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父爱如山 / 中外艺术家油画里的父亲们

2021-01-05 18:05:01
相关推荐

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你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高尔基

罗中立 作品《父亲》

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一年一度的父亲节,这个节日始于二十世纪初的美国,现已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父爱同母爱一样伟大,但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严肃、刚强、博大精深的感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父亲是面向社会的第一扇窗户,而每个人对于"父亲"也有着不同的理解。

对于艺术家来说,父亲往往扮演着多重角色,也许是他的艺术启蒙者,也许是赞助者,甚至还可能是反对者。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他们丰富而复杂的艺术生涯中,父亲是一个非常关键且独特的存在。从艺术家塑造的"父亲"形象中,也许我们能发掘出影响其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

▼ 伦勃朗《父亲》

伦勃朗生于荷兰莱顿,他是父亲是磨坊主。伦勃朗是一家九个孩子中最小也是最聪明的一个。父亲让他上大学,并希望他成为法律家。但由于天性喜好绘画,伦勃朗只上了六个月大学就休学了,随后进入一家画室学习绘画。功成名就之后,伦勃朗的第一批作品是画他父亲和家人的肖像。

▼ 丢勒《父亲像》1490年

这件油画作品是丢勒为他的首饰匠父亲所作的肖像画。画家描绘父亲的侧面肖像,令人叹服的是其描绘的细腻程度,除了面部,双手的描绘也相当细腻,画面的整体色彩是协调的,衬托衣服的棕色和皮肤、帽子的阴影,以及眼睫毛、头发的描绘等等,也做到最细微的刻画。这幅画中,丢勒父亲敏锐的目光透出威严,可见他在儿子心中具有洞察一切的智慧,略显凌乱的头发和平日操劳的双手也没逃出儿子善于观察的双眼。

▼ 塞尚《侧面读报的画家的父亲》1859年

▼ 塞尚《读报的父亲》1866年

塞尚的父亲路易·奥克斯特·塞尚经营皮帽业起家,后来开办了塞尚·卡巴索银行。他理财有术,但对艺术一窍不通,因此坚决反对从小就喜爱绘画的儿子在这方面发展。塞尚按照父亲的希望,考入埃克斯大学法律系,据他自己说"这并非自己所愿,乃是出于父亲的强求",他的内心向往的还是到巴黎学习绘画。由于看透了儿子的心思 ,父亲不再勉强儿子。塞尚为父亲画过多幅肖像,其中1866年所作的《读报纸的父亲像》是他转变风格的代表作品,画中的父亲低头看报,表情安详,显示出凝重厚实和恒定持久的感觉。

▼ 詹姆斯·恩索尔《父亲》1882年

詹姆斯·恩索尔生于比利时奥斯坦德。他的童年生活并不幸福,父亲是一名被放逐的英国艺术家,有着艺术修养且感情敏锐,母亲则是个精明能干的佛兰德斯人,童年时他的父母关系并不和谐。1887年,他的父亲死于酒精中毒。恩索尔的家庭背景可能促使他从少年起就具有忧郁的性格,以至于其画作中充满了色彩强烈、诡异怪诞的氛围。这幅画中的父亲低头看书,表情也略显凝重。

▼ 达利《父亲的肖像》

▼ 达利《父亲的肖像》

达利出生在西班牙Figueres的一个小镇上,并且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孩提时光。他的父亲是一个有社会地位的律师和公证员,家底殷实,曾经在海边小渔村Cadaques替达利建立了他的第一个艺术工作室。后来达利爱上了大他十岁且当时处于已婚状态的女人加拉,并加入了超现实主义画家的群体,这两点都导致了他和父亲的矛盾。

▼ 杜尚《父亲》1910年

杜尚1887年7月28日生干德国薄兰韦勒(现属法国)的一个和美而有文化教养的中产家庭,父亲是一位公证人,还是一位通情达理、心平气和的长辈,从不干涉子女的决定,并在经济上给予帮助。杜尚保持一生的文雅气质和绅士风度可能就源自他父亲的影响。

▼ 弗里达·卡罗《父亲》

弗里达·卡罗是墨西哥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现代女画家,她的父亲是个拥有匈牙利犹太血统的德国移民,也是墨西哥城当地颇为有名的摄影师。父亲的职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卡罗的审美,后来她的画作总是能够呈现出一种直透心灵的质感。

