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书到用时方恨少作文

2023-07-29 07:54:05
相关推荐

书到用时方恨少作文

导语:每一句名言警句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领略其中所蕴含的道理。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书到用时方恨少

书到用时方恨少,现在很多人读书都太急功近利,觉得只要需要用到的时候才会拿出相关的书籍来看。

曾经,十年寒窗仅为一朝功名,《四书》《五经》孜孜不倦地研读,唐诗宋词夜以继日地吟诵,发榜之时,喜获升迁,一顶乌纱帽算是读书生涯的完结,心中还未免窃叹,此生足矣!

殊不知,书到用时方恨少,对于多数古人那种功利性的读书方式,吾实不敢苟同!读书若仅为功名,仅为升迁岂不令天下的读书人汗颜?

罗素曾云:年轻人要多读些“无用的书”。不错的,这大概便是在倡导一种更为纯粹的读书方式,不为名利,不为升迁,仅为自我充实,仅为乐乎其中……

人就应在这种叠加的快乐中变得有积淀,有底蕴,东坡即如此,身居高职未忘品咂诗书,贬谪黄州更加如饥似渴,读书,大概已成了这位大文豪人生的最大乐趣;游山玩水,自由自在,儒道诗书,日日品读。当“乌台”的余波散尽,千年的黄州闪射出奇异的光芒,人们的目光投向黄州,黄州的目光投向苏轼,苏轼的目光投向那奔涌的江水,一曲《念奴娇》便成了永恒。试想,若没有平日里的细心琢磨,没有心中的文化积沉,鲜活的江水岂能开启东坡豪放的诗情,而这大概就叫作厚积薄发吧……

一个远远走来的苏轼足以给我们太多的启示,是啊,读书不就应该如此吗?忘却世俗的诱惑,忘却仕途的牵绊,独处于幽静之所,沏一杯香茗,悄然地关注着历史的冷暖,纵情地解读着世间百态,如此生活,岂不美哉?

其实,由读书多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生存状态与追求,大凡心如止水,潜心思考之人都酷爱读书,而这类人又大多是为人所敬重的学者,他们所读的也绝非那类为生财升官做铺垫的书,平日里一点一滴的积累,茶余饭后漫无边际的涉猎,这其中所诠释的便是一种洒脱,乐观的人生节奏。

是啊,书到用时方恨少,多读读那些“无用的书”实在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者,书,乃人类进步之阶梯,而所谓“无用”也只是狭义上的近指,就长远而言,那些眼下的“无用”终会派上用场的……

假设这样一幅场景,一列奔驰的火车上,三四个人促膝而坐,谈天论地,上至天文地理,下至万物苍生,无所不谈。而你,孤独地坐在一旁,憋得面红耳赤却找不到说话的机会,或许平日的积淀在此刻方能显露无疑,这是何等尴尬……何等悔恨……

因此,请切记,书到用时方恨少绝非一句空话!

篇二:书到用时方恨少

我们不妨将那个人在沙漠中捡石头的历程看作读书的过程,他在后来后悔的是之前自己为何不努力苦“读”,现在才发现其用处境况,他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我们平时在生活中不是经常听到“沙漠中那个声音”吗?但我们真正领悟到其用意的人却是屈指可数,而那些付诸于行动的人更是少了。所以大多数人在以后碰到困难时,就恨不得立即打开随意门,回到过去,踏踏实实地一路走来。毕竟我们并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我们还是让头脑“充电”吧!

