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杂技“梦”旅人——重庆杂技表演艺术家陈涛的人生“四重奏”

2021-01-04 23:40:01
相关推荐

01:03

前言:

在这个象征收获的秋天,我们开始了一场行走。

我们穿梭在全市各大专业院团和各个剧场之间,通过和声乐、曲艺、文学、文史、杂技等领域专家的深入交谈,追寻重庆文艺事业和新中国共同成长的光辉历程,努力还原在共和国70年的壮阔发展史诗中,重庆文艺事业砥砺前行的闪光轨迹,再一次印证在大历史的天空下,个体命运和家国命运的辩证关系。

今天,就请各位网友随着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的脚步,一起聆听文艺大咖们的故事——

9月16日清晨,渝中区观音岩中山一支路。

深秋的微风迎面扑来,让人略感一丝凉意。清透如洗的碧空中,初升的太阳放射出温柔的光,透过轻轨站前黄桷树杈,给道旁一栋并不起眼的四层灰色老楼镀上了一层金边。

阳光下,老楼门牌上,“重庆杂技艺术团排演厅”八个大字格外醒目。

老楼走廊上,传来了一串脚步声,那声音厚重、稳健,却又如鼓点般紧凑。

重庆杂技艺术团团长陈涛

来到排练厅,脚步声停了下来。

排练厅门口,出现了一位身着衬衣、西裤的中年男人。

他安静地注视着排练厅里正在晨练的杂技演员,不时插话指点他们两句。

这个男人,就是重庆市杂技艺术团团长陈涛。

在过去31年的人生旅途中,陈涛的生命随着重庆杂技事业的发展一路延展,其间带领杂技团斩获了一系列殊荣。

从学员到演员再到团长,陈涛的人生就像一首关于梦想的“交响乐”。

2003年出访澳大利亚巡演合影

第一乐章:“梦”之萦绕

——初识不知其意,再遇已是逐梦人。

爱上杂技,陈涛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家庭影响。

陈涛的伯父是杂技团乐队指挥、伯母是顶技演员。由于亲属是杂技团工作者,他很小就接触了杂技,甚至有长期在杂技团寄宿的经历。

在寄宿的日子里,他经常出没在训练场,和演员们一起嬉戏说笑,也看着他们训练。每当看到演员训练惊险动作时,陈涛都会觉得惊心动魄。

久而久之,杂技演员们刻苦、执着的精神,渐渐印在了陈涛心间,也让懵懂少年生出了一个梦想——有朝一日,也能像那些哥哥姐姐一样,背悬钢丝在空中“翱翔”,头顶转碟在舞台上腾挪……

1987年,重庆杂技艺术团举办了两期业余培训班,吸引了数千人参与。年仅9岁的陈涛也报了名,顺利成为进入业余培训班的80多人之一。

陈涛演出期间的留影

培训艰苦、枯燥而寂寞,但不服输的陈涛一直没有退缩。其间,他展现出的惊人爆发力和协调力,也得到了老师的认可。

1988年9月,重庆杂技艺术团从培训班招收了30余名学员,陈涛也顺利入选。

为期6年的专业培训随即展开。

进入学生队后,陈涛的爆发力和协调能力在学员队中脱颖而出。他主攻力量类和跟斗类的训练,其中一个角色就是“当尖”(高空危险角色)——在距离地面5米的高空不带任何保险绳,完成高难度空中动作。

对陈涛来说,这些困难并不能让他退缩。

在基本功训练期间,除了每天老师安排的规定动作以外,陈涛总会加练动作。通过不断的熟悉巩固,让他能够很快进入下一个动作的训练。

“学习过后就要巩固,光掌握还不够,需要形成一种‘条件反射’,以超乎寻常的熟悉帮助自己发挥出最好的表演水平。”陈涛的一句话点出了每一位杂技初学学员的心声。

长期刻苦坚持让他成长迅速,很快成为学员队副队长。此后,他带领着同伴朝着杂技梦一路前行。1994年,长达6年的基础训练结束,25名学员队员经过考核进入演员队。

离杂技梦,陈涛又近了一步。

第二乐章:“梦”之初战

——台下砺剑五度寒暑,只为登台“绽放”一刻。

重庆杂技艺术团成立于1951年,是中国著名杂技团之一。成立初期,重庆杂技艺术团创作了许多如“顶竿”、“蹬技”、“舞流星”等优秀杂技和魔术节目,一度享誉全国。

但好景并不长,重庆杂技艺术团随后陷入了一个漫长的低谷期,在全国性比赛中无一获奖。

上世纪70年代,全国杂技院团发展迅猛。面对重重困境,重庆杂技艺术团一直在寻求突破口,走出困境。

1988年选拔的这批“新兵”,也由此被寄予了厚望。

1992年,重庆杂技艺术团发出公告,出征1993年9月国家文化部在贵州遵义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新苗杯杂技比赛。

