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浅谈评论类材料作文的写法

2023-09-03 05:49:02
相关推荐

浅谈评论类材料作文的写法

如果材料是某一叙述性的现象、事例,那么你就要学会从材料中去分析原因,找到因果,并针对这一现象或事例进行评论,阐发观点。

评论观点要注重现实性和针对性、理论性和逻辑性,抓住一个问题或问题的一个方面,深入分析,讲清道理。

行文时,要注意:学会分析,不要堆砌论据、缺少分析;不能就事论事,停留在原材料中,应该以一个具体的事实、现象为缘起议论发挥,进而从个别到一般;避免说理片面绝对、失之有度。

【练习】审题训练:例1(分析观点、评论角度等)。行文训练:例2(分析结构、语言等)。

【例1】有媒体报道称,今年,上海等地出现的类似豪华月饼的天价粽子,价格最高的一款粽子礼盒标价3398元,礼盒内除了有用鲍鱼、海参等材料制作的10只粽子,还附加了金蛋、金锤等贵重礼品。

对于此类“天价粽子”,你有何感想?请自选角度,确定观点,写出提纲。

例文1《天价粽子卖的啥?》

又到端午,粽子再次成为热销商品。在一些地方,以鲍鱼、鱼翅等为馅料,搭配名茶名酒的“天价粽子”,又出现在商场。有媒体报道称,今年,上海等地出现的类似豪华月饼的天价粽子,价格最高的一款粽子礼盒标价3398元,礼盒内除了有用鲍鱼、海参等材料制作的10只粽子,还附加了金蛋、金锤等贵重礼品。

过端午、吃粽子,这是几千年来的传统风俗。粽子制作和配料十分简单,有糯米和粽叶即可,每只粽子的成本最多不过一两块钱。然而,随着天价粽子的出现,人们不禁要问:这样的粽子,卖的"究竟是啥?

作为一种消费性商品,粽子的价格由市场形成。商家为追求利润,在配料、口味等方面打一些求新、求异的“牌”,也不难理解。但是,追逐利润,也不是没有约束;确定价格,同样有法律规范。我国《价格法》第七条就明确规定:“经营者定价,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我们很想知道,摆在零售市场上的天价粽子,其成本与售价差额有多大?在过度包装与搭售之下,粽子到底是“主角”还是“配角”?这样的高价是怎样确定的?价格欺诈的成分又有多少?

天价粽子如果涉嫌欺诈,应该受到有关部门查处;天价粽子产生的原因,更值得我们探究。说到底,天价粽子根本不是普通工薪阶层能够消费得起的,实际上是瞄准个别人群的“特殊”商品。生产者肯定有所企图,功利性不言而喻。

不只是粽子,近年来,包括月饼在内的一些传统节日食品,有向奢侈化发展的倾向。高昂的价格之下,这些传统食品的功能异化,成了炫耀、送礼的载体,陷入“买的人不吃、吃的人不买”的怪圈。这不仅是对淳朴民风的误导,也是对社会公德的挑战,需要引起重视。 事实上,天价粽子做得再好,老百姓也不买账。“看的多,买的少”、“礼盒价格太高,销售情况不好”,这是多数卖家的反映。现实面前,有关企业应该摒弃华而不实的噱头,回归粽子的本来面目,生产出质量上乘、价格合理的美味食品。只有这样,企业才有生路,百姓才肯买账。

【例2】请看2006年全国高考作文材料:

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年为3.7%,2003年为18.3%,2005年为27.8%。

例文2《读书,应成为一种习惯》

今天是世界图书版权日,也叫世界读书日。记得这个日子的人似乎并不多。京城一家都市报前些天在街头随机调查采访中发现,80%受访的人甚至不知道读书日,“很少或几乎没读书”的人约占一半。(陈述现象)

另据2006年中国出版研究所组织的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在我国图书阅读者中,每人每年平均阅读图书只有4.5本。识字但每年连一本书都不读或者基本不读书者在回答不读书的原因时,选择“没时间”的占43.7%,选择“不习惯”读书的比例为29.1%。这里面,“没时间读书”只能算是信手拈来的搪塞借口,而不是真正的原因。(分析原因) 尽管很多人都承认读书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其益处一言难尽,但事实上,并不是人人都喜欢读书,都有良好的读书习惯。通俗点说,未必人人都读书有瘾。(承上启下)

80多年前,鲁迅先生就在广州一所中学里讲过,读书至少可分为职业的读书和嗜好的读书两种。鲁迅说,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情,其实职业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鲁迅还说,凡嗜好的读书,就像嗜好打牌一样,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在于,他在每一页每一页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自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智识的,但这些倒都不计及。(正面举例论证)

如果没有读书仿佛精神洗澡,几天不与书接触便不自在的追求;如果没有一日不读书,便觉得语言乏味、面目狰狞的境界,是不易与书相亲近的。尽管读书有诸多好处,伴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在日常生活中,读书所占的时间在缩短,看电视成了相当一部分人的主要娱乐休闲方式。(反面假设论证)

近年来,有网上阅读习惯的人数在迅速增加,网络阅读成为读者的第二大阅读方式,仅次于读书,超过报纸和杂志。但上网的人中,以读书为目标的人尚属极少数。更为关键的是,一些专家指出,与阅读传统的纸质图书相比,网上阅读是一种“浅阅读”,难以获得深刻的阅读体验,留给读者感悟、思考、想像和再创造的空间不大。作家王蒙认为,阅读纸质的书,能带来更高的专注、平静和思考。(联系现实)

如何养成读书的习惯?在《现代汉语词典》里,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而“瘾”则既指“由于神经中枢经常接受某种外界刺激而形成的习惯性或依赖性”,也“泛指浓厚的兴趣”。习惯也好,瘾也罢,都是可培养的。有一项研究认为,干什么事情,只要连续做30天,就会上瘾、成瘾。读书也如此,贵在坚持,形成习惯,积养成瘾。从娃娃抓起,从小学教育抓起,也许用不了多少年,手捧一卷、甘之如饴,能成为公园、地铁及千万家庭里的平常风景。(怎么办)

【浅谈评论类材料作文的写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高中生优秀作文 将来的我作文 机遇作文 愁作文 优秀作文600字初中 艺术的作用英语作文 四年级洗碗的作文 上海自然博物馆作文 关于接力赛的作文 我眼中的新校园作文 户外写生作文 西瓜的生长过程作文 熟悉的一个人作文 初一母爱作文 秋天小作文二年级 我的家乡平顶山作文 六年级作文自我介绍 关于友情的作文初中 快乐周末作文 遇见另一个自己作文600字 妈妈常说的一句话作文 雨中放学作文 二年级写动物作文 作文那一刻我哭了 作文文体有哪些 我的发明作文 河南家乡作文 写小白兔的作文500字 关于小学生军训的作文 以学习为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