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学生调查报告5篇

2021-02-02 07:50:02
相关推荐

学生调查报告5篇

在现在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生调查报告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在我们身边,你可否注意过,我们身边就潜藏着一些在步步威胁着中华民族汉字传统文化的杀手——错别字。为了发现社会上错别字,我就在今日做了一次调查,下面是我的调查成果——

我共调查了11家,其中有4家含有错别字,共有8个错别字,占调查的36.36%。这些错字的错因有:同音混、故意混、形近混和不认真、手误致错的。同音混的在错别字中比较常见,属于别字。如:淦江路附近的一家餐厅名为“食新食异”,很显然,与四字词语“实心实意”相混。同时还有些故意的成分,为的就是能吸引顾客的眼球。形近混的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同样属于别字。如:在复康路路口设置的一块指引牌把“王顶堤派出所”误写成“王顶提派出所”。这因为“堤”与“提”相近就写错了。而这里面也含有一些不认真的因素。还有一种,是一块立柱式路名牌上,一面写的是正确的“天拖北道”,而另一面却是错误的“天托北道”。还是和上面那个例子的错因一样,形近和不认真致错。而不认真致错是错别字中最常见的,最明显的还是复康路王顶堤桥附近的一个写着“第05006号110报警点”的街角牌误把“咨询热线”写成了“资咨热线”。可以说,现在的错别字搞笑的都不能再搞笑了!

所以,我提出的建议是:希望人们不要再粗心了,一定要细心!各位老板们也不要拿替换过的祖国的成语当自己的店名了。因为现在的错别字很容易使小孩子们受到误导,从而可能使中华民族的汉字传统文化走向错误的趋势。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好汉字,这可是我们祖国的文字啊!

学生调查报告 篇2

摘要:大学生是是高校培养的高层次人才,他们的健康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随着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迅速攀增,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大学生处于这一时期心里尚未成熟,一方面要面临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另一反面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很容易导致心理负荷与心理承受之间的平衡失调,发生各种异常的心理现象.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更好地解决我系一些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我部于20xx/10/28就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热点问题展开了一项问卷调查,因涉及到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所以同学们都热情积极地投入到此次问卷调查中.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 问卷调查

一、调查问卷构成

问卷的内容包括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的18道题目.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400份,回收率100%.在回收的问卷中,有效率94%,其中大一100份,大二100份,大三100份,大四100份.

二、调查问卷分析

问卷调查是数据收集的一种手段.通过公平的发放问卷,通过调查,看数据背后反映出来的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所以准确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非常重要.现在将问卷回收,我们对全部问卷汇总,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方面问题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学业成就问题,而环境与地位的改变、错位,给大学生带来了不少的心理负担,高中时期的佼佼者,进入大学生活后,环境改变了,相当一部分同学发现自己在高中时期的那份优势已不存在,面临的是一种重新分化组合的严峻局面,尤其是对于中学时的那些尖子学生其反差更加明显,进入大学后,每个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有失宠感,部分同学为了保持自己在中学时的优势,废寝忘食,除了学习自己的专业课,还学习一些社会上急需的课程,再加上辅修专业的学习,计算机、英语过级的重压,他们处于高负荷运转中,长期处于紧张的临战状态,压力很大,学习效果不佳,长此下去,神经紧张、失眠、考试怯场等焦虑并发症就相继出现了.而调查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感觉考到大学“如释重负”,认为船已靠近码头,因而即使感受到竞争的危机、就业的压力,也提不起真正努力学习的尽头.

2、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障碍问题

调查中38%的学生反映,由于环境的改变,自己出现了矛盾、困惑心理.其中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中学时教师为了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总爱把大学描绘成一个“人间天堂”,学生也将考大学作为唯一的和最终的目标来激励自己在高中埋首苦读.但学生跨入大学校园后,突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办学水平、政策环境等各方面与本科高校相比还存在着差距,容易造成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进入校园后感觉“低人一等”、“脸上无光”.产生心理上的落差,因此,学生出现了各种不健康的心态,如无奈、失意、混文凭向父母交差等等,这些心态的存在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自信心;另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专业学习的困惑心理.与中学相比,大学学习具有更多的自主性,灵活性和探索性,进大学后,他们一时无所适从.有些学生感觉一下子从中学的严格管教中“松了绑”,但又不知如何安排学习,以致心中忧郁、焦虑;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生活环境的不适应.进入大学后,由原来依赖父母的小家庭过渡到相对自立的大学集体生活,心理上产生一种孤独、空洞感.

3、自我意识模糊与困惑问题

调查中26%的学生对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克服缺点感到迷茫、有一部分学生看到班上有些多才多艺、能力较强的同学,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事事不如人,产生自卑心理;有些学生知道自己不足,但又不知道如何突破自己.中心主任吉梅老师指出,在大学阶段,新生的个体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自我意识还不够稳定,看问题往往片面主观,加上心理的易损性,一旦遇上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往往灰心丧气,怯懦自卑.而且新生对于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

4、人际交往难的问题

调查中一半以上的学生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困惑,有些学生表现为人际敏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这一切难免引起一部分学生的孤独感,从而产生压抑和焦虑,有些学生表现为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因为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使得他们害怕与他人沟通思想感情,把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封闭起来.这种人经常处于一种要求交往而又害怕交往的矛盾之中,很容易导致孤独、抑郁或自卑;还有些学生因为性格上的不合群,在新同学中不被理解而遭排斥,其中一部分人便独来独往,不与他人接触,久而久之就产生一种受冷落或性格孤僻、粗暴等心理倾向.调查中,39%的心声认为没有朋友;24%的学生感到孤独、寂寞;43%的学生更希望自己成为交流的对象儿不是交流的直接发起者.与此同时,由于个体间的正常交往不够,又容易引起猜疑、嫉妒等,极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调查中显示,在人际交往中,在遇到不被人理解的时候,有75%的学生会感到难受,会产生郁闷心理.一些严重的人际交往问题困扰着少数同学,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长期压抑的积累将会使后果不堪设想.面对自己的存在的心理问题,绝大部分的学生能够客观的正视并努力寻求办法解决.在选择解决方式上,60%的同学选择自我调节的方式.可见,大部分选择的方式是积极健康的,这也是大学生心理日益成熟的标志.

