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人口问题作文

2023-06-26 06:01:04
相关推荐

关于人口问题作文

导语:自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民众从小规模的地下方式开始自主进行人口流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人口的作文,欢迎阅读参考。

第一篇:人口问题

中国的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几乎是同时被人们重视起来的。人们将中国人口数量过多作为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将人口与环境对立起来,使很多人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就应该努力地削减中国的人口。但是,我们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的森林面积在逐年减少,沙漠面积在逐年扩大,空气和水体质量越来越差,如果我们单纯地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相比,是很容易得出"人口少则环境好"这样的结论的。然而如果我们与日本、新加坡这些国家相比,就只能承认我们在环保意识和环保工作方面的差距。所以,我们可以说人口数量不是根本问题!

要创造和谐的人口与环境,我认为提高人口素质是减缓环境恶化的关键。它一方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比如"母强儿壮"反映了先天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有重要影响。再如白化病等很多疾病都属于遗传病,两个携带致病基因的人结合很有可能给下一代造成不幸。所以社会提倡优生优育,禁止近亲结婚。另一方面受社会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比如我国封建社会妇女裹足对人身健康的摧残;古巴比伦王国由于社会伦理道德的败坏导致文明的衰落等等。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口身体素质的高低,越来越取决于社会环境因素。人们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到处可见人们晨练的身影,并且平时的问候语也经常听到:"身体好吗?"这样的话,人们不再追求吃饱,而是讲究吃得健康,"有健康才有将来"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信条;比如电信业的发展具有的微波辐射污染,现在家庭电脑普及,手机泛滥,电器设备应有尽有;交通业建筑业等噪音污染,特别是日益发达的交通事业,汽车成为代步工具,虽然加快了生活节奏,但也加速了尾气的排放,加大了环境污染;日益发展的工业企业排放的有毒物质,严重影响了土壤、森林、气候,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很多地方出现泥石流,山体滑坡现象。以上这些引起的环境问题都会通过空气、呼吸携带传染物,传染到人体,给人造成致命的伤害。这些自然环境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也都是决定性的。

所以,人口与环境的问题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相互统一的关系。提高全民的人口素质,会使我们的环境更加的美化;同样创造更加美好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会让人口素质迅速提升,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更加和谐,更加美丽!

第二篇:人口问题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使得人口出生率和成活率迅速提高,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引起全球人口急剧增长。

世界人口递增的时间越来越短。工业革命时期1800年到1839年,世界人口由10亿增加到20亿,到1960年为30亿,1975年为40亿,1987年7月为50亿。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比重由50年代的66.8%上升到80年代的74.9%。至2000年全球人口增加到61亿,其中85%的增加大多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而在未来的30年中,人口增加率将会减缓,到2030年时,世界人口,的总数将为80亿。人口增长率将达到历史性的低点。

从文化教育程度看目前,全球有9.6亿文盲,其中1.3亿儿童。发达许多成绩优秀的高中龄毕业生不愿选择理工等相对艰苦的专业,使得在培养艰苦岗位上所需合格人才陷于困境。发展中国家无力培养更多的人才,而人才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流失更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危机。以印度为例,到1990年为止,在外谋生的科学家和熟练技术人员达41万,到2000年达54万。

从健康的角度看人口素质,许多疑难病、奇特病的增加表明人口素质的下降。如艾滋病、变异链球菌、奥罗凯病毒、登革热病毒、非典病毒等。正以惊人的速度吞噬人类的生命。

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

人口总规模萎缩,人口老龄化。1991年,瑞典老人比重18%,英国16%,日本12%。造成的问题: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②劳动力老龄化③生产率低④社会问题多。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