1993年9月“爬杆”节目在遵义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杂技“新苗杯”比赛中获银奖

听到消息,当时还在学员期的陈涛很是兴奋,同时也感到了极大压力。

“这一仗关系着我们团在全国的声誉,一定要打好!”陈涛说。

为了打好这场翻身仗,陈涛和年轻的队友们肩负着全团的希望,进行了为期一年的集训。

肩负的使命、责任的压力、高强度的训练......回想起那段时光,陈涛至今印象非常深刻。

清晨日出的朝霞、傍晚日落的晚霞,晚上透过训练房玻璃窗折射的皎洁月光,日复一日,这些景象成了学员们一天里最美好的回忆。

1993年春节期间,重庆杂技艺术团接到了前往马来西亚巡演的任务,对于新学员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登台的机会,也是熟悉舞台的最佳机会。学员队踏上了为期三个月的巡演旅程,这也是他们这批学员首次出国登台演出。

“聚光灯下,静谧的舞台等待着演员们大放异彩;台下的观众闻声赶来,等待着欣赏一场实力的对抗。”1993年9月,第二届全国“新苗杯”杂技比赛在遵义如期开展,来自全国各地杂技队伍集聚此地,展开了一场大秀“技”。此次参赛,重庆杂技艺术团带去了《舞流星》《晃板翘碗》《蹬人》《爬杆》四个节目。

对于陈涛来说,走上全国杂技舞台即是他艺术生涯的一道坎,也是他一直追求的梦,而这个梦似乎因为肩负着重振杂技团的责任而更加沉重。

这一切,都更加坚定了他们夺取胜利的决心。

经过两场竞赛,重庆杂技艺术团在第二届新苗杯上取得了一金两银一铜的好成绩,同时也实现了该团历史上金奖“零”的突破。以陈涛为首的88级学员交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彻底打了一场翻身仗,让重庆杂技的声音再次响彻全国。

“站上颁奖舞台的一刻,我觉得,五年的努力很值得!”陈涛说。

2004年赴日本演出

第三乐章:“梦”之传扬

——扬帆出海,带着重庆杂技闯入国际市场。

1994年,法国巴黎,第八届“未来世界”国际杂技比赛拉开战幕。

重庆杂技艺术团选送的原创节目《舞流星》首次参赛,并获得该项赛事唯一金奖。

通过这次比赛,世界认识了重庆杂技。

经过1993年第二届全国“新苗杯”杂技比赛后,重庆杂技艺术团1988级学员队受到了全国瞩目,在1994年到1997年,这批“新军”连续4年被文化部派遣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大赛,在国际舞台上屡获佳绩,也让发达国家的演出商看到了重庆杂技艺术团潜在的商业价值。

“好的艺术作品,如何才能产生商业价值?”陈涛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他的回答是:不能一味地“等、靠、要”,而要主动出击、自寻出路,让精品焕发出应有的价值。

2000年,重庆杂技艺术团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决定带着原创节目出去闯一闯。

在陈涛的带领下,他们首先来到日本。“初入日本市场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观众喜欢什么,于是我们只是演一些小节目,但并没有站住脚跟。”陈涛回忆。

由于不熟悉国际文化市场规则,重庆杂技艺术团“走出去”初战不利。

为了打开局面,重庆杂技艺术团积极与日本演出商进行洽谈,了解市场需求,根据日本观众的喜好,对剧目做了细致调整,慢慢打开了市场。

陈涛带队演出时与著名艺术家合影

旗开得胜之后,重庆杂技艺术团将视野投向了更加高端的欧美市场,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2006年,时任重庆杂技艺术团副团长的陈涛有了新的想法——为了满足国外市场需求,经团队协商创排了改编自格林童话的大型情景童话杂技剧《红舞鞋》,这部既有东方元素又有西方故事背景的杂技剧一经问世,就深得演出商的青睐。

随着时代的进步,简单的杂技节目已经不能满足市场所需。为了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抓住观众的兴趣,2009年,重庆杂技艺术团又专门为国外市场创排了杂技剧《花木兰》。当这部融合了杂技、皮影、武术、变脸等多种民族艺术元素剧目呈现在国外观众面前时,国外观众被彻底征服了。

凭借《花木兰》,重庆杂技艺术团在欧美主流演艺市场站稳了脚跟。

随着《红舞鞋》《花木兰》的成功,重庆杂技艺术团撬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也将重庆杂技艺术带上了新的舞台,两部剧目也创造了多项演出纪录,荣获了国内多项文化大奖。

而这,也应证了陈涛和同事们“走出去”策略的正确。

“一味‘等、靠、要’是没有出路的,要转变观念,善于洞察市场变化,在市场经济中求生存,求发展。”陈涛说,虽然当时开拓市场的剧目只有两部,但是把每一部剧都打磨成观众喜欢的精品,就能够久演不衰。