5、异性交往问题

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异性关系是健康正常的,但是仍有30%左右的同学,在与异性交往中存在问题.有一小部分同学交往动机不纯,甚至这种现象还有跟风的,个别同学互相介绍对象,还有个别同学很少与异性交往,在与异性交往中产生矛盾.通过调查,大一新生的在与异性交往比高年级的存在更多的问题.对于“你认为同学之间的异性交往就会是恋爱吗?”这个问题中的回答看到相应的认为“是”的回答占据了仅仅是6%的比例,说明大学生已经充分意识到其异性交往和恋爱交往的很大不一致性.

6、毕业时的心理危机问题

调查显示,毕业班学生的心理压力要比低年级学生大好多.自我储备(包括知识储备、能力储备等)的缺乏,对就业质量的期待,成了毕业生最大的心病,由此使他们情绪上产生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如果从头来过,我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成了高年级学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许多毕业生在择业的时候存在很强的盲目性、随机性和从众性.许多学生在毕业前拥有许多“证书”,但却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以至在就业竞技场上迷失了方向.

三、解决心理问题的一些措施:

1、青少年男女以集体交往为宜.课堂上的讨论发言,课后的议论说笑,课外的游戏活动等,为大家创造了异性交往的机会.使一些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的同学,免除了独自面对异性的羞涩和困窘;一些喜欢交际的同学,满足了与人交往的需要.每个人都融入了浓浓的集体气氛中.在集体中的异性交往,每人所面对的是一群异性同学,他们各有所长,或幽默健谈,或聪明善良,或乐观大度,或稳重干练这就使我们在吸收众人的优点的同时,开阔了眼界和心胸,避免了只盯住某一位异性而发展"一对一"的恋爱关系.

2、对于这些因为就业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我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从新生开始.现在学校的就业指导课很多都是到临毕业的时候才开设的,内容也大多是如何制作简历,如何去应聘等求职的指导,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往往收效甚微.如果将大一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站,那么在新生入学的时候,一进校就可以根据个人特点和强项以及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全面了解自己,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塑造充实的自我,增强职业竞争力.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前松后紧”的局面.

3、通过开展一些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相关的讲座,请我系心理健康老师或校外专家到我系为同学们上系统的、专业的心理指导课.

4、加强心理咨询系统的完善,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合理的宣泄情绪,学会理性控制自己.

四、总结

大学校园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绚丽多彩而复杂社会的缩影.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坎坷与挫折时不可避免的,只有经过正确的指导和自己的自我调节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方面要加强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形成积极的校园风气.另一方面,学生应正确认识自己的一些心理问题,积极地参与到校园活动中或通过心理咨询来完善自己,真正展现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文明的精神风貌.

学生调查报告 篇3

走进各高校校园,触目皆是的各种招聘广告无疑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观点已成明日黄花之际,当代大学生不再囿于象牙塔内狭小的空间,总想探出头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打工无疑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很好的途径,甚至在校园内形成潮流。调查显示,十之八九的大学生有过打工的经历或计划。这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经济大潮冲击下的观念变化。观念的变化带来的各种现象则值得我们关注。

大学生打工,是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之一,也是勤工俭学的有效途径。找份兼职工作,利用课余时间打打工,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在获得利益的同时,他们之中更多是为了从实践中学习经验,得到锻炼,增加毕业时求职简历的厚度和“含金量”。

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况且,现在不少用人单位动辄以“需相关专业工作经验N年以上”为条件,令许多优秀毕业生望而却步。于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打工观念逐渐地在改变,他们认为:在求学阶段就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在将来的求职简历中填上闪亮的几笔。

调查数据:

经调查显示打工学生所选择的打工种类是:22%的大学生选择服务行业;12%的大学生选择家教;32%的大学生选择市场调研员;13%的大学生选择推销员;12%的大学生选择做导游;9%的大学生选择做校园代理。

大学生打工的主要目的是:有35%的大学生是为了增加收入,以便付下学期的学杂费;有36%的大学生是想自己想自食其力,挣自己的生活费,同时也可以减轻家庭负担;有29%的大学生则认为要锻炼自己的能力,报酬无所谓,如果有,那当然更好。

大学生寻找满意工作容易吗?有6%的学生表示很容易;有17%的学生表示比较容易;有52%的学生表示不太容易;有25%的学生表示很不容易。

89%的老师和家长支持大学生假期打工,他们认为大学生通过打工不仅可以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让孩子可以尽早的接触社会,还可以让大学生的课本知识在社会的大熔炉里得到实践。仅有11%的家长和老师不支持孩子平时打工,他们认为那样会耽误孩子的学业。而对于“大学生打工的目的”的看法,有78%的人认为大学生打工是为了锻炼自己,17%的学生认为打工是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也减轻自己的压力,是一种孝顺的行为,仍有5%的老师和家长认为大学生打工的目的是为满足自己的个人欲望,甚至是为了吃喝玩乐。

有80%以上的大学生热衷于打工兼职,而一到暑假,大学生打工的愿望则更加强烈。大学生兼职打工的目的很多,但期望在打工中成熟,获取宝贵的助学金则是他们最基本的想法。对于家境窘迫的学生而言,打工则更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兼职打工还有一个好处:丰富个人经历。时下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往往要求有工作经历,大学毕业生虽然没有工作经历,但若有“丰富”的打工兼职经历,在毕业求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砝码。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大学生打工,大部分人持支持态度,并认为大学生打工有正确的动机,但我们仍然不可忽视大学生打工的真正目的与意义,尤其应该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调查问答:

在知识经济正以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今天,如何规范这个有着巨大潜力的劳动力市场的问题,不仅是值得深入研究,更重要的,也对现存的法律法规体系提出了挑战。

可以说大学生假期留校打工兼职与用人单位之间是一个愿“打”,一个愿“聘”。但假期打工对于学生本人来说有利有弊。利在可以增长社会经验,增加经济收入,丰富个人经历,锻炼意志品质;弊则表现在:一则容易上当受骗,二来假期留汉,生活、学习、工作及安全各方面有不同程度困难,尤其武汉夏天酷暑难熬。克服种种困难留下来的人,在同学们眼中就成了“敢于直面武汉的酷暑,敢于正视打工的种种痛楚”的“真的猛士”,在整个暑假中,他们会很劳累,甚至还会有一些从未有过的艰辛。

1、你认为打工对你来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颜学卿:对于我来说当然是利大于弊了,我在做兼职的过程中不断地练习,使得技术更熟练,而且更加自信了,以前我不大喜欢跟人说话的,现在开朗多了,而且我的一些idea经常让别人赞不绝口,在插画这一行我觉得我很有潜力,我甚至有考虑将来会以此为职业。如果不做兼职,我想我觉得不会有这种想法。

顾强辉:我觉得打工挺费神的,上学期就是因为打工而耽误了不少学习的时间,所以学习成绩有所下降,而且总是觉得很累,我认为打工对学习有影响。

李子倾:其实我打工的首要目的不是为了钱,因为我家庭环境不错,但我太缺乏实践的经验了,我不想在这条跑道上比别人晚跑,落后于他人,周围做兼职的同学太多了,而且现在找工作的压力也确实不小,所以我觉得对于我来说,工作让我能提前获得一些经验,现在吃点亏就是为了以后少吃亏,挺值的!

2、你在打工时是自己找还是通过中介机构?通过中介时有没有受骗的经历?

3、请问你对于新出现的陪玩家教,测试化妆品等打工活动有何看法?

打工途径:

接受调查的百名同学中有70位表现出了高涨的打工热情,以大二、大三的中高年级学生为主,男生比女生多,其中不乏刚刚读了一年大学的新生,有16位。如此高涨的热情使得打工现象在校园中越来越普遍,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

家教是一种最普遍、最受欢迎的打工途径,它工作轻松、稳定,见效快,最适合有知识没资本的大学生去做。促销、发传单每天忙碌8小时,报酬为15。20元,而家教每小时报酬就有6。10元,艺术专业甚至高达20元每小时。近日兴起的成人教育辅导、艺术类辅导报酬就更高。一些优秀学生也参加一些培训班的辅导工作,包括热门的各种外语、计算机技术等,收入自然也就十分可观了。因此,大多数学生打工首选做家教。然而家教市场竞争过于激烈,供过于求,尽管不少学校也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了勤工助学的机会,比如看守寝室、打扫卫生、浇花除草、整理图书等。但是这些岗位一般都要照顾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况且名额十分有限,对于众多想打工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于是,许多原先打算做家教的学生不得不纷纷“另谋出路”。

暑假打工无疑是很痛苦的,大学生们冒着三十几度的高温,承受着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双重考验。天上的烈日、地上的灰尘、街上的喧闹,无不让他们饱尝着打工生活的种种艰辛。某高校一名女生,每天坐公汽东奔西跑,挥汗如雨,一个星期过去了几乎没什么收获,还搭进去了一笔不小的路费和“水”费。她说:“我最初找的是家教,但是现在家教太难找了。后来搞了两天推销,但是那家公司的条件太苛刻,简直把我们大学生当成了廉价劳动力。最后我想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一家大型超市做商业调查,但是超市对这种事情并不怎么‘感冒’”。某大学20xx级一男生找工作无门,干脆卖起了报纸。他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走到报社拿100份报纸在学校附近一路叫卖。每份报纸只赚一毛钱,尽管利润很低,但是只要努力起码可以保证一天的生活费。“要赚点钱真不容易!”他深有体会地说,“工作难找的局面更加坚定了我考研的决心。”

打工问题:

目前,暑期打工的大学生几乎在一种盲目、无序的状态中寻求着“工作”。学生的期望与社会的需求如何实现对接,看来还只能寄希望于连接这两者的中介机构。据人才交流中心有关人士介绍,目前,人才交流中心还没有建立规范的暑期打工专业市场。

“要建立规范的暑期打工市场很难,首先要考虑将暑期大学生与企业的需要有机衔接起来。而现在,许多用人单位到人才市场招聘时所提出的首要条件就是一要毕业生,二要熟练工。”人才交流中心的梁先生这样说。他认为,人才市场只能引导暑期打工,使大学生打工渠道更通畅,至于大学生在打工过程中遭遇欺诈和伤害等问题,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除了要发挥中介机构的桥梁作用外,学校也应该担负起引导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责任。”从事招聘工作的李老师这样说。据了解,各学校每年都要给学生发暑期社会实践表,目的在于让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尽快熟悉社会、融入社会。但事实上,绝大多数学生外出打工都是自主行为,并不通过学校的相关机构。所以学校所能起到的管理协调作用十分有限。

寻找对口的工作很难

事实上,如今大学生打工的方式已经呈现多样化,除了家教、商场促销等传统型工作外,翻译、撰稿、做网页、写程序都是他们的新选择。但是一些大学生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真正具有含金量的岗位太少。许多同学认为,大一、大二时可以尝试一些“简单劳动”,增加社会经验,大三以后还做就显得有些“不够层次”了。有些高校教师对大学生参加“简单劳动”的打工也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人才,做简单劳动是人才的浪费。

那么,究竟是大学生要求太高,还是社会对他们没有需求呢?

