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甪直游记作文

2023-09-06 05:00:01
相关推荐

甪直游记作文

甪直有人说,这是因为有六条河流从镇内穿过,三条横向、三条纵向,这三横三竖的河道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用”字,加上沿着镇的一侧流过的吴淞江,就形成了一个“甪”字,每一笔都代表着小镇的河汊一条。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甪直游记作文,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甪直游记作文【一】

真好。这次我们到甪直去秋游。

有2500年历史的甪直小镇,脚下碎石及花岗石铺成的小路纵横交错在古镇街巷间。

进入景区,一直向前步行,会看见一只像麒麟的神兽——甪端。

向左拐就进入了古镇。刚进入古镇我就看呆了。只见中间有一条河道,一直延伸向远方。河上偶尔有船划过,船上不时传来船娘的吴语小调。几座古朴的石板桥错落有致地横跨在河上。真是应了“人在桥上走,船在水中行。”这句话了。两旁临河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店里商品琳琅满目,最多见的是甪直的特产萝卜干了。正午的阳光照在树上,又映在斑驳的墙面上,树影婆娑,若隐若现。

穿过一些小巷,走过一些小桥,来到了一座亭子前野餐,大家都拿出零食开始吃了。我拿出了一包糖,快速地拆开纸包。谁知,那颗糖竟被我弹出好远。无奈,只好去捡。糖落在一个长方形的平台上。我登上平台,只见一块碑上刻着“叶圣陶之墓”这几个字。叶圣陶?不是那位著名的作家吗?这时,老师开始整队。我只好作罢,本想瞻仰一番。

参观过叶圣陶纪念馆,我们来到保圣寺,参观了栩栩如生的唐代著名的泥塑罗汉,筋骨见胸,脉络在手,让人不能不感到一种崇高的美。

秋游古镇,让我领略了甪直别样的风光:古朴、典雅……

甪直游记作文【二】

游甪直不仅仅是因为她有“神州第一水乡”之誉。江南有很多的水乡古镇,苏州自古以来便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典范。苏州的古镇,如周庄,如木渎……她们总有很多相似之处,枕河而居的生活,它的每一个角落,每一种气息都似乎直接从久远的岁月里流淌而来,流淌着安静、纯粹和幽雅,让人留恋。第一次游甪直,是学校组织的一次工会活动,作为一个教师的我,思想里最迫切的倒是盼望着追寻叶老在甪直的足迹。

记得那是秋日的一天,天高、云淡、气爽。当我们的车抵达甪直时,可能好多游客还在途中呢!

下了车,我便按照自己预先的计划,独自朝万盛米行方向而去。“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船里装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齐船舷的菜叶和垃圾给白腻的泡沫包围着,一漾一漾地,填没了这船和那船之间的空隙。河埠上去是仅容两三人并排行走的街道。万盛米行就在街道的那一边。”我几乎是在熟背着课文《多收了三五斗》的开头。

第一次读《多收了三五斗》是在师范的文选课上,当时对叶老逼真的环境描写与人物刻画倍感亲切与钦佩。走近万盛米行了,就见斗大的“米”字招牌仿佛在招揽着游客。万盛米行的门面为三开间朝西店铺,面对河埠,是“前店后场”的格局。店前的河埠头,就是过去装卸谷米的码头。走进万盛米行,店铺内有售粮柜台,店铺后便是宽敞的石板大院,两廊陈列着旧时的各式稻作农具和加工谷米的器具,可以说是集江南农具之大成。

在万盛米行里漫步一圈后,出门再看看河埠头,看看微波轻漾的河道,不由想象起小说中所描绘的热闹场面,想起当年米市的情景风貌,耳边仿佛又听到码头前的鼎沸人声,还夹杂着旧毡帽朋友无奈的叹气。是呀,也想想自己当年读叶老的《多收了三五斗》时的诸多感想,正是从读《多收了三五斗》开始,又去读叶老的《记金华的两个岩洞》、《景泰蓝的制作》、《稻草人》、《倪焕之》等一系列著作。在自己“为文”的道路上,叶老用他的文字告诉了我很多很多。

