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我的第一本书作文

2022-11-29 02:25:03
相关推荐

我的第一本书作文

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的第一本书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第一本书作文1

我的第一本书,现在已找不到它了,回忆起来印象也不是很深,就像深海中的夜明珠,虽说珍贵,但光芒却不过是模糊的一点点,不很起眼,但它却曾真正地、一点都不掺假的存在过,于我有着非凡的意义。

回忆它的时候感觉有些累,时间久远我几乎将它忘记了。极力想起来的一丝丝线索、一幅幅画面也如同被细沙铺了一层一样,不很清晰,隐隐记着上面画着猫、狗、猴子,还有一头大象,剩下的实在是想不起来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母亲经常给躺在床上的我读里面的故事,直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母亲坐在床头边,有感情地绘声绘色地读着,我也是使劲地睁着眼睛,生怕睡着了,错过了哪个精彩环节。那时,年幼的我对母亲读的故事一知半解,但却由衷地对书感到好奇,特别想知道这薄薄的书中怎么会藏着那么多故事,而每一个故事里都会有淘气可的小朋友和那些顽皮机灵的小动物们。

每当自己一个人在家时,总是情不自禁地摸一摸那本书,感觉它就像一个好孩子那样乖,不乱跑乱动,更不搞恶作剧,所以我从不将其作为破坏的对象。如果家中有人在看书的话,我就会翻开它,装模作样地读着,有时候拿倒了都不知道。

那时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捧着那本书为父母讲故事,就像母亲给我讲的那样动听、美妙。

后来,我认了字,可以自己读故事了,很希望能再多读一些书,父母对我的想法也很支持。我努力学习,认真做功课,渐渐地,认识的字由少变多,看的书也由薄变厚。好奇的我开始试探着读一些作文选,慢慢发现作文其实是很有意思的,每篇作文都会给我带来意犹未尽的感觉。作文选便彻底代替了故事书,但这又无法令我满足,于是便开始涉猎一些名家名作。在那些异彩纷呈的文字中,我感到书真是一个奇妙的大千世界,那里面五彩缤纷,有喜有悲。后来,我又开始读一些文学名着,先是简写版,然后是原着,读古代文人的深刻思想,读今日名家的精彩文笔。我的书一天天多了起来,生活也变得无法与书分开了,书彻底融入了我的生命。

我的书柜中,现在已经放满了书,它们一本本静静地立在那里,等待我去一一品读。但最令我不能忘记的,却是我的第一本书。它是我阅读之路的起点,也是我读书之旅的引路人。感谢你,我的第一本书!

我的第一本书作文2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书籍是指引人灵魂处事路上的灯塔,我的第一本书则影响着我以后的学习与态度。

小时候的我是男孩子性格,喜欢和伙伴在院子里一起“疯”,早上玩跳皮筋,中午玩狼抓羊,下午玩捉迷藏,可谓是不亦乐乎啊!哪里还管的上什么学习,所以耳边总少不了母亲的唠叨声,总是批评我该学习的时候不够认真,不专心致志。

二年级的暑假里,母亲经常和我同龄人的家长在一起聊天,提及到了学习,母亲回来后又怒又悔,“真是时候让你安心学习了,绝不能再玩闹了,差别人太多了!”语气肯定坚决,我心里明白今后我不会再有好果子吃了。

果然在后来的假期,母亲向亲戚借了一本三年级的语文书让我提前预习,对于我这样一个“顽劣”分子,自然是极不情愿,但面对强硬的母亲,后来也不能不屈从了。

小时候的我,不大喜欢读书,即使是母亲讲的有趣的童话。现在要预习语文书,我自然更觉无趣。正因如此,母亲便亲自安排我学习计划,每天早晨与我一同学习,监督我,鼓励我……

那个假期,一本语文书在妈妈的带领下,被我翻翻得变了形:书角变卷了,书页变松了,身形变“胖”了。现在打开这本书,封面的图案还是那般清晰:有几个男孩和女孩在草坪上静静地看着春天嫩绿的小草和抽了芽儿的枝条,在微风中摇摆,蓝天白云,昆虫飞舞,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打开书的第一页,端正整齐的字像印刷似的呈现在我眼前,在往后小心翼翼地翻几页,词语、句子都有做好的批注一目了然,我有些惊讶,因为对于那时的我来说能做笔记都算是难得了,我不甘心再往下也是同样的,内心便不由得敬佩,带着庄重的心情我和母亲才共同学习。

母亲微笑的场景还浮现在眼前:

“妈妈知道你喜欢玩耍,孩子也应有童年,但凡事要有度,不能没有底线的节制,”母亲意味深长缓缓地给我说。

“嗯,我知道了。”我点点头便没在说什么,只是记得那个假期与往常相比过得格外“充实”,许是因为有母亲更多的陪伴!