从社会需要看,用人单位其实很需要大学生这样“低价高质”的人才,有的企业还把吸引大学生前来实习作为培养和储备人才的一种方式。但考虑到经济效益和招聘时的成本,绝大多数企业需要的是长期固定的员工,那些想根据自己的专业、寻找对口单位做短期工的大学生便很难如愿。

经调查发现,受用人单位设置门槛及大学生本身劳动能力欠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部分大学生打暑期工并不十分顺利,还有不少因未签劳动合同还卷入到欠薪纠纷中。

针对这一现状,部分高校老师和劳动保障部门表示,大学生在获得工作经验和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应注重打工期间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和工作性质的合法性。

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暑期打工不仅可以获得报酬,同时还可实践课堂知识,开拓视野。然而,在学生们打工热潮涌动的背后,却也存在着许多令人不安的因素,很多学生虽想打工但苦于多方求职无门;有的虽然找到打工的机会,但打工时往往和雇用方出现如薪金待遇、劳动关系等方面的纠纷;还有的同学打工时还算顺利,但所做工作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或能力,以致最后连连感叹“专业不对口”。

打工误区:

大学生不能只囿于校园,必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然而又得提防沾染社会的不良风气,防止走入打工误区,因而,对大学生打工者而言,打工者的三思是必要的",笔者以为以下三点建议可供参考。

一、“打工”不能放弃学业。大学生打工者的第一身份是学生,因此我们在处理打工和学习时,应以学习为主,打工为辅。很多同学颠倒了主次,甚至为了打工而完全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造成学业荒废,知识漏缺,甚至被劝退学,这样的结果就太得不偿失了。

二、“打工”要为“能”动而不为“利”动。挣钱确实也是打工的一个目的,但这不应该只是唯一目的。对大学生而言,如果能利用打工增加社会能力,这无疑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但“打工”最好能与自己所学专业的有关工作结合,例如一位中文系的师兄,在打工时有意识地去争取到报社杂志社打工实习的机会,毕业后,很轻松地就找到了对口的工作。

三、“打工”应擦亮你的眼睛,提高自身素质。“打工”其实也具有很大的冒险性,在良莠不齐的社会大染缸里,想如你所愿地打好工并非易事,所以除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来增加就业机会之外,还必须有一双洞察社会的慧眼,在思想上多一道防线,提防一些居心险恶的人。

打工受骗:

陷阱之一:中介诈骗

有一些非法的中介机构,抓住了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同时又挣钱心切的心理,收取高额的中介费却不履行合同,不及时地为大学生们找到合适的工作。等到他们“找到”了,早就开学了,学生也不能去工作了,中介费算是白交。更有甚者竟然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交钱后连影子也找不着了。

长沙某大三学生姜某通过广告找到了一个“助学中心”,要求找一份饮料促销的工作,并交了80元中介费,然而久等之后工作依然没有着落。据她说,当时她被该“助学中心”介绍到五一路一家店面搞食品促销,结果因该店已经招满了人而被拒绝,而且该店明确表示他们没有委托过任何一家职介所招人。姜某为此非常气愤,她要求退钱,对方说只有一个月内没有介绍成功才可以退。姜某愤愤地对记者说:“这分明是一个骗局,一个月谁等得了,假期都结束了,还打什么假期工?”

陷阱之二:乱收押金

有些用人单位声称为了方便管理,向应聘者收取一定数额的押金或者保证金,并许诺工作结束后退还,然而工作结束时大学生只能领到工资,保证金却不见了踪影。这类骗局一般存在于从事文秘、翻译等轻松体面的工作,求职者只需交一定数额的押金即可马上上班。但往往是学生交钱以后,招聘单位又推托说目前职位暂时已满或者暂时没有工作可做,要学生等消息,接下来便再也没有消息了。

一位同学说:面试我的人对我说:“可以录用了,但要交押金,交押金的目的只是为了进入本单位的人才库。”那时我还庆幸自己已经被录用,可等我两天后兴致勃勃地到单位报到时,却发现该单位已被封了。后来我才知道那是一家非法的中介机构。

一位同学说,去年暑假,他看到市中心某职介所的招聘广告后前去应聘,对方在问了他一些情况后,又搅动三寸不烂之舌,让他先后交了30元报名费、10元的资料费,以及300元的货物押金。原以为“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一狠心交了这一系列费用,领了一批货,结果是这些东西根本就卖不出去。因为它们虽然包装精美,但却是些次品,根本就不能用。当他提着货回职介所要讨个公道时,工作人员却矢口否认此事。

陷阱之三:直销、传销本来是以销售人员的名义上岗工作,公司却让应聘者如法炮制去哄骗他人,不少同学在高回扣的诱惑之下,甚至不惜欺骗自己的同学、老师和朋友。上当之后往往是骑虎难下,最终只得白搭上一笔钱。

骗力

陷阱之一:克扣工资

一些同学被个人或流动服务的公司雇佣,本来讲好是按月领取工钱,但雇主往往在快要付工资时找个借口将学生打发掉,或者找种种理由故意克扣工资。

陈某等三名大三学生,假期在某公司做产品促销员,原定工资是底薪500元,再加销售业绩提成。但在打工28天之后,公司以不合格为由将三人辞退,工资分文未发。

一位同学对记者说:暑假时,一位很熟悉的老板要我去他的打字社工作,帮学生做做简历,讲好一个月是300元。结果我刚从考场上出来就被叫去,辛苦了一个月,临了老板说这是给我一个难得的实践机会,还说去上机练打字也要每小时两元钱,我应该感激他才对,怎么会好意思向他要钱呢?结果是一分钱也没有。

两名同学经人介绍到一家公司做市场调查,公司答应做一份问卷给3。5元钱,但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做完,并按10%的比例随机进行抽查,如果查出有不实问卷,每份扣70元。这两名学生马上联系好一批调查员,紧张忙碌十多天,完成问卷一万多份。这样算下来,他们可以挣到三万多元。正当他们以为大功告成,准备松一口气时,公司突然要求他们提前交回问卷。后来,等到他们去该公司领报酬时,公司告诉他们,一万多份问卷中有400多份是不实问卷,按照每份扣70元的处罚标准,他们辛苦了一暑假,不仅赚不到钱,反要赔给这家公司近千元。由于双方事先没有订立书面劳务合同,各说各有理,最后公司只是象征性地给了他们一点报酬,数额自然是远远低于原来的口头商定。

