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礼仪展风采的教学设计

2021-08-10 09:10:01
相关推荐

礼仪展风采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学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友好交往礼为先第二框题礼仪展风采。

礼仪展风采这一框题是“新课标”“我与他人关系”中交往与沟通部分,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是社交礼仪知识的一个落脚点。通过学生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初步了解了如何与父母交往、如何与同学、老师交往、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交往,如何在网络中与他人交往。从某种意义上说,本框题概括升华了以往交往体现的道德,并用外在的形式———礼貌礼仪表现出来,同时也为下一课“讲诚信”做好了铺垫。

在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学会与人交往、为人处世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其中形成良好的品德是根本。礼仪教育不仅对提高学生文明素质,培养文明有礼,道德良好的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通过本框题的研究与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如何讲礼仪,讲礼仪的重要意义。这些道德问题已经不限于交往的品德与艺术问题,而是涉及做人的根本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框题引导了学生做人的学问,也是本课教材乃至全套思想品德教材的重要内容。

新课标重点要求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体现,而本框题的重点就是使学生从内心愿意做一个讲文明讲礼仪的人,从而在现实生活中自觉的按照礼仪的要求去做,落脚点是学生的行为。

2、教学对象的分析:我所面临的学生是天津市西青区中北中学八年级三班的学生。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都是13、14岁的孩子,知识积累与基本素养相对较差。有不少学生对自己要求不严格,还不能完全理解礼仪是一个人基本素养的直接体现,更不要说理解更高层次的道德修养了。虽然大部分都能懂得社交礼仪,但大都是跟身边的人耳濡目染尔学习来的。缺乏礼仪知识的全面指导与训练,同时对礼仪的作用还不甚明确,对礼仪的主动训练几乎为零,因此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空间很大,将来为他们热爱礼仪教育,培养自觉训练自己的礼仪风貌的习惯提供了教育平台。

3、教学环境分析:本课教学的着重点是学生的行为教育,落脚点是行动。通过大量的实例(学生生活中不讲礼仪的图片、视频等)阐述讲礼仪的重要性,还要有学生的展示空间,普通课堂教学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和效果。采用多媒体教学,能直观的展现学生课上、课下不讲礼仪的行为,以及不讲礼仪带来的影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示教学内容,为教学目标的完成提供了后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生活中基本的社交礼仪,知道礼仪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并懂得礼仪的作用。

2.能力目标: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并能够在交往中加以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内心愿意做一个讲礼仪的人,并积极展示自己的优雅礼仪。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懂得待人接物的一般礼仪、与中学生有关的礼仪规范,并能熟练掌握社交的一般礼节。

教学难点:理解礼仪的道德意义。

四、课前准备:

(1)学生:查找和一般社交礼仪相关的资料。

(2)教师:查询相关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教学流程:

案例分析:小品表演

设计情境:照镜子

七嘴八舌话礼仪

行为训练:社交礼仪ABC

练习与作业

知识总结

小结和礼仪歌欣赏

二、板书设计:

礼仪展风采

因礼仪而优雅

社交礼仪ABC

礼仪是文明的象征

遵循礼仪要求展现优雅自我

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照镜子多媒体展示学生的几组有关礼仪的照片:讲礼仪的和不讲礼仪的姿态,包括坐立行三种。

提问:1.这几组照片中哪些学生的行为是正确的、美的?哪些是不对的、不美的?2.为什么?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概括,引出课题。

大屏幕显示:

第七课 友好交往礼为先

二、礼仪展风采从学生身边、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对于不正确的或不恰当的姿态有更深刻的认识,感受到礼仪无处不在。

活动一:七嘴八舌话礼仪提问:前三组学生不讲礼仪是不是只对他们个人有影响?学生回答:不是。教师继续提问:还对什么有影响呢?

学生思考:

通过几组镜头来看:(大屏幕展示)

1.争、抢!食堂里学生买饭不排队!

2.坐在餐椅上的思想者

3高瞻远瞩!

