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国各省名字的由来 长知识 一个名字一个故事 太全了!

2021-01-05 11:15:02
相关推荐

送给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朋友们,真的太齐全了!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可你知道它们名称的由来吗?快和小女子一起涨涨知识吧!

北京

1368年8月,明大将徐达率大军攻占了元大都。但其许多军队仍滞留在大都周围,用了不到不到1年,常遇春荡平了大都附近元的残余军队。战报送达朝庭,朱元璋便以“蓟北悉平”为名,将元大都改为“北平府”。朱棣(明成祖),1406年(永乐四年),颁诏迁都北平,并把北平改为北京,意与南京相对之意。

天津

金朝在三岔河口设立军事重镇“直沽寨”,“直沽”之名始见史籍,是天津最早的名称。元朝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时在直沽设“海津镇”。直至永乐二年十一月廿一日(公元1404年12月23日),明成祖朱棣赐名“天津”,即天子渡口之意。清朝,天津升卫为州,升州为府,但“天津”二字保持此名至今。

上海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华亭县在上海浦西岸设“上海镇”。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华亭县升格为府,翌年更名松江府,辖华亭县(一府一县)。元朝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析华亭县部分,设上海县,均隶于松江府。上海县县治在今黄浦区,这是上海建城的开始。

重庆

重庆是一个历史名城。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封宗姬于巴,以江州(今重庆)为府,后几易其名(改渝州、恭州),为历朝重镇。南宋时,赵敦封恭州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遂于1189年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而得名。

黑龙江省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黑龙江不叫黑龙江而叫白龙江,是因为白龙住在这里,并不时的兴风作浪,给这里的人民带来很大的灾难,人们对此恨之入骨,可又没有任何办法。山东省有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竟奇怪的生了一条小黑龙,可是姑娘的舅舅却把小黑龙视为一种怪物,趁黑龙不注意,无情地把小黑龙的尾巴砍断了,因小黑龙没有父亲,就随妈妈的李姓,有些人叫他“秃尾巴老李”。被舅舅砍掉尾巴后的小黑龙就跑到现在的黑龙江边,发现这里的小白龙在兴风作浪,多年来发水闹灾。善良的小黑龙决心替乡亲们消除这个祸害,并且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勇敢的大战白龙,经过激烈的斗争,终于把白龙赶走了。小黑龙还经常帮助乡亲们开垦荒地,负责管辖这条江水永不泛滥成灾,这里的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生活越来越美好,为了感激小黑龙的恩情,就把这条江以他的名字命名为“黑龙江”。

吉林省

吉林是吉林乌拉的简称。吉林乌拉是我国满族语言的译音。据《吉林通志》记载:"吉林谓沿,乌拉谓江"吉林乌拉-意即沿江。除此外还有"小吴喇"之称,这是为了区别于"大吴喇",即今永吉县乌拉街。为了统一称谓与写法,清朝康熙二十四年(崐1685年),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昀.玄烨下令"通称吉林"。从此,"吉林"成为法定称谓。

辽宁省

辽宁地区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公元1644 年--公元1911年的发祥地,至今遗存下来的沈阳故宫、清初三陵(永陵、福陵、昭陵)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政治、文化、历史面貌。民国初沿袭清制,公元1929年(民国18年)奉天省改为辽宁省,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1931年9月 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辽宁地区曾一度被日本 帝国主义侵占。1949年建国初期,辽宁地区划分 为辽东和辽西两省,以及沈阳、旅大、鞍山、抚顺、本溪5个中央直辖市。1954年8月撤消辽东、辽西两省建制,合并改为辽宁省。

河北省

战国时期的《周礼·职方志》最早提到“河北之地”,此河指黄河。战国时的黄河流经今邯郸大名、馆陶至山东入海。所以唐朝以前的河北地区是指太行山以东、黄河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唐朝正式设置“河北道”,道为今天省级行政区划,包括今河北省全部及山东、河南北部和内蒙、辽宁、吉林南部地区。宋金设“河北路”(今省级区划)。河北在元代为中书省,明属京师,清为直隶。1929年民国改河北省。

河南省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甲骨文象形字“豫”的根源与河南简称“豫”的由来。《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有中国、中原、中州、中土、神州之称。因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

