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13岁时全国停课 15岁被老师称为“才女” 16岁留中学任教

2021-01-05 08:05:01
相关推荐

是怎样

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成学霸?这一问题却一直干扰着我们的情绪,纠结着我们的人生。我们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学霸、黑马总是别人的孩子?我们的孩子哪里比别人差,为什么好成绩与我家儿女无关。

今天在这里,我给大家讲关于我的故事。希望有需求的朋友能有所收获。应该说,我有资格来说这个话题。

我的那个时代,没有“学霸,有个时髦的词儿叫“自学成才”。既然,自学成才,似乎,,所有的知识,都不是老师教的, 所有的能耐,都是由自己长的。

后来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们常常跟着我,或捧腹、或愤怒、或摩拳擦掌、或跃跃欲试。时不时突然全体起立,掌声雷动。

当我把轻松快乐的学习方法告诉他们,并取得成绩时, 当我把学习经验告知学生,帮助他们闯关高考时, 常被学生唏嘘:“学霸,绝对学霸!”

任教前,我连小学毕业证都没有

我童年的色彩并不艳丽。

13岁, 小学刚刚毕业,我们被文化大革命的红色浪潮席卷了。“停课闹革命”曾经令我们心花怒放。随之,参加“ 批斗会”,参与“分派斗争”, 观看“打砸抢”,以及大字报、大批判、大辩论。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被学生殴打到人事不省,抬去医院抢救。我吃惊地问:“为什么打她 ?”回答:“看大伙都打就跟着打呗。”

一年半后,终于“复课闹革命”时,教室门窗没了,桌椅的残肢断臂拿去当烧火棒,我们抱着自家的小板凳来校上课。教室内,夏天蚊蝇肆虐,冬天,北风呼啸。那种环境,没有人能静下心来学习,每周三次的“革命大批判”是我们的舞台。

16岁那年我被留校任教,

又过了一年半,初中“毕业”的时间到了。不幸的是,我居然被破格留校当老师,在那个“踢开老师闹革命”的年代。

愤怒的我,当着领导的面,毫无顾忌地将通知书扔出窗外,任凭它随风摇曳。

我的不满,源于老天故意跟我作对:它无数次地听到过我“宁肯掏大粪,绝不当老师”的“铮铮誓言”!我悲怆地嚎啕:“我拿什么教给学生,我会误人子弟的!” 我被围观者重重包裹。可气的是,赶来“看热闹”的几位老师,还在取笑:“嗬,还懂得‘误人子弟?’”

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匆匆赶来,她快速拨开人群,一手搂着我的脖子,不容分说,将我带到她的办公室。我向她苦苦央告,寄希望她能救我于水火。

拥挤的办公桌旁,坐着几位老师。我智慧的头脑在她们七嘴八舌的奚落、讥笑、批评及斥责中,没有找到事情丝毫转机的可能。她们异口同声地说吹捧我 “文豪”、 “才女”,还煞有介事地说我“天生就是做教师的材料”。在绝望的抽泣中,我至少听懂了一件事:我的灾难,原来是他们蓄谋已久的结果。我恨他们。

前面提到,一年多的中学生活, 我们是在频繁的“革命大批判”中度过的。 批判会由每班被选出的文章作者顺序发言。我的批判稿,无一例外地被选中。后来,干脆在每次开会前大约40分钟,班主任会临时通知我题目,叫我赶快写发言稿。他们给我的时间越来越短,直至后来的仅仅20分钟。为此我曾经跟班主任抱怨:明明老师刚刚就在这里,为什么不能早说?班主任笑眯眯地不语。如今醒悟:原来,我一直被蒙在鼓里。

15岁时的我,怎么会成为老师们心里的“文豪”、“才女”

我自幼酷爱文学。记得从小学二年级的第一篇作文起,每次老师讲评时,我的作,文无一例外地被当作范文。三年级起,我开始学着雷锋叔叔的样子写日记,随时记录自己看到、想到的东西,可贵的是,我每天坚持,总有话说。很多年以后,我翻看那些充满稚气的日记,惊奇地发现,我的文辞居然那么美,语言那么流畅。

