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的论文

2021-05-28 15:45:02
相关推荐

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的论文

第一篇

一、跨文化交际培养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现状分析

1.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从词义来说,一般情况下指的是使用不同种语言交流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在语言和文化背景上具有差异性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过程。“它作为一种现象久已存在,但是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是近些年才开展的。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丝绸之路”就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典范。跨文化交际就是指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进行相互间的交流与交往。”从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冲突来看,大部分冲突都是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在野蛮时代,人们人们不理解文化差异的重要性,认为强者就应当征服弱者。而进入和平年代后,越来越多人认识到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并学会尊重文化差异,因此缓解了许多争端与矛盾。世界范围内的商业交往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商业交往虽然不像战争那样恐怖,但中国有俗话称“商场如战场”,这也表明了商业交往活动的激烈。在英语成为世界语言后,越来越多人愿意去主动学习英语。但是单单从英语的语言本身去学习训练,只是掌握了一门语言。在实际运用中,考虑到不同文化的差异甚至可以说是冲突,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特征,即使熟练的掌握英语,仍然会对商业交往活动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商务英语的日常教学实践中,除了基本的语言教学训练外,增加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

2.教学现状。从我国目前高校课程设置中,我们发现大部分高校,包括本科、专科学校,基本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但是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时候教师往往只注重日常英语读写听说的教学,而忽视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可以熟练掌握日常商务交往中英语的运用,但由于中国与外国文化背景的差异,在实际操作中不注意的话还是会闹出笑话,甚至带来商业上的损失,这是十分不利的。并且从教师本身来看,大部分教师在英语教学上都具有较高的职业水平,但这种职业水平仅仅局限在英语本身的语言教学上,而对于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则很少有人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虽然在部分高校中,教师在课堂的授课过程中会提到跨文化交际的内容,但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这些都是我们在未来的教学实践改革中需要注意到的。

二、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除了基本的专业英语教学外,还应当设置专门的课程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培养中,我们认为必须体现的有两点,一是需要通过模拟真实的语境现场,让学生参与到其中,实际操作。二是理论性的概念传授,让学生了解到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学会转变固有的“中国式思维”。“商务英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商务知识与英语的结合,这个特点就注定了商务英语的教学必须加入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在课堂上,学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学习和掌握了与贸易相关的商务知识,了解了贸易业务的流程,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意识到商业贸易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因此这项交留技能在工作的欠缺尤为突出。”

1.构建真实语境,加强实践锻炼。首先从构建真实语境,加强实践锻炼来看。传统的中国式英语教学课堂,从教师到学生自身,往往只注重英语本身的语言学习,即我们所熟知的听说读写部分。然而商务英语由于其本身的专业性导致其与普通的英语专业学习不同,更加注重在商务交往活动中的实践功能,因此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多加锻炼。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协助学生构建真实的语境,现在大部分高校中都有外籍教师,通过外教与学生沟通,将课堂模拟成商务交往场景。令学生分组,模拟商务活动的双方,运用英语对话。在此过程中,外教可以将自身的文化背景阐述给学生,通过模拟与中国文化不同的文化氛围以及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训练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思维方式转变,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差异。其次,除了一般的模拟训练外,由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由于文化差异而带来的问题。因此在学校的日常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基本的语言内容外,还需要专门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尤其是以欧洲国家和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文化背景。高校在课程设置中应当设置相关课程,而不是仅仅靠一些教师在课堂上的只言片语,这是远远不够的。