离开万盛米行,我便去寻找叶圣陶纪念馆。

纪念馆是他当年执教的.旧址。进入馆内,首先看到的是一尊一代师表叶圣陶系着鲜艳红领巾的半身塑像,其后便细细瞻仰陈列的大量图片、书籍、实物。

漫步馆内,时间又仿佛回到了1917年早春,那个青年叶圣陶应甪直镇县立第五高等小学校长吴宾若的邀请,来到甪直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他和进步青年一起,改革教育,在学校里自编各种课本、将课堂搬到大自然中、创办学生农场、辅导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这一思想就是在这儿形成的,并且开启了他后来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

叶老从此与甪直结下了不解之缘,亲切地称之为“第二故乡”,而古镇也因此有了生动和灵气。

叶老的墓就在纪念馆旁,简朴无华,一如其人,唯有墓边的银杏树苍老雄劲、一片生机。树干足有四五层楼高,三四人难以合围。片片金黄色的树叶,在“沙沙”的絮语里随风翻转,悠然落地,默默地表达着主人人生的智慧和坚定。不由让人思想到:银杏树应该就是叶老的知音吧?否则,叶老为何将骨灰埋在了四棵银杏树下,与银杏树毗邻千古呢?

叶老一生喜爱银杏树,与银杏树颇有缘份——“我家屋后有一片空地,十丈见方,前边和右边沿着河,左边是人家的墙。三棵银杏树站在那里。”这是叶老在《三棵银杏树》一文中,对儿时的银杏树的回忆。叶老赞扬银杏树“形象高大,意志坚强,气魄宏伟”,寥寥数语,就准确概括了银杏树的品格,这无疑也是叶老一代师表高尚人格的最朴实的写照。是的,叶老墓旁的银杏树难道不是叶老最好的墓志铭吗?

在墓前银杏树下追忆叶老,作为一个教育的后来者,我在想,我该如何“为师”呢?

又游览了甪直的几个名胜,再回到古镇的入口处时,已到了集合的时间,在那个独角的兽物端坐的地方,一个老人告诉我,那叫甪端,是一种祥兽。

今天,在甪直,我追寻叶老的足迹,让我也记住了甪直这个“难识的地名,难忘的水乡”。

甪直游记作文【三】

甪直是我的家乡,那是一个非常美丽,到处都有小桥流水的古镇。

甪直有两多,一是水多,二是桥多。正所谓“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正是对甪直古镇的真实写照。你到那里去看看就会发现:虽然那儿有许多大街小巷,但这里的河更多,许多人家发、都是住在河边的。

甪直的桥特别多,有多孔的大石桥、独孔的小石桥、宽敞的拱形桥、狭窄的平顶桥,也有装饰性很强的双桥、左右相邻的姊妹桥和方便镇民的平桥,其中两桥相连成直角的双桥有5处。如果一座座认真仔细地数一下,那数量就可以和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比比了。 下面我就来给你介绍几座吧。三元桥,俗名三官桥,建于清朝乾隆之前,是花岗岩石梁梁式平桥;万安桥,俗名矮凳桥,花岗岩石砌成梁式平桥,建清朝乾隆之前;该桥与三元桥构成了典型的三步两桥。众安桥,俗名麻皮桥,修茸于清顺治年间;和丰桥,原名中美桥,建于宋代初叶,是甪直镇历史最悠久的古桥,它是拱形结构的,每块桥面石上均施浮雕,图案典雅,雕刻精美耐看,为镇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桥;还有环玉桥等等。

甪直的名胜古迹也很多。其中保圣寺为江南名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梁代,已有一千五百年左右的历史了。寺内的九尊泥塑罗汉,虽历经千年沧桑,仍保存完好。古银杏树也是甪直古老的象征之一。在保圣寺四周有四棵,最大的一棵已一千多年的树龄,高度五十多米,树身三人合抱也围不住。甪直的名胜古迹还有叶圣陶纪念馆,万盛米行......

