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材料和思想紧紧胶合在一起高考作文指导

2023-10-19 06:53:03
相关推荐

材料和思想紧紧胶合在一起高考作文指导

【摘要】语文考试中,作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想要写好作文要讲究哪些方式方法呢?编辑整理了“20xx湖北高考语文作文指导”,希望考生在考试中能运用到这些方法,写好作文,提高成绩!

20xx湖北高考作文指导:材料和思想紧紧“胶合在一起”

时下,中学作文为获取中高考阅卷老师的青睐,不少语文教师教学生写“靓丽文章”,追求文采,在文章的各段落安排几句优美语言,使阅卷老师眼睛一亮,从而获得“高分”。这样的教学本来无可厚非,但是,教学者在突出作文的文采时,往往忽略了写作最重要的东西:对意义的感悟和追寻。结果不少考生作文只是堆砌一些华丽的辞藻和优美的词句,用大段空洞的排比造势,去掉一些浮夸的内容后,真正有思想的东西很少,肤浅而单薄,成了名副其实的“空话文”。

其实这种作文得分的偶然性很大,很多有识之士已经看到了这类作文无病呻吟的本质。在此要提醒考生:当我们对“技巧”孜孜以求的时候,千万别忘了作文一定要凸显思想的深度,力求“文质兼美”。

第一,让作文的立意彰显“思想之美”

一般拿到一个作文题,考生们都会产生丰富的联想:或者是人,或者是事情;或者是课本里的人物事情,或是生活中的人物事情;或是自己的,或是他人的。但这些联想获得的只是粗糙的材料,如果不能感悟出其中包含的意义,就不可能写出优秀的作文。因此,当我们想起与题目相关的事情或者片段情景时,需要思索:里面有什么意义,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对意义的感悟和追寻,是构思立意的基础。要思考作文的立意是否独特而有深度,避免人云亦云,避免思想的幼稚,要尽量挖掘有深度的思想内涵。关注时代,关注社会热点,时常看报看电视新闻,多读一些时文,善于从社会现象中体察人生,在放松精神的同时思考一些学习之外的事情,在思考过程中澄清自己的灵魂,对人生、对社会形成自己的看法,力争在文章中表现出卓尔不凡的思想。另外,作文要善于以小见大。社会热点不是空谈大道理,不是调子一味拔高,要就小的方面见深刻的道理,见微知著,才是深刻的作文。

第二,让材料和思想紧紧地“胶合在一起”

在材料的运用上,不少考生存在以摆问题代替分析问题的现象,缺少对材料的分析和评论,材料只是孤立地存在,成了多余的罗列。正确的做法是,要在材料的叙写中渗透自己的感悟,要瞻前顾后,在材料之前、之后加上与主旨关联紧密的感悟语或点评文字,让思想和材料有机融合在一起。只有以“思想”这根红线串联相关的材料,让材料洋溢着理性的光辉,文章才有深度。

第三,让语言“跟着思想走”,渗透文化的特质。

语言之美首先依赖于思想之美,有文采的语言必须是体现思想内核的,才富有表现力。一是对几个不同事例逐个进行一句话高度概括,使之构成排比句,这样既充实了内容,又体现了文采。例如:“还记得一人一马的邮路上的王顺友,教我敬业;还记得为友守墓30年的陈健,教我守诺;还记得舞出千手观音的邰丽华,教我不屈;还记得生命中无数帮助过我的人,教会我爱……他们都是记忆长河旁的花,用馨香沐浴着我。他们教给我的,都成了我一生的财富,它们不会被风化,而会随时间的风、时间的流水传到心底,浸润全身,恩泽我的一生。”(《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二是让文字表现出深厚的文化积淀,避免枯燥干瘪、孤陋浅薄,使文章飘逸出浓浓的醇香,耐人寻味。

