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精选文化的高三原创作文

2021-03-19 07:00:02
相关推荐

精选文化的高三原创作文

编者按:如果大家觉得内容不错,记得分享给你的小伙伴们哦!内容简介: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的大国,英雄人物辈出不穷,文人骚客更是多如牛毛。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 有兴趣就读继续看完以下内容吧!

欢迎大家阅读《精选文化的高三原创作文》,此文由作文网小编推荐,大家多多指教!

作文一:文化底蕴(高三/1000字)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的大国,英雄人物辈出不穷,文人骚客更是多如牛毛。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是老祖宗们留给我们这些后辈的无价之宝,从根本上来说我们的文化是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具备的。但是现在我们却在争相学习外国文化,岂不是守着金山而要饭?可笑至极么?

我有个朋友,关系很铁,有一次他来我家做客,由于太晚了,就住了下来。第二天清晨,他把我摇醒,我正在神游中的时候,他突然来了一句:“今天七月七,赶紧给你对象打电话!”我拿起了手机一看,顿时无语,7月7号,这位大神居然不知道七夕是阴历。从这可以看出,我们这一代对中国古老的节日渐渐不重视,有多少人不看日历就知道清明节,端午节是农历几号?相反我要是说愚人节,情人节,可能你的脑海里会迅速反映出是多少号吧!还有很多关于节日的习俗,这些古老的习俗也在渐渐消失。西方节日的习俗我们却铭记在心,作为中国人的我们难道不感到羞愧么?

现今不论是学生也好,还是成人也好,都在火热的学习英语。各种英语教辅层出不穷,相反《论语》,《老子》,《春秋战国》等书却是少的可怜。《论语》,《老子》,《大学》,《中庸》我们这几代人有多少人还能背出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又有多少人还记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又被多少人歪解?有些人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中国话从小说到大,考试也好、人际交流也好肯定没问题,于是乎开始玩了命学习英语,跟上潮流。我只能说太可悲了,谁敢说他自己国语说的一点问题都没有?有多少人英语说得是滚瓜烂熟,而中文却是颠三倒四?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流行幼儿英语,各种补习班接踵而至,我很费解,一个连中文都说得不利索的小孩学的哪门子外国话呢?在高中,很多中学生不重视语文,仅仅当作任务来学习,完成书本上的要求就万事大吉,上课也是敷衍了事。相反数学,英语等学科却是忙的热火朝天。

外国固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西方各国以区区几百年的时间迅速崛起,超越了中国,定有他的过人之处。但是我认为学习外国是以不失去本民族特色为前提的,诗书礼仪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族魂!外国人的思想开放,敢想敢做以及开放的政治管理都是我们的榜样。老夫子固然不好,但是身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去了解先辈们的思想,毕竟那是经过五千年洗刷所提炼出来的。美国总统里根曾经说过:“让每个人的智慧发挥到极致。自由市场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如同中国古代哲人老子所言:‘治大国若烹小鲜,不要过多的干涉它’。”孔圣人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西方文化好处很多但也有许多弊病,中国文化亦是如此,但是我们非得连通弊病一起学么?答案很显然。

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得兼,国家需要发展,时代需要进步,如果不想像几百年前那样被人轰开国门就需要接受世界的潮流,国家就需要与世界接轨。既然接轨,一些弊端也就会从中产生,能不能使熊掌和鱼得兼,不是一味的依靠政府部门过滤,而是建立起属于我们的价值观,教育部门,各行各业的老板们,各个孩子的家长等等我们这些人必须树立属于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接受外国优良文化的同时,也要开始重视那被我们这代人所遗忘在角落里的中国国学。

高三:刘金泽

作文二:倒退的文化(高三/600字)

在我看来,中国的社会在前进,文化在倒退。

即使我说的有点夸大,但,起码历史和语文是这样。

历史是一个很古老的东西,我们没有什么必要去研究它,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吧。好也好,坏也罢。我们不可能永远的停留在昨天。

就像考古学家,天天就围着个生了锈的铜器或缺个角的破碗,拿个放大镜,研究个半天。且不说那碗有多么大的价值,就是华夏始祖“皇帝‘‘用过的碗又能怎样,照样不是一摔就碎,能给这个社会带来什么震撼。

可我们还要学历史,考历史,以至于背历史。把大好的时光浪费在已不在的事物上。

再者就是语文了。语文,我暂且理解为语言。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他哺育了我们,按理我们不能忘记他,可是现在,我们表面上没有忘,事实上我们已经忘记了。在社会,在学校,在人们的意识里,英语已经完全超过了汉语——我们的母语。

人们只想尽快的适应这个社会,因为没有人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被淘汰。英语是国际语言,中国要在国际上立足,语言是关键。试想,两个人站在一起,连话都听不懂,还谈是合作?

