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创新实验、学校特色与课程建设》学习心得

2022-08-23 08:35:03
相关推荐

《创新实验、学校特色与课程建设》学习心得

暑假期间,州温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施雪云书记的《创新实验、学校特色与课程建设》专题报告,为我们解读了《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中的重点内容: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学校的课程自主权,推动我省普通高中的多样化、特色化建设;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选课自主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实现全面且有个性地发展;更好地发挥教师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的主观能动性,让课程建设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施,赋予了学校课程领导的权利和责任,也考验了学校的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学校课程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预先设定的课程内容,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但校本课程又是打造学校特色的重要抓手,没有特色校本课程,就谈不上特色学校。州温市教育局十大工程提出:要建设特色品牌学校,深入推进特色项目建设,引导学校实施特色品牌发展计划,使特色办学项目成为学校常规课程和活动,并逐步建设提升为学校特色品牌和文化。同时提出要培育精品校本课程100项,优化课程结构,突出课程特色,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要。可见深化校本课程建设,打造精品校本课程,完善课程结构,将成为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的关键提升点。

我校从新课程实行之初就开设了校本课程,虽然这么多年都在坚持,但是除了《感受瓯越文化》等个别课程成功编写校本教材外,其他课程都还是停留在比较初级的层次。如何深化校本课程建设,打造精品校本课程,有几点粗浅的认识一直在我头脑中徘徊。

一、明确校本课程的定位

1、校本课程要服务于学校特色的形成。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学生自愿参加的课程,学校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学校的实际安排课程,将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的文化底蕴加入到校本课程中来,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上海二期课改要求各学校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构建“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类功能性的课程结构,用灵活、有弹性、体现多元特点的课程设置,实现拓展性、研究性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与落实。在此精神指导下,上海许多学校对新型课程体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和探索,形成了不少适合学生发展,体现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比如上海开元学校以“国学教育”为特色,构建了一个统领学校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开发了一套从一年级到九年级的完整的国学校本课程,依据不同年级学生认知和心理发展水平,制定年级教育分层目标,在基础性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教育和引导学生进德修业,促进学生品行日臻完善,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校同时在研究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中积极开发实施“国学”范畴的校本课程,如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国画、书法、茶文化探究等,丰富了学校国学课程特色。我们可以借鉴开元学校的做法,围绕我校“生命教育”特色,加强对校本课程的规划和建设,要在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中整体构建、分步开发具有我校特点的生命教育系列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与生命教育的有机融合,做到定时间、定人员、定内容,真正让素质教育走进课堂。生命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拓展和提升,同时可以大大拓宽校本课程的选题范围。在学校特色的基础上融合、构建校本课程不仅是对校本课程的推动,更是对学校文化特色发展的积极促进。

2、校本课程要服务于学生发展的需要。

校本课程必须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学校每年要对学生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确定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类别并及时进行调整,针对不同学生的校本课程设置要体现差异。自州温市教育局“一校一品牌,一校多特色”建设活动以来,我校初中已经连续两年招收了大批特长学生,今年高中又创办了科学创新实验班,针对初中特长学生和高中创新实验班学生的校本课程应该和普通学生的校本课程有所区别。针对这些特长学生、特色班级的校本课程设置要综合考虑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课程的选择必须从本校实际出发,保证有一定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备的支撑;二是要考虑课程培养目标的持续发展通道,确保有优秀的上一级学校招收相应特长的学生;三是要考虑与其他学校的错位发展,以形成良性竞争。上海开元学校的管乐、游泳、击剑特色校本课程,培养的对象主要是特长学生,学校选择的项目比较特殊,竞争学校不多,而且学校十分注重与街道社区及区体育局合作,在物力、人力方面确保了课程的实施开展,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我校正在做的武术特色项目与开元中学的做法很相似,除了依靠学校自有师资之外,还聘请了州温市少体校资深武术教练邓晓峰教练为顾问,并定期借用少体校武术房开展专业训练。我们希望通过师生坚持不懈的努力,武术能够成为彰显学校特色的一张金名片。