陷阱之二:网上欺骗

有的个人或者小公司在网上发布信息,要求应聘者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工作,比如翻译、创作等。然而学生从网上把件、创意等内容发过去之后,就会被告之不能采用,其实他们已经利用了学生们的信息或智力资源,但是在网上很难取证。

骗色

一些不法之徒往往把目光盯在女学生身上,利用在校大学生社会经验少、轻易相信人的弱点,进行犯罪活动。

陷阱之一:娱乐场所特种行业

他们大都开出高薪以吸引求职者,工种有代客泊车、导游、侍者,青年学生到这些场所打工,往往很容易误入歧途。

长沙民政学院女同学小娄经劳动路上一家职介所推荐,找到一份酒水促销的工作。在交了200元中介费后,她很快被通知到一家娱乐场所上班,上班时间是晚上7时到10时。据她讲,她第一次走进包厢就感到气氛有点不对劲,别的促销小姐为了抢业务,在客人要求陪酒时来者不拒。更有甚者,一些包厢里不时传来客人与促销小姐不堪入耳的调笑声,她几乎是逃出了那里。第二天,她去职介所要求换一个工种,可被拒绝了。

陷阱之二:单独约见女生这类陷阱多发生在招聘家教或文秘时,有的女同学在对方约见时,不加考虑就去会见,有时会遇到危险。

在与几位应聘做家教的女大生交谈过程中,发现她们的防范意识都比较差。在这种自发的假期打工市场,没有任何机构、组织进行监督和管理,这些女大学生常常据面相来判断雇主的“好、坏”,有些女同学甚至独自去陌生人家认门。当记者问她们“是否想过这样做很危险”,几位女大学生笑着对记者说:“出来工作,彼此应该相互信任,坏人我们能看得出来。”这些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着实令人担忧。

据报载,一位西南某大学的高材生,一直成绩优秀,更因写得一手好文章而被称为“才子”。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一位书商并答应为其写书,在丰厚的酬金面前,他开始终日忙于写稿而无暇顾及学业,结果好几门功课“大红灯笼高高挂”,还没毕业就被“劝”退学。还有一些同学打工心切,找到的工作往往与自己的专业无关,甚至根本就是体力活或发传单之类的事,一来自己的能力毫无锻炼可言,二来也耽搁了学业。

光怪陆离、形形色色的社会完全不同于大学校园的单纯与唯美。所以对于那些涉世未的大学生而言,打工也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轻而易举。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往往成打工不成反受骗;时间处理得不好,还会造成打工、学业两败俱伤;打工动机不纯,反而自毁前程……这些都是大学生打工极易走入的误区。

观点交锋:

A打工可增强社会竞争力

刘力维:高昂的学费是不少家庭的负担,因此,对于家庭情况原本窘迫的同学而言,打工也就成了他们无奈的选择。无论选择打工是否自愿,这都不失为一种缓解家庭经济负担、自食其力地解决困难的好方法。

欧阳勇:现在大学生打工,要看打的这份工能不能为自己提供接触社会、培养工作能力、增加工作阅历的机会。大学生打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行大学教育体系中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的缺陷,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加大学生的社会经验,训练大学生的实际社交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我认为可行。

B学习才是创业的基础

樊老师:学生搞兼职实际上是对社会实践经验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作为学生,在大学4年里,应当抓住主要矛盾,以学习为主。至于那些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更应该努力学习,争取学校的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以及创新基金。到了大四或暑假,将有大量时间用来提高实践能力。现在的低年级同学过早过多地做兼职,影响了学习,就不免本末倒置了。

张志杰:对学生来说,兼职虽然可以增加社会经验,增强实践能力,但却占用了大量的课余时间,很多同学因此影响了学习成绩。拿4年正规的学习时间去换社会经验,就一定要把握好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真正优秀的学生在大学期间扎扎实实打好了基础,进入社会也能很快适应本职工作,并且更有发展后劲。

C要慎重选择兼职工作

石永明:大学生兼职不要盲目地以赚钱为目的,要慎重选择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兼职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自己,而且要选择能增加或增强某种专业技能的兼职,为自己今后的择业拓宽道路。

树立观念:

节假日打工已经成为了当今大多数大学生们的必修课,所以,树立好“有益有效”的打工观对大学生们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大一、大二做家教固然可以,大三、大四仍然做家教,就不太适宜了。一般来说,大学生们开始大学生活以后,最优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经济独立。尤其是到外地读书的同学,经济独立是人格独立的基础,是从父母的“掌中宝”到社会人才的第一步。所以,大一、大二做一些有稳定收入的工作,是相当必要的。

在这些“有益”的工作稳固之后,就应该寻找更为“有效”的兼职工作,为走上社会或者是进一步深造做好实践准备。学习传播的学生适当在媒体单位兼职,学习电脑技术的搞一些小编程,学习外语的做适当的翻译、导游工作。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对学习、对生活、对深造都有极大的益处。既提高了打工的“效率和效益”,又使大学生从“劳动者”,转变成了社会的新兴创造者。

结束语:

假期打工,课余兼职的大学生一族已不是散兵游勇,他们逐渐壮大成了一个部落,成为求职场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大学生日益成为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劳动力市场,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理应受到越来越多的注意。若能为其提供适当的空间,企业自身也将受益匪浅,而与此同时,大学生也需端正心态,正确衡量自己,充分发挥所长,以便为将来积累经验。

学生调查报告 篇4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作为当代大学生,更是面临了越来越多的压力,家庭、就业、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因素,让大学生似乎喘不过气来。如果处理不当,大学生心理健康会造成一定得影响,其后果或大或小,小即产生抑郁、自闭、暴力倾向,大则引发自杀,近年来频繁出现的高校学生自杀现象则证明了这一点。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其更好地处理和应对心理压力问题,特进行了此次问卷调查。