文革停课后,仅仅13岁的我们,剪短发、戴军帽,每天自觉参加各种类型的批判大会,振臂高呼“革命口号”。但是,因为年纪原因,革命“大串联”这样实质性的活动,我们没有资格。于是,当革命热情不再,百无聊赖的我们各自回家做“逍遥派。

闲不住的性格,让我在一番不甚周密思考后,把楼上楼下哥哥姐姐的教课书,通通借来。一个简单在学习计划,压在玻璃板下面,之后,开始了我的自学路程。

我每天趴在床上,按照老师讲课的模式,生字、解词、造句、中心思想、 段落大意、 课后小结。该背的,该默写的,一丝不苟。旧日历本被我拆开,分成数个,再分别重新订起,它的反面,是我的作业本。很快,语文、历史、农业基础,考满分的标准,统统拿下。之后,我到处借小说,散文,诗词、剧本,抄写经典语句,写读后感、随笔,异想天开地创作独幕话剧、诗歌,散文。时不时,还给作品挑挑毛病。

我至今清楚地记得,曾经读一部长篇,看到作者有句话:“他朝屋里瞥了瞥一眼”?

啊?我立刻反驳:既然是“一眼” 就不是瞥了瞥;既然“瞥了瞥”就不是一眼!

到复课前,我已经读了大学语文的部分课程。那时,我15岁。

那个年代,最先进也是唯一的传媒手段,就是家里那个旧的“电子产品”--半导体收音机。几乎所有的重要信息,都来自那里:戏剧、歌曲、文化大革命的种种信息,于是对于我们,最实惠的学习手段,就是找个相对僻静的地方捧上一本书,埋头进去。

复课后,学校只有半天课。我仍有很多的时间可以用来看书。姐姐经常从同学手里借到长篇小说, 白天她出去玩,便是我的机会;晚上,她睡了,我还可以拿来,躲进被窝里,用电筒照着继续过瘾。

当离开教育成为妄想,识时务的我,发誓要做最好的老师,“让每一个从我身边走过的学生,因我而受益。”我说服领导暂去一墙之隔的小学,我的母校;然后再听候发落。

起初,坐在老师群里,听他们侃侃而谈,我内心十分自卑。我的耳朵时时刻刻捕捉他们的谈话。立志尽快赶上他们。从此我发疯一样的学习。当年我16岁。

从那刻起,我养成了计划学习的好习惯,我经常写两个版本的学习计划:

一个是,开学前一天,安排好整个学期工作外的所有时间;另一个,放假的前一天,部署整个假期的学习安排。几十年过来,从不例外。

学习计划中包括,读哪些书、写多少心得、练多少毛笔楷书、学习哪些技能、做多少家务。 (做鞋、刺绣、手工织袜、织毛衣)。严格起床时间,决不睡懒觉。

最初,我把书分成类: 散文、诗歌、剧本、小说,古诗词等,为文学类;

《毛泽东选集》、《鲁迅》、儒法斗争史是紧跟形势的革命书籍;雷锋的故事、欧阳海之歌、王杰的成长,用作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因为偶然看到一篇文章,报道了一起医疗事故,唤起了我学医的愿望,我开始自学中医学和针灸学。

我把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拿出分秒必争的姿态,甚至安排的顺序都雷打不动。

当然,我的安排有阶段性重点。

比较难啃的是《中医学》和《针灸学》。砖头一样厚重的大书,压在我瘦弱的臂弯,从望闻问切、到四诊八纲;从 经络到穴位;从针灸到按摩。我认真做笔记,刻苦背要点,在自己身上训练针法。 我俨然一个钢打铁铸的汉子,不知疲倦、唯感时间不足。

读书是人生最快乐的事,须臾不能停止

在小学的前两年,学校实行半日制教学。每周24节课,包括数学、语文、班会、音乐、体育、美术,统统由班主任一人承包。除了备课、作业、命题、阅卷和完成教学,我经常为学生编写和排练诗歌联唱、天津快板,编排舞蹈、话剧,开展活泼多样的少先队及课外活动。这不仅锻炼了我的能力,也把热爱教育的情绪,推向极致。