那年假期那本不起眼的语文书或多或少带给我了些学习,人生上的影响。那时使我态度转变思想被影响的第一本书,更是我人生的第一本书——是妈妈帮我一起打开的!

我的第一本书作文3

在我刚刚呀呀学语时,妈妈就教我背诵三字经。后来,还送给我一本《三字经》。那是我人生的第一本书,更是我人生的第一位启蒙教师。这本书深深地吸引着我。书中三字一句,两字一韵,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讲述了很多生动有趣的历史人物故事。简短的语言中,却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它给了我许多人生的启迪。

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中,我知道每一个小学生,犹如一块璞玉,不经过精雕细刻,怎能成为一件精致的玉器呢?我们从小就要立鸿鹄之志,要珍惜每一分钟,刻苦学习,长大才能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一而十,十而白,百而千,千而万”又告诉我积少成多的道理,而且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恒心、有耐心,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从“勤有功,戏无益,节旨在,宜勉力”中,我又读懂了游手好闲、不求上进的人是不会有作为的,而勤奋好学的人,才会事业有成。我常常用这些话来告诫自己,使我有了更多刻苦学习的动力。

《我特别喜欢读“孟母择邻”的故事。“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讲的是孟母三迁和孟子逃学后,母亲剪布教子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学习不仅要有好的方法,而且要有好的环境,特别是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我还喜欢听黄香的故事。“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中,黄香只有九岁,就懂得孝敬父亲,冬天把被窝捂热后再请父亲睡。这个故事,使我很受启发,我要向黄香学习,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三字经》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礼貌待人、珍惜时间、勤奋好学,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深远而持久地影响着每个中华儿女。它的确是我们每个人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本文学书籍,让我们身边更多的人汲取精华,幸福健康的成长吧!

我的第一本书作文4

我的第一本书是一本童话书,也可以算是一本画册。

我记得当我拿着那一大本书走进教室,当我和我的同桌摊开书、拿着铅笔在上面涂涂抹抹时,同学们围在四周窃窃的赞美声。

学前班的我喜欢画画,喜欢用一张薄如蝉翼的纸蒙在漂亮的线描画上描红。但是,那种书总是少得可怜,书架上总摆些令我看得云里雾里的“经典”,似乎书 都是为大人准备的。好心的同桌也会拿出她的画册和我一起画,可我不满足,希望有一本属于自己的画册。我吵着闹着,缠着父母去市里最大的图书馆买,但仍没有 想象中那美好漂亮的书。我曾经把我画过的画送给了舅舅、叔叔、姑姑,他们也知道我喜欢那种画册。可是大人们怎么会记挂着小孩子的那些小小心愿呢?或许只会 认为我们是心血来潮、图个新鲜、满足我们的虚荣心而已。

过了差不多两个月了,我对那画册仍念念不忘,谁说我心血来潮?舅舅从武汉出差回来,一车子的货物,没有给大家带什么特产,但却在整理好一切后,走到 我的面前,从背后拿出一本大大的精美的书,“这是给你的。”我轻轻地接过书,书重重地放在了我的手上,这书真够分量。我小心翼翼地翻开它,里面有用五彩斑 斓色彩涂抹的精致的画,画的下方有几排注音的大字,描绘着动人美丽的童话,更令人惊奇的是画与画之间夹着那近乎透明可以描红的白纸!我激动地抱着书飞快地 跑掉了,至于兴奋中留下的小声的“谢谢”不知道就就听到没,我可不想爸爸再说我没礼貌!

现在想想,那本书的分量可不小啊,后面几个大字“建议售价:26元”醒目的摆在上面,那时的书最多也只需要10块钱左右而已,小画册甚至只要3、4 块,26元对于并不富裕的舅舅似乎是奢侈的浪费。而我却只是一句轻浮的“谢谢”带过;谢谢舅舅唯独记着我这个贪玩的外甥女,——“你怎么买这么贵的童话书 啊?”“爱玩是小孩的天性嘛。”

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我可以骄傲地捧着那本书走进教室,任凭大家投来羡慕的眼光。

“你的画册真好看!谁给你买的?”

