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感动天地 流传千古的二十四孝的故事 值得我们去学习和颂扬!

2021-01-05 12:00:01
相关推荐

百善孝为先,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孝道,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孝顺的典范,元代郭居敬编录《二十四孝》后来又慢慢演变成今天流传甚广的《二十四孝图》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翻译过后的至孝故事吧

一、孝感动天

这个典故说的是传说中的五帝之一舜的故事。相传舜的父亲瞽瞍和继母都非常不喜欢他,他们和舜同父异母的弟弟象多次设计诡计想害死舜,但舜并没有记恨他们,反而以德报怨,对他们仍然十分亲近。舜每天去历山耕田是有大象跑来为他拉犁,有小鸟为他播种,人们都说这是他的孝行感动了上天才有的景象。尧帝听说他的事迹后,派人考察果然如此,让自己的儿子去向舜学习,并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都嫁给了舜,最后选定了舜做他的继承人,舜为帝后,仍然待父母兄弟如初。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诗赞曰: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二、戏彩娱亲

这个典故说的是周朝的一个老人叫莱子的故事。他非常孝顺,伺候父母,极尽可能地做可口好吃的食物,自己都快到了古稀之年,在父母面前从来不说自己年纪大了。他经常穿着色彩鲜艳的婴儿装,扮作婴儿和父母玩耍。有一次给父母端洗脚水,还假装摔倒,像婴儿一样哭泣,以此来逗父母开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诗称赞: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双亲开口笑,喜色满庭闱。

三、鹿乳奉亲

这个典故说的是周朝有个叫剡子的人,他天性非常孝顺。父母年纪大了,都得了眼病,眼神都不好,想吃野鹿的乳汁。剡子就穿上鹿皮做的衣服,深入深山老林之后混入鹿群之中,挤母鹿的乳汁拿回家让父母喝。有次有个进山打猎的猎人发现了他,以为他是只野鹿,就想射杀了他,他赶紧大声说自己是穿着鹿皮的人,并告知他是为了让父母喝上鹿的乳汁而假扮的野鹿,这才得以免受伤害。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诗赞曰: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四、百里负米

这个典故说的是孔子的学生子路,子路年轻的时候家里很穷,只能吃嫩藜叶和野藿叶能野菜为主做的食物,他常常把自己的俸米从百里之外背回家给自己的父母吃。后来父母故去,子路也做了大官,他去楚地游学时,随从车驾多达百辆,家里的粮食堆积如山,吃饭坐的座位都铺上好多层垫子,食物丰盛。可是面对此景,子路却说,我宁愿还吃嫩藜叶和野藿叶做的食物,继续为父母从百里外背米回来,可惜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

有诗赞曰: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劳。

五、啮指心痛

这个典故说的是孔子的另一个得意门生曾参的故事,曾参侍奉母亲十分孝敬,一天曾参进山去砍柴,家里突然来了客人,他母亲不知所措,等待许久不见曾参回来,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正在砍柴的曾参感觉心口疼痛,赶紧背着柴回家,跪问母亲怎么了。母亲说:“家里突然来了客人,久等你不回来,我着急就咬了手指头想提醒你快回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诗赞曰:母指方才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六、芦衣顺母

这个典故说的是孔子的的弟子春秋鲁国的闵损的故事,闵损字子骞,以德孝著称。闵损年幼的时候母亲就故去了,父亲续弦,他的后母生了两个儿子,冬天里继母为他的两个亲生儿子做棉花填絮的棉衣,却为闵损穿芦花填絮的衣服。有一天他的父亲出门让他驾车,他冻的瑟瑟发抖,因此将缰绳掉在地上。他父亲问他怎么回事,才得知他的衣服内填竟是芦花,他父亲大怒想要休掉他的继母,闵损向父亲求情说,留下继母只是我一个孩子受冻,而赶走继母就是三个孩子受冻了。他的继母听说这件事后,悔恨知错,从此改正。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诗赞曰: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

七、亲尝汤药

这个典故说的是汉文帝刘恒的故事。文帝的生母是薄太后,他继位后侍奉母亲也是从不懈怠,薄太后常年生病,一病就是三年,这三年里文帝常常衣不解带的亲自照顾母亲,让母亲服用的汤药,他不亲口尝过就不会让母亲服用。文帝开创文景之治,也以仁孝闻名天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诗赞曰: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八、拾葚供亲

这个典故说的是西汉人蔡顺。他很小的时候就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将其抚养成人,待母极孝。时逢王莽篡政,又值大荒之年,粮食不够吃。他就去拾桑葚充饥,并用不同的器皿装着。赤眉军见到就问他为什么这样,他回答说:“黑色熟透的是让母亲吃的,红色不怎么熟的是让自己吃的”。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就送给了他两斗白米和一只牛腿让他拿回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诗赞曰:黑葚奉萱闱,啼饥泪满衣。赤眉知孝顺,牛米赠君归。

