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以仪式为话题的作文(精选5篇)

2022-05-20 12:40:02
相关推荐

以仪式为话题的作文(精选5篇)

相信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特别是在作文中有重要意义的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是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优秀的话题作文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以仪式为话题的作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以仪式为话题的作文1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更愿避繁就简,只愿“改变”或“去除”仪式,以期有更多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我不知那“避繁就简”之“简”究竟多出几分意义,只觉实在有避重就轻之嫌。轻多了,则为生命中不能承受,然而因为仪式,我们得以庄重地生活。

杜牧笔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每让人欲泫然泪下,又如金子美玲描绘孟兰祭拜之时溪头田边盛开的妖冶的曼珠沙华,清冷孤寂,于人感怀追忆先人。曾几何时,却道“坟前假哭欲断魂”,令人咋舌。近几年陆陆续续的播报,披露“代人上坟”更多细则,有人数、祭品更甚哭声大小、悲情形状的明码标价,许多愿意选择“代人上坟”服务的人更是有理有据,振振有词,令人哭笑不得。而这轻贱仪式的“恶搞”,终究为祖先送去了几分尊重?几分戏谑?如若不注重从仪式中的庄重中尊重先人,又何来敬畏斯人所长眠的那片土地!

《美国国家公园纪实》中有这样一句解说词:你们乱砍乱伐,希望给后代创造一个黄金时代,多年后你们的子孙却会悲叹,你们所处的时代才是真正的黄金时代。这句话给了我很大震动,尤在看日本电影《那啊那啊神去村》后。神去村的村民们以种树为生计,他们每入山林,每砍树木时都满怀虔诚地进行就地仪式。山林哺育他们,他们也在仪式中表达了感恩与崇敬,同自然友好相处着。

仪式并不意味着古板、守旧,保守,相反,我们更能与其正式庄严之中传承一份传统的或悠然恣意或崇敬虔诚,从其最朴质之中感受到那最真挚持久的美好。亦如《萤火之森》中萤同男孩在妖怪祭典后终于凄美相拥,在《少年派》中派与心动的姑娘正是在练习仪式舞蹈时相遇相知,于仪式见证下,有了萤的凄美爱情,也有了派与姑娘终成眷属。

珍重仪式,因此我们得以庄重地生活。任时代发展变迁如洪水猛兽般袭来,也能于意思中追感先人教诲,保有初心,从容不迫,气淡神闲地走上前去。

以仪式为话题的作文2

仪式,是人类产生以来长期存在的一项活动。早在文字尚未诞生的上古时代,人类就有以奴隶或牲畜的血祭祀自然神的祭典。随着历史的演进,各式各样文明而又充满规矩的仪式取代了血淋淋的记忆。存在即合理,仪式是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

仪式,是象征着开始和结束的神圣活动。战争前饮酒破杯的万丈豪气,神父和亲友见证下交换对戒的款款深情,都是仪式为新的开始而吹响的号角。母校大门前学士帽的自由抛掷,墓碑前亲朋垂首的沉痛哀悼,都是仪式为结束谱写的或喜或悲的乐章。结束实则是另一个开始,因而仪式则是我们人生不同阶段界线上树立的丰碑。它让生活充满期待,同时也警醒着每一个人在适当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没有仪式,我们会失去人生的指路牌。

仪式,是人心灵境界的跨越。是的,各种各样的仪式伴随人的一生。古往今来,仪式的内涵和形式也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仪式的核心始终没变——人心。现代仪式的实质是以人生的庄严宣告来提升人的心灵境界。毕业典礼,在指示毕业生们做好面对残酷社会的准备;结婚典礼,在告知夫妻双方准备承担家庭责任的勇气;葬礼,在劝慰活着的人斯人已去、要更珍惜身边人的真理一切仪式服务于人,也终归于人。

如果人不能在仪式的庄严中领悟,那么仪式便是徒劳的。 仪式,连接过去与未来,连接生与死,喜与悲。仪式的本质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上的。欧洲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名叫“朝圣者”。大多数以徒步横穿大半个国家到达“圣城”为形式来“朝圣”。但其实他们中大部分人并不是纯正的信宗教者,他们朝拜的并非神,他们寻找的是他们自己,是人活着的初心。西方的朝圣没有烟雾缭绕的灯烛,没有麻木不仁的跪拜,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虔诚行走。陈坤的“行走的力量”也是如此。这何尝不是一场仪式,一场无声而又震撼心灵的仪式。那些叫嚣着仪式劳民伤财、费时落后而理应废除的人是无知且肤浅的。有形或无形的仪式连接着人的一生,是不可能被消除的。