既然汉语没有成为国际语言,那么,我们就应该勇敢地放弃,我们可以从一开始就学英语,把汉语做为一门选修课,让有兴趣的人去做。可以的话,我们中国强大了,可以把国际语言改为汉语,这样,才真正发扬了中国的母语。

历史也一样,甚至我们可以完全把他丢掉,我们要向前发展,我们不能沉迷于过去辉煌之中,要知道,唐朝的梦已经醒了,而且,我们是被人用暴力打醒的。我们记着历史能干什么,我们能把当年蹂躏祖国的英国。日本……从地球上除名吗?我们不能,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社会是要发展的,而文化一样要进步。

作文三:谈我国文化(高三/500字)

今天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么一个数据,我国流失在国外的文物至少有165万件。起先,我也是一惊,但后来一想,也是情理之中的。

说起我果的文化,那可是经历了五千年的风风雨雨的孕育而保留下来的,在当时可谓是无比的灿烂和辉煌的。而那些也是值得我们千千万万中华儿女所骄傲的。

但好景不长,其他一些国家看出了其中的价值,产生占有的欲望也是理所当然的,毕竟我国的文化是别的国家无与伦比的。

清朝末年,政府的腐败,外国的"侵略,使中国这个大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洗劫。我们的损失不仅仅表现在金钱的赔偿上,更表现在文化遗产的流失上。圆明园的被烧,敦煌石窟的开采,等等的等等,这都是我国的耻辱。五千年完美的文化就这样在血雨腥风中度过了几百年。岂不痛哉?先不说历史,光说现在,还不是每天都有大量的文物去国外旅游吗?有多少呢?这就要去追问那些利欲熏心的腐败国民了,不说其他,光越来越多的盗墓者的出现就是个例子。

一个民族重要的是能创造文化,但更重要的是有能力去保护文化。从现实来说,我们中华民族在这方面确实有待提高。如果我们连本国的文化都保护不了,还谈何保护国家呢。

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我们作为华夏中国的儿女,就应该提高警惕,增强意识,为保卫我国珍贵的遗产而尽自己的一份力。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明天。

作文四:文化的风度(高三/800字)

世界由无数个人构成,无数个人也由无数个他人构成,我们同处一个星球,却也迥然不同,得以使我们一环扣一环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文化。文化是让人们在这个众说纷纭的年代找到共存感;文化是让无处安放的灵魂找到聚集点;文化是让千千万万个你、我、他变成我们,一同共荣辱、同生长。

近来,“地铁藏书”的活动被媒体纷纷报道,旨在推动城市阅读,推动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虽然有人对此提出异议,认为只是一种营销手段,但不容置否的是,此次活动的本意却是值得提倡的。书承载着文化,也是共享文化较简单的方式。书中每一段的百转千折,每一句的千锤万炼,每一个字的斟酌推敲,都传递着构思者的思想,传递着一种尚在萌芽的文化。固然,“地铁藏书”有助于推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这个世界更新得太快,我们甚至来不及下载。我们行色匆匆,埋首于碎片化信息间,像一个个城市的过客;很少有过归属感,只是藏匿在城市某一个角落;机械式的微笑的背后是挣扎过的灵魂这是如今的我们的病容,而文化恰好是一剂良药,服用下去,我们会找到一种灵魂上的共鸣,让原本那个渺小的自我变得有意境、有深度,就好像一个长途跋涉的人忽然到了摩天大楼的顶层,在落地窗俯瞰人间的烟火,然后长舒一口气,那一刻人会变得通透甚至豁达。

文化如此之厚重,它必定需要一种形式去呈现,这种形式绝非是走过场,而是让人们在形式中形成意识,在意识中逐步强化。

地铁上看书,是在这个喧闹嘈杂的时代里寻找一份净土。当然,不仅仅局限于这一种形式,我们可以在更多的地方藏书、看书、传播文化。因为这一切都旨在在飞讯发展的时代去见缝插针地传播文化,让更多的人受益于文化,让文化融习于生活。这是文化的风度。

