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承德金山岭长城导游词范文

2022-12-15 03:09:03
相关推荐

承德金山岭长城导游词范文

作为一位杰出的导游,可能需要进行导游词编写工作,导游词可以加深游客对景点的印象,是提升讲解水平的重要工具。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导游词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承德金山岭长城导游词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承德金山岭长城导游词1

各位朋友:

你们好!

欢迎到金山岭长城观光旅游。也许您每天都会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前的国歌声中,看到长城的雄姿。那就是金山岭长城。金山岭长城,位于河北省滦平县与北京市密云县交界处,距北京市133公里,距承德市87公里,西起龙峪口,东至望京楼,全长10.5公里,沿线设有大小关隘5处、敌楼67座、烽火台2座。1981年1月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被国家定为一级旅游景点、风景区,并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万里长城,金山独秀。”

就让我们一起去观赏被专家们誉为万里长城中精彩的一段——金山岭长城吧。

(停车场至砖垛口的路上)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金山岭一带早出现了长城,由北齐的个皇帝高洋下令修建,主要是为了阻挡北方柔然等游牧民族对北齐的进攻,保证边境的安全。当时的长城为土石结构,单调低矮。十五世纪中叶,北方蒙古族的鞑靼、朵颜等部落,看到明王朝国力逐渐衰弱,就乘机南侵,威胁京都。为了保证京都的安全,明王朝决定重修这段对京都有着重要意义的长城。

隆庆元年(1567年)秋天,明穆宗朱载垕将抗倭名将戚继光由南方调到北方,担任蓟镇总兵,负责包括金山岭长城在内的600公里的长城沿线的防务。但戚继光初到北方时,是有职无权,他先是想训练一支北方的“戚家军”,由于朝中有人阻挠而未能实现。非常现实的戚继光在求“攻”不得的情况下改为“守”。

隆庆二年(1568年),戚继光到蓟州上任后,马上到长城沿线巡查,他发现蓟镇长城都比较低薄,在许多险要的地段,只有单墙,而且有不少地方已经坍塌。这样的长城,根本不符合作战的需要。于是他上报朝廷,要求加固和扩建蓟镇长城。隆庆三年(1569年),戚继光的弟弟戚继美率一支沂州兵到蓟镇戍守。

戚继光奏请朝廷后,让这支在金山岭驻扎下来,负责搞示范工程。戚继美带领沂州士兵,在金山岭上修长城、筑敌台。7座早的空心敌台在金山岭的长城沿线上建立起来,蓟镇长城的加固、扩建工程全面顺利展开。在戚继光任职的十六年间,基本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以后几十年的时间里,明王朝又不断调兵修缮,使之成为一道城墙高耸、战垒林立、能攻能守的坚固防线。

戚继光在修建长城过程中,依据“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建筑思想,山势低矮处,加高城墙,山势高峻处,修建敌楼,个别地方加修了障墙、支墙、挡马墙,全部为砖石结构或砖石木结构,使这段长城设施完备、构筑牢固、布局严谨、可攻可守。经专家鉴定,金山岭长城是我国万里长城的精华之所在。

障墙、文字砖、挡马墙,被誉为金山岭长城的“三绝”。

(砖垛口)

砖垛口,清代史料称为“砖垛关”,一般是游人登临长城的站。

砖垛口始建于明初洪武年间,隆庆年间由戚继光主持重修,高2.3米,宽1.6米,西距古北口4公里。虽然规模不大,但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砖垛口一带发现的火炮、石礌、铁蛋丸、箭头等武器来看,明朝时这里的战事是十分频繁的。1933年,张学良的曾在这里与日本侵略军进行过激烈的战斗。1948年夏天,北京解放前夕,我人民解放军强攻古北失利,就从砖垛口和龙峪口等关口突破,包抄了古北口国民党守军的后路,很快攻下了古北口。

(砖垛口至东方台)

细心的朋友会在长城上发现一些独特有趣的东西。

我们脚下的马道,由方砖铺面,可容六、七人并行。坡度大的地方,又用砖砌成了梯形台阶,走起来十分方便,又不致于滑倒。这些地方的城墙有里外两层,里面一层高1.5米,叫宇墙,又叫女儿墙,外面一层高2米,叫垛口墙。在垛口墙上,每隔一米多远便设一个垛口,供士兵射击来犯之敌。在宇墙和垛口墙,设有上、中、下三层射击孔,可供士兵采取站、跪、卧三种姿势射击敌人

