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泊秦淮读后感(精选3篇)

2021-09-11 17:00:04
相关推荐

泊秦淮读后感(精选3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泊秦淮读后感(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泊秦淮读后感1

小时候,杜牧的《泊秦淮》背得很熟,“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当时根本不能理解,而如今身临其境这全陵十里秦淮,才悟明了其意,更佩服古代诗人的文才啊!

想起了那部《桃花扇》,演绎了李香君一代名妓的爱情悲剧,就是在这十里秦淮“血痕一缕在眉梢,胭脂红让娇……,虽然早已成历史,却让后人无法忘却!游船一直向前慢悠悠的行驶,夜雨霏霏,灯影浆声中,眼前高塔和人造的江南倩女倒映在这墨汁般的秦淮河内,引人无限遐思,给这烟雨秦淮注入了万般神秘。

徜徉在秦淮两岸间,手中的相机已不知往哪里拍了,文人、诗词、画、桥、雕像、美女、梦,还有那不停闪烁的霓虹搅昏了我的大脑,最最想寻觅是的那“秦淮八艳”,让我来当她们的化身吧!

一个小时游过秦淮,欠只欠一场浓烟,这样我们就好像在仙境里了。上了岸,突然很沉重,这千里流淌的秦淮,涤尽了多少的悲观离合,多少柔情多少泪;同时又那么感慨,血腥味这么重的雨夜南京,竟是这般的柔美……

梦,就在此无尽延续吧……

泊秦淮读后感2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千年之前,杜牧诗句,已成遥远绝响。《后庭花》乃陈后主叔宝的亡国之音,但那卖唱的女子却不解亡国的苦恨,隔着江还在轻歌曼舞,低吟浅唱。杜牧之时已处晚唐,大唐盛世辉煌不再,步步没落,日日衰亡。内忧外患之下,气数将尽。如作者一般的有识之士忧心忡忡。然而,孰解其忧,孰忧其忧?亡国之音隔江犹唱,诗人听来,自是字字泣血,句句锥心。我们读之,不应只感慨系之,还应如清晨闻钟,如当头棒喝,请君记:《后庭花》在,前耻勿忘。

我们的祖国正在日益强盛,这是勿容置疑的,但这是否代表我们可以忘记过去的耻辱,而享受今日的富足呢?不!是中国人就不能忘记那段伤痛的历史。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百多年的近代史上屈辱连连。

割香港,割澳门,割台湾,仅仅一个俄国就割走了我们东北边境近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火烧圆明园,血洗旅顺,血洗南京,我们又有多少同胞丧生其中?我们可以忘吗?我们有资格忘吗?这段历史是一辈又一辈的中国人所必须牢记的。伤痛,是最好的清醒剂,只有这些永不愈合的伤口才能使我们不断前行。当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时,我们愤怒了,但当我们的艺人穿上军旗装的时候,我们无话可说了,因为,这是我们自己忘了。真正经历过那一段历史的证人渐渐少了,难道这段历史也会随着他们远去吗?一个民族的史册,不应只是满篇的辉煌,伤痛让我们警醒,也让我们真实。

泊秦淮读后感3

烟雾笼罩着夜晚的秦淮河,显得迷蒙而凄清。月光下,杜牧乘着小船从江面上缓缓驶过。此刻,他的心中装满了不尽的愁思,家国的衰败使他深切意识到肩上责任的重大,可是,又有谁能听得进他的谏言呢?

一阵又一阵的波澜在他心中翻起,他渴望借江水来平息内心的波动,可那不过是徒劳。蓦地,一阵悦耳的歌声在耳畔响起,杜牧驱船驶往,才知那是一座近岸的酒家。岸边的窗台上,坐着两位卖唱女,歌声正是她们所唱,屋子里不时传来相互喝酒,甚至是划拳的声音,如此之声响,在杜牧听来,是那么地刺耳。听着商女所唱的《后庭花》,杜牧更是越发觉得厌恶,回想着日益衰败的国家,他无法忍受了。

但这歌又何尝是商女们想唱的呢?她们以此为生,听从的还不是那些显贵们吗?杜牧写下了《泊秦淮》,他以所见为主,严厉地批评了置国家于不顾的商女,可他又何曾不知商女的无奈,他在此诗中寄托了自己的愤恨,但同样表现了自己对商女们无限的惋惜。他明白,而且比任何人都明白,这背后,站着的是无数的达官显贵、朝中要员,他们整日花天酒地,任意挥霍着钱财,殊不知面临的是即将家破人亡的惨剧,他们置国家的命运于不顾,殊不知这所谓快乐的背后是怎样的痛楚,他们已经麻木了。

清醒的也许只有杜牧,他看透了官场的名利,看透了世人所谓的快乐,他心中存在的只有对国家无限的`忠诚和对人民无限的热心,但事实却如一盆冷水,彻底泼凉了他那颗炙热的心。他预见了未来,这只不过是灭亡的前兆,紧随而来的是何等的凄惨,他不想再去想,也不敢再去想。他原本以为国家的衰败只是暂时的小挫折,国家一定能够恢复往日的兴盛,但他错了,事实让他明白,历史早已不可挽回,兴盛的年代早已成为了时间年轮中的一粒尘土,随风飘逝。

《泊秦淮》表现出了杜牧忧国忧民的情怀,这种精神在上个世纪的战争年代也多为体现,杜牧相比而言,缺少的似乎是切实的行动。上个世纪的英雄们,他们满怀抱负,忧国忧民,但他们多的是以自己的行动为人民做事,为国家献力,他们勇于创新,勇敢地推翻了政权,他们失败过,但他们不气馁,也许这更为重要。其实,放眼现在,祖国的科技发达,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安居乐业,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不正是先辈们努力所创造的吗?

今日,我品味着《泊秦淮》,联想着当时的社会环境,感受着现在祖国的繁荣富强,心中不禁涌起了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与爱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人生的作文 独处作文 磨砺作文 烤鸭作文 星火作文 作文梦想400字 值日作文 禁毒的作文 批改英语作文 身边人的作文 千字作文 旅行记作文 奋斗作文结尾 秋天英语作文 考研英语模板作文 我喜欢的动物的作文 友谊的英语作文 学会作文800字 作文赶集 描写心情的作文 最好的自己作文 写水的作文 机器人英语作文 漫画老师的作文 传承文化的作文 家的幸福作文 人的作文300字 家乡作文200字 作文猜猜他是谁 努力奋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