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课程改革的体会和感受

2022-01-30 16:40:01
相关推荐

课程改革的体会和感受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样也给教师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正是因为这次课程改革,我才有幸及时地转变了教育观念,并且从中得到了锻炼。下面简单谈一谈我在使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中的一些做法与想法。

第一,为了很好地实施这册教材,我首先做到了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

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与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一年级的学生从家庭来到学校,教师成了他们最亲近的人,他们努力追求着教师的爱。一般来说,学生往往因为喜欢某位教师,而喜欢她(他)所教的那门学科,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要学生亲其师,首先教师要尊重、相信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平时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我常用真挚、热情的话语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从中我也得到了学生的信任和喜爱。

第二,为了很好地实施这册教材,还要做到在课堂教学中因势利导,巧妙地处理课堂中出现的突发事件。

如在教学“加法的初步认识”时,刚上课不久就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当时,我刚出示完主题图,就有一名学生喊:“我看过这幅图。”其他学生也跟着喊;“我也看过”,“我也看过”。见到这种状况,我马上问道:“谁能告诉大家,你什么时候看过这幅图?”有一位学生回答:“昨天晚上,妈妈做饭时,我自己看书看到的。”另一位学生说:“昨天晚上,我在被窝里看数学书看到的。”听到这两名学生的回答,我立刻表扬他们爱读书、爱学习的好习惯。其他学生此时也都争着举手想说,为了不耽误课上太多时间,我就让他们小声说给同桌同学听一听,这样一来,既满足了学生们的要求,又节省了时间,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要想很好地使用这册教材,还要注意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如在教学“比长短”一课时,我让学生先自己动手比两枝铅笔的长短,学生们有的把铅笔立在桌子上,有的"把铅笔立在手心里,还有的把铅笔放在桌子上,形式很多,但得到的方法是统一的,都是先一端对齐,再去比另一端的长短。对于他们自己动手找出来的方法我给予了充分肯定。接着,我又让他们比两张彩纸的长短,学生们有的把纸条放在桌子上,有的拿在手心里,都是运用一端对齐的方法。一般来说,做到以上这些,就可以说是完成教学任务了,但是我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再让学生想一想:“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这时,学生们在手里快速地摆弄着两张纸条,都在积极思考,过了一会儿,终于有一名学生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我有办法了。”大家立刻安静下来,静静地听着,这名学生想出的方法是:分别对折两张纸条,然后把两张纸条的中点重合,再去观察纸条的两边,长出来的那张就长一些,听到这儿大家都高兴地拍手叫好,我也向他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没有拘泥于教材表面上的内容,而是挖掘教材内容,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找出不同的比较长短的方法,注重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再如我在教学“8、7、6加几”这一课时,同样也注意挖掘教材,鼓励学生想出与众不同的计算方法。我在黑板上出示了8+7一题,让学生思考后讲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学生甲说:“我把7分成2和5,8和2凑成10,10再加5是15。”学生乙说:“我把8分成3和5,7和3凑成10,10再加5是15。”我对这两种方法都给予了肯定,并表扬他们能灵活地运用学过的知识。接着我又组织学生讨论,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讨论后又得到一种方法,即看到8+7想到9+7=16,因此,8+7就得15。这时其他学生受到了启发,情绪高涨起来,有的讲:“我知道8+8=16,8+7就得15。”还有的讲:“7+7=14,8+7就得15。”对于他们的回答,我都给予了肯定,接着我又让大家讨论:“想一想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讨论后,有一名学生说:“我把8分成3和5,再把7分成2和5,我把 8+7看成一个连加算式,也就是3+5+5+2=(),我先算5+5=10,再算3+2=5,最后再算10+5=15。”我让学生们对这种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是,虽然麻烦些,但很新颖、很独特,可以用。

就这样,在我的组织下,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是以前我教一年级时所没有遇到过的。

再有,我还充分利用课本中色彩斑斓的图画,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如在完成课本第100页第5题时(蜜蜂和花这幅图),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进行解决。当有一名学生提出“求一共有多少只蜜蜂?”时,我又一次鼓励学生想出不同的解决方法。有的学生按左右两堆合起来解决问题,算式是9十6=15,6+9=15;有的学生按颜色的不同来解决问题,算式是10 +5=15,5+10=15;还有的学生观察得十分仔细,他看蜜蜂有的横着飞,有的竖着飞,于是他把横飞、竖飞这两部分合起来解决问题,算式是8+7=15,7+8=15,当学生说出第三种方法时,我深深被感动了,进一步体会到了新课程改革是师生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和丰富课堂内容的过程。

更让我惊讶的是,我在教学第107页例4时,学生根据图中提出的问题,想出了十多种解决的方法,如:8十7=15,7+8=15;10十 5=15,5+10=15;1十2十2+3十3十2+2= 15;3+5+5十2=15;5+3十2十5=15;2十 3十3+3+2+2=15;……针对每个算式,他们都有自己的见解和道理,看到学生们在课堂中的表现,我又一次感受到小学数学教师只有不断地转变观念,才能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才能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改革。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心态作文600字 争做美德好少年作文 那一刻我真幸福作文500字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00字 敬佩作文 最美的花作文 小学作文打雪仗 康定游记作文 点津作文 鸳鸯湖公园作文 临清的名胜古迹作文 武术操比赛作文 爱心节作文500字 观察仙人球的作文 表现人间真情的作文 以感谢为题的作文500字 我能行的作文400字 盘龙大观园作文 关于中秋节赏月的作文 天津之旅作文 美丽的贾汪作文 描写丹桂的作文 宽容的作文600字 描写手法的作文 中学优秀作文大全 属予作文 与妈妈为友作文 写动物和植物的作文 神奇的笔作文200字 楼道里的烛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