。大家注意一下,每个垛口都有一个小洞,它有两个作用:一是插军旗助威,或以旗来传递信号;二是明代从国外引进了一种叫佛郎枪的武器,佛郎枪下面有轴,把轴插在小洞内,可转动做扇面射击。在垛口墙贴近马道的地方,每隔二三米便有一个砖砌排水沟,排水沟靠内侧一端设有吐水嘴,防止排泄出去的水冲刷侵蚀墙体;靠外侧一端修有礌石孔,也叫悬眼,用来施放礌石,打击敌人。这些都是金山岭长城建筑的独到之处。

(东方台)

大家熟悉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前的片头语长城和“传承文明,开拓创新”广告语的背景长城,都是在这里拍摄的。自1986年金山岭长城开放以来,先后有100多部影视的剧组和许多广告单位来金山岭取景。这是长城的骄傲,更是金山岭的骄傲。

金山岭长城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前来视察,先后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驻华使节观光游览。北京丽都、王府、凯宾斯基等几十家大饭店多次在这里举办越野攀登、烟花晚会、篝火晚会等文体娱乐活动。1998年9月,来自13个国家的“雷励远征计划”活动的160多人在此举行大型酒会,热烈的气氛、圆满的结果,更是把金山岭长城的名字传到了五湖四海。

1992年11月15日11点35分,当身穿鲜红色摩托服的“亚洲飞人”柯受良驾驶着白色雅玛哈250型摩托车,凌空一跃,金山岭长城就随着几百只白鸽和无数支彩球飞进了全世界人民的心中。我们西侧的西方台就是当年柯受良飞跃长城的地方。1995年10月6日,一对瑞典青年也在那里按中国风俗举办了隆重的婚礼。他们希望自己的婚姻能够像长城一样牢固可靠。

好了,我们继续前行。

大家看前面山脊上那截特殊的长城,它叫支墙,在长城的其他地方是难得一见的。它与前面的库房楼相通,是库房楼的道防线。遇有敌人入侵,支墙上的守军与敌人率先交火,万一抵挡不住,可凭借支墙边打边退,直到撤至库房楼。

支墙北面200米的两侧山头上,各有一座圆形的墩台,那就是烽火台,也叫烽燧,是古时候传递军情或报警使用的。一旦有情况,白天放烟,称为燧;夜里点火,称为烽。

(障墙)

这种障墙,是金山岭长城特有的设施,修在敌楼附近,横着在马道上筑起一道道短墙,高2.5米左右,长大约是马道宽的三分之二,形同一道道的屏障。障墙上有了望孔和射击孔,一旦敌人攻上长城,守军可据守障墙,进行抵抗和反击。怎么样,金山岭长城的设计够完善的吧?

(库房楼)

库房楼建造在砖垛口和沙岭口两个重要关口之间的一座险峻的山峰上,南北宽9.7米,东西长10.5米,条石基础,青砖到顶,内有石阶楼梯,上有铺房,下有库房,外有月城、障墙、挡马墙,专家称其为明代长城中军事设施“有代表性的一座敌楼”。这不仅因为库房楼比一般的敌楼建得高大雄伟,更是由于它还拥有不少附属设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前面我们提到的两个墩台,那是库房楼的两个岗哨,如有敌人来犯,可以迅速将消息传递上来,以便做好迎敌准备;支墙,是道防线,便于兵力的运动;在库房楼北侧50多米远的地方,有一道高2米、长200多米的不规则石墙,叫“挡马墙”,可将敌人的骑兵挡在墙外,这是第二道防线;在库房楼外侧紧靠楼脚下,还筑有一个长15米、高2米的半圆形战台,叫“月城”,上面布满射击孔,这是第三道防线;再加上障墙和库房楼上的箭窗、垛口,构成了多层次、立体交叉的防御体系,必将叫攻打敌楼的敌人寸步难行。

在库房楼两边的长城上,还有一堆堆的石头,叫“礌石”,这是我国古老的武器。在传统评书中,我们经常听到“滚木礌石”的说法,当敌人沿山坡仰攻时,这些礌石从山上飞滚而下,其杀伤力并不亚于利箭和火炮。

这座楼防守如此严密,应该不是一般的敌楼,可能是指挥官所在的“总台”。

(库房)

万里长城万里长,关、口、台、楼数不清。但要说到房子,却只有一间。

在库房楼内侧的小平台上,筑有长城上一的一间房子,青砖青瓦,木梁木柱,长6.4米,宽4米,高1.9米,形状与我国北方的民居一模一样,它与房前的长城建于同一时代,是珍贵的文物。

关于这间房子的用途,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用来存储军粮和子弹的库房;一种认为是前线指挥官办公和住宿的地方。