九、为母埋儿

这个典故说的是汉代人郭巨。郭巨家里十分贫穷,他有一个三岁的儿子,母亲常把自己的食物分给孙子吃。郭巨对妻子说:“家里本就贫困不能好好的供养母亲,这孩子还分母亲的食物,不如埋了他吧,儿子还可以再要,母亲没了就没法再得了。”他的妻子不敢违背他,郭巨就去挖坑,当挖到三尺多时,忽然看见一小坛黄金,坛子上写着这是上天赐给孝子郭巨的,当官的不能巧取豪夺,百姓也不能侵占。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诗赞曰: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十、卖身葬父

这个典故说的是东汉的董永的故事,董永家里非常的穷,在他父亲死的时候都没有钱来安葬父亲,他就卖身与富贵人家换钱埋葬自己的父亲。等到要去做工偿贷的时候,在路上碰到一个女子,请求嫁给董永为妻。两人一起来到主人家,主人家说让他们织够300匹锦缎才能放回董永。两个人一个月就完成了,回家途中走到初次见面的槐荫地界,女子辞别而去(说自己是天帝之女,感董永之孝,来帮他偿还债务,槐荫也因此改名为孝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诗赞曰: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缣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十一、刻木事亲

这个典故说的东汉人丁兰的故事。丁兰幼年父母双亡,没有机会尽孝,非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就用木头刻成父母的雕像,对待他们就像活人一样(遇事与他们商议,侍奉三餐,出告归省从不懈怠)。时间长了他的妻子就对木像不尊敬了,妻子偷偷用针刺木像的手指,竟然有血流出。木像见到丁兰时,双目有泪流出。丁兰得知事情真相,就把妻子给休掉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诗赞曰:刻木为父母,形容在日时。寄言诸子侄,各要孝亲闱。

十二、涌泉跃鲤

这个典故说的是东汉人姜诗的故事。姜诗对他的母亲非常孝顺,娶妻庞氏对婆婆也是十分恭谨孝顺。姜诗的母亲喜欢喝长江里的水,长江离他们家有六七里路,庞氏经常去打来水奉养老太太。老太太也喜欢吃鱼,夫妻二人就经常做给她吃。老太太不喜欢自己吃,常常叫邻居老婆婆来一起吃。有次庞氏因天气恶劣取水晚了,姜诗怀疑她懈怠母亲,就将她逐出家门,庞氏虽被冤枉,但并没有负气而走,而是借住邻居家中,自己纺纱织布,买好吃的拖邻居送于老太太,老太太得知庞氏被儿子赶走,让他赶紧将庞氏请回来。在庞氏回来时院子里突然有泉水涌出,味道跟长江水一样,而且每天跃出两条大鲤鱼,庞氏就取来孝敬婆婆了,不用奔波取水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诗赞曰:舍侧甘泉出,一朝双鲤鱼。子能孝于母,妇更孝于姑。

十三、怀桔遗亲

这个典故说的是三国时期陆绩的故事。在陆绩六岁那年跟随父亲陆康去九江拜见袁术。袁术拿出桔子招待他,陆绩偷偷藏怀里两个。等到走的时候,拜别时桔子掉了出来,袁术逗他说:“小陆郎来人家做客,还要在怀里私藏主人的桔子啊”。陆绩跪下回答说:“我母亲天生喜欢吃桔子,我想拿回家给母亲尝尝”。袁术十分惊奇这么小的孩童就懂得孝顺自己的母亲。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诗赞曰: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绿桔,遗母报乳哺。

十四、扇枕温衾

这个典故说的是东汉的黄香的故事。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终日思念感怀母亲之恩,乡人们都夸他孝顺。他见父亲劳作十分辛苦,对父亲非常孝顺。夏天天气很热,他用扇子为父亲扇凉枕席,冬天天气寒冷,他就先为父亲暖好被窝。太守得知后都特意表彰了他。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诗赞曰: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儿童知子职,知古一黄香。

十五、行佣供母

这个典故说的是东汉江革的故事。江革少年丧父,与母亲独自生活,对待母亲十分孝顺。时逢战乱,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多次遇到贼人,有的贼人想挟持他入伙,他哭着哀求说老母年迈无人供养,贼人见他孝顺,便不忍心杀他。几经辗转来到下邳,家里穷的连穿的鞋子都没有,他就去为别人帮佣赚钱供养母亲。母亲所需衣物等东西,没有一样缺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诗赞曰:负母逃危难,穷途贼犯频。哀求俱得免,佣力以供亲。

十六、闻雷泣墓

这个典故说的是三国末期魏国人王裒的故事。

他对待母亲极其孝敬,母亲在世时非常害怕打雷。后来母亲去世后,安葬在山林之中。每当雷雨天气,听到空中传来打雷的声音,王裒就立即跑到母亲的墓地,跪拜在坟前哭着告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陪您,请母亲不要害怕”。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诗赞曰:慈母怕闻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

