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不识芦花在天涯 秋风过处苇点头

2021-01-06 07:20:01
相关推荐

【原创】【首发】文: 钟干松( 活着说)

-

长江边,汉江尾,徒步百余米有一片浅滩,就会看到一滩茂密的芦苇,秋风过处,满滩的芦苇枕江点头。

每年秋至,总有一拨又一拨赏苇之人如约而至,或静立远目,或深入其中,也或溯江而行,不言语,有所思。芦苇似心有灵犀,频频俯首抬头,与赏芦之人进行着说不清道不明的互动。

人之爱芦,多爱其表,假意沧桑,然其里却透着一股韧的品格。

武汉江滩的芦苇~

小时候,记得家门口百米远处,有一处芦苇丛。每到夏天,一群小玩伴钻进芦苇丛中捕鱼,一只瓷盆,些许腐物,准能收获一天的快乐。最大的快乐,不是捕鱼,而是织苇,几个孩童穿梭芦苇丛中,你追我赶,累了采摘几支编织成圈状,套在头上蔽日遮阳,抵御一夏的酷暑。

那时,芦苇的叶子是绿色的,枝絮为青黄色,放眼望去,蔚为壮观。可两个月后,芦苇就会带给人沉沉的季节更替感。待至立秋,芦苇的枝叶一天天枯萎,苇絮泛白,风一吹,便散落在天涯,俯身之相像极了风烛残年的白发老人。

芦苇尚忧一叶知秋,人也有一病知余生的无奈。

武汉江滩的芦苇~

深秋时,总有捣蛋鬼燃一把火,将芦苇丛瞬间烧成火海,化为灰烬。此情此景,我的奶奶会从昏暗的里屋促步而出,立在门前,远远望着火海叹息:“这帮小祸害,烧了芦苇,我拿什么编织扫帚……”

至此,我才明白,芦苇之于奶奶,还有一层生活的意义——芦苇可以编织成扫帚,扫尽一屋的尘烬。

那时候的鄂东南农村,家家户户烧土灶做饭,烟尘如絮,悬挂在屋顶的木梁上。农历腊月二十四,每家每户都有除尘的习俗,意为扫除一年的霉运与晦气。每每如是,芦苇扫帚就会派上大用场,我的奶奶也常感叹:“一把扫帚虽轻巧,但它能干最脏的活,结实,耐用,不花里胡哨……”

这既是芦苇的品质,也影响了很多农村孩子的宿命。

武汉江滩的芦苇~

2004年,我走入职场,记得有一篇文章把芦苇与橡树作对比,说芦苇与橡树为他们的耐力、力量和冷静争吵不休,谁也不肯认输。橡树指责芦苇说他没有力量,无论哪方的风都能轻易地把它吹倒,芦苇没有回答。过了一会儿,一阵猛烈的强风吹了过来,芦苇弯下腰,顺风仰倒,幸免于连根拔起。而橡树却硬迎着风,尽力抵抗,结果被连根拔掉了。

老领导说“至刚则易断”,说的就是橡树。那时我尚不明白这五个字的深意,后来我发现那些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取得巨大成功的人,性子都很刚烈,甚至多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人。后来又有人跟我说,还有一个词叫外圆内方,说的就是芦苇。

工作几年后,我识了很多人情世故,发现那是对芦苇的曲解。芦苇虽适应性强,抗逆性实属罕见,在我国的东南西北方都能自由生长,但其淳朴的性情却从未改变,就像我奶奶说的那样,“结实,耐用,不花里胡哨”。

武汉江滩的芦苇~

再后来,我在别处看到芦苇,不知何故,常生亲近之感,总能想起些许以前的人与事。前些年,有个外地朋友来武汉,道明要去长江边观芦苇。我暗喜,如此武汉的芦苇江景在外已有些名声了。

那天天气阴沉,雾霾漫天。我们置身芦苇丛中,边走边拉家常,我问他:“你不游东湖登磨山,为何偏要来江边吹着寒风挨冻赏苇?”

朋友浅笑,原来他老家门前也有一滩芦苇,每年父母都会给他送来两把芦苇扫帚,去年他老家修高速公路,那片芦苇滩不见了。说来也怪,从那时起,他母亲三十多年的肺病突然加重,不久就去世了。

我默哀,脑子里突然蹦出朴树的那首《生如夏花》——“我为你来看我不顾一切/我将熄灭永不能再回来”。人有念想,便能生生不息;人一旦断了挂念,便形如枯骨,瞬间凋零。

武汉江滩的芦苇~

芦苇在古代被称作“蒹葭”,古人对芦苇的咏颂早就有之,《诗经·秦风》就记载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的诗句,说尽了人与物的缘分。

芦生水边,絮飘天涯。人也有根与絮,培根扬絮,生,当如夏花一样炫烂;死,当如芦苇一般物尽其用。即便生如夏花,也要一叶知秋。

——————————

责任编辑:黎海滨(湖北日报高级记者、散文作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机遇作文800字 可爱的什么作文 新学期展望作文 剪窗花的作文 关于节日的英语作文 我眼中的美作文 挖笋作文 北京之旅作文 叙事作文450字 关于成长的作文题目 烟花作文300字 语文活动作文 勇敢作文600字 光阴的故事作文 敬畏生命作文 打赌打屁股作文 给予作文600字 自立自强的作文 家乡的变化英语作文 冬作文500字 要开学了作文 承诺作文600字 老师打屁股作文 重庆火锅作文 三年级观察植物作文 元宵节作文500 写传统节日的作文 调教作文 写景作文600字初中 给自己的一封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