过去曾在库房楼附近的长城上发现过刻有“隆庆四年夏孟(即四月)之吉”和“隆庆四年季秋(即九月)之吉”两块石碑,上面刻有戚继光、戚继美、谭纶、刘应节等人的名字,说明这个地方与他们关系密切,而谭纶、刘应节当时都是“省部级”官员,他们来此,证明这应是“前线指挥部”所在地。根据史料记载,库房楼应是戚继美主持修建的早的7座敌楼之一。再联系到此处防卫如此严密,我们完全可以大胆地推测,这间房子应该是前线指挥官戚继美办公和住宿的地方,还可能接待过上面来的军政要员。

(库房楼至西峪楼)

刚才我们观赏了长城上有代表性的敌楼。说到金山岭的敌楼,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密集、精美。在仅10余公里的长城上,竟建有67座敌楼,两座敌楼之间,远的200多米,近的不足60米,如此的密集程度,是其他地段的长城无法匹敌的。

说到精美,这些敌楼形式多样,精巧别致,处处体现民族特色:有方形楼、扁形楼、圆形楼、拐角楼;有两眼楼、三眼楼、四眼楼、五眼楼、六眼楼;有平顶的、穹顶的、船篷顶的、四角钻天和八角藻井的。造型奇特的像猫眼楼,真的就像蹲在山头上的一只猫,两个了望孔,就像猫的两只眼睛。观赏这里的长城,真的犹如欣赏精美的艺术品。

(西峪楼)

这座断壁残垣、碎砖成堆的西峪楼,是重建这段长城时故意留下来的破楼,目的在于让游客充分体会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所留下的痕迹。大家可以在这里留个影,让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

(黑楼)

过西峪楼后,就到了沙岭口。沙岭口两旁,有已毁的西方台和东方台。由沙岭口东行100多米,就是黑楼。

黑楼南北宽9.1米,东西长11米,高7.8米,砖石结构,外有障墙。其独特之处在于,它分上、中、下三层,楼内有暗道。黑楼的楼门设在地下,称为地门,地门内是一条狭长的暗道,暗道用砖砌成台阶,直通二楼和三楼。战时将地门关闭,暗道口用木板盖严,形成易守难攻之势,坚守楼内,可说是万无一失。

传说有位叫黑姑的姑娘因母早丧,随父亲来此戍守,与士兵一起修筑长城,不料一场天火将刚修好的敌楼烧毁,黑姑为救火而丧生。士兵们为纪念她,便将这重修的敌楼命名为“黑姑楼”,后来就传成了黑楼。

由黑楼前行,还有两座无名的敌楼,再向前,就是著名的大小金山楼了。

(小金山楼、大金山楼)

现在我们马上就要登上大小金山楼了。

这两座险峻秀美的山峰,长期以来并没有名字,戚继光主持修建这段长城时,曾经从江浙一带调过来一支南方兵,由他们来营造这段长城,他们便用家乡镇江的大金山岛和小金山岛给这两座山峰命名,借以寄托对江南家乡的思念之情,金山岭长城也因此而得名。

小金山楼是个拐角形楼,条石基础,青砖到顶,南北宽10.5米,东西长12米,高8米,顶部有铺房,供守城士兵休息,下有障墙。

小金山楼鲜明的特点是楼门设计和建造得十分隐蔽。初次登临的人走到楼前发现小金山楼恰好堵住了去路,登楼无路。仔细寻找,发现在内侧城墙下部,有一个1米多高的小券门,几乎紧贴地面。爬过小券门,已下了长城,眼前是陡峭的悬崖,又无路可走。左右张望,寻寻觅觅,才发现紧贴楼脚,有不明显的台阶,沿台阶攀上崖顶,还是找不到进入敌楼的楼门,观察很久,才发现头顶的楼墙上,有一个射击孔比别的射击孔大,完全可以供一个人钻进去。原来,这个射击孔实际上就是楼门了。大家可以想象,当年如果有敌人攻打到这里,在他寻找楼门的过程中,恐怕早就被敌楼守军消灭了。

从小金山楼沿长城东行100多米,就是大金山楼了。

大金山楼长13米,宽8米,高10.8米,形状与小金山楼相似,只是不象小金山楼那样难以进入。

初“发现”这段长城的时候,大金山楼是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座敌楼,仅有楼顶垛口有些破损,尤其是铺房,保存得相当完整。

大家仔细看一下,谁能告诉我铺房房顶的檩、枋、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这是一间仿木制的砖砌小铺房,这些檩、枋、椽都是用青砖磨制而成,若不细看,还真以为是木制的呢。修复大金山楼时,还曾发现过精美的 吻和瓦当,可以想见当年修建时是非常精美雅致的,体现出了江南的建筑风格。