二、调查时间、方法、对象

1. 调查时间

2. 调查方法

在网上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共发放100份问卷,有效问卷100份

3.调查内容

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大学生从压力的大小程度、压力主要来源方面进行调查

4.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问卷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问卷,主要是针对专科和本科大学生

三、调查结果分析

随着世界的迅猛发展,社会竞争激烈,社会关系日趋负责,大学生们承担了

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家庭的压力、父母的期望、就业的压力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在无形中让大学生身体心理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大学生学会提高抗压能力更具有挑战性和不可忽视。此次的调查的对象并非同一间学校,而是来自多所高校,一共有效问卷100份,在很大程度上有一定的可靠性,而通过此次的问卷调查,我们总结出了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压力问题如下:

(一)从大学生心理压力程度上看:

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在大学生心理压力程度上61%的大学生表示对目前的学习偶尔有压力,而认为压力非常大的占了22%,只有13%的大学生认为很少有压力,这结果表明,对于目前的学习,普遍大学生都存在压力,觉得压力非常大的比重不容忽视。当然在这一点上,也有着不同因素的影响,性别、来自的地区、性格都会对这以数据产生了影响。在调查报告中分析,对于压力程度上男生要比女生压力大:54.55%男生认为压力非常大,女生只占45.45%,跟传统观念很有影响,长期以来,男的都被认为是家里的顶梁柱,是要养家的,要学会独自,学会更好地面对社会,也许很早就在他们的心理扎了根,或是在家人父母的长期教育下,儿子要继承后业,赡养父母下无形中有了担子,特别随年龄的增长,男的比女生更快认识社会的残酷和现实,不免会比女生的压力要大。

除了性别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程度上有影响,学生来自的地区也有着很大的作用。来自农村的学生会普遍比来自城市的学生压力大:在调查报告中显示,选择压力非常大的,农村的是15%,城市的是7%;选择偶尔有压力的,农村的占43%,相对来说,城市的占18%,这一结果也在我的预想中,农村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要比城市差,从小,农村的学生就被灌输读好书,走出农村的教育,所以农村的孩子在读书方面也会更努力,可这么一来,压力也无形增加了。再加上也见惯了村里的人不断往城市去就业、谋生,甚至有些人家情愿在城市里租房子住也不愿在农村呆,太多太多的事实摆在农村学生面前,除非自己够优秀,比别人更努力,自己才会有出路,才能摆脱贫困的生活。而城市里的学生也许是过惯了舒适的生活,对生活危机感方面就不会比农村学生敏感,因为他们知道起码自己还有家父母的靠山,压力就会比农村学生压力小一点。

当然,性格因素也起到一定的左右作用。在问及现在的压力性对于以前来说,性格开朗的学生要比内向、冷漠、孤僻的情况要乐观得多。

正如图像显示的,选择压力更大了的人中,性格开朗的人占了43.90%,内向的人占了46.34%,在选择压力小了,性格开朗的人中占了70.97,内向的是25.81,相比下比较悬殊,可见,抗压方面,越开朗的学生心理压力方面要小些,这也许是因为心态不一样,对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表现得就不一样。

(二)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方面

从调查的结果看,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方面主要来自就业压力、家庭压力、人际交往、感情处理这四大方面。

从现实的结果看,在主要心理来源中,77%的学生选择了就业压力、43%的学生选择了家庭压力,32%的学生选择了与老师同学交往的压力,30%选择了感情压力,当然还包括一些其他的压力,77%和43%的比例让我不得不重视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之重,几乎可以说1中就有6、7个人有就业压力,且差不多一半的人都要有家庭方面的顾虑。在问及家庭教育中给压力最大时,74%的学生选择了是来自父母的期望,18%选择了家境不佳即家庭经济不够好,6%是因为家人关系不好。

从中看出,就业和家庭压力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方面,情感、家庭经济问题也是其中重要的部分。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主线,农村的孩子比城市的孩子压力大,男生比女生的压力大,性格内向比性格开朗的压力大。

(三)压力的来源分析

1、就业压力

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最主要的方面,可以说是几乎存在大学生活中的,并且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社会的复杂,竞争的激烈,人心的难测,让在习惯了风平浪进的大学校园中的大学生们更有恐惧感。近年来,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而相对提供的就业缺口却还是不怎变化,要想在人才济济的社会里钻出一个角落,真是难上难。加上有些同学对自己的专业满意程度不高,在调查中,43%的学生选择了不是很满意,而24%表示没感觉,这么一种状况的确令人担忧,专业方面给不了他们安全感,就外面的竞争又是如此的激烈,两者形成了反差,更是让他们心里忧心忡忡。他们担心就业后的职位不是自己所理想的,工资也怕不尽人意,或是就业中逃脱不了迟早一天被竞争淘汰。

2.家庭压力

来压力来源这块,43%的学生选择了家庭压力,可见份量不乐观。望子成龙,望女成分,一直是众多父母的愿望,他们从小就被授予了高期待,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这方面的压力会更明显一点。寒窗苦读十几年,家人盼的就是子女能够大学毕业找份好的工作,而学生本身也理所当然地背负了这种期待。他们也想尽自己努力不让家人失望,可反观自己的条件和社会的挑战遍不得不感叹前途渺茫,更是时时担心最终大学毕业就是面临失业,给家人当一棒。除了家人的期待,学生的压力也来自于家庭的家境,18%的学生认为在家庭压力这块,家境不好和家人关系不和谐,也是他们心里负担的一个原因。面对着种种的压力,回家就想好好依靠下,找点温暖和支持,可家人间总是闹矛盾,吵吵闹闹,的确人人很揪心,心情也会不好。从身边的事例中,我们也可发现家庭和谐的学生性格会比较开朗,心理承受压力能力也会强很多。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可以发现这一点。

