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考病句答题技巧

2021-08-10 17:15:04
相关推荐

中考病句答题技巧

在中考语文试题中,肯定会有修改病句这一道题,大家知道怎么样解答这道题吗?以下是小编整理好的中考病句答题技巧,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语病题做题技巧

就历年语文考试的题型而言,语病题是每次考试的必考内容。语病题旨在考察学生对一般语法的掌握,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语句写作的规范。一些同学在做这类题的时候,常常感到是是而非,或者一时无从下手,有的干脆凭语感来做答,结果往往是错多对少。

那么竟就语病类考题有没做题的必胜之道呢,有没有改变以往靠语感或者瞎猜的主管做题模式,变为做题有法可依,有技巧可循的状况呢,答案是肯定的。语病题考察的是语句的语法、语言的逻辑,只要同学们在几个关键的地方把好关,那么就会轻而易举的拿到此类题的分数。

一般来说,语病类题都存在以下的做题技巧:

1.先找语句主干,看主谓宾是否搭配妥当。

从汉语语法角度来说,一个完整的句子,都由主语、谓语、宾语这几个最重要的成分组成。要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有语病,首先要检查主谓宾是否完整,或者是否搭配妥当。

例如:这个文化站已经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摇篮。其中,主谓宾是,文化站成为工具,当提取出主谓宾,会发现文化站和摇篮明显的不搭配,因此该句明显有语病。

2.看主谓宾的修饰词语。

修饰性词语增加了语句的丰富度,能细腻且准确的表达说话者的意思,但有时候,由于修饰不当,会出现严重的错误。做题的时,在检查完主谓宾是否完整以及匹配后,应当检查主谓宾的修饰词语是搭配否妥当。

例如:指导员严峻且深刻的讲话使这位列兵同志的思想认识水平到了提升。该语句中,主谓宾是话使提升。没有明显的错误。但是主语的修饰词——严峻在这里用的不当,严峻一般形容形式,或事态,用来修饰说话,就是修饰上的不当,因此该句有语病。

3.检查连词是否用的恰当。

连词的使用使句子的节奏更加紧密,使表达更得力,但是不当,或者错误的使用就会产生语病。

一般常见的连词搭配为:无论...都...;不但...而且...;宁可...也...等。

在使用连词方面常见的错误有,连词的搭配错误,单独连词出现而造成的错误。

搭配错误的例子如:我们国家不但经济发展了,而且人的素质又有很大提高。这里,连词不但应该和而且搭配使用,因此此句错误。

缺省对应连词的:小明委屈得说:虽然我的成绩不是很好,我以后一定会更加努力。这里单独出现了虽然这个连词,显得前后意思出现了矛盾。

4.查看语句逻辑关系是否存在错误。

逻辑关系错误,是语句本质上的错误,而非语法类的错误。

典型的逻辑错误有:

1.同语反复。例如:乐观注意者就是乐观地对待生活的人。2.循环定义。例如:如果把丈夫定义为妻子的爱人,那么,妻子就是丈夫的爱人。3.概念不当并列。例如:音乐分为古典音乐、乡村音乐、流行音乐和民乐等。4.偷换概念。例如:司马光夫人说:"我要去看花灯。"司马光说:"家中这么多灯,何必去看?"司马光夫人说:"我要去看游人。"司马光说:"家中这么多人,何必出去看?"5.转移论题。例如:"我以为中学生没有必要学习地理。整个国家的地形和位置完全可以和这个国家的历史同时学习。我主张可以把历史课和地理课合并,这样对学生是方便的。"6.自相矛盾。例如:"这件事情我没有问过,只是侧面了解一下情况,提点意见,仅供参考。"7.两不可。例如:"这篇文章的观点不能说是全面的,也不能说是片面的。"8.以偏概全。这是不正确构造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时出现的逻辑错误。9.循环论证。这种错误发生在一个论证中,论据的证明需要依赖前提的情况。10.倒置因果。例如:为了加快我国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航天工业。因为在发达国家,航天工业发展很快。