4.校园内随地乱丢垃圾的现象

学生得出结论:不讲礼仪不仅仅影响个人的发展,还对班级、学校、家庭等集体的形象产生影响。

材料:1.美国男子公交车上撒野

2.中国人在外国旅游表现出不讲礼仪的行为

思考:

1.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给你什么启示?

(学生小结)礼仪不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自觉做到讲礼仪,不仅关系我们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集体,甚至关系到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形象。

3.播放天安门升旗仪式的视频。通过超级链接分层次展示以及图示,形象直观,使学生对礼仪的道德意义脉络更清晰。

教师如果只是口述这些材料,不使用多媒体手段,显得苍白无力,不丰富,吸引学生的效果不好。

通过不讲礼仪的行为造成的结果,对此种行为产生厌恶。审视自己的行为,和讲礼仪的行为加以对比,使学生在心中树立以后要做一个讲礼仪的人的信念。通过观看天安门升旗仪式,使学生对礼仪的道德意义有更深层次的升华。

活动二:

案例分析1.学生表演小品《大学生求职

思考:1.这个大学生为什么没有被录用?

2.大学生求职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

3.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小结)如果我们不讲礼仪,就可能伤害别人,也使自己难堪,甚至无法适应现代社会。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身的姿态开始自觉做到讲礼仪。通过分析不讲礼仪的行为给自己的发展造成的危害,使学生加深了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按照礼仪的要求去做的信念。谈启示,又能深入学生的心里,使学生提高对自己的礼仪要求,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出发,做到讲礼仪,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请同学到讲台上展示自己的坐姿、站姿和行姿,学生点评得出合乎礼仪要求的三种姿态。

教师引导:大学生不讲礼仪导致求职失败,那么我们做事讲礼仪能得到什么呢?

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按照礼仪的要求去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会使我们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被别人接纳。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能展示我们内心的自信、蓬勃的朝气、振奋的精神,有助于我们强健身体,还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发自内心的微笑,体现了我们的真诚、心灵的善美、对人的尊重,拉近了我们与他人的距离。从体验和活动中学习如何使自己的姿态更优雅,符合礼仪的要求。

活动三:

社交礼仪ABC请学生表演做客与待客礼仪、打电话的礼仪、握手的礼仪。

学生自由组合,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表演。每两组表演一个项目。

学生用课前查的资料,进行点评,并说明具体改进的方法。

学生小结:快板《文明礼仪班》(课前在班中评选出几位文明礼貌的典型人物。)

(小结)社交礼仪的掌握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的学习、观察和思考。只要我们注意日积月累,就一定能够成为懂礼仪、讲礼仪的人。

教师大声问:同学们愿不愿意做一个讲礼仪的人?

学生发自内心回答:愿意!

教师:能不能做到?

学生:能!!从体验和活动中学习如何使自己的姿态更优雅,符合礼仪的要求,并能帮助不讲礼仪的同学进行改正,深化知行统一。

情感升华

活动四:

知识总结请几位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

学生总结完,教师大屏幕展示,学生查漏补缺。学生总结,有助于加深记忆,教师大屏幕展示,理清脉络,深化知识点。

练习与作业:1、练习(见课件)

2、作业:(1)看书掌握对待传统礼仪的态度。

(2)民族礼仪知多少。“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族不同,礼仪也就会不同。请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上网、查阅有关书籍等途径,了解不同民族的礼仪,编制一份礼仪的手抄报。通过学生自己自学认识到应该科学的对待传统的礼仪习俗。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礼仪是教材要求掌握的内容,但上下衔接不紧密,所以留到课下探究学习这一内容更自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三年级上册 外婆作文 味道的作文 作文要求 作文记事 作文结构 作文优美句子 如果作文 英语作文小学 的日子作文 作文积累素材 50字的作文 食物作文 运动的作文 作文结尾摘抄 英雄的作文 作文题目有哪些 有我作文 写什么作文 作文结尾怎么写 健康作文 作文写什么 作文照片 电影作文 照片作文 三年级作文怎么写 人生的作文 作文 坚持 作文叙事 信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