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

2021-11-25 17:40:01
相关推荐

《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读后感1

知道著名教育家肖川是在两年前,一次教师交流会上,气质优雅的朱广艳介绍读到教育著作的感受时,她谈的具体内容我已经记得不是太清楚,只记得她说对她的教学很有帮助,读他的文章让你感悟很多。

曾经也陆陆续续的读到一些肖川的书《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他见解深刻,出语不凡,大受教育。那种对教育的爱,浸润于字字之中,《让教育充满生活情怀》,教育部是冷冰冰的说教,教育是充满激情的,满怀博爱的,在我们的教育中,要着力培养生命意识,高扬生命情怀,我们的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

今年寒假我们在张校长的带领之下又学习了肖川的系列文章,老师们从他的文章中有领悟到更多,一片片佳作呈现在我们面前,《好学校的标准》让我们齐心协力弥补不足为孩子们的教育创设更好的环境;《懂得尽可能更多些》让老师有一种学无止境之感,人生也有涯其知也无涯,,作为一个任课老师要回旁征博引,不但精于自己所教的一门学科,也要通于很多学科;《微笑是一种力量》你脸上有多少微笑,学生心理就有多少阳光;《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不用尖酸刻薄的语言对待学生,教育是慢的艺术,不要操之过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讲台就是我们的舞台,凡事要“不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吾心”。

然而在众多的文章中我还是最喜欢《成为有思想的教师》,你的真正生命是你的思想,如果一个人没有了思想就只是酒囊饭袋、行尸走肉;就会一事无成、枉度此生,当然更谈不上个性的魅力和人格的魅力了。

正是有了自己的理想,才有教育界新的天地,有南李北魏之说,魏书生轻轻松松的教育,李镇西的和孩子们打成一块,无不书写了教育的新天地。

教育有了思想,可以使我们的兴趣变的异常广泛,我们就会从单调无聊中解脱出来,使自己不再平庸,不再为琐事斤斤计较,在困难的境地也会象苏轼一样,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迈。可以提升我们的境界。两年前刚进求实时,有一段时间心情糟糕透了,学生这个问题那个意见的,让我整天沉浸其中难以自拔,只知道埋头无感的我一时找不到感觉,没有自己的思想个性,一切都乱了套。

我们有了思想,会是我们在教孩子的时候不再是照本宣科,不再是人云亦云,不再是教参书的传话筒。有了自己的思考,依然记得我们语文教师在交流时,蒲校长说他的课堂控制得很好,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独到的感受,才会讲得游刃有余,课堂生风。

有了自己的思想,会对学生的心灵丰满和精神充实有一种自觉而又自然的引领,课堂上教学策略的选择,问题的设计,课堂氛围的营造这一切都使孩子们更能从中学到知识领会精髓。

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让生活充满人性的光辉,让我们的心灵荡漾在博大、丰富、深邃、光明、温暖的思想之中,虽然我们的年华会老去,但我们的思想会在足迹中闪光,并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我们应有思想,会收获一个丰硕的秋天。

《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读后感2

《成为有思想的教师》一书是学校赠与我们的一本阅读书籍。

“一个没有品位的人,是一个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没有品位的城市,是一个低级趣味的城市;同样,一所没有思想的学校,没有文化品位的学校,只是一个贫血的,毫无生机与希望的砖石构造。”这是《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一书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句话。

如何成为有思想的教师的教师呢?书中这样写到:是指教师成长,教师自身的成长是教育力量的源泉。学习不仅是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使自己更具文化眼光的重要途径,更为重要的价值还在与教师的内心变得开放、鲜活、细腻和温柔,是教师具有不断增长的分享的内在需要,从而克服对于教学的倦怠感,使自己的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内在的感染力。这也是我们在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所追求的。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他有思想。思想是人的灵魂所在,是生命的骨髓。思想更是教育的基石,教育的灵魂。没有思想的教师就像是教书的机器,每天以完成课程表上的教学任务为己任,把课本上的知识传递给孩子,因为没有思想我们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与之相反有思想的教师是懂得教育规律的老师,懂得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的引路人。有思想的教师会自觉地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去发现、去表达自己的创见,去磨砺自己的思想。

读《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不仅可以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同时也让我去体悟人的价值,活着的意义等这些哲学命题。思考着往前走应是教师成长的写照,也是教师成长的必要途径。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应该是我们每一名教师正确的选择。

《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读后感3

《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这本书看了大半,感慨颇多。有在自我修身养性方面的,有在讲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方面的,也有讲该怎么更好地教育孩子方面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要完成这一根本任务,离不开教育教学思想。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就是对教育教学有认识、有独创见解并能自成体系的人,也就是善思考、会思考的教师。拜读了肖川老师主编的《成为有思想的教师》一书后,觉得思想是人的灵魂所在,是生命的精髓,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成为有思想的人。

