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这是一部每个人看了都会揪心的纪录片 孩子们的上学路到底有多难?

2021-01-05 17:05:01
相关推荐

【围剿白日梦()原创内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转载及合作请留言。

你记忆里的上学路是什么样子的?

也许是伴随着路边早餐摊的香气,也许是拥挤的车流,也许是狂奔在寝室冲往教学楼的路上。

唯一称得上艰难的,大概就是冬天离开被窝的瞬间。

可是对于山里的孩子来说,上学路是怎么样的?

新京报记者在2016年拍下了大凉山悬崖村的孩子们爬藤梯上下学的画面。

这个村海拔1400多米,它就像一个孤岛,通向外界的唯一路径,就是这段长约800米的断崖。孩子们下山读书,就得顺着悬崖连续攀爬17条藤梯。他们背着沉沉的书包,每在上学路上迈出一步,脚下就是万丈深渊。

今年一月被人民日报报道的“冰花男孩”王福满,则是冒着严寒在上学。

他是云南昭通鲁甸人,每天都从离学校近五公里的家里,步行1个多小时才到学校,冬天天气降温,福满只顾着赶路,当他走到学校时,头上已经结满了冰霜。

在各大媒体大张旗鼓的报道下,网友自发给他捐款30万元,把他接去北京看升旗,中国公安大学的师生邀请他参观学校,这位男孩的生活似乎慢慢有了转机。

然而在云南昭通的偏远山区,像这样披星戴月上学的“冰花男孩”还有很多很多…

早在三年前,导演张天艾就注意到了这一边缘儿童群体,她跑到昭通接近海拔四千米的犀牛村和孩子们住在一块,记录他们的生活。柯蓝了解到这些孩子的情况以后,自掏腰包做了出品人,这才有了这部纪录片:《寒冷的高山有犀牛》。

这部纪录片以一对姐弟为主要线索。

他们住在海拔接近四千米的山上,是犀牛村海拔最高的一个村民小组。这里离云很近,天空很蓝,成年人基本都出去打工了,整个村子静悄悄的。

姐姐小超九岁,弟弟小武七岁,两人每天要从海拔接近四千米的家,翻过两座山,走到海拔两千多米的小学去上学。

他们家一共八口人,父母和更年长一些的哥哥姐姐已经出去打工了,留下一个叫小军的哥哥照顾家里。

在家里的还有一个叫小凤的姐姐,在山下读初中,她的学校离家更远,得走八个小时,从清晨走到下午。

六点多,天还没亮,小超小武姐弟两人戴好帽子手套,全副武装后,就在山雾中出发了。

路的两旁,还有树上已经结满了冰凌,很美的景色,在姐弟那里却是赶路的阻碍。

泥地上也长了冰霜,磕磕绊绊又要防止滑倒,十分难走。但这对姐弟显然已经习惯了,为了赶上学校八点半的课,他们步履飞快。

视频里风声呼啸,除了风声,就只剩下了姐弟俩急促的脚步声,粗重的喘息声,还有弟弟抽鼻涕的声音。

弟弟帽子掉了,弟弟的手放在口袋里不想接触冰冷的空气,姐姐就去给弟弟戴上。

弟弟手上的冻疮流血结痂,姐姐就从书包里掏出作业纸给他擦拭。

走到一半,弟弟突然停下了脚步。路途遥遥无尽头,他走得太累了可是又担心迟到,矛盾的心情让弟弟情不自禁哭了。

姐姐上来给他擦去眼泪,她说,走不动,哭也不是办法呀。

八点半,两人赶着铃声到了学校。

尽管这几年乡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已经有了很大改进,但细看下来,教学设备还是参差不齐,墙面斑驳,弟弟的桌子已经锈地一塌糊涂。

弟弟认真地在做语文试卷。烤火器坏了,教室里和外面一样冷,他的小脸已经冻得通红,手上的血痂还隐约可见,冻得写字都写不利索。

中午,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挤到了一起,排队打饭吃。打饭的这位老师,同时也是他们的数学老师、语文老师和英语老师。

中午休息时间,弟弟一个人躲在学校墙外面,手里仔细把玩着一块明黄色的电子表,视之如宝物。

这是他读初中的姐姐小凤省吃俭用,到镇上买来送他的。小凤叮嘱小武小心点用,可以用四五年。

哥哥小军年纪大了,得出去打工了,接下来就轮到姐姐小凤在家照顾弟弟妹妹。这样一来,小凤就不能继续读书了,她初中一毕业,就得承担起一个家庭的责任。

弟弟妹妹们虽然年纪还小,但同样懂得这是什么样的放弃,他们说:我怕她又要哭了。

这个家庭当中的每一个人都在用力生活,姐弟俩也得当半个劳动力,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他们的生活被限在了这座凛冽刺骨的高山上,而这些孩子们,在这么恶劣的生活条件下,却还能自得其乐着。这片天地,就是他们的主场。

姐姐再懂事也还是个孩子,她会捏弟弟的脸取乐,弟弟一脸委屈:

和其他孩子无异,结冰的土地也能成为他们的游乐场,姐姐和弟弟走着走着就开始溜冰了。

学校的体育课,器材只有一个小皮球,每个人轮着扔,而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无比满足。

和村里的狗狗打招呼,英语课上学的英文活学活用。

班上多发了一个本本,可以拿出来跟哥哥炫耀好半天:

赶路途中,不忘欣赏沿途的风景。这里的美,是原始的没被人挖掘到的美,但幸好,还有这些孩子们看见了她的美。

姐姐小凤从学校回家了,哥哥姐姐弟弟,四个人还有一条狗,愉快地开始在山坡上奔跑玩耍。

纪录片片尾,四个人聚在冰雪消融的山崖上,眺望远方。孩子们早晨穿过迷雾,趟过泥泞,抗住严寒,终于看到了这片雪后天晴的蓝天。

“码口乡有多远”“从这儿到那儿那么远,很远很远”“很远很远是什么意思”“就是远方的意思”“远方在哪儿”“就是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很远的地方,是不是昆明”“你想去远方吗”“当然想”

他们的生活很简单,他们理解的世界就是他们生活的大山。山下的码口村,对于他们,已经是很远很远的地方了。在这资源匮乏的山村里,他们依然能够找到让自己开心的事。

在赶路间隙溜冰得到快乐,在做农活砍柴中发现快乐,捏弟弟的脸获得快乐,看蓝天白云获得快乐,一只鸡腿,一只普通电子手表,都能让他们快乐很久。他们知道自己拥有得少,所以他们更容易被满足。

而这样简单的快乐,也许很快就会随着长大而消失,面临他们的也许还是长大-辍学-打工的老路。

翻山越岭去上学的最后,依旧没办法“用知识改变命运”。

但即使未来的可能性很低,在人们已经奢谈梦想的今天,他们却仍然心怀远方,勇于畅谈未来,也勇于面对自己的人生。同龄人还在学校里无忧无虑地成长,他们已经要操心自己的生计。可是即使当下的生活是苟且的,他们仍然没有失去生活的勇气与希望。

他们生来就带着一种伤感,但后天环境让他们必须学着开阔。

这不是柯蓝和张天艾的第一次合作了。

他们的上一部公益片《biang biang de》,镜头对准的是在北京的外来务工子女,说的同样是边缘儿童的教育。

这些住在北京城中村的孩子们,跟随父母离开家乡到北京生活,但终有一天又要因为学籍问题回老家上学。在身份上,他们始终是这座城市的外来人口。

在他们呆在北京的有限时间里,孩子们开始学习话剧,排演话剧。

有了话剧作为精神寄托,孩子们的生活有了色彩,他们更快活了:

《biang biang de》没有刻意去渲染流动儿童不被城市接纳的苦,而是从话剧这一精神角落出发,记录孩子们的生活。

《寒冷的高山有犀牛》与此殊途同归。

镜头同样没有刻意对小武的生活条件过多着墨,影片中没有几句对话。而是用最真实的风声、脚步声和喘息声,记录下了他们的生活。

这时候也许有人会问?这种纪录片拍出来到底有多少意义?我们又到底能做些什么?孩子们生活在远方,很大程度上,我们对于改善他们的现状,是无能为力的。

柯蓝对这种困境提出了自己的解释,她看得更远:

对于这些孩子的过去和现在,我们无力逆转;但当他们未来进城打工时,我们可以多给一份善意和理解。同时也善待身边的人,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尊重。

但是谁说关注不是一种声援呢?

在柯蓝的努力下,不少圈内好友都被她带动起来,充当《寒冷的高山有犀牛》的自来水。

金星、蒋方舟、郭京飞,林依轮…从作家,主持人到演员,微博大V们相继转发了。

这类纪录片的意义,就是不断提醒主流社会,不要忘了还有边缘人群的存在。哪怕自己生活得很好,也不要丢失了对苦难的同理心。只要多一个人愿意为此关注这些孩子,这些努力就是有意义的。

纪录片不长,也不要会员也不收钱,各大网站都能看到。真心地希望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孩子们的生活。

这是我们的第190期推送,如果你有不一样的观点,欢迎留言撕逼。长按下方动图关注围剿白日梦,我在这里等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孔子 作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作文 写一篇关于端午节的作文500字 那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作文400字 告诉你一件新鲜事作文500字 男朋友打女朋友光qq的小作文 牵动我的情思半命题作文600字 当我面对什么的时候作文600字 班长的白脚在我的脸上作文 我终于战胜了困难作文600字 甘瓜抱苦蒂的作文素材 欢欢喜喜迎新年作文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作文500字 人间自有真情在作文300字 带着爱上路作文600字 欢度六一的作文200字 一件开心的事作文300字三年级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400字 那一次我很感动作文600字 没有我的允许不准尿一滴尿作文 三年级作文过年最开心 妈妈我想对您说600字优秀作文 一个印象深刻的人400字作文 2017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 那个影响了我的人作文800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800字 我的六一作文100个字 享受生命中的惊喜作文600字 端午节的味道作文800字 以回味为话题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