从大小金山楼发现的“文字砖”表明,它们是修建于万历六年,即1578年,比库房楼“年轻”10岁。

(将军楼)

从大金山楼前行,过窑沟楼和一个无名敌楼,便是拱洞高不足3米、宽不足2米的后川口,从后川口再过后川楼和一个无名敌楼,便到了将军楼。

将军楼东西长13米,南北宽8米,高10.3米,形似棺柩。现在看来它与别的敌楼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据当地上了年岁的老人讲,当年走进将军楼,可看见四壁布满了各种雕刻,有各种花卉,如杜丹、海棠、荷花、绣球等等;还有各种动物,如狮子、老虎、豹子、海马、龙、凤等等。楼门石柱用汉白玉雕砌。简直就是一个“艺术世界”!因此,将军楼又有一个名称:“花楼。”楼内的雕刻在日本侵略者占领这一带时,被破坏殆尽。

关于将军楼,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当年戚继光从南方调到北方担任蓟镇总兵不久,有一个眉清目秀的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坚决要求参军。他自称姓武名桂花,家住浙江宁海,奉父亲遗命来投奔戚将军。戚继光考察他的武功兵法,他连发两箭射下两只飞鸟,徒手打败五个持械士兵,并且对戚继光抗倭的兵法熟记于心。戚继光非常高兴地收下了这个文武双全的小伙子,后推荐给朝廷,任命为镇守古北口的副总兵。

武桂花上任不久,鞑靼骑兵进犯,他率领一千名士兵,巧布奇兵,出奇制胜,使敌人的五千骑兵损兵折将,大败而逃。由此受到皇帝的亲自召见,并设宴为他庆功。

隆庆三年,武桂花奉命率兵修建后川口一段长城。他与士兵同甘共苦,亲自背砖运石,还非常关心士兵的疾苦,认真听取士兵的意见,集思广益,出色地完成了筑城任务,受到了朝廷的嘉奖。

长城刚刚修完,北方敌人再次大举入侵,武桂花率兵与敌人浴血奋战了七天七夜。胜利来临之际,武桂花却劳累成疾,突然病倒死去,时年刚满25岁。死后人们才发现武桂花是女扮男装来参军的。遵照武将军“活着为保卫长城而战,死后愿伴随长城而眠”的遗嘱,士兵们将她埋葬在离长城不远的山坡上。为了让后人永远缅怀和纪念这位为国捐躯的女将军,士兵们将她亲自参与建造的这座敌楼命名为“将军楼”,把将军楼外的一条山沟命名为将军沟,世代相传。

(小狐顶楼)

从将军楼前行,经过拐子沟的敞楼子、破楼子、黑楼子、三眼楼、五眼楼等五座敌楼,前面有一座酷似狐狸头的敌楼,两个小黑洞就像狐狸的眼睛,一个大黑洞就像狐狸的嘴,这就是小狐顶楼。

小狐顶楼为双层敌楼,特殊之处在于上下两层之间没有楼梯,只有一个四方形的小天井,当年守军借助木梯或软梯上下楼。如今木梯和软梯均不见了,一般人要徒手攀上这垂直的3米多高的天井,是非常困难的。而万里长城珍贵的浮雕影壁——麒麟影壁,就修筑在小狐顶楼的二楼上面。

影壁墙用青砖砌成,高2米,宽2.5米,面向北方。影壁上用15块方砖,拼制成一幅浮雕的画面,画面中的麒麟呈奔跑状,四周驾祥云,头扭向侧后方,嘴微张,舌头外吐,尾巴高高翘起,显得生龙活虎,威风凛凛。

数百年来,由于人迹罕到,少了许多破坏,因此虽历经了四百多年的风霜雪,麒麟影壁居然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文字砖长城)

过去,在万里长城上曾经发现过少数带有文字的青砖,就已经引起了专家们的广泛关注。而在金山岭长城的大狐顶楼两侧,竟然有500多米长的`长城,几乎完全是用带有文字的青砖砌成的,这就更加难得了。

从小狐顶楼前行不远就是大狐顶楼。自两楼之间的上坡路段开始,就可以看到两侧的城墙的青砖上刻满了文字,内侧由于年代久远,上面长满了青苔,无法辨识,而外侧的青砖上,则刻有“万历六年镇虏骑兵营造”、“万历五年山洞左营造”、“万历六年振武右营造”等字样。这是万里长城上独一无二的一段用文字砖砌成的长城。它为我们研究长城的修筑年代、参加施工的等,提供了翔实而确凿的证据,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科研价值。

