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熬过焦虑的2019 2022会更艰难?

2021-01-04 04:25:01
相关推荐

今天是公元2019年的最后一天,也是21世纪10年代的最后一天。

而即将到来的,是下一个年代的肇始——2020。

或许是因为它的数字构成对强迫症很友好,又或许是因为它本身看起来就很科幻,在数十年前,人们就不止一次预测过“2020的人类社会是什么样的”。

20年前,小学生在作文里写:“脚下是带翅膀的鞋,身上是可以自动调温的衣服,人人都在天上飞…”

10年前,天涯论坛网友发预测帖:“北京的七环内早已是内城,八环抵达河北保定,十一环抵达石家庄,十四环已经包容郑州、太原、济南、秦皇岛;同为毗邻,房价同此凉热。”

1982年,好莱坞电影《银翼杀手》上映,在有些地区被翻译为《2020》。

在这部电影想象中的2020年代,人类已经制造出外形与自己无异的机械人,被用于外星殖民等血腥行动。人造人无论体力还是运算能力都比人类强得多,为了制衡,人类只好把它们的寿命设定为4年。

1950年,阿西莫夫写出《我,机器人》,预言智能机器人会在1996年诞生。

然而,1996年的人类爽约了。

在这一个1996年里,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刊印的《21世纪世界预测》一书中,对于未来的预测则更加激进:

2003年培植能长期保存的人造器官成功;

2005年发现把癌细胞矫正为正常细胞的方法;

2007年化妆品能使人永葆青春;

2011年预防老年痴呆(书中原文,指阿尔兹海默症)的方法出现;

2016年制造出核动力飞船,实现太空旅游;

2020年推算出人类延年益寿至150岁的系统性方法。

如果你咋一看,可能以为这也是科幻作品,但殊不知,这是作者全面调查了1996年的科技发展状况,并采访了诸多读者之后,综合得出的编年体“技术预言”。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看起来“超越时代”的推测?

主要是在经历了地理大发现之后的数百年,人类社会的科技水平以爆炸式的速度增长,短短两个世纪的成果超越了人类文明数千年的进化,这种非指数的速度给了人类莫大信心,认为在二十一世纪的几十年内,就可以超越过去二十世纪的一切成就。

可让人遗憾的是,这些预言大多都并未成真。

那人类对于自身发展的预测,是否过于自信了?

1970年,第一架波音747用8小时从纽约飞往伦敦。48年后,飞行时间仍是8小时。

1969年,阿波罗十号创造了最快的载人航天器时速:3.9万千米,在其后几十年中,能突破这个速度的航天器屈指可数,而直至今日,火箭依然要依靠化学燃料,还停留在70年代的水平。

上世纪50年代,大学教授告诉学生,再过50年,人类将实现可控核聚变,太空旅行与清洁能源不再是梦。

2010年,教授的话术中,这个期限依然是50年。我们也没有去太空旅行,做得最多的是在家里逛淘宝。

在电影里描述的,本应科幻的2020,我们却过得不那么科幻。

人们原本寄予厚望的互联网企业们,在近五年来除了越来越高的股价外,似乎也没做出什么颠覆性创举。

iPhone变得一代比一代长,性能不断提升,但突破性创新越来越少。

今年9月,苹果推出新一代iPhone,最大的创新是“拍照更清晰了”。

人类的科技似乎如同《三体》中所说的那样,被某个外星种族给锁死了。

“曾经我们想要能飞的汽车,今天我们得到的只是能输入140个字母的推特”。

2016年,美国经济学教授罗伯特戈登著书断言: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到2005年已基本接近尾声。

信息时代的到来,并没有为人类带来另一股激动人心的“新浪潮”,反而是让全世界陷入了一段漆黑而不知出口在何方的“技术黑洞”。

我们常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如今,在全球科技发展停滞不前的阶段,生产力也随即放缓,这个趋势是显而易见的。

而另一方面,人类的人口数量却依然在稳步提升。

我们曾经在文章中提到一个概念:

翻古代史籍的时候,总能看到一行不多但异常残忍的记载——岁大饥,人相食。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惨状?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生产力因素,生产力不够,连基本的温饱都无法解决,自然就会出现人相食的惨状。

古代解决这种情况的方法也很简单:一手战争,一手天灾。

汉末,恒帝时人口还有5648万,这时候实际上已经是当时土地以及生产力负荷人口的极限了,后来三国一统,人口只剩下830万;

清末太平天国,单从兵乱最严重的苏、皖、浙、赣、闽五省看,人口损失7000万,几乎是战前各省1.57亿人口总和的一半,而全国人口也从4.3亿降到3亿出头。

分子不够大,就只能降低分母,别无他法。

数据佐证,在公元1900年前世界人口增长率一直很低,而自1900年以后增长率迅速加快,特别是战后,人口增长率跃上巅峰,60年代达到2%以上。

随着人口增长率的上升,世界人口规模不断膨胀。世界人口在1850-1950年的一个世纪里翻了一番,而在1950-1990年短短的四十年里又翻了一番多。

当人类经历了数百万年至1804年时达到10亿人口,此后每增10亿人口的时间越来越短:1927年20亿(经历123年),1960年30亿(33年),1974年40亿(14年),1987年50亿(13年),1998年60亿(11年)。

科技主导的生产力提高加快了人类繁衍的速度,这本是一件好事,可另一方面,基数变得如此巨大之后,一旦科技开始出现停滞,无法拉动生产力时,那就会出现另一种让人恐惧的现象——存量相杀。

今年,我们看到了全球各地都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游行,法国人因为油价提升穿上“黄马甲”上街,智利人也因为涨了三毛钱地铁票而爆发大规模示威。

这一切都是在几十年毫无增量的情况下,国内富余阶层掉头啃食底层利益,而底层奋起反击的存量相杀案例。

在经济学家吴晓波的“预见2020”演讲中,他把这看作是全球产业由第三次浪潮向第四次浪潮过渡,而产生空窗期效应。期间必然会爆发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抬头,也会让各国政府加快印钞速度。

这一切其实都可以看作是对抗生产力停滞的手段,但问题是,这个空窗期会延续多久?

如今我们看的很清楚,随着人口的爆炸式增长(尤其是黑非洲惊人的3.5%自然增长),人类的需求也不仅仅局限于填饱肚子这种封建时期的简单需求,必须有更大的生产力出现,满足这些新出现的各种需求。

从2000年到今天,看起来时间很短,但实际上,以非线性发展的人类科技和生产力进步而言,可以说全球科技已经很多年没有突破了,如果科技再不发生革命性提升,上一波信息科技发展带来的财富增长即将结束,世界各国就只能在存量的世界里互相撕咬。

当然,说到底这只是我们的一家之言,今年年初大家都说2019很难熬,结果还是熬过去了。

也许在21世纪的20年代里,人类能淌出另一条路也说不定。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假文盲作文500字左右 关于感恩的作文350字 教师资格证作文 遇见中考作文 独立作文 红色精神的作文 奶奶家的菜园作文 我懂得了作文 小狗啃骨头作文 你是我最难忘的人作文 写动物的作文300字小狗 漫画作文300 幸福作文350字 关系类作文 学会宽容作文800字高中 如皋盆景作文 以乐观为话题的作文 泪水作文800字 校园拾趣作文 有关愿望的作文 不一样的暑假作文 边防战士作文600字 我的老师400字作文五年级 防震减灾作文400字 怎么写我的妈妈作文 小孩打屁股作文 我真快乐作文450字 买书作文400字 初中生作文600字 我学会了什么的作文二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