每天早上,我五点准时到校,常常晚上七点钟还没离开。我甚至觉得吃饭睡觉都是一件很麻烦的、可有可无的事。

学校有一间小小的阅览室,实在抽不出人手安排管理员。那是个安静的所在,我十分心动。得寸进尺地找到校长,要求接管它。并提议,下午没课的半天我在那里办公,每周两次向老师开放借阅。

那时虽穷,但学校阅览室并不缺少好书。在那里,我的心愿得到最大的程度的满足;我敞开心胸,海绵吸水般地投身知识的海洋。

五年后,我回到中学。在认真教书育人的情况下,我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寻找阅览室。

阅览室管理员是一位性格温和的老教师。她见我每每静心阅读到忘记下班,又不忍心催促,干脆违规把不能外借的经典书籍,破例借给我。我爱书如命,总是先包好书皮再阅读。善解人意的老教师,十分满意。只要新书一到,就主动拿出来借给我。在那里我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包括《悲惨世界》、《飘》、《红楼梦》等四大名著, 读完《莎士比亚戏剧全集》。那时,我20多岁。

每到暑期旅游时,我第一件要做的事,不是料理旅行箱,而是在卡片上抄几首古诗词。与唐诗、元曲相比较,我更倾心于宋词。我提前消化生僻字词、写作背景、其中典故等,预备在沿途列车和汽车上学习,遇有疑问,还可随时请教语文老师。这件事我一直坚持到退休之前。

功夫不负我,随发生的事情,证明了我的实力,检验了我的学习成果。

17岁那年的一天,我儿时的班主任神秘兮兮把我叫到另外一间办公室,好说歹说,要我给一个同事诊脉。无奈之下,我凝神静气进入了状态。当我大概摸清了问题,很生气,忍不住突然起身,拔腿就走。老师了解我的想法,一番哄劝,把我拉回来。

我再次确认后,不得不开口:“滑脉”。我解释:有两种情形:如果不是湿热痰多,一定是怀孕了。

我的那位同事向我诉说了缘由:她找了好几位名中医,都说没事,可是她自己觉得不对劲。我的老师为我的成就而骄傲。

这件事使我内心承受了很大压力。同事说的名医中,其中一位正是经常帮我调理脾胃的老中医。我在感慨中医伟大的同时,深深自省:中医学浩瀚精深,非皮毛之术。 我没有经历大学深造,也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妄谈中医,为人诊脉,未免轻浮!从此,我谢绝任何人的邀请,不再给任何人诊脉。

同年暑假,我带着满脑子经络、穴位、针法,去驻地部队向军医求教。主治医师对我当面考核后,决定把病人直接交给我治疗,并安排三个卫生员跟我学习。自此,我针灸学习的实践活动,从在自己身上的体验,转移到对别人正式治疗。两个月的集训,我进步显著。后来,我辅助校医的工作,为忙碌的老师们注射、开药、处理伤口。此后,父母从医院开来的针剂,都由我来精心处理。 那年我18岁。

72年,上级布置各校开展儒法斗争学习讲座; 上级要求每个学校开展具体活动;校长把任务下达到年级组,要求每个年级安排一个人发言。讨论会上,老师们面面相觑,十分为难。我怯生生地报名,令校长和老师们十分愤怒且不安。

校长狠狠批评我“不知天高地厚”,教导我“年轻人别太狂妄,要弄清楚自己是谁。”我拿出厚厚的文稿,请校长审阅,希望他能斧正。

校长翻看了几页,满脸惊喜不停地叨咕:“这是你写的? 是你自己写的,那语气,没错,是你自己写的 !”