由大狐顶楼继续前行,再过去两座敌楼,就到了金山岭长城的东段,那时万里长城上险峻的一段,有著名的仙女楼、望京楼等。目前已由北京密云县开发,称为司马台长城。

好了,各位朋友,相信美丽的金山岭长城已经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在下山的时候请注意安全。下山休息之后,可以继续观赏迷人的长城夜景。

由承德金山岭长城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长城旅游新项目——“夜长城”,西起西五眼楼,东至大金山楼,全长2 500米。在苍茫的塞北夜幕之中,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之上,一条光明璀璨的长龙蜿蜒曲折,使人惊喜不已,赞叹不止。在夜长城之上品尝长城烧烤、举办各种舞会及游艺活动,定会让您终身难忘。

大家都很辛苦了,一会儿可以乘坐索道直接到制高点来观赏长城独特而迷人的夜景。

各位朋友,再见。

承德金山岭长城导游词2

朋友们:

你们好!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闻名中外的金山岭长城。有人说,要看长城之长,上金山岭;要看长城之雄伟,也上金山岭。此话十分有道理。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在河北省滦平县境内。金山岭长城是北京密云县与河北滦平县的交界线。它西起龙峪口,东到望京楼,全长10.5公里,沿线设有大小关隘 5处,67座敌楼,2座烽火台,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它被国家定为一级旅游景点、国家级风景区。

(停车场至砖垛口的道上)

金山岭长城,始建于北齐,那时为土石结构,单调低矮。十五世纪中叶,明王朝国力由强转弱,北方蒙古族鞑靼、朵颜等各部乘机南侵,京都受到威胁,于是明朝廷决定重修这一段在军事上有重大意义的长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明穆宗把抗倭名将戚继光由闽浙调到北方戍边,任命为蓟州总兵。戚继光率士兵与当地民夫,对东起山海关、西至镇边(昌平县境),1000公里的原有长城,普遍进行了改建和重建。边墙城体加宽加高,要冲地段修筑双层的城墙。又在全线修筑 1000多座高大坚固的敌楼(又叫敌台或空心敌台)。在戚继光任职的十四年间,就基本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在后来的数十年里,明王朝又不断地调兵选将,加以修缮,使它形成一道城墙高峙,战垒林立,能守能攻的坚固防线。金山岭长城,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段。这段长城及所属设施都是砖石结构,气势雄伟,旧貌依然。经专家鉴定,是我国万里长城的精华之所在。

金山岭长城充分体现了戚继光“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建筑思想。因此,这段长城设施完备、构筑坚实,布局严谨,攻守兼备。长城沿线的沟壑要冲都设有关口,既能出关巡逻,又可对敌人实行迂回包抄。主要关口加设防线,修筑重墙,山巅上还设烽火台。长城主墙与敌楼挽臂相连,互为一体。一些重要地段往往在主墙道上加设九至十多道障墙。

总观金山岭长城,城关相连,敌楼相望,处处布防,道道设险。遇有战争,烽火传递军情,全线严阵以待。战事和平,沿线驻军可在附近坡地屯田,自筹军粮。

(砖垛口前)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要进的这个关口叫砖垛口,游人一般都从这里的砖梯登上长城。

据考证,早在北齐时期,就在这里建筑一个关口。戚继光主持修筑金山岭长城时,又在这里重建了这个砖垛口。

砖垛口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这一带长城上发现的火炮、手shou雷、石雷、箭头等武器来看,明朝时这里战事不少。近一个世纪,也有大的战事发生。1933年,东北军张学良的,曾经在这里与日本侵略军进行过多次激烈战斗。1948年夏天,北京解放前夕,解放军进攻古北口没有成功。然后改从砖垛口,龙峪口等长城上的关口突破,包抄古北口守军的营地,很快歼灭了敌军,打开了古北口通道。

(手指文字砖)大家请看,这是十分珍贵的文字砖。在这里能见到的并不多,而在将军楼和大狐顶楼中间,500米的城墙上,这种文字砖就多了。这些砖上面主要记载了当年修筑这段长城的年代以及番号,如“万历四年震虏骑兵营造”、“万历五年山东左营造”、“万历六年振武右营造”等等。这些文字用楷书或隶书写在砖坯上,烧制而成。著名长城专家朱希元介绍说,这段文字砖长城,在中国万里长城上是独一无二的。文字砖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观赏价值。

(在砖垛口至东方台的长城上)

