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敬畏自然议论文1000字(精选5篇)

2022-05-19 14:15:02
相关推荐

敬畏自然议论文1000字(精选5篇)

相信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特别是议论文,议论文的样式有社论、评论、读后感等。那么写这类作文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敬畏自然议论文1000字(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敬畏自然议论文1

站立在桥头,湍流从下方激荡而过。澄澈的河水泛起雪白的浪花,自天际而来,又呼啸而过。微风轻抚脸庞,留下丝丝清凉。

抬头仰望远处的山峦,好似近在咫尺,却又那么高不可攀,让人心生敬畏。冥冥中,那似乎是自己一定要抵达的远方。

当气喘吁吁地迈上最后一步台阶,眼前的一切是那么让人心旷神怡。白桦林伴随着清风哗哗作响,草叶迎风摇曳,撒下晶莹的露珠,如繁星点点般闪耀。巍峨的群山屹立于四方,衬得湛蓝的碧空愈发广袤。鹰隼盘旋于苍穹之上,顺着风高傲地飞翔。远处传来马的嘶鸣,嘹亮有力,响彻云霄。

不由的为这美景而痴迷,倍觉自然的神圣端庄。回过神来,又见山谷之中星罗棋布的村庄,繁华的集市,游人如织。回望身后,是随着陡峭山壁蜿蜒而上的阶梯。自然固是雄伟,但一想到人可以在这样原生态的地方生生不息,一种自豪油然而生,自信于再怎么险恶的自然也能为人类所征服。阳光下,罗列的木屋在眼前熠熠生辉。

前往魔鬼城的路上,向导聊起了“635”引水工程。在这般荒芜干旱的土地上,人们竟能从额尔齐斯河引水来建设城市,开发石油。在漫漫黄沙中,一代代兵团人用自己的血汗在戈壁上创造了属于克拉玛依的奇迹,在荒漠上构筑起生命的堡垒。

迈入魔鬼城,原先的骄傲与自豪在刹那间被无边的惊愕与沉默吞噬了。料峭的绝壁,伟岸的岩石,屹立于茫茫沙海之上。远远望去,重峦叠嶂,宏伟雄奇。早已干涸的土地上顽强地匍/匐着灌木,皲裂的沟壑诉说着从前这儿的生机盎然。一亿多年前的这片淡水湖泊在地壳变动下,才形成了这片荒芜的戈壁。放眼望去,满是形态各异的奇岩怪石。倘若不看指示牌,人们无疑只会把它们认作一堆堆普通的岩石。但当明白它们所代表的是什么后,无不叫人啧啧称奇,赞叹其精巧绝伦,惟妙惟肖。生动的形象为原本死寂的荒漠增添了无限活力。

魔鬼城的各色地貌在浩渺无尽的风吹雨打中雕刻而成,多一分显得累赘,少一分却又淡寡,叫人不得不佩服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精细。虽然是人赋予了其不同的意义,但自然的魅力即在于,它绝妙的作品不是人类般一定追求细节形态上的一模一样。它所包有的是神似,是内在感知上的无与伦比。而这是人所无法企及的。

人想着去改造、征服自然,并付诸了实践,让自然为自己所用。他们的确取得了成效,比如都江堰,坎儿井等等。但人不应该狂妄自大的误认为仅凭我们自己的力量便足以改变一切。人之所以得以利用自然无疑是由于大自然对万物的接纳与包容。人可以建立楼房林立的城市,可以开采丰富的资源,甚至可以改变水流的流动,但不该遗忘的是自然力量的宏伟与无可匹敌。有些事,人无法办到,但自然可以将其做到完美的精致。一如魔鬼城,便是属于自然的瑰宝。

风魔在咆哮嘶吼,夹携着泥沙飘洒在空中。远方的巨石仍是无言的沉默,但在心中,它们早已是值得敬畏的神灵,是鬼斧神工的创作。低下头,默默地以一颗敬仰的心祝福。

敬畏自然议论文2

敬畏之心是对世间事物心怀尊重的态度,以最起码的道德底线规范自己、引导自己的行为,使自我心灵宁静、满足,同时也使世界逐渐失去丑陋得一面。

在这注重物质与消费的今天,我们尤其需要常怀敬畏之心,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常怀敬畏之心,就要始终地敬畏自然。

在社会文明不发达的的过去,我们用“天人合一”的观念看待自然。这是一种敬畏的心理,于是我们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是,如今,当我们忽视自然规律,不停向自然索求更多,排放更多时我们可有想过,这种漠视自然的态度会让我们自吃恶果吗?还记得因砍伐红树林而减弱了自然对人们的保护作用而使苏门答腊的大海啸酿成逾十万人的死亡的惨痛教训吗?

