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古诗词教学思考

2021-02-20 00:50:02
相关推荐

古诗词教学思考

古诗词教学思考1

目前,“角色自居”和“以己证诗”在一些被称为新理念甚至前卫的课堂上演绎得风生水起。亲临这样的课堂或者品读这样的教学实录,第一感觉一定是“看上去很美”,甚至还会心生感动和敬意。

作为一种阅读策略,在很多具体的课堂上,“以己证诗”的做法本身是值得肯定的。毕竟,阅读中的“共鸣”离开了设身处地的感悟,就很难形成。例如我们读李白,即使是成年人,也不可能对他的每一首诗都会产生“共鸣”——没有“共鸣”不是指的不赞成诗人表达的情感和观点,而是根本就没有感觉。我们读《望天门山》,能感受到字里行间洋溢的豪迈之情,那是我们也曾经年少有梦,曾经豪情激荡。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即使有成人的引导,真要用“以己证诗”的方式来与诗人之心境产生共鸣,可能就显得十分勉强了;如果学生已经十一二岁,就能对诗人表达的情怀有所感悟了;学生已经十四五岁,有了心比天高的意气,“以己证诗”的读法就更能产生共鸣了。一个人生经历丰富的成年人,对诗中情怀的共鸣与意气风发的少年是不一样的,少年看到的诗人就是现在的自己,成人看到的要么是曾经的自己,要么是以理解的姿态产生的共鸣——那不会是我,但我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怀。

“以己证诗”首先指的是诗歌教学中的一种策略选择,推而广之,阅读其他文体的作品,运用这种将自己对应于文中人物的行动和精神的阅读方法,都可以称为“以己证诗”,或者叫做“角色自居”。事实上,这仅仅是作为读者身份与文本对话的诸多维度选择中的“之一”而已。

我不反对在适切的时候采取“以己证诗”的策略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把文本意义变成自己的意义,或者说用文本来检视自己的生命行为。例如我们学习艾米莉的《可爱的女孩》,“聪明如宝石/纯洁如珍珠/每个人都喜欢/这样的小女孩”,将这样的诗句与具体的孩子对应,进而引导孩子们联系自己的行为来体会并内化这样的诗句,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如果在课堂上与三四年级的孩子一起分享于谦的《石灰吟》,一定要追问孩子:“你的生命价值在哪里?你应该在这个教室里怎样用行动来实践于谦一样的生命宣言?等你长大了呢?”这就有些难为孩子们了。更值得我们警醒的是,如果我们每学习一首诗、一篇文,都要进行这样的生命价值的追问,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首先,它容易落入我们曾经批评过的一种阅读教学倾向,即把阅读课上成了品德课——不过是将“品德”换成了似乎高大上的“生命”而已。第二,从人的成长经验来看,“生命不可言说”讲的是对于具体的人来说,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需要在生命历程中去经历和感悟,靠反反复复的言语教诲和启发,极有可能会让受教育者很自然地产生“耐药性”,对“生命”的感悟越来越麻木。或者,使言说与行动背离,使“以己证诗”的美好初衷化为泡影。

朱光潜曾以一棵古松为例,说明对同一事物的观察,不同职业、性格和情趣的人会抱有不同的态度,知觉到“不同的东西”。阅读也是这个理。还有一句我们很熟悉的说法:“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的意思与朱光潜的意思是一样的。如果我们考虑得更深入一些,就可以拨开文本阅读表层的雾气,看到批判思维的价值——不同职业、性格和情趣的人对相同文本在不同维度、层面上的理解和共鸣,仅仅只是一种直觉的价值判断和认同,作为教师,我们还有责任引导学生突破单向的自我解读,从不同维度与文本展开对话,从而形成批判性思维,以更开阔的视野来面对文本敞开的"意义。阅读不能总是将自己置于被文本意义拷问的境地,我们需要保留足够的自主性和包容心态。为什么我们的语文教材总是受到诟病,与我们简单地从道德制高点来选择教材文本不无关系——事实证明,这些道德或生命说教式的文本并不能教育出真正优雅而高尚的“人”来。那么,我们沉迷于“听上去很美”的“以己证诗”或“角色自居”式的阅读教学取向,也会是十分危险的。生命的成长需要阳光雨露,但阳光雨露从不直接宣扬自己的高洁,也从不会每天将她们理解的生命意义挂在嘴上。