二、把握课程开发的原则

1、加大课程开发力度,提供丰富选择机会

以被称为世界上最好中学的芬兰罗素高中为例,它的选修课课程项目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有一组调查数据显示,罗素高中800学生,70名老师,学校开出的选修课程就达300种,光外语就有13种可供选择。然而校长却表示,学校课程的安排目标是800名学生有800种课程设计。为了开发更多的选修课程,罗素高中的一些做法力度非常大,形成了有效的管理特色。如允许学生跨学校选修,花资金聘请校外专家,高校教师到学校教课,甚至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供学生到大学听课拿学分……学校以开放、合作的办学模式,有效缓解了学校局部课程资源不足,课程开发难度大的困难。由此可见,加强校际、包括与职高、高校,加强学校与社会团体之间的联手合作,将是推动我们的课程改革的有益举措。

当然,选修课的丰富多彩及深层次的改变,得益于国外学校高考压力的消失。没有了应试教育制约的丰富的课程背后,才是回归教育原点的教育,而不是被考试和升学率异化了的教育。在目前的"中国,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我们的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是有顾虑、有压力,有难度的。我们的课程建设如何在学生个性、能力发展与应试之间寻求合理平衡,是中国当前教育改革的瓶颈。

2、课程内容注重实践,有效提升学生能力

暑假里,读过一本《外国著名学校的管理特色》,书中所介绍的28个学校中,许多都创造了教育史上的伟大奇迹,并享誉世界,如培养世界精英的“摇篮”——英国伊顿公学,享誉世界的“教育圣地”——前苏联帕夫雷什中学,联合国的“模范学校”——德国海伦娜中学,美国最好的中学——斯蒂文森高中,德国最著名、最严格的学校——德国萨勒姆王宫中学,爱尔兰最好的高中——利默里克特涛瑞中学,法国名校的“精英教育”——大路易高中……虽然各国的文化差异很大,各校的办学基础和生源质量、办学目标都各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是共通的,都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德国海伦娜中学的学生的实践活动之一是把一个援助尼泊尔贫困山村的设想变成一项事业,甚至为此成立了一个完全由师生管理的贸易公司,使那个小山村获得了可持续发展。德国萨勒姆王宫中学的学生上午学习知识,下午参加实践活动,如消防、艾滋病义工、图书馆服务等,其中消防队已经有60年的历史。无论参加什么服务,都要经过严格训练,比如消防员要经过4年专业训练,具备相关急救知识,拿到资格证书之后才可以加入。爱尔兰利默里克特涛瑞中学的木工工场摆满了各年级学生做的木工家具,小到椅子柜子,大到整套的卧室家具,全是实木制造。工场里有整套的机器设备,做出来的产品非常专业。加拿大森山高中,从培养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力做起,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家政课是必修课,学校有专门的厨房、缝纫机、木工车间,老师还会带学生去幼儿园实践如何做父母及照顾孩子等等。学生参加实践类校本课程不仅有助于锻炼身体,还会促进独立思考和团结合作的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责任心和乐观向上的人格,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校本课程的开发赋予学校和教师探索与创造的空间,给予学生张扬个性、多元发展的舞台,学校要不断加强课程领导,完善课程结构,提质量、出精品,推动学校课程改革,形成学校特色文化。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一百字作文 四年级写人作文 景色的作文300字 英语高分作文 想象力的作文 志愿服务作文 英语作文读后感 一个字的作文 感想作文400字 六年级语文下册作文 四年级100字作文 四年级作文写人 坚持的作文题目 出炉作文 写人的作文600 二年级作文50字 青年担当作文 文竹作文 昙花作文 作文我的妈妈怎么写 想象作文四年级 协作文档 介绍我的家乡作文 作文辅导老师 关于自我的作文 雪400字作文 英语作文推荐电影 写人类作文 书作文300字 写事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