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分析居民家庭用水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的论文

2021-03-13 23:45:02
相关推荐

分析居民家庭用水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的论文

1材料及分析方法

1.1调研方法和样本的基本情况

文中数据由北京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社会阶层分化的北京城市居民水消费分析”课题组入户调查取得。调查是由北京联合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的本科生及部分研究生在2013年6 -7月完成的。调查采用配额抽样的方式抽取样本。为了保证问卷的代表性,在抽样中对家庭结构和家庭中的调查对象进行了控制。要求每个学生调查自己熟悉的数个家庭,在家庭的选取上,适当根据家庭人口学特征进行配额,如家庭结构控制,每个人在家庭的选取上,要兼顾成员主要为老人的家庭、核心家庭以及独身家庭;家庭中调查对象的控制,即在一个家庭中,调查对象不能都是一类人,老年人、中年人、年轻人、男性、女性等各类人都应该有所覆盖。按照这种抽样方法,共获得问卷976份。数据分析采用SPSS18进行数据处理和模型分析。

1.2主要指标

文中研究因变量有两个:月家庭总用水量(吨)和月人均用水量(吨)。自变量分为六类:1)个人特征,包括年龄(岁),性别(男=1) ;2)家庭特征:家庭平均人口(人),人均住房面积(m2) ;3)社会经济地位因素:一是教育程度,包括初中及以下、高中、职高或者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分别赋值为1,2,3,4,5,二是家庭消费水平,包括3万以下、3 -5万元、5一10万元、10一15万元、15万元以上,分别赋值为1,2,3,4,5,三是收入水平,包括5万元以下、5一10万元、10一15万元、15 - 20万元、20一30万、30万元以上,分别赋值为1,2,3,4,5,6;4)用水行为:一是每周洗衣次数,二是每周拖地次数,三是是否一水多用,四是”您洗脸洗手是否随时关水龙头”,五是”您洗碗筷是否不间断冲洗”,六是”您洗澡用沐浴液时是否关掉花洒”;5)水危机意识,即”您对北京的水资源担心吗?”采用五级测量,包括非常担心、比较担心、有点担心、不担心,没有想过,分别赋值为1,2,3,4,5;6)水价感受,即“你认为目前的水价如何?”采用五级测量,即很高、较高、一般、较低、很低,分别赋值为1,2,3,4,5。

2讨论

文中研究中部分验证了以前的研究观点或经验假设,具体来看:

首先,家庭人口与用水量的关系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家庭人口数越多,家庭用水量越大,而人均用水量却越小,家庭人口对用水量存在规模效应,这与Arbues和Barberan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人口的规模效应在节水政策上应有所体现,阶梯水价应该对人口多的家庭有所优惠。 其次,用水行为的影响。模型中居民用水行为如家庭每周拖地次数、洗碗筷是否不间断地冲洗等对用水量的影响非常大。用水行为的影响,这两个变量对家庭用水量和人均用水量都有显著影响。生活中节水与否对用水量大小的影响大大超过水价、家庭人口等客观因素对用水量的影响。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也是我们推广节水行为,进行节水宣传的客观依据。

文中研究也有与其他研究或者经验假设不一样的独特发现,具体如下:

(1)模型中教育程度对用水量没有显著影响,这与我们的假设不一样,也与以往的研究有所不同。如前述周景博的研究表明,家庭主要成员对其家庭用水需求的影响程度随着其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先上升后降低,文中研究数据中对教育程度和用水量的双变量分析也显示,教育程度越高,家庭用水量越多。但模型中在各种因素相互控制以后,教育程度高低对用水量的影响不显著了,这说明不同教育程度之间用水量的差别从根本上来说是由其他方面不同而造成的,其差异被消费水平、用水行为等其他各种因素所解释了。

(2)研究发现,家庭收入水平对用水量没有显著影响,而家庭支出水平则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这与Piper等人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即收入水平影响人们的用水量。但与国内学者根据宏观数据得出的研究结论一致,即收入水平对用水影响不显著。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我国收入分配并不规范,高收入者倾向于少报收入,导致收入不能反映实际的生活水平,而且,由于很多人是从过穷日子走过来的,即使收入高,但是在生活方面还是很节约,所以导致收入对人们的用水量影响不显著。