这就是我的家乡古镇甪直,听了我上面的介绍,是不是很想来玩?其实我还有很多地方没介绍呢,快来吧。

甪直游记作文【四】

甪直乃是正宗的“小桥流水人家”, 甪直河流的路线形成了“甪”字,所以就叫甪直。甪直拥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文化和传奇色彩。今天,我下午一点来到甪直,亲身体验到了甪直古镇的繁华面貌,体会到了这里的丰富的历史文化。

甪直的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周围的楼房建筑渗和着古香古色的味道。伴随着街上的阵阵花香,我们走进甪直的一个景点,进门时,只见前面有个独角兽石像,根据我了解它是龙、凤、麒麟结合起来圣兽,具有护国护民的作用,向东方向走去天王殿,在后面花园看到了一个大钟,吊在铁杆上,钟上爬着一只似牛非牛,似龙非龙的动物,此动物名龙牛,在甪直有个传说:龙牛是龙的第4个儿子,因爱听钟声,所以龙王把它放在钟上,所以人们根据这个传说将龙牛打造在钟的顶部。向前走去罗汉堂,里面的罗汉显得奇怪无比,有的是中国神话中的形象,有的掺和着西方独特而有神圣庄严的形象,显得更加怪异,我细心地数了数却只有九个罗汉,这则是当年1927运输过来所发生的问题,石像受到巨大的损坏,九个罗汉的名字更加古怪,有达摩罗汉、伏虎罗汉、降龙罗汉、讲经罗汉、听经罗汉、尴尬罗汉、沉思罗汉、智真罗汉、袒腹罗汉。

我们走进当年甪直首富沈伯寒先生的家里,真是令人惊讶,几十年的桌椅依然平滑如镜,大厅的正中上方有几幅梅花的国画,显得十分清雅淡美,桌椅摆放得规规矩矩的,我们仿佛穿越时空来到这里,只见沈伯寒和他的妻子坐在大厅的正上方,显得十分气派,儿女们坐在两旁,客人们坐在沈伯寒夫妇的前面,与他们闲聊,我更体会到沈家的富裕,走进厨房,只见里面石墙上写着一个“火”字,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火”是倒着写的。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在沈家厨房的“火”字有两种不同的意义,1、沈家生意做得越来越旺;2、小心烫火。而旁边有5个大小不一样的锅,最大的是烧饭的,最小的是烧水用的,中等大小是煮粽子、年糕用的。较小的是煮汤用的,较大的是用来做烧烤油炸之类的,一个厨房更体现出沈家的富裕。说到这,一点都不奇怪,当年沈家的地方在甪直上可占二分之一。

我走出沈家,走向了甪直具有名气的香花桥,这个桥的意思是:香—佛教的庙,花—佛教的圣花。全意是佛教的庙里周围,或不远的地方就会有佛教的圣花,这里人显然对佛教寺庙是十分的崇敬,我看见有许多人走进刚才我们走进的天王殿,去烧香拜佛。

走进树园,我看见一棵千年银杏树,从树上树皮以及裂痕,真是可以看出来它是一棵老树,有一千五百多年了,可奇怪的是,在银杏树上怎么有枸杞的果实呢?据说几百年前,有只小鸟将枸杞的种子捡到那棵树并掉进树洞里,从而长出了枸杞树,人们称这种树为“树中树”。向前走去有一个池塘,里面有许多金鱼,小的都游上面,大的都潜在水底,这里则是几千年前晚唐诗人陆龟蒙的养鸭之处。如今,员工们就养一些鱼供游客观赏,我感受到陆龟蒙诗人的自由自在,快乐悠闲。前面园林里又发现了和刚才所见的类似情况的两棵千年银杏树,已经结果了但有毒,树前有个碑子,写到:银杏有毒。这儿的银杏很特别,软软的,橘黄色,接近红色,外皮有凹有凸,显得十分粗糙。叶圣陶先生曾经描写过这里的银杏树,他并不是整体描写,而是描写一棵树,这让我体会到他精深的文学成就,以及巧妙的写作手法,将这棵树写得活灵活现。向西走去,走向叶圣陶纪念馆,只见里面有一个叶圣陶的铜像,据记载是他的老朋友赵朴初雕刻的,里面有他身前的资料。主要突现他人生的坎坷、清贫。向东面走去,是学生读书的地方,北面是女子楼,是由叶圣陶妻子胡墨林教书,南面是男子楼,由叶圣陶教书,当时男生女生分在不同的教学楼上学的,所以就有分男子楼、女子楼之分。