生命是一场修行,在仪式中新生,在仪式中成长,在仪式中长眠。你可以拒绝三叩九拜的祭奠,但却不能缺乏对宗长的敬重与怀缅;你可以拒绝铺张浪费而浮夸的孔子诞辰贺典,但却不能缺少对儒学的融会贯通。我们可以拒绝物质的仪式,却不能拒绝心灵的仪式。

仪式是铭记,是展望,是心灵的羽化成仙。完成心灵的仪式,完成生命的修行。

以仪式为话题的作文3

日常生活中,仪式可谓无处不在,大到婚丧诞辰,小如每日祷告。我们的情感因为仪式显得郑重和井然有序。而我认为,仪式固然重要,却不妨合时而为之。 合时而为,即在适时的场合、适当的背景下完成你对一件事的庄严宣告,可同时,它又应顺应时代潮流,不应“逆流而上”。在提倡保护文物的今日,在文物上写字完成宣告“到此一游”仪式的卢思浩是要受到社会谴责的;让学生全体跪在操场上叩拜孔子的仪式也多少会被世人诟病。仪式并不是不能为,但是这样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仪式”,多少也会被不齿和耻笑。这些“仪式”,终会淡出人们的视线,为世人所抛弃。

逆时而为的仪式不能被时代所容,而合时而为的仪式才能顺应时代,且行且传承。

可是有人不解:“传统仪式已经流传了上千年,有些仍然完整地保存至今,难道遵守传统也有错吗?”我认为,固守传统有时反而会阻碍新生事物的更好发展,容易落下保守封闭之嫌。虽然,很多因为时代所改变的“新型仪式”并没有得到绝大多数人的首肯,但仪式顺时而为的好处不言而喻:从前的香火祭祀已经发展为用电子LED灯来模拟寺庙灯火不息的效果,在节省了信徒香油钱的同时更取得了环境效益;从前的大摆筵席追求热闹喜庆的婚宴,受西式婚礼影响后向追求实用、温馨、浪漫转变,仪式既富有情趣又提倡节俭。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已经自觉地顺应时代去完成自身向往的仪式了,时代浪潮更推动着人们合时而为,择时而为。 诚然,我们不能否认有些传统仪式的现实价值。有些国家、民族、宗教有它们固守的一些传统仪式,但这些能流传至今的“老物件”当然也是符合时代步伐的。日本人的茶道仪式时时提醒他们要顺应自然、感恩自然;基督徒用餐前的祷告用以感恩生活、珍惜生活。这些日常传统仪式微小却常驻人心,使人反省内心,从而更加敬畏自然,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切。可见,传统仪式只要合时而为,一样可以获得人们的青睐与坚守。

文学家白居易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我认为,仪式也应合时而为。在时代浪潮中仍能得以保存的才值得坚守。郑重的仪式固然要认真对待,但我们不妨合时而为。

以仪式为话题的作文4

诚然,仪式因生活而产生,但同时,仪式也是文明的表现之一,对于那些蕴含深厚文化的仪式,不应将其视为一种负担;相反,我们理应感受到的是一种传承之美。

仪式对于现代人的生活意义在于当我们进行一些仪式时,它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悠然的古意,知道自己是一个有根之人。柳永的《抛球乐》言道“乍疏雨,洗清明。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竟奏新声。盈盈,斗草踏青。”清明的祭拜祖先的仪式一直传承到了今天。不少人即便在春节由于繁忙难以与家人团聚,但在清明节不管怎样都有以祭扫的名义回到故乡,回到亲人的身旁,团聚于先辈的墓前。正是这古老而悠远的仪式,揭示出“人之为人”的一个重要特质:反哺与感恩。倘若没有或除去这些庄严的感恩之行的仪式,民族精神,宗族观念也无法得到延续。