5.考察否定词的运用是否符合句子原有意思。

一个句子,如果多次出现"不","没有"之类的否定词,很有可能出现语病,即句子字面意义可能和要表达的.意义正好相反。

如: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例中的"防止"和"不再"形成双重否定,表示肯定,恰与应表达的意思相反。

以上就是做语病题的一般技巧。从初中考试大纲中的规定来看,初中考试考察语病类题的题旨无非是要考察学生是否对以上的知识点已经掌握。学生只要掌握了以上技巧,在解题过程中,用这些法则去检查句子,看其是否存在以上的语法,逻辑上的错误,就能找出该句是否存在语病,从而拿到该类题的分数。

初中语文专题复习之病句修改题解题技巧

一、什么是病句

顾名思义,“病句”就是有病的句子。句子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基本语言单位。想叫句子充分发挥交际作用,起码的要求是“字从文顺”,合乎语法规范。如果一个句子文不从,字不顺,不合乎语法规范,那它就有语病。通俗地说就是,凡是读起来不通顺,感觉别扭、含混不清的句子都是病句。

二、怎样辨析病句

(1)感读——凭语感,凡是读起来别扭,听起来含混的,就可能有语病。

如:她有一个女儿,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愿意把孩子打扮的漂亮一些。

[辨析]谁“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呢?读到这里,就含混不清。在“同”前加一个“她”字,语意就清晰了。

(2)梳理——由主干到枝叶逐步检查。先缩掉句子的附加成分,化简后,留下句子的主干(即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然后检查句子的主干,再检查附加成分是否有语病。此法能迅速地确诊句子的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等病因,实践中最常用。

如: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班长的报告。

[辨析]此句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同学们……注视着和倾听着……报告”,“注视着”同“报告”搭配不当。应改为“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班长,倾听着他的报告。

(3)类比——用同义词替换,关联词替换、仿照原句造句等比较法来检查语病。

如:我们交流了意见,心情舒畅了许多。

[辨析]用同义词“交换”替换“交流”加以比较,“交换”比“交流”通畅,合乎习惯。

(4)分析——从事理上进行分析,检查是否自相矛盾和符合逻辑。

如:清晨,雄鸡报晓三更时,我起床了。

[辨析]“清晨”与“三更”不是同一时间,前后矛盾。

[过渡]辨析病句的方法已经教给在座的各位,相信大家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好,下面的时间就交给大家实际操练一下。

三、病句类型。

1.搭配不当。

句子成分的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关联词搭配不当,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1)北京的秋天是个令我向往的地方。(主谓搭配不当,“秋天”不是地方。)

(2)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动宾搭配不当,“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3)我们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造不出来?(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聪明”不能修饰手。)

(4)有无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我们取得进步的重要条件。(一面不能搭配两面)

(5)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也”改为“就”。)

2. 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常见的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和必要的修饰限制语。

(1)通过特级老师的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缺主语,多用了介词或介宾结构,使原来的主语变为状语。应去掉“通过”或“对”。)

(2)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缺谓语,在“参与”前加上“承担”)

(3)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缺宾语,在“肯吃苦”后加上“的决心”)

(4)细菌是有害的。(缺必要的限制语,应加上“有些”)

3.重复多余。

句子结构完整,句意清晰,仍使用了不必要的词语作句子的成分,也叫赘余。常见的情况有:第一,语法成分重复;第二,语意堆砌。

(1)篮球场上十位队员正在激烈地打比赛。(谓语重复,应删去“打”)

(2)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语意堆砌 ,“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3)走近美丽的丹阳中学,我停下脚步驻足欣赏。(停下脚步和驻足意思重复,删除一个)。

4.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指把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杂糅在一句之中,造成结构混乱,意思不清。

(1)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两句意思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2)听了他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把“他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与“听了他的报告,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教育”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应选其中一种。)

5. 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是多种多样的,要结合语意、语言结构等灵活分析。常见的情况有: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多层修饰语语序不当;不符合语言习惯;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1)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深刻说明 ”应照应“理论”,“详细的规定”应照应“政策”。)

(2)我国棉花的生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应改为 “生产的棉花”)