陕西省

“陕西”之名起于西周。西周成王时,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陕,指古之陕塬,今河南陕县。当时规定,周公治陕之东,召公治陕之西。陕西始见于史。

以陕原之西得名。唐大部属京畿道和关内道;宋初设陕西路,为陕西得名的开始,后分设永兴军路,以军事鄜延、邠宁、环庆、秦凤、熙河五路设陕西五路经略使;元设陕西行省和陕西汉中道;明置陕西省,后改陕西布政使司;清改陕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甘肃省

以甘州、肃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关内道和陇右道;宋时东部属宋秦凤路,西部属西夏;金分秦凤路为秦凤、临洮、庆原三路;元初以甘州置甘肃路(不久即改甘州路),为甘肃得名的开始,后改宁夏行省为甘肃行省;明为陕西行都司;清分陕西省恢复甘肃省,省名至今未变。

山西省

山西的山是指太行山,山西东为太行,西为吕梁。电影歌曲《人说山西好风光》中唱道:”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太行山是山西与河北的交界,太行山以东是河北而不是山东。

山东省

山东的山古时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崤山,古时是指崤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即秦国东边的中原地区。比如《史记》常有山东豪杰如何如何,就是指的这层含义。 古诗:“坑灰未冷山东乱。”即是。另一个就是太行山。泛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山东省名即来源于此。

湖南省

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后设湖南观察使,为湖南得名的开始;宋称湖南路;元设岭北湖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湖北省

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唐属江南东道、淮南道和山南东道;宋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为湖北得名的开始;元设江南湖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为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江苏省

江苏建省始于清代初年,取江宁、苏州两府的首字而得名。溯流求源,江苏是《尚书.禹贡》所载九州中的徐、扬两州的一部分。西周时分属鲁、宋、楚、吴等国。春秋战国时分属吴、宋、楚、越、齐等国。秦代属九江、会稽、彰、泗水及东海等郡的一部分。汉代分属扬州、徐州刺史部。隋开皇年间设苏州、扬州、徐州。大业年间改为吴、毗陵、丹阳、江都、下邱、彭城、东海诸郡。唐初分属江南、淮南、河南三道。北宋时属江南东路、两浙路、淮南东路和京东西路。南宋时,淮北属金。元代分属江浙、河南二行中书省。明代江苏与安徽同属应天府,直隶南京。清初属于江南省。康熙6年(1667年)析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太平天国先后设江南省、天浦省、苏福省。民国17年(1928年),南京为特别市。解放后,设苏南、苏北两个行政公署区,南京为中央人民政府直辖市。1953年合并,成立江苏省,省会南京。

浙江省

以浙江(又称钱塘江)得名。唐属江南东道,设浙东观察使和浙西观察使;宋置两浙路,南宋又分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简称浙东路和浙西路;元设浙东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明设浙江省,为浙江得名的开始,后改浙江布政使司;清改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安徽省

安徽省简称皖,清初,以安庆府(今安庆市)和徽州府(今歙县)的首字组合而得名。春秋时是吴国、楚国的地域,汉代分属于扬、徐、豫三州,唐代分属于江南道、淮南道和河南道,元代属于河南和江浙行中书省,从清代开始设置安徽省。

江西省

以江南的西部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后设江西观察使,为江西得名的开始;宋置江南西路,简称江西路;元设江西行省及江西湖东道;明置江西省,后改江西布政使司;清改江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福建省

福建简称闽。闽字最早出现于周朝,闽与八闽,都是福建省名的简称和别称。“闽”是最原始的名称。《山海经·海内南经》说:“闽在海中”,这说明福建在远古时代,还是属于海浸之区。闽为蛮之别种,则是当时居住在福建的七个部落的总称。八闽,则是从北宋开始。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为了加强边防武装力量,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设“福建经略使”(军事长官职称),它和福州都督府并存。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福建”名称。

广东省

广东省秦汉时称南海郡。三国吴国设广州(州名,不是今天广州市。今天广州市当时叫番禺,是广州州治)唐朝把它和今天广西合起来设立岭南道,管辖范围相当于今天广东、广西两省。宋改道为路,分岭南道为广南东路(即今广东)和广南西路(即今广西)。广东一词由此而来,其中“广”由广州一词而来。明清时均称广东省。