还是以《望天门山》为例。记得我小的时候课堂上听老师讲解这首诗的主旨,反复强调李白是在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们就以为这就是这首诗的全部了——可悲的是,今天还有孩子从老师那里获得了仅仅如此的解读。我又见到,有教师了解了李白创作此诗的背景,知道李白在借景抒情,表达了他对前程的自信和期待,教师便在课堂上浓笔重彩地渲染李白的豪情壮志,解读诗歌中抒写的生命价值,追问学生:你是谁?你在茫茫江面上的哪一只小舟里?谁在隆重地迎接你?认为这样,此诗就会成为学生自己的生命之诗。我们不会质疑这种追问自有其积极的价值,但是如果无论学习哪首诗歌我们都这样进行追问,一定要“以己证诗”,这样的阅读就会变得沉重无趣,极有可能导致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感觉生出厚厚的“茧”来。细细思量,我们还会发现,这种“以己证诗”一旦成为了课堂阅读的固有模式,就与以往动辄就“赞美”“歌颂”的课堂阅读走到了同一条道上。学习《望天门山》,止于对李白抒发胸襟的理解,读出诗人那一刻的豪情——不是以己证诗,而是设身处地地“懂得”诗人的心情,这首诗对于学生的价值会因为教学的“知止”而更加丰富,它的生命力会更强。当哪一天,学生突然情不自禁地吟起这首诗,这时候自觉状态下的“以己证诗”就拥有了很自然的生活意义。或者,有一天,学生像陆建德在《自我的风景》中批判的那样,觉得李白在这首诗中只是“自恋”了一把,那我们就该庆幸:我们没有因为在课堂上进行自以为是的生命意义的说教,使得学生还能拥有难能可贵的批判思维和真正的自我反思精神。

任何一种教育方式的选择,都应该时刻怀有自我批判的自觉,懂得“知止”,防止“我执”带来的无形灾难。

古诗词教学思考2

《关于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古典诗词语虽短,但意境却大,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美育的好题材。但是语言精练优美,表现了深刻的意蕴和动人的境界。然而,古诗词毕竟与现在中小学生的距离较远,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因为它的语法、平仄等现在已经不常用了,如果对其笼统的进行全面教学,耗时费力不说,学了也没有多大的用处。况且,由于各个学段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同,因而,小学阶段的古典诗词教学,不能生搬硬套,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更多的是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下面就如何进行小学古诗词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 古诗词教学要以读为本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对于诵读的重要性,朱熹《训学斋规》中说的很明白:“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说明书要多读才能通晓其义。《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熏陶。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古诗时,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的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

在低年级的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读书为本。初读古诗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自己对照拼音,划出生字,做到读准音,不丢字添字,把诗读正确流利。这样做有利于复习汉语拼音,也有利于学生克服依赖思想,提高朗读能力。自读后,可指明个别学生大声朗读,让学生相互评议,让他们纠正指导读错的字词,接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得到熏陶,再以绘声绘色的领读,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的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古诗意境。然后变换多种朗读形式,如个别读、分男女读、小组读、全体读、轻声读等。让学生在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悟出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这样的古诗教学课堂,学生读诗不下二十遍,学生读的不累,而且越读兴致越高。他们的朗读一次比一次读的有味,大多学生能够熟读成诵,当堂背诵是根本不成问题。教师就应该这样将朗读贯穿古诗教学全过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进行朗读训练,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 古诗词教学要欣赏意境,创设情境

古诗,要欣赏诗的意境才能得到精华,所以,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欣赏意境不能搞得抽象,要照顾小学生的特点。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进入意境。

⑴ 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进入意境。

例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可采用“起兴点拨法”,新课一开始,就用一个谜语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瀑布产生兴趣,再导读回忆《瀑布》,使学生受到语言描绘的情境感染,从而进入瀑布的诗境,引出李白的诗。

⑵ 紧扣语言赏析进入意境

要注意引导学生抓诗眼,把握诗中有感情色彩的,形象鲜明的,有深刻含义的词语,反复推敲,进入诗的意境。如“香炉”就一语双关,既指山峰,又暗喻天上的香炉,表示山极高。“紫烟”看起来简单,但探究其因果,又值得引导学生细细分析。我主要用以下几种赏析诗的语言:

咀嚼字词,理解意境。教学“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让学生理解“生”的本义是“产生”,而在此诗句中“生” 既有“产生”又有“升起”的意思,再进一步追问:是什么东西产生并升起来了?“是香炉峰的云雾、水气产生并升起”。让学生展开想象:从“生”字你看到怎样的一幅画面?让学生欣赏诗的意境后,再提出一个问题: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这样,学生就会从诗的本义,诗的意境去进行理解。“升”仅仅能看到烟雾升起,一会儿就散了,没有了,如果用“生”字,就能看到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这个画面,也能看到香炉峰云雾缭绕的画面,从而看出诗人写诗用词之精当。

换词对比,体会意境。在教《泊船瓜洲》这一首古诗的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时,我让学生当小诗人,把诗中的“绿”字换掉,用另一个字代替。当学生换上“到”、“过”、“入”、“满”等字后,再比较哪个字用得好。让学生在换词比较中,体会到用上“绿”字就把春天写活了,不仅写出春天到了,还把春风给江南岸披上绿装这一变化生动而又形象的写出来了。

根据诗句想象意境。在教学“飞流直下三千尺”这一句时,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意思,想象瀑布飞泻而下是怎样一幅画面,再引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从而更好的理解诗句的意境。

所以,在古诗教学中,反复推敲字词,既培养了小学生诸多语文能力,又让学生体会到古诗的美之所在。

⑶ 以图配诗,感受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古诗词部分也不例外。“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1〕因此,教学时,应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更好的领悟诗词的意境。

当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用画的形式来解释诗意,既能充分展示学生的绘画,理解能力,又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教学《小池》时,引导学生边理解诗意,边用简笔画画出涓涓细流和清澈见底的小池。小池里那含苞预放的荷花上面有一两只蜻蜓在栖息……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

⑷ 想象漫游,深入情境。

教学《望庐山瀑布》,在学生从诗中的字句欣赏到诗的意境之后,再通过让学生观看录象,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的优势,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身临其境,置身于庐山瀑布的美景之中,在观赏过程中,把美的图象,老师的解说,学生的吟诵巧妙的结合为一体,使学生入情入境,一种爱美、赞美的感情油然而生,并让学生畅谈此时此刻的感受,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因此,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能较快的把学生带入“最近发展区”,使其既可感受课本本身的艺术美,又可由此感受到课文所表现的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这样做,既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又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⒊ 古诗词教学要不求甚解亦无妨

古诗词中的谴词造句,有很多是为了追求韵律美,形之式美不得不为之的。例如通假,倒装等现象,这在现代白话中已基本不同。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知其然即可。还有如古诗词中押韵,平仄等,除有特殊兴趣的学生,需深入探究外,一般学生不求甚解亦无妨。

4. 古诗词教学要朦朦胧胧更是美

在学生“明诗意”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注意让学生用现代白话来翻译诗词的意思。但是,如果直译的话,译句非常生硬,枯燥乏味。所以,这里应该让学生描述大体的意思。怎么说都可以,倒也并不需要像释字环节般的字字落实。如《宿新市徐公店》中:“飞入菜花无处寻”一句里的“无寻处”,究竟是儿童天真无奈地无处可寻呢?还是余兴未尽的欲寻无处?让学生争论或保留自己的观点都比落实了更好。有时,古诗词字义的浅出,还可让学生领会到意境的深入。

总之,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应该学习,传承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这种熏陶,这种教育应从小抓起,从我们入学的那一刻抓起。因而,作为中华传统的古典诗词,应该纳入小学语文教育中。在教材之中根据不同年龄,学段的学生特点,进行合理的编排。而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把握好自己学生的特点,选择科学的方法,或诵读,或感悟,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完成古诗词的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初一半期考作文 积跬步以至千里作文 五年级作文开学了 万能的作文开头 我的个性作文 吃包子的作文 知行合一作文素材800字 龙眼作文500字 精彩的拔河比赛作文 葡萄介绍作文 枕头大战作文 作文新学期新起点 家的温暖作文 初一英语下册作文范文 九年级全一册英语作文 大学规划作文 点面结合的作文 游戏真让我着迷作文 高中作文满分多少分 三年级猜猜她是谁作文300字 七星岩的作文 妈妈送伞作文 家乡的春节六年级作文 文明的力量作文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 太阳作文600字 我家的一盆花作文 作文最美的风景600字 改变 作文 作文我的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