三、跨文化交际培养对商务英语运用的影响

商务英语的应用范围是国际间的商业活动,而国际间的商业活动必将涉及到文化差异问题,甚至会对商务活动的结果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除了英语语言的基础性学习外,在运用过程中也需要了解到对方的文化背景,结合商业伙伴的文化背景来进行商业活动。跨文化交际在商务英语运用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实际的商务交往活动中,我们发现主要有一下几点。首先从最常见的时间观念看,一般常见的美国、瑞士、德国等国家一向以严谨著称,他们一般喜欢严格遵守时间,而法国人则在一些时候给人留下时间观念叫差的印象。所以即使面对都是西方国家,但对于不同的国家,在时间观念上是有一定区别的。尤其是在面对严谨的德国、瑞士人,要特别注重时间观念,否则必定会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从而影响商业计划的进行。其次,从日常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来看。我国一般在见面时采用的是握手礼,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并拉近双方之间距离。而欧美等西方国家则习惯于贴面礼,如果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来理解这种礼节,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但如果在商业交往中真正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需要通过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来理解他们不同于中国传统思维的礼仪方式。除此之外,还需注意的是在交流过程中的说话问题。商务交往活动中在开始的时候,双方为拉近距离可能会说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以此提高对方的谈话兴趣。而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问题,很多中国人在见面时喜欢询问对方的家庭、年龄等问题,但这些问题在西方人看来都属于较为隐私的问题,是十分不礼貌的。通过三方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跨文化交际在商务英语中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而跨文化交际能培养的基础在于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并且要学会尊重理解这些不同的文化。在实际的商务英语运用过程中,在商业交往活动开始之初,我们首先就要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习俗、俚语等,认识到对方不同于我们的文化习惯等等。在正式的商业活动交往过程中,根据对方的习惯运用语言能力来进行沟通和交流,保证利益的最大化。高校在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中,也应当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设置专门的课程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

四、结语

跨文化交际培养对商务英语运用具有很大的影响,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就是对商业交往中对方国家独特的文化背景的理解与把握。在过去的商业交往活动中由于对对方文化不重视而造成的商业损失屡见不鲜,所以我们应当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让英语可以真正的学以致用,为商业交往活动中谋取利益的最大化。

作者:陈倩倩 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第二篇

1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成因分析

1)英汉文化差异

由于所处的生活环境、地理位置的差异,各民族文化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使得英汉文化各自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比如中国人对优秀的历史文化倍加珍惜和重视,有着尊老爱幼的民族传统,凡事都讲究长幼尊卑,甚至在称谓上也表现出很明显的长幼之分。这样就造成汉语中的称谓有很多,而且划分细腻,家族里的成员又根据血缘、姻亲的关系划分不同的称谓,直呼长辈其名的现象一般不会出现。而在西方语言中,“sister”是姐姐、妹妹,“uncle”是叔叔、伯伯、舅父、姨丈等,对好些人都用这种貌似笼统的称呼。再从生活习俗上的差异来看,如果交际双方对彼此的社会背景缺乏了解,就不能正确理解一些词语所表达的含义,从而造成误会。例如在汉民族的意识里,“牛”是用于从事农作的动物,称对方为“牛”,就有夸赞其任劳任怨的意思,而英国人在早期是用马耕地,所以用马表示任劳任怨,即“worklikeahorse”。又如西方人认为狗是忠诚的代表,“luckydog”这个词的意思是幸运儿,而“dog”在中文中一般表示贬义,因为诸如此类的差异,所造成的交际障碍层出不穷。

2)价值观念不同

按照中国的传统,中国人在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方面,通常要求做到自我压抑,奉公守法,与集体、与领导保持一致。而西方更为注重人性的张扬,在人性面前一切都退居其次。在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念中,人与人之间没有投桃报李一说。他们觉得向朋友赠送礼品只是为了表达感情,而不是为了满足朋友的需要,所以对于赠送的礼物一般并不怎么看重礼物的价值。然而,中国人喜欢倾其所有,热情好客,并对于礼品的价值很看重。另外,西方人大多对于个人时间和工作时间有严格的区分,日程安排很紧凑,时间观念强,讲究效率,因而对中国人的“公私不分”难以苟同。

3)行为方式各异

商务交际的失误通常是因为行为方式的差异所致。中国人彼此见面问好通常说“你在干啥”“你去哪啊”,诸如此类。英美国家的人们对于这些热情的招呼,心理反应不是不明所以,就是不愉快,他们觉得这些都是私事,与别人没多大关系。单单就餐桌礼仪上,我们就能明显看出东西方行为方式大不一样。西方人在餐桌上对于喜欢吃的食物,绝不会隐藏自己的意愿。而中国人的餐饮文化中,讲究各个方面的礼仪都必须恰到好处,不至于失了礼数,更不会过分粗鲁。