但消费水平是非常显著的。消费作为生活方式的一种经济表现形式,消费水平高者意味着他们的生活方式更倾向于享受性、奢侈型而非节俭型,由此影响到用水量,即消费水平越高,用水量越大。由此可以认为,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必然导致对水的高消费,而长期形成的生活方式对用水量的影响则具有决定性作用。这在以往的研究中并没有涉及到。综合收入和消费对用水量的影响结果,可以说收入提高是用水量增加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用水量高低最终是由生活方式或者用水行为方式来决定的。虽然从宏观数据看,一个地方收入水平高,其人均用水量就多,但是从截面数据看,具体到每一个社会个体,其用水量则是由其生活方式所决定的。

(3)主观意识对用水量的影响。以往的研究认为,即对水资源匿乏的认识越深,节水意识会越强。水价提高,可促进人们节约用水。但是本研究的结果却显示,那些对水资源表示担心的人,并没有因此而减少用水,反而随着担心程度的增加,其用水量也是多的。这是因为用水量大的群体,也是社会阶层地位比较高、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群体,这个群体思想意识水平较高,能够认识到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但是很多人并不会因为公共资源短缺而改变自己的消费方式。这进一步强化了我们的社会学假设,即由生活方式而决定的行为方式对用水量的影响具有关键作用。对水价的反应也是如此,即认为水价高的`人,反而是用水量大的人,也就是说,虽然觉得水价高,但是这些人并没有因此而减少用水,这也进一步说明用水行为的明显特征以及价格调整对于用水量调控的局限性。

(4)住房面积与用水量的关系,研究结果都与我们最初的假设不符。人均住房面积的大小对家庭总用水量没有影响,但是对人均用水量的影响则是显著的,这说明,住房面积大小本身并不会影响用水量,而与家庭人口多少相关的人均居住面积对人均用水量是有影响的。这与周景博的研究结论也不一致,该研究发现人均住房面积对居民用水影响不显著。他的用水量是总体指标,而本研究是人均指标,这可能是导致结果不同的原因。这一发现有助于把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澄清认识。

3结论

居民用水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家庭人口数、家庭的消费支出水平以及用水行为对居民用水量的大小具有重要影响。而主观认识(如对水危机意识以及水价感受)虽然都对居民用水量有影响,但是认识的差别并不能减少用水量,而是相反,既意识水平高者其用水量也多。这说明,在人口、人均居住面积等客观因素都一定的情况下,由消费支出水平而体现的生活方式差别和己经形成的用水行为差别对用水量大小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而且上述二者的影响是相互独立的。这进一步说明,对水的消费既有阶层化的一面,又有个体化的一面。一方面,家庭消费支出水平越高,总用水量和人均用水量也越高,说明对水的消费具有社会阶层分化的特点。高消费阶层与低消费阶层用水量有显著差别。但是另一方面,在个人特征、家庭特征、收入消费水平等因素都控制的情况下,人们的用水行为仍然是显著的,说明用水量大小不仅是阶层和群体分化的问题,它还与个人长期形成的用水行为方式有关,用水行为对用水量的影响说明用水又具有跨阶层的特点。

总之,生活方式和用水行为具有刚性特征,其对用水量大小具有决定性,而水价感受高或者水危机意识的增强并不能减少用水量。由此可见,虽然水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人们节约用水,但其效果不可高估,而由生活水平提高和用水方式不同对用水量的影响更值得重视。因此,对于促进节约用水来说,在人口、生活方式等因素很难改变的情况下,节水行为的培养和引导比价格调控更加重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的滋味作文 地震作文 作文期待 作文技巧 那一刻我长大了500字作文 那一刻我长大了400字优秀作文 穿戴式跳d放在里面逛超市作文 什么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00字 乡情作文600字初一优秀作文 妈妈我想对你说作文300字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300字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一件有趣的事作文500字 他感动了作文500字 一件有趣的事作文300字 我的微幸福作文 窗外作文800字初二 以阅读为话题的作文 成长的脚印作文 我的童年作文400字 让我欢喜让我忧作文 因为有了你作文 friendship作文 闲不住的奶奶作文 我的同桌作文400字 我熟悉的一个人作文 代写作文 知足常乐的作文 我喜欢的一个人作文 我们一起走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