“我舅舅!”

“你舅舅真大方!”

“何止呢……”

我的第一本书作文5

文章结尾写到:”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读过本文,深深打动我们的却不仅仅是关于第一本书的“故事”,而是与书有关或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那浓浓的真挚的情意,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遥远的乡村荒寒、苍凉的生活境况和作者对生活那份独特的感受。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述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我”拿回那半本书让父亲装订完整时,他哭着对“我”说,他不能再上学了。这样,那半本书或者说父亲为他装订的那本书,就“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了。而“我”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再后来,“我”读了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而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还能有什么发展可言呢?还能有多大“出息”?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一句时髦的话概括一下:“知识改变命运”。但是,谁能给“他”以知识呢?这就促使我们更深入的思考了。

总之,作者对那个时代的苦难进行着辛酸的“诉说”,对苦难生活中小伙伴们寄予深切的同情,也让读者从乔元贞的命运中严肃思考着生活与人生。

回想过去,多少孩子因为贫困,从来没有进过校门;多少孩子被迫中途退学;不是因为他们天生愚钝,而是因为他们从小就没有读书的机会。所谓的“出息”似乎只有有钱人家的孩子才可以实现。多少人才被埋没,多少孩子因不能读书而终生落魄。这不能不引起人思考。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读者的心情也更沉重,更重要的是,今天的学生读到此文,更应好好的想想,你们都是幸运儿!乔元贞的命运如果在今天的孩子身上重现,那简直就是罪过!读书吧,孩子!

我的第一本书作文6

在我们身边中有许多书,请问你还记得你的第一本书吗?也许,这篇文章能带你回到当时的情境……

文中的“我”有很多很多书,但却每一本属于自己的第一本书。每一本书有每一本书存在的价值,而文中“我”的父亲会把他从书中得到的启示化作自己的经验讲诉给我听,让我明白书的意义。

《我的第一本书》顾名思义是第一本属于自己的书,也许,在某些人眼里他的第一本书没有任何意义。但我第一本书对我的意义是代表一个长辈的教导……

记得那年生日,父母跟哥哥们都在一旁忙碌准备我的生日,而我在一旁偷吃着蛋糕,忽然,一双手触碰我的肩膀,我回过头发现,原来是住在我们家隔壁的黄奶奶。黄奶奶笑着对我说:“被我发现咯”我尴尬的笑了几声。

黄奶奶她待人友好,邻居们都很喜欢她,只可惜她的儿女都因为工作而对她不理不睬,只知道给她一定的生活费,对她的生活一点都不关心,甚至连她摔跤受伤也没来慰问一句。妈妈得知她的经历后,就常常对我们说,要经常陪隔壁的奶奶讲讲话。因此我只要一有空就跑去她们家玩,相处久了自然就变得很熟,所以我的生日当然不能缺少她的存在。

大家都在热热闹闹的讨论以前的种种,而黄奶奶在一旁静静地听着我们家的一切一切。妈妈察觉她有点不对劲就对我使眼色让我过去陪她,我笑着看着她,她看了看我便在身旁拿出一本书。放在我手上,我拿着那厚厚的书问:“这是什么东西啊?”她微笑着说:“这是我们的秘密,希望你能好好珍惜它”那本书,我从未看过,只是一次大扫除当中无意发现它的存在,我翻了2页,就有N个字我看不懂。我想去问黄奶奶这本书大概讲的是什么,但却得知奶奶早在1个月前因病去世,我们家从此也没有人再提“黄奶奶”这个人。

5年后,我再次翻开那本书。我终于知道这是什么书了,原来这是高尔基的——《母亲》,我一页接一页看,直到看到最后一页,我依稀还能看见奶奶当年给我留下的“秘密”。

不要在乎金钱的多少。

而要在乎你付出了多少关心。

请好好的孝顺你的父母。

因为他们是最关心你的人。

——我们的秘密

因为它的这句话,让我重新理解生命的意义。

我的第一本书作文7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年我已经是一位作家,做一个作家难,做一个好做家更难,做一个有名气又好的作家更是难上加难。而我,虽说是作家,可是名气不大。只能靠打一些散工过日子。

