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最亲爱的老师 长大后我变成曾经的你

2021-01-05 19:35:01
相关推荐

成长的岁月里,一直有这样的一个你,多重角色的你。唤你一声“老师”,从此我的学生时代里都是你,你的一言一行,影响着我,启发着我。时光荏苒,岁月匆匆,你目送着我们远行,眼中包含着鼓励与期许。而有一天,我们回来了,回到了母校,光荣地成为了一名教师,就如当初的你一样,站上三尺讲台,呵护着那一个个五彩斑斓的梦。在这个教师节,晨报策划“成为教师,成为当初的你”专题,邀请六位重返母校、反哺母校的老师,与你分享他们的故事。

乡村老师高小梅

执教30年,成为母校的校长

作为梅岭学校的校长,忙碌是高小梅的工作常态。

在母校执教30年

见到高小梅时,她正在处理各项事务。忙碌,是高小梅的工作常态。作为梅岭学校的校长,高小梅每天7:30便来到学校,开始巡视校园、处理工作上的杂事、上课、听课、巡课……

今年,是高小梅在母校任教的第30个年头。在这里,是她梦想发芽的地方,也是她梦想启航的地方。中学时代的她,在老师的影响下,毅然选择了师范类大学教育专业。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南昌市梅岭镇店前中学(后被合并成为现在的梅岭学校),就这样成为了母校的一名老师。“或者这就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得知这消息后,我真的是既紧张又欣喜,紧张是因为我就要和我最尊重的老师成为同事了,欣喜是因为我终于可以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了。”高小梅至今仍记得去学校任教的那一天,那种百感交集的情绪。

“老师是一个非常有幸福感的职业,可能物质上会比较贫乏,但是精神世界上却非常富有。”谈起老师这份职业,谈起那些学生,高小梅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微笑,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欢,打动了记者。

用爱感化学生

高小梅告诉记者,在梅岭学校里,有三分之一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比较缺乏,为此学校的老师都要扮演多重角色,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曾经高小梅带领的班上有一位学生非常调皮,打架、玩游戏让很多老师都头疼。为了防止该学生贪玩,高小梅便蹲点和这名学生一起回家,教他做饭、洗衣、写作业,陪他聊天,一个学期下来,该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走上了另外一种人生,高小梅也成为了他学生时代影响最深的人。“后来学生结婚时亲自派车邀我去喝酒,还在婚礼上让我代表他父母发言。”说起这些与学生之间的小故事,高小梅总是容光焕发,神采奕奕。

作为校长的高小梅,现在一直在思考怎样让本校的孩子缩小与城里孩子之间的差距。“曾经我们的学校条件很差,现在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师资上还有差距,我们主张老师多跟家长沟通,多关爱孩子,在教学中倾注更多的爱。”

小学老师熊文荣

阔别13年,与班主任成为同事

熊文荣老师(图右)和她的恩师兼同事周敏老师(图左)

班主任像大姐姐

今年38岁的熊文荣是南昌市棉花市小学(已改为南昌市珠市学校珠宝街校区)87级的学生。阔别13年,熊文荣回到母校,当起了一名人民教师。值得一提的是,熊文荣当年的班主任周敏仍在教师一线工作,两位老师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初见熊文荣时,她正在和当年的班主任周敏老师一同交流工作心得。“周敏老师是个和蔼、温柔的人,课堂上她严格要求学生,重视培养学生做人的品质;生活中,她像个大姐姐一样地关心我们,和我们谈心,她很少当面批评学生,要谈话也是私下找学生谈,很顾及学生的面子。”熊文荣说,在班主任周敏的耳濡目染下,她逐渐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从小立志长大要成为一名像周老师那样善良、美丽、正直的人民教师。

1998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的熊文荣分配到南昌市高桥小学从事教学工作,实现了教师梦。两年后,高桥小学与棉花市小学合并。阔别13年,在机缘巧合下,熊文荣又回到了母校。如今,棉花市小学已被并入南昌市珠市学校。

“这一切都来的太奇妙了,我很幸运再次遇到了恩师。”熊文荣说,她被调至母校工作后还和周敏老师分到了同一间办公室。得知自己的学生成为了自己的同事,周敏很惊讶、也很骄傲,她说:“我俩有缘,文荣还是我教师职业生涯中第一批学生。”

“我很荣幸能成为周老师的一名学生,是老师无私的爱、温柔的教诲让我也想成为一名老师,支持我走到今天。”熊文荣说道。同时,周敏也一再对熊文荣嘱咐,教书育人的道路会很辛苦,但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不怕苦,能吃苦,还能勇于创新,敢想敢做。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学生时期,我以为老师只喜欢成绩好的学生。现在才明白,其实每个学生在老师心里是一样的。”熊文荣感叹,当了老师后才能理解老师的那份艰辛。挺直腰板站在三尺讲台上讲40分钟的课,把嗓门喊沙哑是“家常便饭”。