因此,我们面对自然时要时刻抱着敬畏之心,节制自己的生产、生活的行为与欲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常怀敬畏之心,还要始终地尊重生命。

特蕾莎修女对贫苦人们的爱就是处于她对生命的尊重,哪怕这个生命如此卑微。她曾把一个濒临死亡的老人带回救护所,他躺在床上,紧紧地握住修女的手,说:我一生活得像条狗,如今我活得像个人,谢谢你!”尊重人的生命,视他人与自我生命平等,看到每个人的价值与尊严,而不因他的种族、财富、地位、学识等而鄙视他、漠视他。特蕾莎修女用敬畏生命的准则使自己成为“上帝的沉思者”,获得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也用自己的一生践行这个准则,用“用伟大的爱做小小的事”的理念唤起全世界的良知。这就是常怀敬畏之心的最高体现了。

因此,我们要常怀敬畏之心,敬畏每一个生命,平等地关爱自己、关爱他人。

常怀敬畏之心,还应该对文化有一种敬畏的态度。

季羡林回忆自己的梵文老师西克先生时,说他虽然年过八十,但仍然认真地指导他唯一的学生,并把传承自己毕生之学给一个异国学生看作他余生神圣的使命。我想,这就是一个真正学者的态度:负责任地研究、谨慎地传承。这与当今一些对传统文化毫不怀抱敬畏态度,戏说历史的“学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因此,我们要常怀敬畏之心,敬畏知识与学问、文化与传统,这也是学问的生命所在。无论是对自然、对生命,还是对知识,我们都要常怀敬畏的心理,不要纵容自己逾越那条道德准线,让自己的行为始终与起码的道德操守、人的良知相一致。否则,我们不仅背叛了自己,也造成世界的混乱、无序。

人啊,还是要常怀敬畏之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才能使自己的内在与外在和谐,使人与人之间达到和谐!

敬畏自然议论文3

人类在很早之前就存在了,而在人类诞生之前,自然便悄然出现。人类企图征服自然,就像当初恐龙想要主宰世界一样。人类是多那么地不自量力,在自然面前,人类所当今所掌握的技术,只不过是凤毛麟角。人类的下场,只会重演恐龙的悲剧——自生自灭。

人类企图征服自然的种种行为,最终只会被自然弄得不堪一击。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本去与自然相对抗。我们所能做的,只有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用一种谦虚的态度,去向自然学习,才能使人类继续繁衍、发展下去。

人类今天所利用的自然资源来获得的经济增长,是在为我们的子子孙孙挖下了一个又一个难以填满的陷阱!我们要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代价!我们获得的利益只是暂时的,而失去的资源却是永久的。如果人类再不停止无节制地使用自然资源,终有一天,人类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那么自然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或者说在自然面前人类有多渺小呢?人类所引以为豪的种种发明,如杂交水稻,航天飞船什么的,在自然面前只不过是一件极其简单的玩具。自然能创造像“一线天”等险象环生的美景,亦能让花朵绽放自己的芬芳;自然能帮助人类灌溉庄稼,自然也能让人类瞬间消失。请问人类能如此潇洒地控制、改变这一切吗?人类的智慧与自然的智慧相比,只能用“相形见绌”来形容。人类必须要学会敬畏自然!

事实胜于雄辩,一系列的事件都证明了一点:谁都不是宇宙的主宰者,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其他生命的存在,当年在美国进行的“生物圈Ⅱ号”实验证明了:人类离不开自然。同样,人们常说人多力量大,可谁又能在自然面前拍着胸口说要征服它呢?面对地震、泥石流、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人类只能望而兴叹,无可奈何,束手无策。人类发明了汽车,使生活便利了,但同时汽车尾气所排放的各种有毒气体,间接导致了温室效应。同时,也使人类遇到未曾有过的灾难,谁能说这不是人类自己一手造成的呢?极地的冰雪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使得像马尔代夫这样美丽的岛屿随时面临着被淹没的危险。这难道不是自然给我们敲响的警钟?在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学会敬畏自然,否则人类会为自己的妄大付出灭绝的代价!

人类并不是宇宙的主宰者,跟其他生物一样,只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要把其他生物看作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平等和谐地共同生存在这美丽的星球上。它们与我们一样,都需要敬畏,因为正是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了这一切。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宇宙,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敬畏自然议论文4

第一次听闻“敬畏自然”这一说法,是在初中的时候,那还是出自当时的语文课本,课文内容是什么早已模糊不清,只知道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至于敬畏自然的严肃性,对于那时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我来说,根本抵不上一盒巧克力有诱惑力,即便现在,我在写文章时也不能驾驭,只是会聊些自己的经历罢了。谈起敬畏自然,我第一想到的是一部纪录片——《人与自然》,这也算得上是我看的第一部纪录片吧。说起《人与自然》,最爱的是赵忠祥老师的配音,柔和又充满磁性的男声,很自然地将我带入片中;令人欣喜的是影片开头、结尾曲的节奏;而最重要的是这部影片的内涵。该部纪录片一方面翔实的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的美丽,自然的力量,自然的神奇,另一方面又或多或少阐释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引发我们对自然的深思。