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应该“情”“心”“志”俱全。“情”者,能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保护学生的权利和权益,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取得的成绩和进步,都能感到高兴,感到自豪。“心”者,做教育的有心人。别人发现不到的问题,你能发现;别人解决不了的困难,你能解决;别人不乐意做的事情,你乐意去做。育人之事,没有巨细,点点滴滴都潜移默化,最需要心到和心细。心到,事则易;心细,事则成。教育的经验和智慧就从心到和心细中来。“志”者,“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敢于迎接挑战,敢于成名成家,但不满足于成绩,不沉溺于荣誉。能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嘲讽,顶得住挫折,坚信“有志者事竟成”。情、心、志俱到,思维便灵敏,境界便高远,情感便丰富,思想便成熟!思想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一个人特有的观念。一个好教师,一定是有思想的人,不仅自己有思想,而且他的思想要对他所带的孩子产生良好的影响。

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想用书中肖川老师的一句话来诠释——“我想也许每个教育者都有自己的教育信条,我相信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臂带来力量,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壮,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这也许就是教育吧!

我为什么要当教师?我在初入教师这个行业的时候也总是会问自己,有的时候会很困惑,我当教师究竟快乐在哪里?当我看到美国的彼得?基?贝德勒的这篇《我为什么要当教师》的时候,不禁豁然开朗,里面有一个句子,我给大家读出来“我要当教师因为我喜欢有出错的自由,有吸取教训的自由,有激励我自己和我的学生的自由”!我读到这个句子的时候情不自禁的就把它画起来,并且在心里反复默念,不就是这样吗?我经常与家人朋友说:“我就是喜欢当孩子王的感觉,我就是喜欢倾述和有人倾听的感觉。”每一次的课堂上,我看到那一张张小脸和认真的眼神,我就觉得自己很重要,我怎么能够抗拒这样的职业魅力?

接下来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首我非常喜欢的诗,也是选编在这本书里,既然选择在教育的书籍里,我觉得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它是美国诗人艾米莉?迪金森写的《假如我能使一颗心》。

第一次读到艾米莉?迪金森的《假如我能使一颗心》,我就喜欢上这首诗歌了。诗歌十分简短,流露出的情感简单而高尚。肖川老师把这首小诗编入“师生之间”专栏,读起来好像又多了一层含义。这首诗歌引出了肖川老师曾经的教师宣言。我走进教育,走上讲台,并不曾有过什么誓言。当我看到肖川的教师宣言时颇感震撼,这个宣言摘录如下,以让自己日后闲余能常常记起:“我自愿投身人民教育事业。为人师表,薪火承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导而弗牵。修身养德,明耻教善。求真求实,从教谨严。吐故纳新,创设明天。呕心沥血,竭诚奉献。纵有千种诱惑,万般磨难,我矢志不渝,勇往直前。”我想,也许除了教师之外,没有哪一个职业的誓言会像入党宣誓的誓词一样,隐含着牺牲,隐含着奉献。

我常常想,我最大的教育理念,就是这样,只要我能给予孩子多一点的快乐和知识,当他无助的时候我给予他帮助,他困惑时我与他分担,教育者所能给予的,我们说了太多年的"大话和套话,都快要忘记自己最初的本意了,其实教育不就是能使一颗心免于忧伤?

还有一句话我非常喜欢——“孩子,你慢慢来。”这句话是选自台湾作家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里,我们这个社会发展到今天,似乎成了一趟太过拥挤的列车,人人必须赶着往前走,否则你便会掉队、赶不上车、让周围的人失望、承受各方面无尽的压力,我们的家长也把自己的压力无形的转加到我们的孩子身上。而每当我的孩子开始调皮淘气而我失去耐性的时候,我总是在心里反复默念这句话——“教育不是赛跑,人生更不是。”

请多点耐心,给点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教育的慢的艺术。

接下来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王国维《人间词话》里关于研究学问的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本书里选了季羡林老先生对这三句话的理解,我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共勉,第一境就是有目标,但目标遥远,我怎么去做?第二境大概的意思是有了目标我开始专研,废寝忘食,如痴如醉。但是第三境是最难的,我都已经为这个目标付出那么多,都“憔悴”了,结果怎么样?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不要太在意那个结果,因为你寻它,它不一定就在眼前,它就是那个“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的那种感觉。我们的教育也是如此,只有在付出后放开心境,这样我们才会有苦苦追寻后“蓦然回首”的惊喜。

所以,这就告诉我们,我们教育者的心态非常重要,三毛在她的文章种说到:“每日借邻居白狗一同散步,散步将狗送回,不必喂食,不亦乐乎!晨起闻钟声,见校方同学形色匆匆赶赴教室,惊觉自己已不再是学生,安然浇花弄草梳头打扫,不亦乐乎!”快乐不就是如此简单吗?比如说我最大的快乐就是下班回家一推开门我的孩子扑过来大喊:“妈妈!”我就觉得一天工作的疲惫都消失了,比如说课堂上时孩子专注的眼神和会心的微笑,就是那么简单的一个微笑,都会让我快乐许久。

写着写着,思绪又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或许,思考,往往都是从读书开始。同时读书也引领着思考,读到哪,你就会想到哪吧!《成为有思想的教师》,确实是一本可以让人思考的书,值得品读!

