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谈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论文

2021-03-10 18:25:02
相关推荐

谈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论文

摘要:指出了稻米是人们生活中的主食,稻米品质与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具有密切联系。分析了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包括品种选择与布局,播种时期,合理施肥,防治病虫害等,并探讨了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优质稻米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稻米品质;栽培技术;影响;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9-0052-02

1引言

稻米是我国的主食之一,以大米为主食的人口超过60%,因此,稻米的安全状况及品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具有密切联系[1]。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稻米品质的要求也随之升高,人民普遍关注食用稻米的安全性以及优质性。稻米品质的提高不仅能够使稻米市场的需要得到满足,还能够使农业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节,使农产品的生产效益及质量得到提高。而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具有直接的影响。在水稻的栽培中,早育苗、早插秧是使稻米的精米率明显提高;施肥的科学性不仅能够使稻米外观品质得到提高,还能使食味品质得到有效改善;除此之外,防治病虫害、防治杂草、灌溉水质、收获方法与时期、仓储技术等对稻米的品质优劣均有密切影响。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及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2水稻栽培技术分析

2.1合理选择品种与布局

在稻米的栽培中,生产出优质稻米的先决条件为生态环境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结合环境条件、水稻品种的栽培特性以及生理特性,进行优质品种的合理选择,并进行合理的布局,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特性。而且,稻米栽培的最佳环境应为通风透光好、土壤肥沃、病虫少、环境污染少、水质好且水源充足等条件优越的田地。

2.2适时选择播种时期

一般情况下,水稻的生育期最低为100d,最长为180d,幼穗分化直至成熟的时间约为65d左右,其余时间均为水稻的营养生长期[2]。水稻的营养生长期决定品种生育期的差异情况,而在同一品种中,栽培地区的海拔、播种季节、纬度等因素不同而使生育期有所差异。因此,在栽培时,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的光照、海拔、纬度、气温等条件以及品种特性进行播种期的确定。

2.3合理调控密植

在水稻种植密度中,稻米质量与种植过稀、过密具有密切关系,种植过稀、过密将会降低稻米质量。因此,以群体密度的合理性为参考依据,合理进行水稻群体生长的调控,不仅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还能使水稻的品质有所提高。通常情况下,在秧苗质量差、瘦田、迟栽田等田块的水稻栽培中,可将密度适当增加,使基本苗的数量增加,从而促进多穗;而在水质、土壤肥沃等田块的水稻栽培中,应进行适当稀播,使水稻的粒多、大穗、粒重,从而使稻米品质得到提高。

2.4合理施肥

采用优质有机肥料施用可促进优质稻米的生产,优质有机肥料中的养分能够使水稻在生育期所需的营养得到满足。植物腐烂物、动物粪便是有机肥料的主要来源,经过分解、发酵后,将氨态氮释放,能够被水稻有效吸收。在施肥中,施肥时间以及种类是影响水稻品质的两个主要因素。在生育期,肥料的元素以磷、氮、硅、钾为主,其中,氮肥对水稻的品质以及产量具有较大影响。如若科学地施用氮肥,能够使稻米的产量、营养品质、外观品质得到大幅度提高。

2.5有效防治杂草

在优质水稻的生产中,水稻杂草的防治以及根除是其核心技术,对水稻的产量、品质以及正常生育具有重要影响。采用药剂进行除草是提高防治的及时性、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有效措施,水田杂草的抗药力强,因此,一般在杂草萌芽时进行除草。同时,也可在第一次施返青肥时在杂草的萌芽阶段将其根除,能够将沙草、一年生阔叶草、稻稗草等杂草防除。近年来,稻草还田技术在稻田杂草的`防治中得到广泛应用,防治效果也值得肯定。主要的方法为在插秧7d左右,捆扎稻草形成小捆并在行间平铺,可以将生长的杂草压制,稻草腐烂发酵后,硫化物的产生对杂草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2.6防治病虫草害

由于稻谷内部残留一部分化学农药,因此,应尽量不用少用化学农药进行病虫草害的防治。在防治中,应以植保方针为主,即“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可采用昆虫天敌、昆虫毒素等生物防治以及综合生态防治手段对病虫害进行防治;草害的控制可利用群落的生长优势进行;减少或避免使用高残留、毒性强的化学农药,以高效、无公害、无残留、毒性低的农药取代;杜绝传统的杀菌剂、杀虫剂的使用,使用新型生物农药进行防治,使土壤残留量降低。在水稻播种前,对种子采用石灰水、多菌灵等药剂进行浸泡,将病菌杀灭,杜绝污染源;在栽培期间,合理进行肥料的施用以及水的灌溉;针对钾缺乏的地区,可运用生物钾肥将土壤钾含量增加,且对水稻赤枯病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7灌溉科学

灌溉的技术以及水质是灌溉的两个主要方面,稻米品质的优劣情况受水质直接影响,采用污水灌溉会降低水稻的品质;灌溉水质为自流清水可保证稻米品质较高;灌溉技术的科学性也明显影响稻米品质。因此,在灌溉技术中,应将有效的促控系统建立起来,建立浅水层在营养生长期进行灌溉,能够促进分蘖;在分蘖后期,将稻田的湿润状态保持在中短期,能够保证根部良好的生态环境,对根系的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在水稻的生殖生节期,建立5~6cm的水层,避免低温冷害的发生,保证“深水扩胎”;水稻抽穗后,灌溉技术应以湿、浅相互交替,将根系活力提高,保证植株健壮;生育后期的灌溉中,不可将水过早停止,田间持水时间应较长,否则将会使稻米的品质明显下降。

2.8收获及时

水稻最佳的收获时期为完熟期或黄熟末期,气候条件、品种不同时,收获期存在一定的差异。过早收获将会导致青死米、未熟粒数量较多,稻米中的蛋白质具有较高的含量,导致米饭变硬,降低食味、加工品质;而过晚收获则会降低稻米的光泽度,出现较多脆裂,降低香味和黏度[3]。因此,适时收获是保证稻米品质的重要因素。

3结语

水稻是我国人民群众的主食,且近年来我国的粮食逐渐对韩国、日本等国家销售,具有激励的粮食市场竞争,因此,稻米品质是保证其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提高我国稻米的生产品质,不仅能够将民众的生活质量提高,还能保证其市场竞争力。因此,科学合理地实施水稻栽培技术,早育苗、早插秧、科学施肥、积极防治病虫害及杂草、合理灌溉、及时收获等,使稻米品质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海,赵欢,何佳芳,等.稻米营养品质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3,17(6):85~89.

[2]王爱辉,王勇,耿文良.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J].北方水稻,2013,14(6):31~33.

[3]丁芬,蔡伟,刘宪平.稻米品质影响因素及生产技术措施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4,30(10):54~56.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旅行作文 作文八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作文 心理描写作文 高考日语作文 成长的作文题目 梦想500字作文 作文英文怎么说 初二作文800字 启蒙作文 知足作文 作文3000字 人物作文800字 写一封信的作文 不平凡的作文 童年作文结尾 体育素材作文 老师作文800字 冬天景色作文 桃花源作文 高中作文摘抄 项羽 作文 小猫作文300字 作文这一天 愤怒作文 60字英语作文 榕树作文 初中作文摘抄 梦境作文 作文600字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