所有的家规、家训、家风通过祭奠的仪式被重新传承,仪式承载的不仅是简单的几个动作,而是历经数千年厚重的人文情怀,是一种在快速运转利益优先的社会中对生命本源和自然状态的回溯的`难能可贵的传承之美。 仪式像一条没有尽头的轨道,若以时代步伐的加快,生活节奏时间紧张为理由而舍去,那我们也将“脱轨车翻人亡”。《乱世佳人》里有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一个文明是随风而飘的,最终是要飘散的;一个人的命运是随风飘散的,最终也会飘散的。其实又岂止是一个文明的飘散,随着文明飘散的,是无数个生命个体,一代人,一代人的梦想,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仪式也在历史长河中随风飘散,倘若我们仍要人为地将其除去,那终有一天,所有的仪式都会被我们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而自私、功利地除去,最终,我们也将成为无根之人。

《乱世佳人》里,不同于所谓“独立勇敢”地抛弃母亲的教导和宗教信仰的斯嘉丽,梅兰妮在文明仪式消逝面前,包容着开始新生活的人给予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却又深深地把过去的仪式的精华烙在心里。毕竟,我们仍不算处于乱世,我们更无理由白白地除去珍贵的仪式,只关注眼前的表象,这无疑是愚昧的选择。 仪式当中自然有束缚思想,蒙蔽理性的糟粕,理应除去。但即使如此,它们也都是真实而鲜活地存在过我们的文明之中,反思其不足之余,我们更应该珍惜对美的仪式的心怀感恩地传承。

托尔维克曾言;“当过去不再照耀未来,人得心灵就会荡然地游荡。”一个人对于仪式地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一生是否能够拥有一种丰厚的蕴味,而非急匆匆地一味向前,徒留飘零之感。

以仪式为话题的作文5

大到祭祖婚丧,小到新笔记本上的第一行字,仪式充斥了我们的生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有人认为仪式已不应存在,而我认为,仪式不仅应保留,而更应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仪式成就一个人的生活。伟大的作家福楼拜每天在自己的世界里忙不过来,仍不忘每天“按时看日出”,在他看来,每天按时看日出已成为一种仪式,当金色的阳光洒满他的房间,照亮他的脸庞,迎接新一天的仪式便到此结束,福楼拜也因仪式而获得前进的动力。无独有偶,马尔克斯曾说:“如果上帝赏赐我一段生命,我会简单装束,伏在阳光下,袒露的不仅是身体,还有我的魂灵。”

对于马尔克斯看来,接受阳光的洗礼是一种神圣的仪式,通过这种仪式,他获得了生命的快乐。 仪式体现了对生活的态度。古有藏书者以书为神,进入藏书阁前定焚香沐浴,以示对书的敬意;今有西藏教徒三步一跪五步一拜爬向心中的圣城拉萨。二者的仪式皆表达了自己崇高的敬意,是虔诚的表现。然而,反观当下少林寺等院庙,有多少和尚道士在念经时是真心念着佛祖的?有多少人是为了钱才跑去寺庙里削发为僧的?在那些眼里没有真信仰的人看来,所谓的宗教仪式不过是儿戏罢了。 然而,仪式也并非越繁琐越隆重越好。中世纪的德国被称为“教皇的奶牛”,罗马教会宣传“因行称义”,将宗教仪式复杂化,以此诱骗人们的金钱。

为了揭穿教皇的虚伪面目,神学教授马丁·路德提出简化宗教仪式,掀起了宗教改革的浪潮。从此基督教的信仰仪式变得简单而朴素,人们也通过信仰得到了救赎。与之相反,商朝时期的中国,第一大国事便是占卜,每年的正月,国家通过举行繁琐的占卜仪式来祈求来年的安定与幸福,其中不乏以童男童女为祭品等令人发指的恶行,这种繁琐的仪式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商朝的灭亡。由此可见,倘若仪式的繁重超乎了一定程度,会导致人心的不安与社会的动荡。

综上所述,仪式可谓是一种生活态度,过简过随便或过于繁琐皆不可取。恰到好处的仪式,能助我们的生命得到升华。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全国甲卷语文作文 参观博物馆英语作文 冬天作文450字 那时花开 作文 关于钓鱼的作文 董存瑞作文 出发作文800字 我有一个想法的作文 打扫房间作文 亲情作文200字 放风筝的作文怎么写 自我介绍日语作文 身边有特点的人作文 成都旅游作文 关爱老人的作文 拔河作文300字 诗与远方作文 变形记作文500字 作文精彩开头和结尾 木头人游戏作文 作文可以写什么题目 我的房子英语作文 考研英语二大作文 关于日出的作文 关于动物园的作文 北京游记作文 成人大专作文 竹子作文300字 再见了老师作文 介绍我的家乡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