▼ 拉图尔《木匠圣约瑟》1632-1634年

《木匠圣约瑟》是拉图尔艺术成熟期的杰作之一,称得上是17世纪的绘画杰作。此幅油画描绘的是一位借着儿子手中的烛光在夜间做活的木匠。从画作的名称可知,这位木匠即是耶稣的养父。约瑟与幼年耶稣的眼神交流是整幅画作的核心。他温柔的眼神,流露出对孩子的无限关爱;布满额头的皱纹传达出他为儿子的未来命运的担忧;正在加工的木头则是耶稣受难时十字架的暗喻。虽然这是一幅宗教作品,但画中描述的场景旨在唤起一种普世的情怀,作品的简洁及其对人物的刻画深深地打动着观众。

▼ 伦勃朗《浪子回家》1669年

浪子的比喻是《圣经》中出现的一段文字,十七世纪荷兰画家伦勃朗以这段文字为蓝本创作了一幅题为《浪子回家》的油画作品。画面表现的是老人的小儿子,索求家产,远走他乡,放浪形骸,迷途知返,最终回到家中的情景。画中的老人已是风烛残年,疲弱的视力已不能帮助他更好地辨认面前的情景,他伸出双手接受失而复得的儿子,那双颤动的手在儿子的背上抚摸着,衣衫褴褛的浪子身上留下了流浪的印记,父子相遇的这一幕令观者动容。

▼ 列宾《意外归来》 1882年

画家塑造了一个在沙皇专制统治下遭受迫害的革命知识分子的形象,这位革命者同时还是一个父亲、儿子和丈夫。经过长期流放和苦役,革命者突然归来,当他走进房里时,年迈的母亲吃惊地从沙发上站起来,妻子和两个儿女也看着他。稍大的男孩儿欣喜地抬起头注视着,嘴巴吃惊地半张着,好像要喊出声来;较小的孩子有些胆怯地把目光从读着的书本移向"陌生人"。这样一个特殊的场景,有它深刻的历史背景,画中涌动的亲情也令人感慨。

▼ 梵高《蹒跚学步》 1890年

这幅作品是梵高临摹自米勒的同名作品。画中的场景置于一个农村的耕地上,背面是农民的房屋。右方一位母亲正在帮助小女儿学习走路。左方女婴的农民父亲蹲在地上张开双手鼓励她向前走。在父母的扶持下从零开始,蹒跚学步,是人们共同的生命记忆,父亲坚实的怀抱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这幅画作色鲜明,多用蓝,黄和绿色,充满生气勃然的气息。整幅画作让人感到农民的实在生命,平凡又跃动着亲情。

▼ 丢勒《父亲的画像》

丢勒的父亲是一位出色的首饰工匠,丢勒从小就在自家的作坊当学徒。造首饰必须学习装饰艺术,小丢勒在作坊里受到了严格的绘画训练,父亲教他临摹各种图样和人物画,丢勒很快地显露出他的绘画天才,并对绘画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这时他鼓起勇气请求父亲允许他不当首饰匠而当一个画家,想不到严厉的父亲竟然依从了儿子的愿望,并将他送到附近一位名画家处学画。父亲的宽容造就了一代绘画大师,在《父亲的画像》里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丢勒对父亲无限感激之情。

▼ 罗中立《夫亲》1980年

20世纪80年代初,罗中立以一幅《父亲》震惊中国画坛,该作品以纪念碑式的宏伟构图,饱含深情地刻画出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深深地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画中这位纯朴的农人也许是作者对父亲及终年耕作土地的默默感恩。画家用浓厚的油彩,精微而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幅感情真挚、纯朴憨厚的父亲画面,即使没有斑斓夺目的华丽色彩,也没有激越荡漾的宏大场景,但作者依然刻画得严谨朴实,细而不腻,丰满润泽。

▼ 李自健《父亲》1986年

1986年 ,李自健为八旬高龄的父亲绘制的这幅普通的写实油画头像习作。凝聚了他对一生饱经创伤 、委曲求全的老父亲那种发自内心的深刻理解与同情 。他用细腻的笔法,平实的语言,刻画出一位中国老人坚忍正直、淳朴善良的鲜明个性和民族共性。

▼ 王胜利《黄河谣》

1996年,著名油画家王胜利画了一位老农。画家似乎从老农安贫祥和的明亮表情中,感悟到了一种朴素的富贵气质。而那位老农背后的壶口瀑布的跌落声,又仿佛回荡着挥之不去的信天游,于是他给这幅画命名——《黄河谣》。

▼ 艾轩《我爱这土地》

从大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人们不难感受到艾青哪火一般的激情。然而,这位在中国诗坛占有重要地位的大诗人,却给他的儿子、承继了父亲艺术才华的著名油画家艾轩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伤痛。在艾轩眼中,艾青是个冷血老爸,父亲把儿子当做感情失败经历的一座"标志性建筑",而儿子干脆称自己是父亲避孕失败的意外产物,父子之间没有温馨的亲情,只有终身难以释怀的经历。

