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好事近·梦中作》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2021-07-05 15:10:01
相关推荐

《好事近·梦中作》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舞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秦观《好事近·梦中作》

秦观,字少游。在哲宗绍圣元年(1094)被贬为监处州酒税,三年徙郴州。这首词大约作于二年的春天。

一、

1.上阕描绘了词人梦中奇丽的景色。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景色的奇丽之处。(5分)

2.词的结尾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春路上下了一场春雨,浥尽尘轻;春雨过后,春花盛开,绚烂无比;春花拂动,整个山间一片春光明媚,如入仙境;行至小溪,曲径通幽,无数黄鹂顿时喧腾起来。(3分)用梦中优美的景色反衬作者现实中的郁闷和极度的失落感。(2分)

2.词的结尾写作者醉酒酣睡在古藤浓阴下,全然不知东西南北。(2分)为了排遣在现实中遭受的贬谪之苦,常常幻想遁入梦境,躲进醉乡,消极出世。(2分)酣然醉卧,物我两忘,表达对黑暗现实的消极反抗。(2分)

二、

4.高中语文教材中《 》也是写梦境的古诗,作者是 ( )(2分)

5.下列对作品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第一句一反俗套,将“雨打花落”说成是“春雨催花”,顿出新意。

B.三、四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突显了小溪的幽静与林间的喧嚣热闹。

C.“飞云当面化龙蛇”形象地写出了飞云在空中飘舞、变幻的景象。

D.本词语言清新明丽,借助想象,描绘了一幅充满浪漫色彩的画面。

6.请结合语境对第二句中的“动”字作鉴赏。 (3分)

参考答案:

4.(2分)《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各1分)

5.(3分)B

6.(3分)一个“动”字,把本来静止的春色化为动态,写出了春雨的播撒催发满山的野花,山花烂漫,生机勃勃。(前1分,后2分,意对即可。意思不准确或表达不顺畅可扣1分)

翻译:

几阵如酥的春雨,催开了路边缤纷多彩的鲜花,涌动了满山春色*。沿着春路,信步来到幽静绮丽的小溪尽头,突然惊起无数只黄莺在溪头林间纷飞啼鸣。头上的飞云不停地变幻着形态,竟象龙蛇一样,在碧空中奔腾飞舞。陶醉于这人间的幽静美景之中,小饮几杯浊酒,酣睡于古藤浓荫之下,全然忘却了纷繁复杂的尘世。

赏析:

此词作于词人贬监处州酒税时。

此词名扬于时。苏轼有题跋云:“供奉官莫君沔官湖南,喜从迁客游……诵少游事甚详,为予道此词至流涕。乃录本使藏之。”黄庭坚跋此词云:“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惟有贺方回。”全词题为“梦中作”,系写梦境,先写出中漫游,再写飞云空中变幻和醉卧出藤阴下。整首词出语奇警,意境幽绝。

起首二句,写春路、春雨、春花、春山、春色,环环相扣,宛转相生。春路上下了一场春雨,给人以浥尽轻尘的快感;春雨过后,春花盛开,给人以无比绚烂的.印象;而春花一动,整个山间又出现一片明媚的春光,遂使人目迷五色,如入仙境。作者仅用寥寥十一字就写出了一个带有浓郁浪漫主义色彩的奇特境界,为全词定下了基调。三、四两句,紧承前意。“行到”一句,与首句“春路”相应,点明方才的一切乃词人的梦魂春路上行走所见,而这条春路,傍临小溪,曲径通幽,越走越深,境界越是奇丽。“有黄鹂千百”,则把这种奇丽的景象充分地渲染出来。“小溪深处”,应是一个静谧的所在,黄鹂或许正树上栖息。词人的突然来到,打破了一片岑寂,无数黄鹂立刻喧腾起来。上有黄鹂飞鸣,下有溪水潺湲,再加上满山鲜花烘托,境界何其优美。

过片二句,镜头移向天空,只见飞云变幻着各种形态,竟象龙蛇一样,碧空中飞舞。“夭矫”二字,写出龙蛇盘曲而又伸展的动态,极富于形象性。“空碧”即碧空,因押韵而句法倒装。碧空万里,龙蛇飞舞,这个景象煞是壮观。它象征着词人梦境中获得了一刹那的精神解放。对作者用语和造境之奇特,清人陆云龙评曰“奇峭”(《词菁》卷二),陈廷焯评曰“笔势飞舞”(《词则。别调集》)。所谓“奇峭”者,当是指景象奇伟,格调峻峭,非一般绮靡之作可比,也与少游其他作品不同。所谓“笔势飞舞”,是形容词笔纵横捭阖,笔端带有感情,落纸如龙蛇飞动,奔逸超迈,运转自如。

“醉卧”二句,由动至静,静的状态中,创造了一种无我之境,反映出词人消极出世的思想。古藤浓阴的覆盖下,词人酣然入睡,置一切于不顾,似乎很超脱,达到了无我之境,实际上这是对黑暗现实一种消极的反抗,亦即明人沈际飞所云“白眼看世之态”(《草堂诗余续集》卷上)。此处写得静谧幽绝,有不食人间烟火之妙。《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引《冷斋夜话》云:“秦少游处州,梦中作长短句曰:‘山路雨添花……’后南迁,久之,北归,逗留于藤州,遂终于瘴江之上光华亭。时方醉起,以玉盂汲泉欲饮,笑视之而化。”据此,此词当为秦观于绍圣二年春所作,离去世有五年之久。因结语有“醉卧古藤阴下”之句,后人遂以为其死于藤州之谶,实属一种迷信说法。

全词所写,皆淡语、景语、致语、丽语、奇语,景致奇丽,意境深微,借优丽的梦境,隐托痛绝的情怀,确乎“如鬼如仙”,“高举远慕,有遗世之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摘抄作文大全 感悟大自然800字作文 关于水灾的作文 游神仙居作文 雨后景色作文 描写海豹的作文 意外的收获满分作文 脸作文 我的中秋节作文300字 坚持自己的立场作文 摘杨梅作文400字 内心的呼唤作文 朋友作文300字 感谢妈妈的英语作文 温州乐园作文 真实的自我作文 跨进十二月作文 2019年全国二卷作文 我真想笑作文 在合作中成长作文 看图写作文一年级下册 我有一个梦想高中作文 以小见大优秀作文800字 三年级语文300字作文 作文我的发现450字 新疆的四季作文300字 向青春致敬作文 作文我最喜欢的一件事 快乐的暑假作文500字 作文回忆往事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