贵州省

“贵州”名称,始于宋朝(公元960—1127年)。公元974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设置贵州承宣布政史,正式建制为省。以贵州为省名。

四川省

四川省是以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得名。宋初设川峡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合称“川峡路”,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梓州路,分峡西路为利州路、夔州路,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其间设四川制置使,为四川得名的开始。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国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定省会为成都市。

云南省

“彩云之南”是云南省的美称。“《南诏野史》亦载:“彩云现于龙兴和乡,县在云之南,故名云南。”这个以“彩云南”冠名的县就在今滇西门户祥云县境内。从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设云南县于今祥云县云南驿镇至今,已经2100多年。其间,蜀汉建兴三年,改设云南郡;南诏大理国时期,设云南节度;元年间,设云南行中书省,至此,“云南”正式成为省级区划的名称。

青海省

以青海湖得名。唐宋属吐蕃;元其土地属宣政院管辖;明属朵甘都司等;清初为卫藏地,后分设西宁办事大臣,又称青海办事大臣,为青海得名的开始;民国初设青海办事长官,后属甘边宁海镇守使,之后建青海省,省名至今未变。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曾经是西夏的故地。元朝在这里设置了西夏中兴行省,因为希望西夏地区永远安宁,于是就改称宁夏行省。新中国成立之后把宁夏改为宁夏回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唐朝时候属岭南道;宋朝的时候开始叫广南路西,简称广西路,应该是广西得名的开始;元设广西两江道;明置广西省,后改广西布政使司;清改广西省;民国仍之;建国后改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名一直沿用到现在。

西藏自治区

西藏,以清朝中央正式定名得名。唐宋为吐蕃;元朝属宣政院;明朝称乌思藏,设都司等;清初称卫藏,卫即前藏,藏即后藏;后正式定名为西藏,为西藏得名的开始;清朝设西藏办事大臣;民国初西藏地方;新中国成立以后,1965年西藏自治区正式建立,西藏一词即成为西藏自治区的简称,单字简称为“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之称为新疆,始于清代,1755年(乾隆二十年)清政府平定了天山北路的准噶尔部,1759年又平定大小和卓,天山南北全入清朝版图,归伊犁将军管辖。对当时清政府而言,是新开辟的领土,故习惯上被称为“新疆”。1884年(光绪十年)将伊犁将军辖区改建为新疆省,新疆成为正式政区名。

内蒙古自治区

蒙古原来是蒙古高原的部族名,13 世纪初,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以后,凡是和蒙古部族同一语系的民族统称为蒙古。到了清朝,有了内、外蒙古之分。当时把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到套西厄鲁特的这块地方叫做内蒙古。到1947 年内蒙古才正式成为行政区。

海南省

以海南岛得名。唐属岭南道;宋属广南西路;元设海南海北道,是为海南得名的开始;明属广东省;清仍之,正式称琼崖为海南岛;民国仍之,后设海南特别行政区,仍属省;建国后设海南行政区,仍属省,1988升海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台湾省

台湾自古是我国的领土,东汉称夷洲,隋时改称流求,明代又称北港、东蕃。元明设巡检司于澎湖,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光绪十一年(1876年)建为台湾省。台湾一词最早见于官方文献的是明崇祯八年(1635年)何楷等人的奏疏中,从清初建府始一直沿用至今。

台湾的名称由来很多,其中南台湾原住民西拉雅族的「Taian」或「Tayan」,为「外来者」之意;荷兰时期称台湾为「Taioan」,以音译转写为汉字「大员」、「台员」、「大湾」或「台窝湾」,这些名称原本是指现今台南安平地区附近,后来在日治时期,逐渐演变为整座岛屿的名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人作文初一 平凡作文800字 英语导游作文 春游作文400 美景的作文300字 感谢朋友作文 800字满分作文 自我评价作文 怎么写议论文作文 宽容作文素材 疫情中考作文 干家务作文 初中精选作文 田园生活作文 幸福的作文800字 小学生600字作文 关于礼物作文 我的家园作文 感谢朋友 作文 写情感的作文 一节课的作文 春节的作文300 蝌蚪的作文 我的妈妈的作文怎么写 作文写事500字 高中作文金句 勇敢面对作文 九年级上册作文 疫情作文高考 那一次我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