漫步在长城上,只要您稍加留心,就会发现一些有趣而独特的东西。

长城底部用条石奠基,上部用长方形青砖包砌,中间用土、沙、石填方。城墙顶部的马道上,都用大方砖铺面,可容六、七人并行。马道的陡坡,都用砖砌成梯形台阶,上下方便,不致于滑倒。这是金山岭长城建筑的独到之处。各位请看,马道上每隔两、三米远,就有一条排水沟,排水沟靠外侧的一端,有一个吐水嘴。这吐水嘴作用有二:一是用来排除雨水,防止雨水冲刷墙体;二是守城士兵从这里施放雷石,打击敌人。不知各位发现没有,有的地方城墙设里外两层。墙顶部靠内侧的一面,用砖砌成高1.5米的墙,叫宇墙,又叫女儿墙。墙顶部靠外侧的一面,用砖砌成高2米的墙,叫垛口墙。垛口墙每隔不远,就有一个旗孔,用来插军旗助威,或以旗作为传递军情的信号。无论内侧的宇墙,还是外侧的垛口墙,都设有上、中、下三层射击孔,可供士兵立着、跪着或卧着三种姿势射击来犯之敌。这又是金山岭长城建筑的独到之处。

另外,金山岭长城上,还可看到数不清的射击孔、了望孔,都饰以各种各样的图案:有桃形、箭头形、刀把形、锯齿形等等,一个个精巧别致,耐人寻味。请大家在游览的过程中细细观察。

(在东方台)

我们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前播放的片头语长城和中央电视台自用广告语:“传承文明,开拓创新”的背景长城,就是在这里拍摄的。这是金山岭的骄傲,也是万里长城的骄傲。金山岭长城自1986年开放以来,国家领导曾多次视察。130多个国家驻华使节来观光游览。100多部影视作品展示了金山岭长城的雄姿。北京丽都、王府、凯宾斯基等几十家大饭店多次在这里开展越野攀登,举行篝火联欢、烟花晚会等各种文体娱乐活动。1998年9月,金山岭长城为来自13个国家的“雷励远征计划”活动的160多人在长城上举行大型酒会,取得圆满成功,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

各位请看(指西方台),那就是台湾“飞人”柯受良1992年飞越长城的地方。当时39岁的柯受良,驾驶着“雅马哈”赛车,象凌空的雄鹰飞越过金山岭长城,成为中华飞跃长城第一人。

1995 年10月6日,瑞典有一对青年在那里按中国风俗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当时记者问他们为什么要在这里举行婚礼?他们说在长城上举行婚礼有一种特殊的意义,尤其这段长城景观奇特、雄伟壮观,愿自己的婚姻象长城一样牢固可靠。朋友们,你们中是否有人也想到这里举行婚礼,欢度难忘的一刻?如您已婚,也不要遗憾,到这里度金婚纪念日和银婚纪念日也一定终生难忘。

(障墙前的丁字路口)

刚才离开东方台时,有人问我,前面山脊上的那截长城很特别,在这里它起什么作用?现在我就告诉大家,这截高大的城墙叫“支墙”,确实是万里长城所罕见。它与前面的库房楼相通,是库房楼的第一道防线。如果敌兵来犯,守卫在支墙上的士兵可以最先与敌兵交火,万一抵挡不住,可以凭借支墙,边打边撤退,最后撤到库房楼里,继续与敌人战斗。(手指支墙前方两侧的烽火台)各位请看,支墙北面200米的两侧山头上,各有一个圆形的墩台。你们知道那是干什么用的吗?我告诉大家,那叫烽燧,就是烽火台。古代战时,利用它点火报警。夜里点的火叫烽,白天放的烟叫燧。

(在障墙处)

这就是障墙,是金山岭长城特有的设施。在金山岭长城的一些敌楼附近、横着在马道上筑有一道道短墙,这就叫障墙。障墙高2.5米左右,长差不多是马道宽度的三分之二。上面有望孔和射孔,万一敌人攻上长城,守城士兵可以据守障墙,进行抵抗和反击。

(进库房楼)

这座敌楼,就是鼎鼎有名的“库房楼”。它比一般敌楼大,在长城的军事设施上最富代表性。这座敌楼不仅有支墙、障墙等防卫设施,它的外侧还筑有一个半圆形战台,叫月城,上面设有密集的射击孔,这是库房楼的第三道防线。在距离障墙约50米的山坡上又筑有一道“挡马墙”,阻挡敌人的骑兵接近。“挡马墙”就是库房楼的第二道防线。这座楼防守如此严密,说明它不是一般的敌楼,可能是史料中记载的叫做“总台”的敌楼,因它旁边有座库房而被称“库房楼”。

(登上库房楼顶)