甪直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镇,但在以前是以农业为主的。走进万家米行,感觉一点也不陌生,当年叶圣陶先生来过此地,写下的著名的作品《多收了三五斗》,至今,他的著作还陈列了万家米行的墙上,向前走去,也就是耒耜堂,什么叫耒耜堂呢?就是说这里陈列着所有的加工大米的古代农具有宋朝的、唐朝的、清朝的、商朝的、汉朝的……其中的唐代江南犁,是晚唐诗人陆龟蒙发明的,只见木头的皮十分的碎,掉了很多皮,裂痕又大又多,看样子是饱经风霜,历尽沧桑啊。往东边的小门走去,里面陈列了许多农具,看着这些农具,我们可想而知,当时农业技术的发达,其中有尖木棒,秧绳,栲桶,扁齿铁塔等等,个个多破旧不堪,则体现了一种古老的特色,向前走去有一个水车,好玩又危险,玩法十分简单,胸和手靠在术杆上,脚踩着木轮向后挪动,但具有一点危险性,如果掌控不好,木轮会把人拖下去,只有连绵不断,掌握规律才能把握好重心。

走进王韬纪念馆,只见里面墙上有首歌名《马塞曲》是我国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这首曲子是他从法国翻译过来的。前面有个后园,周围布满了花花草草,香气扑鼻,岩石上张满了青苔,正对着这里的,是王韬的书房,如今,这里以成为了店铺。里面买着字画、扇子》……

我们走进香港女明星萧芳芳的爷爷的家。哇,那真的叫漂亮,比刚才的沈家还要漂亮,正中央墙上挂着两幅国画,桌椅摆得很有创意,都是仿清的桌椅,一个圆桌,周围围着很多桌椅,两端都摆着椅子,显得十分庄严,左面的两个椅子坐南朝北,右面的椅子坐北朝南,一种气派就自然涌了上来,后面有个后院,中间则是一个池塘,周围布满太湖石,太湖石的特点就是瘦、皱、漏、斗,而且奇形怪状的。

街上店铺林立,美味小吃布满在桥的一端,什么臭豆腐、烤肉、羊肉串,火热得很,周围围了一大圈人,店铺的种类很多,衣服、烧烤、字画、雕刻、扇子,还有小荷创办人冯斌的作文馆,等等,热闹非凡,更增添了农村的独特味道。

甪直,一个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古镇;一个具有丰富精深历史文化的古镇,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古镇。如果说周庄是中华江南水乡特色的一颗明珠,那甪直就是这颗明珠上的闪闪光芒。中国是一个千年古国,而甪直就是一本记载历史文化的古树,如果说苏州园林是苏州格式美景的汇集之处,甪直就是苏州小桥流水的发源地。

今日甪直一游,吾此生不忘。

【甪直游记作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感动作文300字 我的家乡作文350字 读后感作文350字 端午节的作文400 三年级秋天作文300字 a4作文纸打印 学骑自行车的作文 做蛋炒饭的作文 舞狮表演作文 我的小传 作文 新学期的目标作文 开学的作文300字 幸亏有你作文 关于放风筝的作文 我的烦恼500字作文 高考满分作文800 下大雪的作文 写春天的作文300字 在什么中成长作文 新学期作文400字 描写绿萝的作文 洛阳桥作文 餐桌前的谈话作文 读书的重要性作文 水浒传读后感作文 这也是课堂 作文 新年的作文300字 这也是课堂作文 写事作文350字 雪的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