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我校学风状况及建设的调研报告的调研报告

2021-04-12 04:45:02
相关推荐

我校学风状况及建设的调研报告的调研报告

在学习实践科学的发展观过程中,按照党总支的要求,要解放思想、调查研究,于是,我对我校学风状况和学风建设进行了调查,如有疏漏请指正:

对于大学来说,培养和形成两种风气最为关键,

一是教风,

二是学风。

当前,加强学风建设已成为各高校的共识。何谓学风?有狭义、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讲,学风特指学生的学习风气;从广义上讲,学风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优良的学风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教育质量的重要内涵,它体现了学校的办学观念和理念,同时也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和管理水平。学风建设是学校的灵魂,好的学风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是学校创品牌、树信誉、谋求生存发展的基础。作为一所地方高校,__大学一项关注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始终把学风建设当作重点来抓,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但是,由于历史和社会和其他多方面的原因,我校的学风并不令人满意,还存在很多问题,不容乐观。根据调研,现将具体的学风状态及对策回报如下,以供领导和老师们共同来研究与探讨。

一、我校的学风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的学风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发现学生在学风方面出现了很多不良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

(1)学习浮躁,不肯花力气,急功近利;

(2)艰苦奋斗精神淡化,贪玩耍、消费高;

(3)诚信意识弱,考试作弊,学习成绩下降;

(4)团队精神弱化,生活纪律涣散;

(5)上网成瘾,玩游戏的时间太多;

(6)谈恋爱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太多。

这些现象,虽不是主流,但影响不好,与我们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的要求是不相容的,与形成良好的学风是相悖的。学生学风中存在的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一是“扩招”后高校新生的`素质对学风的客观影响。

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学校、学生、家长都重视应试教育,使学生素质提高不全面,个别学生素质呈下降趋势。

第一,入学学生层次参差不齐,高考成绩相差几十分甚至百分以上,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同一节课中出现“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消”的现象。

第二,并轨后学生的市场意识增强,对专业的选择强调热门、强调个性发展。这给绝大多数的非热门专业如何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第三,学生学习目的不一,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态度。有的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有的怀才不遇,怨天尤人,学习缺乏积极性。

第四,在校生中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父母、亲戚朋友的呵护与迁就,生活自理能力差,生活习惯较差。

此外,随着近几年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分制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化,对教育和教学工作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学校师资紧张,办学条件跟不上办学规模的发展,超负荷运转;学科专业存在结构性矛盾,教学组织和学生管理都碰到了许多新的问题。

二是教书与育人相脱离对学风的直接影响。

第一,“教风”不正。“教风”是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作风。教书育人,老师不仅教学生知识,还教学生做人。教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风的好坏。有的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照本宣科,不管教育方法,不管课堂纪律,只追求上课数量,不追求上课质量。有的老师把精力放在搞科研做论文上,教学水平不高。

第二,管理与教学相脱离。在教学与管理的结合问题上存在不足。有些教师只知道向辅导员或学院领导反映学生课堂上存在的问题,而不予以管理或根本不管课堂纪律;有些课程人数众多,学生来自不同的院系,有些学生不主动配合教师进行课堂管理,迟到缺席司空见惯,这都影响了良好学风的建设。

第三,学生工作人员积极性发挥不够。近几年来,由于学生人数的急剧加大,学生队伍思想不稳定。每个专职辅导员所带的学生太多,工作无法深入细致。学生工作队伍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责任心不强,没有根据新的形势和学风的现状思考科学的管理办法,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三是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对学风的影响。

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物质至上、享乐主义等不良倾向,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校文化氛围和学生的学习心理,导致浮躁、功利、散漫、虚夸、动力不足等学风的病理现象。高校周边环境严重影响学风,社会上不同的文化思想观念、行为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涌进校园,大学已不再是“一方净土”。当然,信息时代对学生学习理念、学习方式、学习手段、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的辐射和大学生就业环境的变化对学风建设也存在不良的影响。

二、加强我校学风建设的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学风问题,建议我校应采取以下措施,以促进学风建设。

(一)以科学的理念指导学风建设

深入宣传“让每个人都成功”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让每个人都成功”,首先是让大学生成功,大学生成功的首要标志是学习成绩,其次是综合素质。这种理念和观点必须从学生入校那天起就对他们进行教育,使之在理性的指导下进行学习。

同时,广大教师和干部以及管理服务人员,都更应该深入理解“让每个人都成功”的理念,牢固树立“学生为本”的理念。对教育来说,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对学校来说,学校大计,师生为本;对教工来说,育人大计,学生为本。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目标观和以育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是我们

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我们要求广大学生工作者从学生本身出发,代表学生的利益,维护学生的利益,为学生的利益服务,要真正地做到爱生如己、待生如子、教生如友。

(二)以学风建设为核心,抓好学生管理工作

完善各种与学生有关的制度。比如建立科学的学生宿舍制度,导师制度。所有这些制度必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使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的放矢,根据新时期学生工作的新特点,突出学风建设和素质教育,激励与约束并重。

建设相关的平台,使学校教育与学生“三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相结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倡学生“三自”管理。可以成立学生自律委员会、学生教学质量监督委员会、学生伙食监督委员会等组织。

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多多支持和专业学习、素质教育等有关的社团组织,给学生社团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为学生提供锻炼和发挥才华的空间。

(三)强化第一课堂,做好第二课堂

学生除在第一课堂(教室)受教育外,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之外,我们把课堂之外称为第二课堂。因此,在学风建设中,我们要注重“两个课堂”都抓。学校所有的学生工作者都应配合教务部门和教师抓好学生的学习纪律,尤其是注重发挥院分管教学和学生工作的领导、团委、学生处、学联、文联、关工委系统的作用。同时,加强宿舍管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场所。

(四)营造良好氛围,培育优良学风

坚持我们的文化理念,大力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一是注重人文精神,挖掘人文教育资源;

二是以大型学术活动和文体活动为载体,营造文化氛围,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此外,学校在扩大办学规模、加快校园环境建设的同时,努力加强教学、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弘扬先进,树立典型,多出人才,多出精品。同时,学校应加大投入,美化校容校貌,扩大图书馆和网络服务的软硬件设施及管理,让学生们读书、借书、上网更容易、更方便。

(五)加强教风管理,促进学风建设

没有好的教风,就不会有好的学风。教师在学风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要使学生学风有根本性好转,教师是关键。为进一步促进教风,应制定相关的政策,如支持和鼓励教师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培养工作,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有较大影响的教书育人专家;造就一支符合时代要求,能发挥师范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建立优化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引入“末位淘汰”制度;推行了学生评教制度,以进一步促进教师迅速提高教学水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一百字作文 四年级写人作文 景色的作文300字 英语高分作文 想象力的作文 志愿服务作文 英语作文读后感 一个字的作文 感想作文400字 六年级语文下册作文 四年级100字作文 四年级作文写人 坚持的作文题目 出炉作文 写人的作文600 二年级作文50字 青年担当作文 文竹作文 昙花作文 作文我的妈妈怎么写 想象作文四年级 协作文档 介绍我的家乡作文 作文辅导老师 关于自我的作文 雪400字作文 英语作文推荐电影 写人类作文 书作文300字 写事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