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读后感

2022-11-07 21:25:02
相关推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读后感篇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其中又一首。

还是先回忆一下这首诗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的作者同样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王勃是我很喜欢的文学大家,我在上高中时甚至会背他写的《滕王阁序》,他写的“三尺微命,一介书生”让人体会无路可走的悲情同时,又能领略到读书人不屈不挠的人生追求。

回到正题:这首诗是王勃写的一首赠别诗,同样是千古名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是千古名句。我在介绍这首诗的时候,尽量让孩子通过了解诗的内容去感受诗的意境。全诗共八句,从写离别的场景开始,“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诗人和友人已经离开了城市(城阙),风烟中看见了远处的渡口(津),诗人进而写了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离别的伤感之情跃然纸上。但接着诗人笔锋直转,“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思是我们既然是知己朋友,即便天各一方也会象邻居一样,伤感之情荡然无存。接着诗人的昂扬之情更进一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意思是说分别时不要有儿女之情,哭哭啼啼。

全诗由景及人,由人及意,上下连贯,一气呵成。诗中描写的情绪由伤感直接转到昂扬,处理的合情合理,令人拍案叫绝,实在不愧为流传千古的佳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读后感篇2

在唐代的`送别诗中,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无疑是其中的名篇,在王勃自己的文章中,这也是他的一首非常重要的作品,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他的《腾王阁序》交相辉映,流传千古而不衰。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万荣)人,初唐著名诗人,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王勃少有才名,有“神童”美誉,他虽然只活了短短的27个春秋,但却在唐诗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外,作为初唐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用自己的诗歌创作为盛唐诗歌高潮的到来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般而言,送别诗中总是充满着离别愁绪,大都为一种伤感气息所笼罩,惟独王勃的这首送别诗写得别开生面。这首诗歌诗首联对仗工整,“三秦”对“五津”,“望”对“辅”,诗人在城阙上送即将到遥远的五津蜀地远行的朋友,而风烟二字,又烘托出了一丝离别的哀愁,在风烟迷茫中为朋友送别,感伤再所难免。在颔联中,诗人开始劝慰朋友:我和你同样远离故土宦游他乡之人,大家又何必感伤!颈联则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诗人想到的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既然是知己,那么就算是远在天涯也有若比邻的,那还有什么好伤心的呢?前面的哀愁一扫而空,意境变得明朗起来,因此诗人在尾联告诉朋友说,我们不能像小姑娘那样哭哭啼啼的掏出手绢来擦眼泪。

总的说来,这是一首各方面都已相当成熟的五律。尤其是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使得这首诗歌的格调明显的高出其它的送别诗,也初步显示出一种盛唐诗歌的风骨,预示着唐诗高潮的到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读后感篇3

王勃,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是一位少年才子,但是也是一位英年早逝的才子。王勃年未及冠就出仕为修撰,但是不久因写了《檄英王鸡文》触怒了皇帝而被革职。后王勃远走蜀中,得到机会补为虢州参军,但是又在任期间犯了死罪,虽饶幸被赦免与一死,可是他的父亲因此受到连累改任交趾令。王勃在前往探望父亲的途中因溺水受到惊吓,竟然在惊悸中死去,时年仅二十七岁。王勃才华横溢,作品题材广泛,诗风中带着豪迈之气昂扬的情感,更因在诗句中巧妙运用韵脚,开辟了唐代诗歌写作的先河,因此被称为初唐四杰。《全唐诗》里收有王勃的两卷诗作。

这首诗写出了王勃的感受。他认为四海一家亲,真正的好朋友无论什么时候都近如邻居。这也是王勃在和朋友离别时所写的,表达了他和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样在和友人离别时所写,但也表达和友人感情深厚的诗很多,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以前我有很多好朋友,有了她们在我身边,我就会非常的快乐。即使她们都陆续转走了,可我总觉得她们还在我身边,陪着我。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也是令人羡慕的。也许这就应证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话了吧!

通过这首诗,让我明白了:友谊比路宽,比海深,比天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读后感篇4

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阙”,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指唐的帝都长安城。“三秦”,指长安附近关中一带地方。秦末项羽曾把这一带地方分为三国,所以后世称它三秦之地。“辅”,辅佐,可以理解为护卫。“辅三秦”,意思是“以三秦为辅”。关中一带的茫茫大野护卫着长安城,这一句说的是送别的地点。“风烟望五津”。“五津”指四川省从灌县以下到犍为一段的岷江五个渡口。远远望去,但见四川一带风尘烟霭苍茫无际。这一句说的是杜少府要去的处所。因为朋友要从长安远赴四川,这两个地方在诗人的感情上自然发生了联系。诗的开头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诗人身在长安,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远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无法看到。超越常人的视力所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河源直看到东海。“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从三峡直看到长安。该诗运用夸张手法,开头就展开壮阔的境界,一般送别诗只着眼于燕羽、杨枝,泪痕,酒盏不相同。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彼此离别的意味如何?为求官飘流在外的人,离乡背井,已有一重别绪,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其中真有无限凄恻。开头两句调子高昂,属对精严,韵味深沉,对偶不求工整,疏散。固然由于当时律诗还没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却有其独到的妙处。此诗形成了起伏、跌宕,使人感到矫夭变化,不可端睨。第五六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这两句因此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结尾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两行诗贯通起来是一句话,意思是:“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挥泪告别啊!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紧接前两句,于极高峻处忽然又落入舒缓,然后终止。拿乐曲做比方;乐曲的结尾,于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有的却要拖一个尾声。因此,《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越分析欣赏越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共度美好时光作文 五年级作文多少字 冬天里的温暖作文 攀登作文600字 我的母亲作文300字 小学生作文起步 我的伙伴作文600字 大爱无声作文 母爱作文600字初中 情感类作文600字 生命最珍贵作文 我终于成功了作文 打女生屁屁作文 打屁股家法作文 以奋斗为主题的作文 放假啦作文 六年级下册三单元作文 劳逸结合作文 孝敬长辈的作文 知行合一的作文 你是我的骄傲作文 关于兵马俑的作文 小学毕业作文600字 写景作文550字 幸福很简单作文 水上乐园作文300字 你是我的眼作文 写人的作文开头和结尾 我长大了300字作文 科幻作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