第四,于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处点亮思想的光芒

不少考生喜欢用“题记”,如果与中心意义风马牛不相及,题记便成了多余。不少考生喜欢在文中写景,如果不是为了表现主题服务的,写景便成了摆设。无论运用哪种表达方式,都不能脱离“意义”而存在,都要表现思想性。要旗帜鲜明地突出自己的思想。考场作文的主旨应该在比较明显的位置突出出来,让阅卷人看得见,摸得着。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处突出中心语、关键词,使文章“处处指向中心”,便于把道理说透。

第五,让思想凝聚思辨的色彩

中学生面对复杂的现实社会,受主观情感的支配,容易产生片面、夸大、过激的思想情绪,暴露出思想的幼稚。而用一分为二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就会有思想的深度。

第六,让“真善美”成为考生的思想主流

很多考生一听“立意要深刻”,就以为要把作文的思想感情升华到很高的高度,把它神圣化。还有的考生捏造事实,虚假为文,骗取高分,如有的考生作文时一边编造“父母双亡”之后自己如何坚强面对世事,一边在心里对健在的父母说一百个对不起。这样作文,危害极大,此风不可长。其实,中学生应该强调写“自我感受”:表现积极向上的真、善、美的思想感情,它发自内心,不是矫揉造作;它符合社会进步,扬善惩恶,表达对社会和人民的良好愿望,对自己和别人起到一定的鼓舞作用;它使人的心灵受到美的陶冶,给人以美的感受。求真,求诚,感情充沛,格调不低沉,这才是考生的思想主流。写作是有感而发,是心灵的流露。要写我们熟悉的事情,表现的是自己熟悉的观点和感情。用心体验周围的人和事,以自己特有的目光来看周围的变化,沉下心来思索,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有深广度。

语文预习方法谈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社会中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生学会学习将终身受益。因此,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努力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养成良好预习习惯的意义和作用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人建房要备料,农民耕作要备耕,军队打仗要备战,学语文也是如此。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也就是预习。预习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有关的旧知识,初步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难点,为学习新知识扫清障碍做好准备。叶圣陶先生说过:“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现代汉语词典》就对预习解释为:“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而实际上,预习应该包含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即预先学习和预备学习。预先学习以预备学习为目标,预备学习以预先学习为基础。预习是为了更好地听课,以更好地掌握知识。

而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课前如果没有准备,听课就显得被动了,况且课堂上还要听讲,又要记笔记,就显得既听得紧张,又记得忙乱,对什么是重点,哪些是难点,根本就抓不住,那么在复习的时候就会费时费力。如果学生课前有准备,那么听起课来就主动了,课堂记录就有了重点,对老师的启发性问题的反应就快,预习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作为一名中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方法,加上良好的学习习惯无疑是取得好成绩的法宝。好的习惯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使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行为控制,保持智力活动的恒常性,而且会使人受益终生。

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许多同学对预习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特别是刚上中学的同学,他们认为既然老师明天还要讲,上课注意听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预习呢?甚至有的同学认为预习是浪费时间。事实上,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不可取的。为了取得听课的主动权,提高学习的效率,那么势必摒弃这种观念,重视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预习的任务及方法

平时,许多同学一听老师说要预习,就把课文看了一遍了事,他们认为这就是预习了。那么这算不算预习呢?我想,这仅仅是预习的一个步骤,但还不够。那么到底怎样才算是预习呢?怎样预习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呢?

总的来说,预习可以先从老师布置的预习内容做起。预习就是在看的过程中,找出哪些地方看得懂,哪些地方看不懂,哪些地方感到困难,哪些地方觉得有问题。至于具体的步骤应做到以下几点。