十七、哭竹生笋

这个典故说的是晋代人孟宗的故事。孟宗少年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年老病重在床,冬天里想和鲜竹笋做的汤。孟宗没有办法在冬天里找到竹笋,就跑到竹林里,抱住竹子大哭。孝心感动了天地,不一会儿,地突然裂开了,长出几根嫩竹笋,孟宗赶紧采摘回家做汤给母亲喝。母亲喝完后,病竟然痊愈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诗赞曰: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十八、卧冰求鲤

这个典故说的是晋代人王祥的故事。王祥小时候生母就去世了,继母对他也不怎么好,而且常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因此也失去了父爱。有一次继母想吃新鲜的鲤鱼,当时正值天寒地冻之时,王祥却解开衣服趴在冰上寻找鲤鱼。冰面忽然自己化开了,两条鲤鱼跳了出来,王祥就逮了鲤鱼拿回家供奉给继母。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诗赞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

十九、扼虎救父

这个典故说的是晋代杨香的故事。杨香十四岁的时候和父亲杨丰到田地里收稻谷,父亲被一只突然出现的老虎扑倒叼走,当时杨香手里没有任何武器,只知道要救父亲而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全,猛扑到老虎跟前,扼住老虎的脖子不放,争斗半晌,老虎竟然颓然的放下杨父跑了,他父亲才得以幸免于难。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诗赞曰:深山逢白虎,努力搏腥风。父子俱无恙,脱离谗口中。

二十、恣蚊饱血

这个典故说的是晋朝吴猛的故事。吴猛刚八岁的时候,就懂得要孝顺父母。家里十分贫穷,床上都没有蚊帐,每到夏天的夜里,皮肤上趴的都是吸血的蚊子。这时候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由蚊子叮咬自己,再多也不去驱赶,害怕蚊子离开自己去咬他的父亲,孝敬的心能如此也算到极致了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诗赞曰:夏夜无惟帐,蚊多不敢挥。恣渠膏血饱,免使入亲帏。

二十一、尝粪忧心

这个典故说的是庾黔娄的故事。他到孱陵当县令,赴任不满10天,突然感觉心惊胆战,浑身流汗,当即辞官回家。到家得知父亲已经病重两天了。大夫对他说:“要想知道病情好转还是恶化,尝一点病人的粪便就知道了,味道苦说明是好事”。他尝了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的焦虑。到夜里,他跪拜北斗星,叩头乞求让自己代替父亲去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诗赞曰:到县未旬日,椿庭遗疾深。愿将代身死,北望起忧心。

二十二、乳姑不怠

这个典故说的唐代人崔山南家里的故事。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纪大了,牙齿都掉光了。他的祖母唐夫人每天早上洗刷过后,都去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婆婆不吃一粒粮食,数年身体依然健康。有一天病倒了,就将全家老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没有什么能够报答儿媳妇的恩义了,只希望子孙媳妇能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就行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诗赞曰:孝敬崔家妇,乳姑晨盥梳。此恩无以报,愿得子孙如。

二十三、涤亲溺器

这个典故说的是北宋大诗人和书法家黄庭坚的故事。黄庭坚天性极其孝顺,虽身居高位,身份显赫,富贵无比,但仍然对母亲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不尽儿子的职责。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诗赞曰:贵显天下闻,平生孝事亲。亲自涤溺器,不用婢妾人。

二十四、弃官寻母

这个典故说的是宋代人朱寿昌的故事。在他七岁的时候,他的亲生母亲被家里父亲的正妻嫉妒,于是不得不改嫁他人。母子二人已经五十年没能相见了。神宗时期,他得到母亲的线索,于是辞官不做,亲自去陕西寻找生母,与家人告别时发誓不找到母亲绝不回来。后来在陕西同州找到了生母,母子得以团聚。这时候母亲都已经70多岁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诗赞曰:七岁生离母,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面,喜气动皇天。

二十四孝的故事感天动地,让人敬佩,不奢求人人都能想他们一样名留青史,但希望大家都能好好孝顺自己的父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抚养我们长大成人,付出了一生的心血,为人子女要懂得感恩才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留一点空间给自己作文 写自己帮助别人的作文 小学生扫黑除恶作文 淘气的同桌作文 下雨天 真好 作文 老实与聪明作文素材 我最心爱的玩具作文 作文温度600字 老师的重要性英语作文 成功作文500字 观察作文大全 关于感谢信的英语作文 制作飞机模型作文 写景的作文400字以上 怎样描写金鱼的作文 小学三年级童话故事作文 过年的作文600字初中 沉淀作文800字 关于军训的作文六百字 小学人物描写作文 写景作文美丽的校园 关于明月的作文 春天真美作文300字 你拼搏的样子真美作文 我发现作文 谈诚信作文600字初三 杭州亚运会作文 八年级英语作文模板 奋斗与梦想作文 懂你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