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插柳 射柳 被遗忘的清明习俗 陶渊明 文成公主都爱柳

2021-01-06 16:15:01
相关推荐

柳树并不仅仅只是用来离别留念的,岁月的车轮伴着微熹的晨光碾过八千里路云和月,柳树,在千年岁月沧桑中,也曾演绎过各种不同的文化。

比如说,插柳,便是其中之一,在中国古代寒食节、清明节期间,往往家家门口都有插柳枝的习惯,到了宋朝的时候,这种习俗就更加兴盛了,人们不仅会在自家门前插上柳树枝条,而且还会将柳条编成帽圈的形状,戴在头上,要不就是将柳条插满了自己所乘坐的轿子、车子,然后相约上三五好友,到郊外去踏青游春。“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据说,在春日里带上柳树编织成的帽子,有让自己永葆青春的含义。

到了现如今,戴柳的习俗似乎是不再延续下去了,可是,插柳的习俗,在很多地方还都有。柳树是很容易扦插的树木,只要将它插在地里,它很容易就可以成活起来,这样的话,用来代表一丝生意,象征一种生机勃发的活力,还是很不错的呢。

柳树是一种春天萌发的植物,所以,很多与柳树有关的风俗活动,也都是在清明节前后的时间开展起来的。据说,从战国开始,古人就流传一种名曰“射柳”的民俗活动,便是在距离柳树百步远的地方,用弓箭来射击垂下来的柳叶,看谁能射中目标,到了汉朝的时候,这种活动便更加盛行了。如此的话,那个叫做“百步穿杨”的成语,便不是随便说说的,一定有那赛过养由基的神射手,真的能够做得到。

当然,射柳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寻常人全都会去参与的,喜欢这样活动的人,恐怕都是那些孔武有力的伟丈夫吧,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人们更感兴趣的,还是趁着清明佳节,百草丰茂,百花齐放的功夫,前去踏青游春啊。根据《武林旧事》记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仕女艳妆饰,金翠琛玉,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由此可见,古时候的人们,早就知道了“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样的一个道理,所以,一到春日,便会齐齐地游春踏春。游春之时,自然有一个少不了的游乐项目,那便是欣赏柳树了。“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想想当日游春之时万众欢腾的场面吧,想来一定是十分热闹的。

又或者是十五月下,皎色洗尽柳叶,一书生信步游走,听月光流泻,看娇柳舞枝,赋上两句“柳絮飞来片片红,夕阳方明桃花坞”,然后,逢着一位一见倾心的姑娘,于是,两个人便“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在这样的时候,柳树,就像是一个善解人意的红娘一般,用自己那柔软的枝条,撩拨着少男少女的春心,让他们彼此在月下柳边,一见倾心,互生情愫。“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谁说只有“笑春风”的桃花才是多情的呢,在我看来,这柳树,也是脉脉含情,深情依依的啊。

柳树,因为它的妖娆、它的婀娜而让历代文人骚客为之情动意开,他们倾尽心力,为柳树创作了一首又一首感怀动人的诗篇。有“诗史”之称的杜甫,他虽然多的是“三吏三别”之类愤慨激昂的诗篇,可是,当他看见那飘柔的柳枝的时候,也暂且放下了自己心中的愤懑,写下了“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这样柔情的诗句,将杨柳比喻成是春神青帝的使者,赞那杨柳将春天的情报,早早地泄露给了凡间的世人。

东晋时候的陶渊明,特地在自己的屋前种上了柳树,自称是“五柳先生”。世人一般都只知道陶渊明先生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对于菊花,那是十分喜欢的,他爱菊花那傲霜挺立的风骨。可是,菊花只是在秋天才会盛开啊,在漫长的春天里,这位隐居田园的诗人,又要用怎样的风物来当作自己的下酒菜呢?柳树,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啊,能够以“五柳”来自号,这也正好表明了,陶渊明对于柳树,也是极为喜爱的。

其实,喜欢柳树的人,可不止陶渊明一个呢,唐朝的时候,

图片来源网络,不包含于原创部分,下同

将柳树一种就种到了遥远的西藏;北宋时候的欧阳修,在扬州大种柳树,人们将他种的那些柳树,称为了“欧公柳”;写下《聊斋志异》的蒲松龄,也曾经种了很多柳树,并且,自称是“柳泉居士”,看来,那些关于狐仙树妖的故事,有很多便是在柳树之下收集、演绎、创作出来的呢。

古人喜欢柳树,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开始,柳树便作为离情别意的代表,被人们演绎了一次又一次。柳色如烟,柳条绵长,象征着人世间缱绻的柔情,代表着那“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恨。多少文人,用自己的笔尖,将柳树描绘,古人的墨迹依旧淡淡清香,不过,对于我们这些现代人来说,对于柳树,或许,又有了几分不同的感觉。

是啊,柳树,又为什么一定要象征着离愁别绪呢,即使折柳寄远,也未必要感伤泣泪啊,或许,在有些人眼里,芳草连天,杨柳依依,人和人之间今日的分别,其实就预示着明日的欢聚啊。世事聚散分离,只有以离别之曲做前奏引子,才能奏响最后那雄壮的相聚之音。既然如此的话,今日与其折柳寄情,倒还不如彼此留下箴言,慷慨挥别,彼此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块云彩,较之古人,或许这样的离别,少了几分哀怨,多了几许期待,多了几丝豪迈,预示着一种圆满。

柳树,真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啊,柳叶柔美,柳干刚毅,刚柔并济,那才是柳树的风骨。柳树可以象征离别,凄凄惨惨戚戚;也可以遍插柳枝,象征春的气息,象征生命的希望。柳树,在中国古代的辞章中留下了无数美丽的诗篇,“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这积淀了千年的文化的象征,又岂是区区一篇小文章,就能够说得清楚,道得明白的呢。在此,我怯怯下笔,无意为柳树添赋新意,只是轻轻寄语,写下自己的点点感受,赞一番柳树的美好。

趁着余音未绝,我也愿学着古人的样子,折柳一截,倚着栏杆,回眸往事,轻声吟诵那些与依依杨柳有关的动人诗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雨过天会晴800字作文 聆听时间的声音作文 最难忘的一件事英语作文 热闹的街头作文 不要好高骛远的作文 成长回眸作文记叙文 我想握住你的手500字作文 感恩之心的作文 写语文老师作文 初三考试作文题目大全 我的家乡宣化作文 参观文庙的作文 写景的作文700字初中 加油中国作文 英语作文我的一天 二年级作文我的好朋友 关于三观的作文 辛苦的老师作文 感恩老师的作文结尾 五十年后的我作文 变化作文500 珠穆朗玛峰的作文 语文作文三年级 学校运动会作文 我最爱的一本书作文 长城作文英语 保尔柯察金作文 看荷花的作文 窗外作文650字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作文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