1、阅读。阅读就是要阅读单元内容说明、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或自读提示,阅读文本教材,阅读课文的注释,阅读课后的“研讨与练习”。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之前应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在进行具体的单元学习前,要了解本单元读写训练的要求,通读单元各篇课文,在这过程中初步看出各篇课文的共性和各自不同的个性来。当具体预习每篇课文,课前的提示及课后的练习均是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的很好资料,因此是决不能忽视它的作用的。这样,我们就对整个单元和单篇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这就有利于我们日后对课文进行纵深的阅读理解。而不同文体的文章,它的阅读要求是不相同的。记叙文的阅读要求我们必须做到能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或语段,能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能初步把握住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能初步感受到文章的语言特色。而议论文和说明文的阅读要求就不同了,在作这两种文体阅读时就必须线理解掌握它们的文体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和表现特色。

2、查阅。查阅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过字词关。一篇文章里,必定或多或少有些同学们不认识的字,不会解释的词,不好理解的语句。那么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就要眼、脑、手并用,将预习时遇到的这些问题用笔划出来。如果这些问题书上有注解,那么阅读时可以对照注释,自己弄懂它的意思;书上没有注释的问题,那么就要利用工具书,查一查字典,特别是不要放过那些模糊的字词,似懂非懂的句子。例如“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句话,“似乎”与“确凿”两个词意思相反,用在一起看似矛盾,而在这里,作者将它们放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搞不清楚,可以在句子的下面用直线划出来,再打上问号,当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时候,你就可带着问题听,就会理解得更透彻些。再比如“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行道树》张晓风)这个句子,句中的“堕落”一词如果没有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所以我们就应该通过工具书去理解它的原义及引伸义等,阅读时可结合上下语境进行理解,再不能理解的话上课时就应有所侧重地听老师讲解,

3、思考。这一步是较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我们根据提示、课文及练习题进行思考。如提示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是否能够回答等。当同学们阅读课文的时候,可以带着问题(课文后面的练习题)进行阅读,看到课文中有问题的答案就直接在书上划出来,并做必要的眉批。同时也可以将你认为作者写得比较好的地方,或你认为有疑问的地方,在书的边角上做记号,如,不懂之处用“?”,重点之处用“△”等符号。这样,当老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同学们也就容易心领神会。以《最后一课》为例:可以把描写韩麦尔老师的语句、表情、动作、服饰的句子,和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划出来,有的可以打上重点符号,并在书旁注上自己的评点。再如《金黄的大斗笠》一文中的拟人化的描绘语句十分有特色,预习时就可以将其划出来,特别是一些关键的、生动的词语。这样,在自己的赏析下,再经老师课上的点拨,领会就更快了,理解就会更加深入。应注意的是在指导学生在进行预习思考时定要结合文章体裁的特点。如在预习说明文时,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归纳出作者是抓住事物(事理)的哪个主要特征进行细致说明的,在这说明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在文章的表述中起到个什么样的作用,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品味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4、做笔记。在前面阅读、查阅、思考的三个环节中做好笔记。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说法,强调的就是动笔对读书的重要性。而实践证明,做笔记对语文预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当然,做预习笔记的形式有多种,可在书上做标记、眉批、尾批等,也可准备一本预习笔记本。那么怎么做预习笔记呢?比如预习《社戏》一文,看预习提示及注释时,可把与作者相关的内容按名(作家姓名),时(出生时间),地(出生地点),评(对作家的评价),作(选自哪部作品)归纳出来。

名:鲁迅,原名周树人

时:生于1881年

地:浙江绍兴市

评: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作:《鲁迅全集》

还可以在本子上设新词栏,重难点等等,为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当学生做到了这几点,听课的时候,也就会比较容易地随着老师的串讲,理清楚老师讲课的思路,体会到作者作文的思想感情,并且从中发现自己预习时存在的问题,哪些解决了,哪些还不明白,通过听课、提问,求得及时解决。

预习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到一些问题。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五个重要的环节,即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和应试。五个环节之间既是相对独立,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所以对预习和复习要有个合理的安排,同学们不能一味预习只求往前赶而忽视了了对前面所学过的知识的复习,因此,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应科学地安排好预习时间的长短。再者,预习时切忌先入为主,钻牛角尖,偏执地坚持自己预习时的错误理解,而听不进老师的讲解,甚至对老师讲课的精华听而不闻,这样就失去了预习的意义。