农业人口多,出生率高,“越穷越生,越生越穷”恶性循环。引发的社会问题是,①贫穷与饥饿②失业③奇型城市化,其后果是失业加剧,人口分布奇型,出现大量工棚区。

第三篇:人口问题

自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民众从小规模的地下方式开始自主进行人口流动。这股潮流越发猛烈,以至于政府在十几年之后不得不彻底取消了大部分对人口流动的严格限制。行政的控制无法阻挡经济利益的诱惑。因为多年控制的压抑,这一系列人口流动最终爆发成为了人类史上空前规模的迁移。中国的城市与乡村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完全隔绝了如此之久,以至于中国社会的城乡二元结构时至今日仍影响至深。城市是人类文明对自然环境改造的终极形式,是人类工商业活动的最集中场所。人口不断从乡村向城市迁移,而不同等级和发展水平的城市之间也存在着大量人口流动。大城市的梦想造就了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而这些流动人口的进入也使得城市变得更大更密更复杂。城市的活力在几十年的隔绝制度下已渐衰弱,而流动人口改变了这一切。城市被注入新的生机,重新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文化碰撞融合的焦点,从而被丰富和多元化。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但更重要的是多数城市的"生命被延续,并因此有助于打破几十年养成的城乡二元思维。

而所有被称为流动人口带来的不良后果,在我看来都是对城市管理不作为而找出的借口。这样的借口所编织的谎言是几十年来权威主义管理的惯性。所谓流动人口所带来的问题是普世的,即无论在哪个被界定的人群中,人类现有的文明也保证在相同条件下都可能会发生相同的或好或坏的事情。而那些谎言是最擅长“以偏概全”的。甚至有时候还会牵扯出流动人口的素质问题。这简直是无耻的。这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是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难道这是流动人口自身造成的?流动人口给城市带来的居住、交通、医疗、教育等等压力,再一次提醒了城市管理者如何才能合理分配城市资源。在城市中辛勤工作、依法纳税、遵纪守法的公民完全有资格公平而合理地利用到城市社会资源,而不会因为什么户籍问题沦为二等公民。讨论所谓流动人口所带来的弊端显然是带有偏见的,而如此的利弊二元思维也是极其可悲的。要知道,这个世界本是没有城市的。

近些年,教育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其中之一是在一些城市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打工者子弟学校”,专门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对于此显现,各方面的意见很不一致。一方面,在各大城市中打工的流动人口表现明显的欢迎。其原因在于:他们认为,上不起城市的公立中小学。公立学校如果接受外来人口的子女上学,在正常的学杂费之外,一般要收较高的借读费和赞助费。另外,他们认为自己的子女在公立学校上学还会受到城市孩子的歧视。而“打工者子弟学校”一方面收费比较低,而且服务也很热情,孩子也不会受到城市小孩的歧视。

关于办学条件问题,很多人认为应当考虑具体情况,相当于公立学校,这些“打工者子弟学校”的教学条件肯定比较差。然而,根据这些学生的家庭的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我们是否一定要去那么高标准教学条件呢?如果政府不能负担这些孩子教育的费用,我们能看着它们失学吗?我们是否要拥有者的教学条件作为学生入校的门槛呢?只要能改这些孩子一个受教育的机会,条件简陋的学校应当是可以生存的。实际上,流动人口将子女送到这类学校主要是经济上的考虑,这类学校收费较低相当于贫民学校,使这些家庭的经济条件。

在我们班就有一位流动人口儿童,他跟着父母一起来到到这里。。起初,他在班上不怎么说话,上课只是认真听讲也不发言……过了一段日子,有几位同学“邀请他去玩,于是他露出了在校园里的第一张笑脸,随后他经过和老师同学的沟通慢慢变得开朗起来,学习也十分优异,现在成了我们班的尖子生。

如果给流动儿童一个学习的机会,一个沟通的机会,他们就会和别人平等。

【关于人口问题作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摘抄作文大全 感悟大自然800字作文 关于水灾的作文 游神仙居作文 雨后景色作文 描写海豹的作文 意外的收获满分作文 脸作文 我的中秋节作文300字 坚持自己的立场作文 摘杨梅作文400字 内心的呼唤作文 朋友作文300字 感谢妈妈的英语作文 温州乐园作文 真实的自我作文 跨进十二月作文 2019年全国二卷作文 我真想笑作文 在合作中成长作文 看图写作文一年级下册 我有一个梦想高中作文 以小见大优秀作文800字 三年级语文300字作文 作文我的发现450字 新疆的四季作文300字 向青春致敬作文 作文我最喜欢的一件事 快乐的暑假作文500字 作文回忆往事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