大家请看,长城多么象长长的巨龙,飞腾在险峰峻岭之间,昂首摆尾,气势磅礴。再请往四周眺望,您一定会有“风景这边独好”的感受:东面,燕山山脉第一峰 ──雾灵山,隐隐约约,象一位美丽的少女,婷婷玉立在青山之巅;望京楼,耸立于悬崖峭壁,像一位勇士,气冲霄汉;西面,卧虎岭象一只庞然大虎,守卫着首都北京的北大门──古北口,威风凛凛,势不可挡;南面,波光鳞鳞的密云水库,就象一面明镜,镶嵌在崇山峻岭之间,闪闪发亮;北面,静静卧着的“毛公山”,林涛云海,如催风涌浪,滚滚流向天边。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它们构成了一幅多么美丽的风景画!

(库房前)

各位请看,这座房子就叫库房。它长不过6.4米,宽也只有4米,形状跟北方民居没有两样。但请各位注意,这不是普通的房子,它是迄今为止,万里长城上唯一的一间小房,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据专家考证,是存军粮或弹dan药的库房。也有专家认为,是前线指挥官住宿的房子。究竟哪种意见正确,哪位朋友要是感兴趣的话,欢迎进行深入考证。

(库房楼至西峪楼)

有人问我,这段长城为什么叫金山岭长城,真有金山吗?我现在利用这段时间,向大家作个介绍。

各位请朝我手指的方向看,对面石山上两座雄伟壮观的敌楼,就是大金山楼和小金山楼。据史料记载,抗倭名将戚继光从南方调到北方任蓟镇总兵官后,发现北方的士兵纪律松散,战斗力很差,于是他上书朝廷后,从南方调来三千士兵,作为骨干。这一招果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据说,这两座敌楼就是这些士兵修筑的。他们把镇江的大、小金山名字借用到这里,以寄托对家乡的无限思念。正因为这段长城修建在大、小金山上,所以得名:金山岭长城。

说到敌楼,我要向各位介绍一下金山岭长城敌楼的两个显著的特点:密集和精美。在这10余公里的长城上,居然建有67座敌楼,敌楼与敌楼之间的距离,最长的 200多米,最短的只有60米,密集程度,其他地段的长城无法相比。这些敌楼的建筑,处处体现民族特色,形式多样,精巧别致。有方形楼、扁形楼、圆形楼、拐角楼;有两眼楼、三眼楼、四眼楼、五眼楼、六眼楼;有平顶的、穹顶的、船蓬顶的、四角钻天和八角藻井的。造型奇特的猫眼楼,真像蹲在山头上的一只猫,两个了望孔,就象猫的两只眼睛。大金山楼上层那一间仿木制的砖砌小铺房、椽、檩、檐都是用青砖磨制而成,如果不细心看,真以为是木头制的呢。小金山楼的楼门,设计和建造得简直让人难以寻找,如果不动一番心思,是不能进入楼内的。可能是人们特别喜欢这些建造艺术精美的敌楼,他们几乎给每一座敌楼都起了一个形象鲜明、含意深刻、美妙动听的名字,如:望京楼、桃春楼、仙女楼、将军楼……等等。

这位小姐(先生)问哪座是望京楼?请朝我手指的方向看,远处那最高的山峰上,立着的那座敌楼,就是望京楼。……哦,你们问山那么高,那么陡,砖石怎么运上去?这还真有一个故事呢。

当年修望京楼时,材料齐备,可是建楼的基石运不上去。千总张永安命令士兵、民夫往上抬,不但没办到,还造成人员伤亡。大家急得团团转。

一天夜里,哨兵发现,山下有个闪着绿光的东西在移动,就邀十几个伙伴,壮着胆子去察看。他们发现是一个大乌龟,直径足有5尺多。“呀!这么大的龟啊!”其中一个士兵说,“咱们何不请它来帮忙?”于是他们把上千斤重的条石抬到龟背上。只见大龟伸伸脖子,弓了弓腰,就往山顶爬去。大家高喊:“真是神龟助咱呀!”接连几天,神龟把条石一块块运上山顶。当运送最后一块时,它爬到半山腰,再也走不动了。大龟变成了石龟,它所在的山就被称作龟石山。

这毕竟是神话。那么,修望京楼用的条石,到底是怎么运上去的呢?据专家考证,主要是采用铁索绞、滚杠滚、撬棍撬并用的办法,把这些条石一块一块运到山顶上。

(在西峪楼)