▼ 宋冬《抚摸父亲(三部曲)》 用录像实施的行为 1997-2011年

宋冬的作品《抚摸父亲(三部曲)》实际上是用录像实施的行为。录像中,光影投射的手打在父亲的身上,并抚摸着父亲。三次行为分别发生在宋冬父亲去世前后,展现了真实而复杂的父子情感。宋冬说自己一直特别想表达对父亲的爱,想去抚摸他或者给他一个拥抱,"但是我觉得不可以也害怕,因为自从我有记忆以来我父亲就没抱过我。"父亲一开始也不愿意参与这个项目,在宋冬的劝说下,才配合他完成该作。

▼ 刘小东《脆弱小绳》1990年

《脆弱小绳》表现的是一派渔村码头的宁静景象,画中人物被置于前景并刻意拉近,凸显得这对平凡父子犹如"平民英雄"。淳朴憨厚的中年渔民手中摆弄着烟斗,穿着一身蓝色的工作服和一双解放军胶鞋,这是过去新中国以来普通劳动人民的服饰标配,接近成年的儿子有着粗壮的手臂、结实的大腿。一根从画面上方垂下的纤细红绳暗示父辈与子辈之间的延续,像是分布于身体各处的血管,寓意出一种天然的、不可阻隔的血脉传承。

▼ 陈逸飞《父与子》1995年

深深的高原文化情结,给予陈逸飞持之以恒的创作动力,《父与子》采用近距离镜头方式,塑造了一对平凡的藏族父子。满幅仅画父亲与儿子的半身,构图显得格外饱满。饱含激情的大笔触和大色块,凸显藏民的质朴、野性、粗犷、原始、空灵、神秘。画家如塑如刻的笔法,将藏民父子的面部肤色以及表情刻画得入木三分。

▼ 张晓刚 《血缘:大家庭—父与子》 2001年

在《血缘:大家庭—父与子》中,父亲的形象是年轻的,梳着青年的发型,他修长高挑的外貌为肖像增添了严肃感。而男婴则显得天真无邪,可以看到他承继了父亲外貌特征。而男婴的双眼透露出意外的成熟和智慧,他的姿态和凝视坦率自然,看起来比他的父亲更有自信。画家慎重地透过画布来连结血缘,把人物形象连成一线,更独特的是,男孩的手似乎轻轻地拉着弦线,彷佛知道自己已经诞生到一个复杂和烦琐的世界上。

▼ 扎卡拉博《我的父亲》

泰国画家扎卡拉博的版画作品《我的父亲》以超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了泰国平民现实生活中的父子亲情,在水花波浪中泅渡的儿子双手向前托举,炯炯的眼睛凝视着手中捧着的父亲坐在那里的小像,他那敬爱老人的眼神和呵护亲情的手势极其感人。

▼ 崔英哲《教父亲认字》

朝鲜画家崔英哲的作品《教父亲认字》中,一位老实憨厚的农民坐着正中,旁边的女儿手把手地教他写字认字。在我们印象中,常常是父亲教导子女写字 ,而画中正好相反,就像长大后的我们,也常常教会父母他们不熟悉的事物。画中的父女在点着蜡烛的情况下还在认真学习,妈妈在后面欣慰的笑着,一家三口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种浓郁的亲情感染着每一个人。

▼ 林则军《守望幸福系列·城市新移民》

在孩提时期,我不能想象还有什么需要比父亲的保护更强烈。大约汗水就是父亲的味道……林则军《守望幸福系列·城市新移民》将进城务工的父亲们重新拉入了人们的视线。

▼ 王海力《父亲》2016年5月 教学示范画

父爱如山,深邃内敛,在子女心中永远屹立不倒。父爱无言,是无声的守候,只要我们需要,他永远都在。随着岁月流逝,我们逐渐长大离家,父亲鬓角悄然变白,额头皱纹爬满,依旧挂念着在外的我们;我们逐渐长大,发现父亲变得严肃,开始与他保持距离,但依旧能感受到他的爱。油画大师王海力在教学过程中,寥寥数笔就让一个鲜活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

世界上真正的英雄就是那些让孩子的生活有所不同的男人们。

谢谢你爸爸,你是我心中的英雄

……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友情作文素材 三年级作文350字 B级作文 母亲作文400字 三年级350字作文 作文我和你 写读书的作文 六年级作文范文 200字左右的作文 春天景色的作文 科学小作文 叙事作文开头 优秀作文五年级 作文春天的景色 人的作文500字 美食节作文 三卷作文 诚信作文素材 300字作文素材 积极向上作文 温暖的作文600字 四年级三百字作文 团结作文素材 猫和老鼠作文 写人作文400 我的目标作文 英语作文五句话 写信作文格式 高中作文300字 静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