总的来说,学生要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自学能力,就得掌握自学的方法,特别是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能力要提高就是要在预习的过程中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听讲,如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不仅能提高听课效率,更能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对智力的开发是十分有益的。

以上就是为大家提供的“语文预习方法谈”希望能对考生产生帮助,更多资料请咨询中考频道。

中国姓氏的的形成

对姓氏的研究已形成一门学科。它与人口普查、语言学、学、考古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人事现代化科学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姓氏学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现代欧美各国的"姓氏,大多来源于中世纪,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帝国。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国就已经形成姓氏,并逐渐发展扩大,世世代代延续。

中国第一部解说方块文字原始形体及字源的文字学专著是《说文解字》。此书作者许慎(约公元58-147年)解释:“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姓生。”这就是说,人是母亲生的,故姓字为女旁。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中国的许多古代姓氏都是女字旁,这说明我们祖先曾经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内禁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亲为姓。姓的出现是原始人类逐步摆脱蒙昧状态的一个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为从父,氏反为女子家族之用。后来,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姓与氏合一,不再区分,表明姓与氏都是姓,表明个人及其家族的符号。这就是我们今天理解的姓氏含义。

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音词。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组成的,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秦国刻石《诅楚文》中,始见姓字为 “女”字和“生”字的组合字,这一字形最终被汉代人许慎定形,成为会意字。氏字的出现,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在其名著《说文通训定声》中,释“氏”字本意为木本,是植物之根,为象形字,后来被转注为姓氏的氏,取木之根本之意。

夏商周三代,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起源较早,形成后也较为稳定;氏起源较晚并不断发生变化。《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总之,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

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分野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成为不可分割的同一属姓了。所以,清初学者顾炎武在《田知录》中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

姓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若干民族组成一个原始部落,部落内各氏族又独立存在,同时,各氏族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婚姻联系,姓就作为识别和区分氏族的特定标记符号应运而生。中国最早的姓都带有“女”字,如姬、姜、妫、姒等,可以推断早在母系氏族时期,姓已经形成,是由母权制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所决定的,其作用就是便于通婚与鉴别子孙后代的归属。同姓内部禁止婚配,异姓氏族之间可以通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姓为姓。

氏最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形成。黄帝时已有“胙土命氏”。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和阶级社会、国家制度的形成,出现了赏赐封赠土地以命氏的习惯。继而,氏之源起,形成滥觞,出现以各种形式得氏的现象。至此,姓和民本意的属性分野,实质上已不太明显。

姓氏的形成原由,主要有以下几类:

1.以居住地名、方位、封国命氏。如赵、西门、郑、苏等。

2.以古姓命氏、如任、风、子等。

3.以先人名或字命氏。加皇甫、高、刁、公、施等。

4.以兄弟行次顺序为氏。如伯、仲、叔、季等。

5.以职官名称命氏。如史、仓、库、司徒、司寇、太史等。

6.以职业技艺命氏。如巫、屠、优、卜等。

7.以祖上谥号为氏。如戴、召等。

8.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借用汉字单字为氏。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叱卢氏改为祝、关尔佳氏改为关、钮祜禄氏改为钮等。

9.因赐姓、避讳改姓氏。如李唐王朝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朱明王朝赐以朱姓;汉文帝名刘恒,凡恒性因避讳改为常氏。晋朝帝王祖上有司马师,天下师姓皆缺笔改为为帅氏。

10.因逃避仇杀改姓。如端木子贡后代避仇改沐姓,牛娃避仇改牢姓等。

姓氏起源的形式很多,并且在不断发展,同姓异源,或异姓同源,等等,情况十分复杂。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断出现新的姓氏。如给孩子取名时,取男女双方两个单音姓合成复姓,又为姓氏“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员。