这部纪录片,当真是开启了我对自然认知的大门。我曾经幻想着有这么一个地方,这里绿草如茵,花团锦簇,不远处又有高山流水,山上树木茂盛却又不紧致,山下小溪环流,溪水缓缓流向远方。而我的宅邸就居于此,每日自己静心地听着鸟语,闻着花香,在蓝天白云下,微风徐徐里,手捧着书籍,喝着咖啡,躺在摇椅上。这里远离喧嚣,我就这么自由自在的生活,偶尔累了的话,就这么睡去,彻底融入其中,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算得上是我的世外桃源。古代文人墨客,时常也有寻找世外桃源,到自然中寄情山水,发现自我,释放自我,或许是因为他们仕途上的不得意,但依然可见自然有治愈心灵的能力。

到了近代,在读《文化苦旅》中,记得文中有一番话,说的是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反驳,他认为天时才是真正的不可替代,也是说明了自然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人类根本无法比拟。而现实当中,这些日子到外地大城市去学习,却时常感慨家里的好。好在哪里?好就好在环境上。家乡是一座小城市,走的是旅游城市路线,最近又得了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市内没有什么污染企业,又有几条河流贯穿其中,河水的源头来自大别山,十分干净,在这里,基本上每天都是蓝天白云,吹来的风也都是略带湿润凉爽的,这里才是适合居住的地方。自然对人类带来的利益,更多的潜在的,长远的,从前人们对自然的看法,大都也是保持敬畏的姿态的`。然而现代的人们似乎在科技进步,生活水平飞速发展中,忘了自我,变得日益骄纵起来。他们大量侵蚀自然的净土,永远得不到满足,导致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自然的包容能力也到了极限,终于一系列灾害降临,人们诚惶诚恐。好在前些年,人们对自然的保护意识逐渐强烈起来,各种环保活动相继开展,也算是对自然的补偿。

学着敬畏自然,更多的是敬畏人类自己。人类本来就是自然的产物,不过是有了思想,有了言语,就对养活我们的自然指手画脚。仔细想想,实在不该。

敬畏自然议论文5

环保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雪灾、地震、海啸,人们在一些巨大的自然灾害中感受到了其力量的强大和不可掌控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已经展开。呼吁环保的声音不断壮大,人们开展了一系列节能减排的措施来保护自然。而我认为,要真正地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从心中敬畏自然,清楚自身的渺小,同时具备一种基本道德。

敬畏自然,切勿凌驾于其之上。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让人们有了“底气”来挑战自然,古人那种面对自然自感渺小的敬畏之感不复存在。于是,自以为是地球主人的人类开始随心所欲、逞性妄为地改造自然,以自我的构想为最终目标。

要知道,地球出现了46亿年了,若将这个时间比喻成24小时,人类只出现了1秒钟,以1秒钟学到的本领就来挑战老祖宗,可谓自讨苦吃。不敬畏自然的结果是破坏自然,满心只为各种利益的人们开始把地球破坏得满目疮痍:大片森林被滥砍乱伐,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正遭受日趋严重的破坏。作为“回报”,厄尔尼若、赤潮等灾害层出不穷。显而易见,自毁家园的行为必将导致自我灭亡。

学会敬畏自然,保护我们绿色的家园。我们必须承认自己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周国平说,人是自然之子,在总体上只能顺应自然,不能征服和支配自然,无论人类创造出怎样伟大的文明,自然永远比人类伟大。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铭记的。

做一个有道德的物种,尊重自然界的每一个生物。

人类属于大地,但大地不属于人类。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但是地球上不只有人类。当我们肆意掠夺自然财富,随意地破坏森林、污染河流的时候,我们又是否想过以之为栖身之所的其他物种?他们失去家园,甚至整体灭绝。

人类自称高等动物,凌驾于其他动物之上,自认为拥有支配其他物种的天然权利。用实力来展现自己的优势与强权的同

时,人们已经与道德这个词越来越远。然而作为一个有道德的物种,我们就必须考虑我们的行为是否影响了其他物种的正常生活。如果人们继续出于贪婪地掠夺自然,榨取资源,甚至一点不愿让步,一点不愿减小那本不属于自己的利益,让其他物种的处境步步堪危,唇亡齿寒的道理必将殃及自我,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因此,要做一个有道德的物种,承认其他动物的生存权利,不仅是一种道德的指引,更是一种自我拯救的意识。

雨果说过,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自然给了我们无尽的财富,让我们赖以生存,不断进步。我们绝不能企图掌控自然,违反自然规律,必定会遭到自然无情冷酷的报复,要学会敬畏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大自然的和睦相处,也要尊重其他物种的生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做一个有道德的物种更是一种生存智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作文 诚信的力量作文500字 万能的作文题目 关爱400字作文 长江作文300字 简单的作文600字 关于伞的作文 宇宙飞船的作文 写新闻的作文100字 关于景色的作文200字 那一次我流泪了作文 小学作文我的好朋友 柠檬作文500字 我想对你说作文400 吃牛排的作文 不甘平庸作文800字 写人作文550 教育公平的作文 作文感动的一件事400字 优秀作文初中 我的心事作文100字 英语四级作文万能 我在努力作文 关于接纳的作文 什么是好作文 乐观面对生活作文 续写作文600字 走过那一个拐角作文 海边风景作文 幸福作文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