当记者问与自己的老师共事是否有压力时,熊文荣哈哈大笑:“没有压力,周老师总是毫无保留地帮我们这一批青年教师。”而周敏老师欣慰地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文荣的教学水平超过了我,我还要向她学习怎么跟学生打交道。”

中学老师唐赛赛

学化学的她回到母校教语文

唐赛赛觉得和自己的老师成为同事,并在一个办公室工作,是一份妙不可言的缘分,这一切都像是早已被安排好的一样。

学化学的她教了语文

做一名人民教师是很多人儿时的梦想,这也是石岗中学唐赛赛老师的梦想,如今她的梦想成为了现实。“90后”的唐赛赛老师曾经是南昌市新建区石岗中学的一名学生,而如今和老师成为同事,并在一个办公室工作,她感觉这份缘分妙不可言。在她的心目中,老师也一直是她的标杆。

当说起回到母校教书的事时,唐赛赛觉得这一切都像是早已被安排好的一样。原来在报名考试前,她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母校石岗中学在招聘,当她考试合格后在选择学校时偶然发现,原来自己的母校也在招聘,于是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己的母校。

“我很早以前就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老师,大学毕业以后也没有改变,只不过刚毕业时并没有在这里教书,是去年才来到母校的。”唐赛赛说道。“在这里也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

“不过说起现在的工作,不光是幸运还带有‘戏剧性’色彩。我大学学的是化学类专业,而如今却成为了一名语文老师。”唐赛赛向记者解释道,“刚开始被分配教语文时,还是有些压力的,不过幸运的是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都还在任教,我只要不懂的就会去请教自己的老师,他们也很愿意帮助我,而且他们丰富的经验让我很快进入佳境。所以适应了一段时间后,感觉教语文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教学是一件幸福的事

唐赛赛觉得,在做老师的这条路上,最应该感谢的也是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以前他们教授的是知识,如今带给她的更多。能够和自己的老师并肩教学,也算是一件幸福开心的事。平时和这些像花儿一样的同学们交流的时候,也经常会鼓励他们能够回到学校教书。

也正是因为她有一颗乐观向上的心,才会觉得生活和工作都充满了幸福感。在同事的眼中,她是可以吐露心事的好朋友。如果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和她聊一聊,就会觉得难过的事也没什么大不了。她自己也愿意用这种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自己的工作。

大专老师李春成

为了中国篮球来当体育老师

李春成正在指导学生练习篮球。

从小就有篮球梦

相信大多数人上学时最期盼的课程就是体育课了,但很少有人会记得自己的体育老师是谁。体育老师,不仅是体育课的教学者,更是体育运动的倡导者。

九月的南昌,秋意渐浓。午后的南昌理工学院操场上,一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正有序进行着篮球专项练习:运球、投球、上篮……大学生们乐此不疲地展示着彼此的球技,享受着篮球运动带来的快乐。球场中间,35岁的体育老师李春成凝神关注着每一位学生的技术动作,并在间歇时段为学生们耐心讲解和指导。秋日的暖阳晒在校园的每个角落,也映衬在李春成和学生们的笑脸上。

李春成的老家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临湖镇,儿时的他每天在田间地头奔跑、追逐、嬉戏、玩耍,即使皮肤被晒得黝黑,汗水像溪流一样在脸上淌过,也无法停下脚步……出生在农村的李春成第一次接触篮球是初中,那时看到别人投篮很准,充满了崇拜感,第一次接触篮球就爱上了这项运动。

高中时期对篮球的热爱超过了所有,因为篮球逐渐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校友,课间聊篮球,下课打篮球,甚至有时晚上也打篮球,“我从小就喜欢运动,最爱的体育项目就是打篮球,但没有专业学过,高一时体育老师看中了我,推荐我进学校篮球队打球。”李春成当时进入校队时还是个“门外汉”,很多篮球规则都没搞懂。经过一年的专业篮球训练,他成为了学校篮球队队长,并带领队员们拿下不少高中篮球联赛名次。“我少年时最大的梦想就是打进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毕业后当一名体育老师。”

想让中国篮球走向世界

2003年,李春成考入南昌理工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学习,2005年,参加了梦寐以求的全国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并被评为江西赛区“体育道德风尚运动员”。为了圆自己的体育老师梦,专科毕业后的李春成又考上本科,并如愿在2008年留校任教,教学篮球课程。“留在母校当体育老师我能发现更多新的篮球‘苗子’,让中国篮球走向世界。”谈到自己10年的从教经历,他说:“我和学生们的年龄相差不大,知道他们喜欢什么,课程上也会多安排兴趣点,激发他们的爱好,通过我的篮球课程,希望学生们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树立一个健康的生活和运动习惯,以最好的状态迎接人生。”李春成说时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大学老师严荷君