4)约定俗成的交际规约

曾有一个中国企业与一家国外的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业务往来也比较成功。外方公司高层曾派代表访问中国,我方企业给予特别关注,参照中国的标准,在高档饭店宴请代表团,还为他们准备了价值不菲的特色礼品,不仅如此,交流之余还安排他们去有特色的景点游览。然而当我方代表去西方访问该企业时,我方代表都感觉很不舒服,怀疑外方是不是有继续合作的诚意,认为自己不被外方所看重。这是因为,对方居然用一家私人住宅改造而成的饭店为我方代表团接风洗尘,并且用餐地点就在会议室,只是吃了些披萨饼、三明治和果汁之类充当午餐。最后,对方也只不过是赠送了一件印有该公司标志的T恤衫当作纪念品。

2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对策略

2.1教师角色转变

跨文化交际需要教师转变角色,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自主接受知识,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从而提升商务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1)商务英语教师角色转变的.理论依据教师角色转变是以人本主义的教学思想、建构主义学习观和“输入假设”理论为理论基础,旨在深入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学习者的思维和认知过程,充分调动和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人本主义的教学思想强调以人为本,主张认知和情感并重,从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做起,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去探索新知。就如罗杰斯指出的:“真正有益的学习与人所具有天然学习潜能相一致,只有当所学内容使学习者能主动参与、和学习者具有相关性时,学习者的智慧和情感才能充分调动起来”。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在教师引导下通过个人经验及自主想象来对信息进行掌握,自主完成信息的采集及构建知识的过程。克拉申提出的“输入假设”理论,具有信息量大、关联性强而又风趣等特点,商务英语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理论为学习者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对外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心理上打消对第二语言的本能性排斥。

2)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商务英语教师角色定位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学生在不断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自己,教师也不例外,也应当不断学习,使自身知识得到更新。只有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才能不断发掘出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活动方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这种师生之间交互性,可以为跨文化交际奠定基础。教师课前需要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准备,事先制订一个具体流程,包括任务分配、详细规则等,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任务。此外,还要协助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使他们在遇到难题时可通过网络平台求教于老师,借教师的参与和帮助来解决问题。网络时代的英语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习环境更加自由。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学习内容更加广泛,然而教师一定要起到督促和指导的作用。教师除了教授知识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监督,商务英语教师需要定期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进度,使之能够达到自主学习的应有效果。

2.2从商务角度了解英语国家文化

首先要培养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要求交际人在商务活动中,一方面避免民族中心主义,不要用自己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去衡量对方。一方面要尊重双方的文化差异,并关注各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对不同的民族文化保持积极理解的态度。其次要加强跨文化交际时的适应能力。在商务活动中,最初遇到不同文化产生的心理刺激时,一时不能适应是正常的。这就要求交际者具备应急能力,尽快了解误会产生的根源,并快速适应新的文化,进而避免冲突或设法缓解矛盾。在现实生活中,虽凡事做不到面面俱到,但最好能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譬如深入了解对方的国情和社会价值观、风俗习惯等,尽量减少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不必要的摩擦。因此,商务英语教师要善于运用情景法、问答法等教学方法,营造模拟的商务环境,使学生可以潜移默化地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同时要引导学生尊重并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学会一分为二的去看待每个民族文化中特有的现象,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正确认识不同文化现象的形成和发展。