你的气质来源于三处,你读过的书,你爱过的人,你去过的地方;你一定会读很多书,因为书传递着文化;你也一定跟你一样爱读书的人相处你,因为他们接受过文化的洗礼;你也一定去过那些特殊的地方,因为那里的周遭环境都有文化的底蕴。所以,你不拘泥于形式,因为你气质不凡。

一个真正愿意接受文化熏陶的人一定不会在乎哪种方式阅读,因为他在乎的是虔诚地捧起一本书,潜心阅读,因为他和文化一样有着同样的风度。

作文五:文化的思忖(高三/800字)

读了余秋雨教授的《文化苦旅》,我的思绪也跟着大师的脚步迈过山一程、水一程的坎坷,风一更、雪一更的艰辛,从中华大地出发,沿长江流域南下,饱经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兴衰,进行了一次文化路途的旅游。

历史碾过神州大地,有袅袅的轻烟

中国的文化也着实是一场苦旅。从莫高窟、柳侯祠,再到天一阁,我们看到了文人墨客悲凉的命运和文化历史的疾苦。在神州大地上,无处不弥漫着这悲怆的硝烟。每走过一个地方或经历一个古迹名胜,就有一段故事,一段苦涩的记忆,引起一缕浅浅的新愁,令人惋之,叹之。我们能从古人的文字里去感悟和体会演变了的春花秋月,去追溯那依稀了的岁月,去吊唁那过往了的辛酸,去寻一份接近真相的答案,抑或去探索那字里行间飘逸出的洒脱人格

我们也仿佛成了那些被流放的志士,在不曾熟悉的异地或荒处生活,在逆境里慢慢老去,荒芜了一地的抱负,在昏暗的社会里踽踽独行,孑然一身,做着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我行我素。既然人人都向往那繁华官僚之地,而那与自己志向不相同的地方,又何须再留恋?还不如远离这喧嚣,走向宁静之区,去寻觅自己心中的那份宁静与安逸、放荡与洒脱,去追逐心中的意愿。不用去领会别人想些什么,也不怕别人读懂自己的心思,轻轻松松,散散淡淡,平平常常,实实在在,从从容容,真真切切,甚至退后一步三思而行也不要。这种傲骨,这样的气魄,铸就了伟大的人格。

这就是中国古人的风格,这就是中国的文化,熠熠生辉的文化,铮铮铁骨的文人墨客所推从的文化。或许这与当时的事道相悖,但正因为有他们所建立的精神王国,才使中国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延续至今。

我们读着那些沧桑了千年的文字,透过岁月的长河,去发现另一个世道,拾获另一端残缺了的记忆,了解那段人物背后的辛酸无奈,悲催命运及那段曲折的人生旅程。让心灵做了一场旅行。比起故人来,我们没有羁旅之苦,也无牵绊执行,有的也只是那颗有着同样热爱生活,热爱美好事物的心灵。

解读这段渊源博大的中国文化,就像是对曲曲折折的人物命运的解读。我们不能改变历史,也不用去评论孰是孰非,但我们可以回眸历史,回眸历史下的那些伟岸的身影,在中国神州大地上不曾走远的身影。

书翻千秋史,谈尽古今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它日,我们也学李白荡一叶轻舟,仿陆游驾一头毛驴,徜徉在中国的神州大地,去探寻古人的足印,做一次真正的旅行。

感谢阅读《精选文化的高三原创作文》,欢迎持续关注作文网,小编将为您推荐更多精彩内容!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向往的生活作文 关于奉献的作文 雪作文300字 冬天作文500字 初春的作文 春节作文的开头 奋斗作文800 乡村景色作文 说明文作文400字 积极向上的作文 真情流露作文 英语作文30字 杭州西湖 作文 梧桐树 作文 黄鹤楼作文 礼物作文400字 腊梅作文 醒来 作文 碰撞作文 旅行作文600字 写人叙事作文 青春作文500字 描写妈妈的作文 植物作文400字 关于想象的作文 游乐场的作文 人工智能作文 二年级作文题目 第一次作文400字 回忆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