留校任教,做学生们的“大姐姐”

严荷君成为老师后充满幸福。

工作繁琐却充满幸福

在漫漫求学路上遇到良师,或许会改变我们的一生。27岁的严荷君就是受到自己大学老师的鼓舞与支持,加上对学生的喜欢,最终决定留在学校成为一名大学老师。

昨日,记者见到了华东交通大学的老师严荷君,她看上去还像一名在校大学生,正坐在办公桌前整理着刚接管的学生们的资料。

“其实我读研一的时候就开始做一些老师的工作了,那时候常会去给大学本科班的学生们上大学语文课和江西省省情教育课,感觉做老师还是很有意思的,所以研究生毕业后通过考试最终留了在母校。”严荷君说道,“其实,刚开始工作时还是感觉十分有压力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适应了这种节奏。即使工作很繁琐,看到这些学生们就感觉很幸福。”

严荷君告诉记者,这些幸福感的获得还来自于自己的大学老师。“我大四那年,已经开始准备找工作了,但是在学院老师的支持与鼓舞下被保研成为了本校研究生,如今才能有机会坐在这里,真的感觉自己十分幸运,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了良师。”

既是良师亦是益友

交谈过程中,记者得知严荷君现在是10个班的辅导员。不过在学生们眼中她就像是一位大姐姐一样,所以很多学生私底下都会亲切地称其为荷君姐。

“现在带的班比较多,如果以后有时间还是要继续给学生们上课的。”严荷君表示,和自己的学生们在一起是一种缘分,她格外珍惜,所以一有时间便会和学生们坐在一起谈谈心,工作闲暇之余也会和学生们一起在操场上运动一下,学生们也很愿意和她交流,经常和学生们在一起,感觉自己也充满了活力。

采访中,有学生告诉记者,严老师对他们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十分关照。

在严荷君看来,求学期间遇到良师是一件幸运的事,现在能够和学生们在一起更是一件幸福的事。有时候自己遇到不开心的事,学生们像朋友一样带来的关怀也让她觉得幸福就是这么简单,所有的辛苦和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

大学辅导员曾庆萌

在母校度过教学生涯的第一个教师节

严荷君成为老师后充满幸福。

从学生变成了老师

2011年,曾庆萌来到南昌大学,成为一名大一新生。四年后,通过自己的努力,他留在了母校,成为应用心理学的一名研究生。今年,是曾庆萌研究生毕业的日子,更是他正式成为母校中的一名老师的日子。今年的9月10日,是他教学生涯中的在母校度过的第一个教师节。

6月份的时候,曾庆萌穿上学士服,从校长手中接过毕业证书。毕业了,在曾庆萌心中却一点都不感伤,因为他与南昌大学的另一种缘分要开始了:留校,成为学校的一名老师。

这种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曾庆萌显然非常得心应手。“在读研期间,我当了好几年的兼职辅导员,和学弟学妹们相处得非常愉快,对这份工作非常熟悉,这也坚定了我留校的决心。”曾庆萌告诉记者,他一直非常喜欢高校的工作氛围,也非常喜欢与学生打交道。“与这些学弟学妹们相处,感觉自己的心态都会变得年轻。”曾庆萌笑道。

为母校尽一份力

“现在我在学校学工处工作,慢慢地也在适应从学生到老师的转变。非常开心地是能够与以前的老师一起共事,他们身上有很多我学习的地方,他们在工作上也给予了我很多帮助,这让我充满了信心。”曾庆萌说,做老师一直是自己的一个梦想,在学生时代,遇到了很多很多的老师,他们总是在不同程度上给予了自己帮助,让自己在前行的路上越走越顺利,因而他非常感恩,也想成为一名老师,如今的他终于如愿以偿。

“我在南昌大学学习了七年,母校给予了我太多太多,真的非常感谢学校的栽培,现在留下想为母校做一份事尽一份力。”在成为教师的第一个年头,曾庆萌已经给自己做了一个规划,扮演好教师这个角色,尽自己的所能,不断为母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恐怖作文 我的玩具作文 我的幸福 作文 作文大纲 约定作文 作文我想对你说 我的幸福作文 勤劳的作文 三年级下册的作文 跑步的作文 作文批注 作文300字四年级 日常生活作文 乒乓球作文 逆境作文 英语作文七年级 后悔的作文 动物园的作文 青春600字作文 分手作文 励志作文素材 的自述作文 的那一刻作文 作文好题目 展望作文 母亲节 作文 作文好的开头 初一下册作文 沙滩作文 成长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