一天,我想往常一样坐在面包店一边喝牛奶一边看报纸。一则新闻令我感到非常吃惊,某某某大作家**书销售量达到800万。看完后,我差点连牛奶也喷出来了,我看过他的书籍也不很好,依我判断他顶多是个三流作家。三流作家也能那么厉害,而自己却没有什么大作为,他的书籍销售量的出现令我的越来越想出一本书,但是如果书本买不出那不就要“大出血”考虑到金钱的问题,我不禁有写犹豫,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我决定出书。

首先,要想到书的读者。我在纸上画了三类:儿童,成人,老年人。我拿着纸开着飞车[那个时代已经是很先进]逛遍了所有的书店,书摊,图书馆。我随手买回几本,看着看着,都要睡觉咯。无聊,很无聊,超级无聊。书中的内容看着让我发了昏,千篇一律。不是龟兔赛跑就是三只小猪。我一怒之把书全撕了,这种书只能买去收费站。

经过了这件事,我发誓:一定要写一本全国乃至全世界青少年都喜爱的一本书。打后的一个月,我除了睡觉、吃饭、上厕之外,一直都在编写我的那本书。

一个月后这本书编完了,里面容合了想象,幽默,哲理。里面只有一,两张图画。因为如果图画过多会在儿童的想象力加框架,所以应该让大家有个想象的空间。

我把它取名为不便公开],我发行了1000本,想试一试效果。谁知,刚刚发行,便被孩子们一抢而空。我有了资金,便一下发行了本,谁知没过两天,又脱销了。我一炮而红,卖各种儿童用品的商人请我作代言人,我立刻被邀请进儿童问学学会……面对名利双收的我,并没有想到此结束,而是准备写第二本。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集!

我的第一本书作文8

我的第一本课外书是《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本书介绍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一个下着雪的除夕之夜,赤着一只脚,在冰天雪地里,穿着一件不大合适的大围裙,显然是她妈妈的。小女孩沿着大街高声叫卖:"卖火柴来,大家买火柴吧!"可是,没有人买她的火柴,没有人给她一个铜板,没有人关心她,更没有人同情她。小女孩蜷缩在墙角,浑身瑟瑟发抖,她终于忍不住了,小女孩抽出一根火柴明火柴划着了,在火光中她看到香喷喷的烤鹅,她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小女孩正准备拿的时候,火柴棒灭了,眼前什么也没有了。小女孩又抽出第二根火柴,小女孩看到了一棵美丽的圣诞树。圣诞老人正和一群孩子在欢乐的玩耍,她正想加入他们的行列,站起来时,火柴棒又灭了,眼前什么也没有了。于是,小女孩又抽出了第三根火柴,划着了,这时候,她看到了慈祥的奶奶,小女孩恳求奶奶带她离开这儿,离开这个寒冷、饥饿、没有快乐、没有关怀的地方,去天堂过幸福的日子。奶奶伸出双手抱着小女孩幸福地走了。

第二天,人们来到这里看到小女孩蜷缩在墙角,双手握着三根燃尽的火柴梗,脸上挂着微笑痴痴地望着远方。可怜的小女孩,我不禁为她的遭遇所难过,为她所处的时代悲哀。

通过阅读《美火柴的小女孩》,使我们了解到那个年代人们生活多么悲惨,对于一个小孩子她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天地,只把美好的愿望寄托于追求天堂的生活。

我深深为小女孩打抱不平,为什么,她的亲人不关心她,为什么,身边的人不善待她,为什么,人们那么冷酷无情。为什么……

比起小女孩,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多阅读一些有利于我们学习的课外书。来充实我们的头脑,让我们了解过去,看到现实,展望未来!

我的第一本书作文9

我们想忆起自己读过或接触过的第一本书,是很难的。而我年幼时某些受到的鼓励和引导,却如我的第一本书般,启迪了我。

在我出生前,爸爸就是出版社的编辑了。由于爸爸曾是英语的教师,所以他也经常编辑一些英语书籍和教材。教材一般都是十分简单的小学英语教材。

家中经常堆着爸爸负责编辑的书。至今我还不知道把书堆在家里是干什么的;因为编辑书稿应该是在出版社里才对。但也许会是出版后多余的书,或是待编辑的,也或许是爸爸特意留下来的。

大概是我6岁时的一天,偶尔从书堆中抽出了一本五颜六色教材,翻开一看,就被书内的彩图以及奇异的文字吸引了。那是我还没有上小学,是不懂英语的。所以形态各异的字母颇能引起我的兴趣。

聚精会神间,爸爸走了过来。见我我正坐在地上看书,也感兴趣似地走来问道:“在看什么呢?”