最后,在这里祝愿大家都能“快乐的工作,诗意的生活”!

《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读后感4

《成为有思想的教师》一书,就什么是理想的教育、什么是理想的学生、什么是理想的教师、什么是理想的教学、什么是理想的教育结果(对书、知识有着正确的认识,学会快乐的工作,能过诗意的生活)等几个方面,或深刻揭示现实教育、教师、教学的缺陷、偏差、弊端,或语重心长表明什么是教育的本质、怎样实现理想的教育,通过古今中外思想家、教育家的文章回答了怎样"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这一话题,读来令人感悟、警醒、沉思、反省。

"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本书的序言部分以一位母亲,在四楼的阳台上目送自己的孩子去上学后,向学校、向教师、向社会、向历史,说出了这句所有母亲都会发自内心的问话来开启我们的思想之门,让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去思索:怎样肩负教育重任,怎样实现理想教育,怎样成为有思想的教师。

我们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基。""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这一深刻又通俗的道理;同时,我们教师也应该深入反思过: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产品"又有那么多"瑕疵"?我们的孩子在艰辛的付出之后,为什么没有学习后劲、没有发展后劲,甚至不知道怎样去交流、怎样去工作、怎样去生活,一个身心健康的"人"的基本素养都缺失。这一沉重又现实的问题。《成为有思想的教师》一书帮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我们教育科学体系的缺陷、我们社会历史的局限,我们对"教育"认识的偏差。"教育迅速地从旨在使每一个人的内在禀赋在一套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蜕变为一个旨在赋予每一个人最适合于社会竞争的外在特征的过程";本书同时进一步提出"教育是一个价值引导过程,一个引领学生成为我们所希望成为德人的过程。""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或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我们的教育者一直是在或主动、或被动思索、"思想"着!

对于我们基础的教育者来说,认识什么是"有思想的教师"是一个课题,那么怎样成为"有思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破题之术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坚持教育本质、直面现实环境,在平衡中实现有思想的教育,做"有思想的教师"!

不可否认现实世俗功利熏染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确迷失在一连串的教育指标、考评方法、大纲、考级、成绩名次的迷宫之中。我们"有思想的教师"处在"两难"的境地!坚持理想的教育,必须面对升学、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下,社会对教育所能带来利益的越来越高的期望;坚持"世俗教育",一定程度丧失教育的本质,推卸作为教育者的历史责任、历史使命。但教育的"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两者间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现状给我们更多的是要"直面现实环境",再做好"坚持教育本质",在求得两者的平衡间,践行"理想的教育",做"有思想的教师"!

简单来说,我理解"理想的教育"是让我们的孩子有良好的发展后劲:起码的行为规范、做人原则、社会公德,正常人格,能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懂得什么是"快乐的工作"、"诗意的生活";有良好的学习后劲: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学习的精神,正确的思维模式;有良好的学习成绩:各科成绩表现突出,成均衡发展的势态,最大限度发挥学习潜力。这几个方面是我们理想教育的理想目标,是否可以这样讲:我们的社会环境的局限、世俗功利的熏染等现实问题只是侧重强调了教育后者目标即良好的学习成绩,但这也是我们理想教育的目标之一啊!

所以说"直面现实环境",并不是多么"悲壮"、"沉重"的宣言,只是太多的教育者把"现实环境决定"作为自己不追求"理想教育"本应使孩子们具有"良好学习后劲、良好发展后劲"的借口,作为自己追求"功利教育"、教育的"眼前利益"的托词而已!试想一个自己都不能主动适应教育环境、主动作为的教育者,怎能培养出适应社会、主动作为的受教育者?

理想教育的几个目标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不可偏废,要实现这一教育应有的"本分",为我们的教育者提出应有的要求。想"成为有思想的教师"是教育者的理想问题、知道什么是"有思想的教师"是教育者的认知问题、怎样成为"有思想的教师"是教育者的能力问题。作为教育者应勿忘重托,面对纷纷扰扰的社会现实,我们要做的是坚持教育应有的责任、应有的尊严、应有的本质,同时努力主动适应现实的教育环境,求得两者间更高层次的"平衡",而不是被动适应后的低层次的"平衡"。这是我对理想教育的现实思考的结果,也是读《成为有思想的教师》的不断"思想"的结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蚂蚁怎么写作文 这个星期发生的事作文 小学生怎么样才能写好作文 一种花作文 美丽的紫荆花作文 写平凡的作文 自己的梦想作文500字 面对挑战英语作文 运动会开幕式作文400字 关于无私的作文 六年级上册作文全部 豆腐脑作文 难忘的旅行作文400字 澳门作文400字 四年级语文五单元作文 身边的风景也美丽作文 什么给我勇气作文 运动会作文拔河 所见作文400字 触动心灵的声音 作文 湖南高考作文题 中考优秀满分作文600字 笔神作文 抓螃蟹的作文 最后一次六一作文500字 20年后家乡作文 难忘的一件事五年级作文 关于写人的作文600 去朋友家玩的作文 英语作文常用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