他鼓励我,开会时不要等点名,大胆抢先登台。但是,开会那天,他还是没等我去“抢先”,就满脸喜悦地宣布:“请我们最年轻小老师上台”。

那天我的状态很好,在完全脱稿的情况下,我把一段长长的关于秦始皇的历史故事及其评说,演绎得绘声绘色,赢得老师们长时间热烈的掌声。几位年长的男老师,甚至起立久久为我 鼓掌,掩饰不住他们“伯乐”的心态。那年我19岁。

我包揽了各种考核成绩的第一

我的从教生涯,经历了从小学到中学,从初中到高中,从普通校到市重点的过程。

中小学的五年,一年级一个月后,校长让我去接二年级;两个月后接了三年级,这个班是我生命中的第一个毕业班。当年的毕业成绩,没有公布;但是记得听老师们窃窃私语:“别看她年纪最小,分数最高。”在1977年,我带的第一个初中毕业年级七个班近400名学生,区统考平均分在全区第一;那年,我24岁。在国家教育部举办的全国中小学教师教材过关考核中,我的成绩名列全区中小学教师的第一名; 当年我25岁。在全市中小学教师高等教育考核中,获得全区各科成绩第一名,当年我30岁。在全市中小学教师专接本考核中,获得全区各科成绩第一名,当年我34岁。在大学学习的几年内,我几乎把各科成绩的第一名尽揽怀中。课上课下,老师们不记得这个不善言表的学生的名字,只把“大才女”、“秀才”代替我的姓名。调来天津市的第一年,在天津市首届中小学教师硬笔书法大赛中,获得全区第一名,那年,我36岁。多次,我被特邀参加区教育局召开的、由各校领导参加的庆功大会。会后,局长走下台来向我举杯祝贺:“你是我们全区的排头兵,是我们的骄傲。”

在天津市首届中小学教师优秀课评比中, 以最高分获得全区第一名;在当年的市级大赛中,获得所有评委一致给予最高分举牌。课后的讲评中,老师们除了给予了课程的充分肯定,还纷纷提出问题,例如,你那么宽泛的知识都是从哪来的?你满嘴的词汇,出口成章,是提前备好的,还是随心所欲的?你那一手漂亮的板书,是怎么练就的?你的幽默挺奇怪,为什么学生爆笑,你却无动于衷?你讲课的声音这么小,能驾驭得了学生吗?那年,我38岁。以后,连续七年,我参加优秀课比赛,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我带学生参加优秀课评比,从来不提前预告学生,而是在参的头一天晚上临时通知,而且,学生不知道所讲课题。几次工作调动临行前, 学校均告知,我的“教学考评在全校教师中获得最高分”;在学校评出的“最受学生欢迎的前五位教师”中,我“排名榜首”。校长调侃:“看看学生给你的评价,就跟写悼词似的。”语文老师叫我到办公室, 拍着一摞摞作业本:“看看这几个班的周记,每个学生都在写你,没有没例外; 所有学生都喜欢你,没商量。”同事们也有惊讶:“不就一破政治课吗,看学生把你夸得跟朵花似的。”

领导们忍不住好奇:你改写了政治课的历史吗?他们突然袭击,一行人搬着椅子来听课,简直就是不速之客。课堂上,我虽稍有紧张,但是,还是让他们笑得前仰后合。

……

听到这里,大家在想什么:这样学习你不累吗?读那么多书都有用得上吗?

没有人逼迫你,为什么这样做?

希望自己的宝贝成为学霸的爸爸妈妈、准爸爸准妈妈们,你们会让自己的孩子像我一样吗?

对于我的经历,你们觉得可取的和不可取的地方有哪些?

请大家给我留言。有关问题,我逐一给大家答复。

我的故事没有结束。待续。

我是学霸捷径,希望自己孩子成为学习高手的朋友,请关注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劳动的作文800字 美丽的校园600字作文 有关文化自信的作文 醒来作文600字 作文题目空几个格 散步作文600字初中 关于扫雪的作文 雅思大作文字数 身边风景也动人作文 一次旅行作文300字 几分甜蜜在心头作文 人与自然作文800字 我的家乡哈尔滨作文 英语四级作文真题范文 关于事的作文300字 有关师生情的作文 抓娃娃作文400字 关于做家务的英语作文 春到校园作文 保护环境作文200字 介绍自己家人的英语作文 吃火锅的作文400字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文 高考优秀作文600字 河南省中招作文 父亲节作文300 打屁股沟作文 我最崇拜的人英语作文 打羽毛球作文600字 温暖的阳光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