3.人际交往

大学算是半个社会,我们天天都得跟老师同学打交代,相对初中高中来说,和人打交代的频数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面对的人更是各种各种,这要求我们的人际交往技巧能力方面也有所提高。30%的学生选择了与老师同学的交往作为了心理压力的一部分,他们也许烦恼该如何更好地与他们交往,因为在大学,人脉很重要,关系到你的各种评优,况且人际交往能力强的人办事起来都非常顺利,朋友也会有很多。且不谈生活在校园中,仅仅说在宿舍,如何与舍友相处,相互磨合,也需要很好的交流,大学四年,我们几乎都在同一个宿舍,舍友就如家人一样陪伴在身边,如果连和他们都沟通不好,又该如何度过这四年的大学生活。

4、感情问题

到了大学,很多人都选择了拍拖,感情的不确定因素,让大学生们也会苦恼

大学生们会尝到更多的甜酸苦辣。调查报告中,也有30%的人把这点列入了造成心理压力的原因。为情所困的例子在我们身边很多,再加上性格内向,不懂得如何去减轻压力的则更容易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如失恋自杀现象也不罕见。

5、学习压力

到了大学,面对了和与往不大一样的学科,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有所改变,虽说学习的东西不会像初中高中那么多,但是要是真正学起来会比以前的多得多,再加上有些学生对自己专业学习的科目不感兴趣,慢慢学会了逃课和养成了厌学心理。而有些是由于在学院当了干部,不能很好得处理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变得会很烦恼。一方面既想通过工作得到锻炼,可却往往对学习有所影响。

四、结语

从调查的结果和我们的分析上看,大学生心理压力是普遍存在的,如何更好地去减轻心理压力,促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如下建议及策略:

1.形成良好积极的心态。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何况生活在小型社会的大学校园里,不要跟别人比,因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做好自己的,找好自己的定位,朝着目标脚踏实地地走,即使在过程中失败了,也要学会坚强站起来,因为眼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2.不要过于看重专业的“冷”和“热”。社会是瞬间变化的,没人可以猜测到以后哪个专业会有更好的出路,所以现在也就不会出现“冷”与“热”之分。学好自己的一技之长,因为普遍来说社会还是需要专才的人多,而不是全才。当然专才也并不是不懂其他方面的知识,而是“术业有专攻”。在学会控制好自己的厌学情绪外,还得正确处理好学业和工作的关系,要在这两方面取得丰收,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大的努力,其中是有得有失的。

3.学会与家人沟通。家庭问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重点是我看我们怎么去处理。我们的出生我们不能选择,可我们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要学会体谅家人,无论家人对你什么样的要求,但出发点都是爱你的,要始终认清这一点。要学会和家人沟通,只有走近家人,才会更好地处理与家人发生的矛盾。

4.放开心胸,学会与别人诉说。心情低落,要学会正确地进行心理辅导,比如可以找别人聊天,或是到外面散下步,或是去唱歌,多采取些可以转移注意力的办法去舒缓自己的心情。也许有些人会比较放不开,对周围的人和事会采取一种防备的逃避心理,这时我们需要适当地放下防备,学会走近别人,这样别人也才能走近你的心里。

5学校要多举行有助心理辅导的活动,让学生在活跃的活动气氛中,得到心情的宣泄和放松。开放心理咨询室,让学生有途径去解决自己的困惑,学会把自己的问题说出来,当然也需要心理咨询老师尊重学生的隐私,不泄露学生的秘密,更要更好地进行疏导。

学生调查报告 篇5

一:概要

调查目的:了解我校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促进大学

校园良好读书风气的形成。

调查对象:校本部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式:采用书面问卷形式,在分层的基础上对各年级进行抽样调查。

调查项目:课外阅读的目的、时间长短、阅读场所、书籍类型及其范围、阅读书籍来源

二、结果与分析

(一)课外阅读的状况:

本次调查涉及大学生的整个课外活动,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兴趣丰富多彩,范围广泛,种类繁多。当代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按次序排列分别为:课外阅读65%、网上冲浪62%、体育活动59%、观看影视58%、玩棋25%、其他(2%)。本次调查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范围是书籍、报纸和杂志,调查表明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就是阅读!这说明我校大学生对课外阅读有较高热情,对课外阅读持积极态度。

上网和课外阅读是大学生打发业余时间最常用的方法,我们从其他调查结果了解到,大学生对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把网络用于学习的只占较小的比重,而用于聊天和玩游戏的所占比重最大.我们走进网吧和学校机房的时候就会获得一些体验和清醒的认识---应接不暇的是奇迹-传奇-大话西游等网络贵族游戏和如CS等硬盘游戏,以及嘟嘟嘟的QQ铃声。对于这样的调查结果,我们应该感到幸运---课外阅读者比网上冲浪者高出三个百分点,从中我们可以知道,现在大学生的危机意识提高了很多,对自己的前景不如以前那么自信,知道怎么才能增加自己在未来竞争中获胜的筹码,切身感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修养的重要性,当代大学生逐渐多了几分成熟,少了一些冲动和急噪,开始用审视的目光看待未来。令人欣慰的是,作为理工类院校的矿业大学,有阅读习惯的人占总人数的94%,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进步,尤其是在阅读类型上.文学类书籍的阅读者要远多与其他如专业辅导、外语计算机等,达到60.07%,如果在人文类院校,这并不是一个比较高的数字,但在以煤炭专业为主导的矿大,能有这样的结果,已经算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了(这里缺少纵向比较的数据),作为文科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安慰,因为这写数据可以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信息——我们学校又多了一些人文气息,已经在向真正的综合类院校转变,不必担心一个崇尚学术自由和学术交流的人文学者在这里找不到知音和“敌人”。但是这里又存在了一个问题,就是人们课外阅读的结构是否合理的情况,大学生都 对文学特别青睐,而对专业课的学习却不够重视,容易出现对什么都了解除了自己的专业的怪现象。 每天课外阅读所花时间