若然你还觉得那沙漠的声音半信半疑的话。请看看马克思主义中的发展观———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所以说我们读书时期的知识是为将来铺垫的思想。

我们不要怕现时学到的知识对于自己来说没有用,只要怕那在真正运用于实际情况时,搜肠刮肚后只得到九根银丝的"狼狈情形。

君不见有些人在投奔社会工作时,下班后,在夜校对着苦苦对着黑板,手里握着写不完艰辛的笔,抄着心里梦想的宣言;又有些人每天下班后能安心坐在餐桌旁,面对着家人,手里拿着他甜蜜无限的筷子。前者,是在年少气盛时没注意将知识拿捏在手,鼠目寸光;后者,在寒窗十年中真正尝尽甜酸苦辣,能够巧用在工作上,使得属于自己时间绰绰有余,是因为他们不相信俗人的那句话:“读那么多的书,根本就没用。”

世上的智者,少也。那些“没有机会”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的所谓智者是伪智者。虽然他们的知识能解决现时所遇到的问题,但随着历史的前进,时间的发展,即使是拥有过油利得笔锋的鲁迅大师,如果不学习,也不会使用现今的计算机打字。所以若那些花甲耄耋老人们做到活到老,学到老,那么这会使他们在赏花玩鸟之余,有一些新乐趣激荡着永远年轻的心灵,这与同辈的生活质量有上升了一个台阶。

可见,无论是人生的任何阶段,读书始终是很重要的,起码这样的活动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能创造机会激活生命。假如每个人都看清这点,并付诸于实践,我相信:“书到用时方恨少”这般的感慨不至于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倘若你在而立之年,甚至天命之秋才觉悟知识的用处,别急,把它成为自己的座右铭,并时刻谨记着——沉睡的凶猛在苏醒,以勤补拙是良训。

篇三:书到用时方恨少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是一句家喻户晓的诗。而相比它被人津津乐道的字面含义,我更愿意去探求墨迹之下的深远。

书到用时方恨少,是一种阅读精神的诠释。我向来认为阅读是一种特殊的交流途径——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没有遣词造句的拘谨,只剩下单纯的、灵魂的交流。认同一个作者,你会沉浸于他的作品,陶醉于字里行间溢出的人格魅力;排斥一个作者,你会对他的文章避之不及,以免深陷精神上的违和感。不需要知晓什么,不需要交谈什么,这是精神上的直接沟通。书到用时方恨少,又也许是一种寻知己而不得的失落?

书到用时方恨少,是一种探索精神的演绎。纸页间的财富永远无法衡量,它的耀眼、神秘与未知性促使一代代人投入到发掘其宝藏的洪流之中。揭卷而起,便是一方全然不同的天地——又有谁能置此等奇遇于不顾?笔墨间的探索与荷枪实弹的冒险相去甚远,前者虽没有后者的性命之忧,有时却难上千百倍。而在字里行间摸索所带来的触动,终究会让你感受到一路艰辛的价值。它从不曾让我失望。

书到用时方恨少,是一种感性精神的表述。一个能把书本真正“读进去”的人永远不会感到生命枯燥,因为他知道这片苍穹下最美好的景致已然执在指掌之间。而一个冷情淡漠之人,又怎么可能感受到那最纯粹的行文之美?视线掠过墨字,被某一个不经意的语句直击心脏——这是世上最神奇的情感传达。然而它的存在,却显得那么理所当然。

读书千遍其义自现,目中见义则心必有感,心有所感则下笔如有神。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兴许就是在这样珍贵过程中的感悟吧。

【书到用时方恨少作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与书的故事作文500字 谁不说俺家乡美作文 妈妈的童年作文500字 难忘的春节作文300字 成长的滋味作文500字 特别的礼物作文600字 桥作文600字初二 读后感作文300字左右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 三年级满分作文大全 这就是幸福作文600字 春节作文100字左右 春节作文450字左右 春节趣事作文500字 我最喜欢的电影英语作文 我又长大了一岁作文 路上的风景作文600字 关于成长的作文800字 初二作文辅导 元宵节猜灯谜作文 过春节作文400字 大扫除作文二年级 关于包饺子的作文 关于文化传承的作文 与什么同行作文 有趣的事作文400字 亲情作文600字初中 mydream英语作文 个人成长类作文 梦想作文800字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