(3)这首歌是广大音乐爱好者倍受欢迎的。(语序不合习惯,应把“倍受”移至“广大的”前面。)

(4)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即使”应移到“文字”前。照原句就变成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6. 句意歧义。

所谓有歧义的句子,是指失去了确定性,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

(1)局长、副局长和其他局领导出席了这次表彰会。 (其他局领导是本局领导还是别局领导,不明确。)

(2)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是“巴勒斯坦游击队进攻以色列”还是“以色列进攻巴勒斯坦游击队”,不清楚。)

(3)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可以解释为“介绍一种权威著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如果作者意思是后者,就应把“一种”提到句首。)

7. 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是指在表述中,或违反人们的逻辑思维,或违背客观现实情况,或前后矛盾,或顾此失彼等,造成不合事理。

(1)他是多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再就业工程能否顺利实施,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能否”包含正反两方面的意义,只能说“再就业工程的顺利实施,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而不能说“再就业工程不能顺利实施也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

8. 用词不当。

用词不当包括词性使用不当,词义使用不当,词的感情色彩使用不当等等。

(1)这次试验能否成功,还是个怀疑。(动词“怀疑”误用作名词,应改为“疑问”)

(2)大家对于我很热情友好。(介词运用不当,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对”,不能用“对于”。)

(3)小东做了好事,老师夸耀他是个好孩子。(夸耀不对,有炫耀的意思。应是夸奖。)

1.“是”和“成为”要小心,前后是否一回事。

2.“避免”“预防”“忌”“仿造”“缺乏”,看看是否说反了。如:(1)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2)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3.分数倍数要注意,减少不能用倍数;搭配介词要想清,是否意思有问题。

4.“是否”“可否”“优劣”“好坏”“成败”含有两方面,不能呼应就出错。

1.滥用介词“通过”、“由于”、“经过”、“在……下”、“当……的时候”和动词“使”,导致句子主语残缺。

如:通过紧张的期末复习,使我们的各科成绩都有了提高。

2.前面的主语是正反两面的意思,后面的宾语只有正面一面的意思,导致前后不呼应。

如: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3.滥用否定词,导致前后矛盾,不合逻辑。

如: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4.词语搭配不当。

如:老师慈爱的笑容和亲切的话语时时浮现在他的眼前。

5.“无时无刻不……”的用法:是“时时刻刻都……”的意思,表示永远、不间断。

如: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6.前一个句子是选择性设问,后一个句子的回答不能与之对应。

如:特异功能是否存在?超自然现象的背后是真理还是谎言?科学只能让我们作出否定的回答。

四、实战训练。

(一)我来当“医生”。下列句子都有“病”,请说出是那哪种“病”。

1. 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成分残缺)

2. 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所缺乏的,不是聪明,而是努力不足,毅力不强。(不合逻辑)

3.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重复多余)

4. 我看见张元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着一个黑皮包。(句意歧义)

5. 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搭配不当)

6. 我一进教室,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副很大的地图。(语序不当)

7. 李家坡这个小山村,建起了一座蓄水近十万多立方米的水库。(不合逻辑)

8.大家看了赵本山的小品,往往会忍俊不禁地笑。(重复多余)

9. 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句式杂糅)

(二)修改病句

1.她的画简洁明快,跳动着青春的气息,一直都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

2.齐晖的这篇作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在全市作文比赛中把它评为了一等奖。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祖国作文 感动的瞬间作文300字 星期六英语作文 作文暖 关于勇气的作文 最遥远的距离作文 关于初心的作文 南方的秋天作文 夸夸同学作文 关于中学生活的作文 暑假趣事六年级作文 妈妈回来了作文 写陪伴的作文开头 唯美 享受生命中的惊喜作文600字 秋的气息作文 四年级研学作文 北海银滩作文300字 小树的心思作文 国王童话作文 友谊作文800字议论文 以出发为题的作文 在朋友的影响下作文 作文什么真让我着迷 亲爱的朋友作文 家乡的美景作文200字 关于老师谢谢你的作文 人间有真爱作文 点题作文 小菜园的作文 景色作文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