外国人写的中文作文 把快乐分享给别人作文 礼赞新中国作文 同学自画像作文 我的烦恼写一篇作文 小学英语作文六年级 我的理想作文500字老师 我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作文400字 豆芽长成记作文 碎片化阅读作文 秋天作文600字写景 过年作文结尾 勇气让我走出困境作文 祖国在我心中作文800字 盼望长大的作文 有关司马迁的作文素材 身边人的作文 赞扬学校的作文 高考二卷作文题目 八公山豆腐作文 家乡的变化作文三百字 描写火车站的作文 庆祝建国70周年作文 令我感动的一个人作文 我的遗憾作文600字 城市和农村的区别作文 mytravelplan作文 美为主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