他笑着,也许我这姿态并不多见。我将书的封面翻出示意,他便笑道:“哦,是这个啊。”于是他将我手上的书抽取,然后走到旁边的沙发上做下,说道:“过来,教你点东西。”

我倒也感兴趣地走到他身旁。他坐着将书放在腿上,我站着趴在书上。他拿起书翻到了最后的一个字母图表,似乎对书十分熟悉。

接着他便叫我英语字母。图上有26个字母,每个上面都有着图画。他耐心地边指边讲,说:“这个是‘A’……”,“这个是‘B’……”。我耐心地听着,同时也跟着他读。

如此讲完26个字母,爸爸说:“自己把他们学会。”然后就因事出门走了。

他走后,我将字母反复读几遍,然后记几下,竟然学会了。第二天,我向爸爸背诵。虽然部分音发的还不够准,但是也得到了他的称赞。

这是爸爸第一次对我学习的教导,我至今难忘。我也领悟到,与其去寻找那本初次阅读的书,毋宁铭记下这些对我就像阅读的第一本书般的得到的教导。

我的第一本书作文10

午后,金黄的阳光从遮光布的缝隙中溜出来,软软的撒在书桌上。手捧着语文书坐在书桌前,感受着又软又暖的阳光,身心便都沉浸在那诗词中去了。这时,有几束调皮的阳光从桌上偷偷跳上我的书本,在上面“肆意妄为”。这幅景象与我脑海中的那幅让人刻骨的画面再一次重合。抬头,思绪便顺着阳光飘到了那天……

犹记得那是七年前的暑假。那天,我和姥姥手牵着手,从学校向家里走。一路上,我和姥姥欢歌笑语不断。我一边走路一边在嘴里哼着小曲儿,那时的天分外蓝,阳光分外耀眼,那一缕缕软软的阳光穿过云朵间撒在姥姥的脚上、肩上和那“黑白相间”的白发上以及那双慈祥的眸子中……

到了家后,姥姥严肃地把我叫到她面前,眼眸中的慈爱一下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到现在还记得她那温柔的话语中夹杂那种少有的严肃:“昱昱,从现在开始你便是一名准小学生了,所以现在开始你要预习小学的课程,争取在上学前将小学的课程学懂,这样你就可以继续当好宝宝了。”听罢姥姥这番话,我本是有些不情愿的,可在姥姥严肃的目光下我不得点头答应。这时,姥姥从身旁的布袋了中拿出了一本小小的数学书,我还犹记得那本书的模样—一本略大于A5的纸,书上正中央大大的写着“数学”两字,接着又在下面用略小一号的字体写着“一年级下册”在这行小字下是一个蘑菇房子旁边的小动物们和小男孩手里都拿了一个与本册章节内容相符的数学问题。这时,姥姥将我抱在怀里,把书慢慢打开,开始为我讲题,教我读书,给我讲解概念……这时,正值下午。午后温软的阳光从窗外洒入正好落在翻开的书页上,泛得上面点点金黄。有几束竟调皮的在姥姥的发梢,睷毛上舞蹈,再加上姥姥认真的神情,那一双眸子专注的看着书页。我坐在姥姥怀里,闻着姥姥身上特有的阳光的味道。仿佛有那么一恍惚间我又从姥姥的身上看到了她年轻的模样—认真、博学、专注……

现在,我已经接触了上百本书,可再没有一本书能让我如此记忆犹心——因为那本书不仅是我上学前的第一本书,也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本书——因为书页里写着的全都是满满的爱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学校过六一儿童节作文 读书类作文600字初中 种玉米作文200字 值得我尊敬的一个人作文 三年级书信作文300字 一件有趣的事作文450字 湖南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我学会了煮方便面作文 写事的作文100字左右 我想对老师说作文400字 蓝天保卫战英语作文 男朋友打女朋友屁股作文 我渴望时光倒流作文 我会做家务作文300字 中考作文没写完扣几分 online shopping 英语作文 八年级上册英语第五单元作文 我最喜欢的动物作文400字 我的理想作文500字医生 以方法为话题的作文 这也是课堂作文400字 粽叶飘香作文600字 红楼梦读后感作文500字 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作文快乐的端午节300字 以变为题的作文600字 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作文 自考大学语文作文范文 最美的行囊作文800字 我的端午假期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