现在我们来到了西峪楼。你们看,断壁残垣,碎砖成堆,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不把它修复原样?这是开辟旅游景点,重修这段长城时,故意留下的破楼。有人说,它毁坏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有人说,它坍塌于的枪炮。看着这断壁残恒,是不是仿佛听到了当年的枪炮声;看着这残垣断壁,是不是真切体会到和平的珍贵?许多游人到此,非在这里留影纪念不可。现在给大家留一段时间,好好在这里拍照吧。

大家都拍完照了,好,现在我们从这个地门出去。因为台阶窄,石级高,请各位互相照应,慢慢往下走。

(沙岭口)

各位朋友,请抬头看。在我们的上前方又有一座敌楼,人们叫它黑楼。黑楼的建筑是很特别的。金山岭长城上的其它敌楼,大都是双层,楼的东西两侧各设一个楼门。而黑楼分上、中、下三层,楼西面的楼门设在地下,叫地门。地门内有一条狭窄的暗道,暗道内用砖头砌成的台阶,直通二楼和三楼。战争时期,地门紧闭,暗道口用木板盖严。敌兵难以攻入楼内。万一地门被攻破,守卫在二、三楼的士兵,也可以居高临下,将敌兵消灭在暗道之中。

为什么叫黑楼呢?传说,当年戚继光主持修筑金山岭长城时,宁夏的一位老将军也领兵前来修筑长城。将军的夫人已经过世,身边只有一个独生女,名叫黑姑。黑姑担心父亲年迈体弱,支撑不住,再三请求,随父亲一同前往。将军考虑再三,只好应允。

黑姑随父跋山涉水,来到金山岭后,看到士兵们不畏艰难险阻,每天早出晚归,深受感动。她不顾父亲和士兵们的劝阻,毅然投入修长城的劳动中。她不怕苦、不怕累,搬砖运石,一点也不比士兵差,手磨出血泡也不休息。早晚还抽空帮士兵缝补衣裳,深得士兵的戴。

不料,黑姑和士兵们刚修好的一座敌楼,被雷击中,燃起熊熊烈火。黑姑二话没说,首先冲进火海奋力抢救,不幸被烈火烧死。

士兵们流着眼泪,把这不幸的消息报告给老将军,并为没照顾好黑姑表示歉意。老将军忍受着极大的悲痛,对士兵们说:“黑姑为国捐躯,死得其所。”

士兵们把黑姑的遗体埋葬以后,又在原来敌楼的基础上,重建一座砖石结构的敌楼。为了永远纪念黑姑,士兵们把这座敌楼名为黑姑楼。后来,传来传去年代久了,少了个“姑”字,就叫成黑楼了。

故事就讲到这里。一会儿,咱们就从这沙岭口下山。现在,我建议大家来个登城比赛,看谁先登上黑楼。

(下沙岭口)

万里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她是中国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伟大的历史丰碑。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只能游览到这里,不知各位是不是领略到金山岭长城的“长”和“雄伟”了,不知您是否也会发出“长城万里,金山独秀的”感慨呢!

金山岭的好景观还有许多,如“通天洞”、“天泉”、“压龟石”、“瘦驴脊”、“登天梯”……等等。欢迎朋友们再来,来金山岭旅游、度假、探险、考察……

如果您春天来,会看到满山遍野的绿色中,点缀着桃花、杏花、樱桃花等各种花朵,万紫千红,微风吹来,还能闻到浓浓的花香。如果是夏天来,您看那葱葱绿树,听潺潺流水,顿觉气清身爽;看那五颜六色的彩霞,雨后美丽的彩虹,您会兴高采烈。如果您秋天到这,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景象让您目不遐接,那些挂满山榛子、山里红、山核桃等果实的枝头,会向您招手,如果您冬天到金山岭登高远望,那蜿蜒起伏的长城,就象飘落在千山万岭中的一条白玉带,那一座座敌楼,就象镶在玉带上的一颗颗珍珠,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此情此景,能不使您流连忘返吗?

朋友们,今天我就介绍到这儿。现在我用一首歌来欢送大家:“到了离别时刻,才知时光短暂,纵有千言万语,也难诉心中留恋,再见,再见,等到相会的那一天……”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观后感500字作文 家乡春节的作文 小学生一年级作文 小学作文100字 作文600字写事 万能作文题目 二年级100字作文 作文 成长的烦恼 大公鸡作文 我的想法作文 关于知识的作文 假期作文600字 自我成长作文 美好瞬间作文 高一作文素材 发烧作文 启航作文 关于叙事的作文 两千字作文 责任担当的作文 400字作文写人 小作文150字 开心的一天的作文 山东作文题目 野餐英语作文 动物作文500字 移步换景作文 停电作文 英语我的一天作文 靠自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