情况 1小时以内 2小时 3小时 3小时以上 合计

人数 124 94 34 16 268

比例(%) 46.27 35.07 12.695.97 100

月阅读量

情况 0本 1-2本 3-4本 4本以上 合计

组中值 0 1.53.5 4.5

人数 111348142 268

比例(%) 4.1 49.63 29.85 19.42 100

从课外阅读时间和阅读量上,我们可以直接了解到人们对课外阅读的态度及重视程度:

在时间上:46.27%的学生每天花1小时左右的时间作课外阅读,35.07%的学生花2小时,12.69%的学生花3小时,5.97%的学生花3小时以上的时间。所花时间在两小时以内的占总人数的81.34%,超过两小时的仅占18.66%,说明在课外阅读上所花的时间还是偏少。因为大学还是相别于高中的,我们有着很多的课余时间,从时间上看,我校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的。

在阅读量上:没月不搞课外阅读的仅占4.1%,有49.63%的人每月读1.5本,29.85%的学生每月读3.5本。而每月读4.5本的占了19.42%。从阅读两上暴露的问题则更加明显:每月阅读量在1.5本以内占53.73%,在3.5本以上的仅占49.27%,在业余时间很充裕的大学里出现这重状况,不管怎样也不算是合理。所以虽然矿大的人文气氛有所改善,但总体上还是不够理想,与以文科为主导的学校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状况:

从表二:大学生课外阅读类型可以看出我校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比较偏爱文学类(60.07%),外语计算机次之(10.07%),专业辅导仅9.33%,其他20.52%

(一)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差异

从年级看,大一大学生专业辅导类占课外阅读的3.08%,文学类占61.54%,外语计算机占12.31%;大二:专业辅导1.56%,文学类68.75%,外语计算机类7.81%;大三学生:

专业辅导11.86%,文学49.15%,外语计算机16.95%;大四:专业辅导类5.77%,文学类42.31%,外语计算机类23.08%。对于 不如同的年级,同学的阅读状况并不一样,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低年级大学生比较喜欢娱乐性、消遣性的课外读物;高年级大学生比较喜欢知识性、专业性和学术性的课外读物,其中文学类的读物大二是高峰,然后呈递减的趋势

(二)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分析

课外阅读兴趣,是当代大学生最主要的课外活动兴趣之一,占总人数的65%,这也

是大学生作为知识文化群体的主要特征。调查发现,文学书籍(主要是小说)依然是当代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中最主要的读物,这与文学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有关。同时在紧张而又枯燥的专业学习之余,大学生们希望阅读一些高质量的休闲、娱乐类读物,文学类书籍以其思想性和批判性的风格,非常适合大学生的阅读心理(也适合更多的大众),因此成为了大学生首选的阅读刊物。造成大学生低年级和高年级阅读兴趣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低年级大学生的理论素养比较差,学术水准较低,专业理想尚未完全形成,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方法,因而对专业性、理论性、学术性的课外读物难以产生兴趣,只能把阅读兴趣主要放在消遣、娱乐性的读物上。

三、大学生的阅读动机

55.97%大学生的阅读目的是为了陶冶情操,80.97%是为了拓展知识,指导实践也占了25.31%,而为了提高考分的仅占3.36%。这说明在课外阅读中,人们的功利意识并不是太强,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提高考分,拿到学分,在考试中可以不“挂”,而是上升到一个高度,即为了自身发展,提高自己的素质,全面发展自己,培养自己的人格,也是为了指导自己的学习,使自己的行为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同时,也是为了调节机械的专业学习,获取专业以外的知识,养成合理的习惯,从这一点上,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文学类读物更受大学生的欢迎了。从大学生的阅读动机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课外阅读已经成为大学生提高自我修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已经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自己的最重要的方式,专业学习固然很重要,但是若没有课外阅读的调节和补充,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也是不可想象的。

四、总结:

(1)当代大学生的兴趣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

本次调查表明在课外阅读兴趣等方面,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兴趣表现出了个性化和多样化,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种类也繁多,虽然在调查中,我们知道的是大学生对文学类读物比较偏爱,但这并不能掩盖阅读的多样化倾向,大学生注重从多方面去发展提高自己,需要从不同的方向入手,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修养。

(2)当代大学生的兴趣具有娱乐性和消遣性

个体兴趣自身具有娱乐性和消遣性的特征,对满足大学生课外业余活动和闲暇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大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和自身社会化不可或缺的途径。例如大学生对文学类课外读物的兴趣,满足了他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生活,并借以抒发和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和表达自己对生活憧憬的美好意愿和情感,这对他们强烈的探索人生、探索生活需要联系在一起。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大学生对文学类读物的过多重视,而埋头于对他人生活的解读,忽视了自己的现实生活,这也显然不利于大学生个体素质的提高。

(3)当代大学生的兴趣具有社会性和实用性

兴趣的产生和发展是以需要为基础的,大学生兴趣的选择也是其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反映。从调查得知,文学类、英语计算机类和专业辅导类是大学生最经常阅读的对象,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中对实用性的英语、计算机类课程及专业等读物的关注,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现实,这也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重要体现。当前社会各行各业对英语、计算机等人才及知识的广泛需要,成为大学生们兴趣发展的有效内驱力,也反映了大学生对自身发展和社会需要关系认识的现实和实用的态度。

学生调查报告5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责任作文400字 我的妹妹作文400字 不会忘记作文 与成长有关的作文 什么的快乐作文 关于火锅的作文 优美作文800字 寒山寺作文 关于孝心的作文 友谊类作文 我家的家风作文 鱼香肉丝作文 下雪的作文400字 成长作文550字 雪作文450字 端午节习俗的作文 炒青菜作文 我想对自己说 作文 高中英语优秀作文 运动作文300字 关于静的作文 写景的作文800字 美丽的家乡三年级作文 五四青年的作文 关于西游记的作文 去年高考作文 特别的日子作文 人的五官作文 庖丁解牛作文 我眼中的家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