什么是精品?对陈涛而言,精品就是要靠市场来检验,是观众能够看到、能够认可的作品。

第四乐章:“梦”之延展

——拓展创新,带领魔术打响翻身仗。

时代在变化,科技在进步,观众的欣赏水平也在发生转变。

面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如何才能让传统杂技艺术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成为重庆杂技艺术团团长之后,陈涛陷入了深深的思考。2012年,陈涛履新重庆杂技艺术团团长。

上任之初,他做了一个重大决定:“重振魔术。”

当时,这个决定在杂技团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重庆杂技艺术团魔术节目《伞丛扇影》包揽IBM国际魔术大赛金牌、金奖、最受欢迎奖三大奖项

在重庆杂技艺术团成立初期,该团魔术曾有过一段高光时刻,但在上世纪70年代后魔术演员队伍“断代”问题突出,甚至一度出现没有魔术演员的“囧境”。

陈涛决定彻底补上这一“缺口”。

2013年初,第九届全国杂技比赛将在重庆举行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这次比赛也是《中国杂技艺术振兴规划》出台后举办的第一个全国比赛。

陈涛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天赐良机。

为了重振魔术事业,重庆杂技艺术团返聘了已经退休的魔术演员周昌容,让她挑起魔术队队长的担子,试图以这位老将领衔寻找突破口。

周昌容回归之后,立即就为参赛筹划了魔术新节目《伞丛扇影》。

另一个棘手问题随之浮现——魔术演员哪里来?

面临着无演员的囧境,重庆杂技艺术团大胆尝试——那就让杂技演员转型学魔术吧!对于零基础的杂技演员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当时还是杂技演员的王雅琴、刘盈盈怎么也没想到,她们会被选中“转行”,接下了魔术这个艰巨任务。

一场艰辛而又充满激情的“奇幻”之旅,由此在姐妹俩面前展开。

在魔术设计师刘树正和队长周昌容指导下,姐妹俩成长迅速,完成了从优秀杂技演员向优秀魔术演员的转型。2013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杂技比赛如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43个院团的51个杂技、魔术节目汇聚重庆,展开一场“技”的较量。

经过六天的比赛,重庆杂技艺术团《梦》荣获杂技组金奖,魔术《伞丛扇影》荣获魔术组金奖、编导奖、表演奖。

重庆杂技艺术团也由此成为全国杂技比赛有史以来第一个获得“双料金奖”的院团。这让重庆杂技艺术团声名鹊起——2014年12月,《伞丛扇影》荣获中国顶级魔术赛事——“中国好魔术”全国魔王争霸赛暨国际大魔术师杯邀请赛国际组金奖。

2018年7月,经过反复的打磨、修改,在美国举行的IBM国际魔术大赛上,重庆杂技艺术团包揽金牌、金奖、最受欢迎奖三大奖项,在国际舞台上实现大满贯,打破了该项赛事自1922年以来无一团队包揽三个金奖的记录。

李南江荣获第十届中国杂技金菊奖

2018年10月,第十届中国杂技金菊奖比赛在深圳举办,由该团李南江担任主演的魔术《幻影飞鸽》荣获了第十届中国杂技金菊奖金奖,打破了重庆杂技艺术团建团67年来金菊奖“零”的突破。

……

捷报频传之际,陈涛的梦想再次达成——重庆杂技艺术团的魔术“短板”成功变成了“长项”。

2018年8月,西部唯一的国际马戏城——重庆国际马戏城建成投用。

这对重庆杂技艺术团来说,又是一个莫大的惊喜。而陈涛,也有了一个更大的梦想——

在陈涛规划的蓝图中,这座马戏城将逐步打造成为重庆文旅融合的新名片,连接世界的宣传窗口,结合重庆南滨路的地理位置,逐渐形成一个集杂技、魔术、马戏为主的文化产业园。今年9月,重庆杂技艺术团再次面向社会招收了30名杂技新学员。

“就像当年院团培养我一样,把他们培养成才,现在也成了我的目标。”看着这批“新兵”,陈涛忽然有了一种岁月倒流的“错觉”。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首席记者 陈发源

(本文图片由重庆杂技艺术团提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走过那个拐角作文 记事的作文400 满分作文开头结尾摘抄 我的新年计划作文 快乐的假期生活作文 五年级下册作文400字 我的祖国我的家作文 参观博物馆作文600字 传统节日作文400字 Hobbies英语作文 少年当自强作文 开学了作文200字 大扫除的作文400字 环卫工人作文800字 介绍自己的家乡英语作文 英语一小作文模板 跑步的好处英语作文 介绍卧室的英语作文 小学生作文集封面 诚信作文800字高中 我的变化作文600字 关于脚踏实地的作文 我与春节作文 碗中日月作文 克服困难作文600字 触动心灵的风景作文 成长的经历作文600字 家里的老物件作文 红楼梦作文400字 后妈打屁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