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

2021-01-27 18:15:01
相关推荐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登泰山记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了解姚鼐的生平及创作,了解其主要文学主张。

2、了解记的文体特征。

3、掌握文中出的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文中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

1、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这篇“记”语言精炼、用词生动、修辞巧妙等艺术特色。

2、背诵全文,熟记文言句式,总结文言规律。

1、文题解读: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之称。泰山是一座政治色彩浓厚的文化之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同时,泰山也是一座风光奇秀的自然之山,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前来观光登临。“记”,古代一种散文题材,可以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思想观点。

2、桐城派:

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对矫正明末清初的文风,促进散文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记和游记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主张。“记”在唐代进入文苑,宋代其内容得到拓展,形式更加稳固,明清时主体性色彩更加浓厚,逐渐成熟稳固。

“游记”是“记”的一种。它是通过叙述游览过程、描写游览见闻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散文体裁,形式灵活自由。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2、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3、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一、导入新课:

中国文人名士,似乎有种与生俱来、无法排解的泰山情结,泰山至于他们,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精神具象。曹植宣称“我本泰山人”,“俯观五岳间,人生忽如寄”,把泰山看作精神寄托与生命归宿。李白狂吟“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创造了奇丽壮美的神奇意境,体现了纵横天地的放逸精神。杜甫高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给人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鼓舞。苏轼、苏辙兄弟以未登泰山为憾:“恨君不上东封顶,夜看金轮出九幽。”今天我们就跟着姚鼐一起登泰山。

二、作者介绍(投影)

《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三、提问文言文知识要点

要求:

1、加点的解释。

2、加横线的翻译,并说出句式特点。

登泰山记

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四、指导学生画思维导图

(一)思维导图比较简单的做法:

理解现代文一般解读三个方面:第一写了什么(内容、结构);第二怎样写的(手法);第三表达什么(感受、情感等)可以这三个方面都包括,可以写一个点。

示范:

(二)学生自由发挥制作思维导图(20分钟)

(三)学生交流,推荐展示(10分钟)

例如:1、

(四)

五、教师总结

1、总结本文特点:

首先,写景记游,始终围绕作者的活动进行,从自京师“乘风雪”而来到“观道中石刻”而归,作者对整个流程的记述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同时又剪裁得当,有主有从,一线贯穿。

其次,记述整个活动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即以日观峰为中心贯穿全篇文章,结构严谨。

第三,语言简洁明快,描述鲜明生动,描绘极富特征性。

文章以时间为经,以泰山景为纬,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层层深入地描写景物,结构完整严谨,语言简洁,生动形象,体现了姚鼐散文的风格。

2、获得的人生感悟:

(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非有力者、非有情者而不能至,不能悟也。

(2)、不经风雨,怎么能见彩虹。要想得到美的感受,非付出艰辛的代价不可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非有力者、非有情者而不能至,不能悟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一路阳光一路情作文 在告别中成长 作文 关于体育精神的作文 幸福就在我身边 作文 我的家庭英语作文初一 节约粮食的英语作文 未来的天空作文 作文过年趣事 关于舞龙的作文 看灯会的作文 我的生活方式英语作文 描写家乡风俗的作文 旅游作文500字左右 感恩父母300字作文 成长作文300字左右 写冬天的作文600字 书香伴成长作文 七年级上册优秀作文 国庆节作文六百字 我和学校的故事作文 作文成长的滋味 20年后的学校作文 小学生升国旗作文 在读书中成长作文 书信格式的作文怎么写 好人好事作文500字 我有一个梦想 英语作文 快乐时光作文400字 关于爱国情怀的作文 中秋节见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