2.3让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课堂

笔者曾做过一项问卷调查,问卷的题型分为开放型问题与非开放型问题。调查问题的设置包括了五个部分:其一,对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基本印象评述。问卷显示:明确表示喜欢和不喜欢这种教学方式的学生分别占25%和10%。有14%的学生表明不能适应在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的课堂中自己动手解决教学项目和问题。但从总体看来,在某种程度上,行动导向教学法也更能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其二,对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作评价。教学效果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学习动机与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则应该与将来职业的相关性以及能否提高专业能力等方面进行思考。另外,从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习动机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与未来职业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二是教学内容有利于相关能力的培养;三是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学校开设了这门课程,就不能不学。其三,学生课堂任务及项目的参与性。据调查结果来看,从更深层次上讲,学生在整个行动导向教学课堂上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到了更多有利于实际生活的东西,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四,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就调查结果显示,有了极大的提升。相反,在行动导向教学下大多数同学对知识的掌握比传统课堂要薄弱得多。最后一部分的调查是关于学生对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评价。这一部分采用开放式的调查方式,着重让学生自由表达对自己理想中的教学方法的看法。从学生对比较“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课堂教学效果与传统课堂教学效果拥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本次授课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成功之处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来看,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比乐于主动掌握知识的学生更排斥行动导向教学,但还是有更多的学生看到了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的优势——帮助他们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根据学生在问卷调查中显示的对这种教学方式的感受与看法,不难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关注已渐渐从纯理论知识的积累转移到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上了。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行动导向教学法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探讨商务实践工作和熟悉商务谈判流程的机会,帮助学生在实现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等方面综合发展,使学生取代老师成为教学的主体。从学习环境上看,这种新式的教学方法推动学生自由表达他们的想法。从教学成果上看,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职业素养都得到了发展。当然,行动导向教学法也有它的不足之处。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课堂不注重系统知识的整体传授,它要求学生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收集大量的资料并熟悉掌握,否则就会在课堂中失去主动性,跟不上整个小组项目的进程。而且有些学生因为不能适应这种超脱于传统教学的课堂,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时会出现懈怠、依赖其他组员的情况,甚至互相之间产生矛盾,不利于自主能力的提高。同时,任何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在实际的环境中锻炼,商务谈判更是如此。学生在行动导向教学课堂上的模拟并不能展现真实的场景,反而会让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受到局限,影响其在未来商务谈判中的临场发挥。笔者之所以提倡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主要是想通过各种自主型的教学样式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样式来塑造学生认知、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多维人格。商务英语教学并不只是简单地提高学生的英文水平、交际能力,还要传授一种与西方人合作、交际的方式和行为习惯。为了能够更好地与国际经济接轨,带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已成为商务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2.4学与用相结合

学与用相结合的原则和方法,最早是由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学以致用是孔子教人为学的最高目标,他提出为学的基本步骤是“:由学而得之于心,由心而发之于言,由言而见之于用”。这就基本上把为学的目标诠释清楚了。大学传统的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大多只是浅层次地以传授词汇语法为“己任”,而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却采取漠然视之的态度,这本身就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学生即使拥有大量的语言知识,如果难以开口交流,也不过是“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以语法教学为例,一方面,很多教师都认为语法对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在进行英语教学中将语法教学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认为语法知识枯燥乏味。时至今日,对于“如何教语法”这一问题,不少英语教育工作者仍感到十分头疼。究其实质,是没有把语法学习作为交际能力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商务英语学习者来说,要想真正习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就必须能够较为熟练地驾驭英语语言的语法体系。由此可见,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语法能力的培养和交际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用语法教学来帮助学习者理解口头语和书面语。事实上,语法能力和交际能力始终相互促进,前者是指导实践的,而后者本身就是实践的过程。毫无疑问,语法知识的获得可以促进交际活动的进行,使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另外,商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内容与客观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学以致用。帮助学生开辟第二课堂就是一种好办法,这样可以增加语言交流的机会,从而培养和提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书房作文400字 厚积薄发作文素材 出发与到达作文 以回忆为话题的作文 关于端午的作文题目 你是我最敬佩的人作文 温暖的瞬间作文600字 写一篇关于风景的作文 关于写景的作文400字 关于美食的作文300字 写物的作文100字 描写春天的作文100字 以月亮为主题的作文 沿途的风景作文600字 为别人喝彩的作文 越长大越什么作文 带着微笑前行作文 元宵节英语作文带翻译 写景作文400字五年级 妈妈真好作文400字 我家的小猫作文400字 创新作文大赛范文 挠男孩脚心作文 顶鸡蛋作文 被后妈打屁股作文 她笑了作文600字 为环卫工人点赞作文 六级作文评分标准 我的愿望200字作文 我的童年往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