中国人见了面,总是要问姓名,如果发现跟自己是同一个姓就会倍感亲切,认为两人“五百年前是一家”,“实际上这并不可信。袁义达说,调查发现,一个大姓可能有上百个来源,比如说中国第一大姓‘李’,有些是来自‘嬴’姓,有些是来自‘赵’姓,唐朝时‘李’姓被李世民分赐给了开国元勋,甚至在后魏时期,鲜卑的复姓也有改成‘李’的。”

但是,姓名却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黏合剂,“很多海外华侨要出钱修补自己的家谱,他们要寻找自己的根,而在他们修家谱的过程中,通过与内地的联系,也对当地经济有很大的带动作用。”

《张衡传》特色鉴赏

1.剪裁得当,线索清晰,详略适宜,重点突出。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时间虽较长,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文章介绍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略。这样详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2.语言凝练平实。作者写作时绝少用形容词,也极少有形象生动的描写和作者的评议,尽量抓住史实进行客观的介绍和叙述,叙述时惜墨如金,无一句赘言。例如,“不行”、“不就”、“不应”、“不慕”等句用语非常质朴通俗,毫无雕饰,却鲜明地表现出了张衡不追名逐利的高尚品德。又如候风地动仪一段仅用140多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可见用语简洁;用酒樽描摹仪器的外形,用“中”、“傍”、“外”、“下”等指明部位,足见其用语之准确。

天津语文试题分析:理清思路 精做题 做精题

临近高考有一部分学生只顾低头拉车,很少抬头看路,见到题就做,疲于应付,劳心费力,其结果往往是功夫负了苦心人。这个时候做题一定要精选,避免做无用功。精选的是那些规范的能训练解题思路或弥补知识能力缺陷的题目,做这样的题目如果再赋予研究意义,还可以对命题特点解题规律有所感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xx年高中质量调查语文试题,准确体现《考纲》要求,又有一定的灵活性;重视 基础知识考查,又强调语文基本能力的综合运用;坚持对语文能力的全面检测,又突出了对语文学科的主体能力的考查。试题重视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强化选文的多样性和文化品位,贴近学生的语言实际和生活实际,既具备准确的检测效能,也具有较高的前瞻性。

以下从几个角度进行简要分析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不相相同同的一组是A.琴弦弦炫炫耀船舷舷故弄玄玄虚头昏目眩眩B.纬纬度违违反芦苇苇讳讳莫如深韦韦编三绝C.馈赠赠曾曾经磨蹭蹭减员增增效爱憎憎分明D.瑰瑰伟鬼鬼蜮傀傀儡围魏魏救赵魅魅力无穷

题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没有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遐思粗犷世外桃源患难见真情

B.简练融汇莫衷一是言必信行必果

C.戌边教诲拭目以待有志者事竟成

D.朗诵寒喧励精图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题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世人--------霍金,不仅仅因为他是智慧的英雄,更因为他是人生的斗士。

②人类基因的研究对认识生命自身,揭开生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③政协章程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共同的行为,是各级政协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

A.推崇奥秘依据准则 B.尊崇奥秘准则依据

C.尊崇奥妙依据准则 D.推崇奥妙准则依据

语言知识部分考查的是常用字的读音和书写,常见标点的使用,常见病句的辨别等,是考查学生应知和必知的部分,所以选材突出常见性,选择的词语均是使用频率较高的。比如“爱憎分明”、“莫衷一是”、“拭目以待”、“推崇”和“尊崇”等。并且题目在考查方式上要求单项选择,基本上在对某个知识点做单项考查。而语言表达部分考点单一的题目较少,语言材料也更为复杂,题目也更开放了。比如24小题,要求学生仿写。本题先考查学生读的能力,即首先要准确分析出母句的内容和句式特点,然后考查学生的语言操作能力,句式方面限制严格,而内容设定又极为宽松,开放性与限制性高度统一,突出综合考查的特点。试卷第22题要求学生更兼顾句与句之间内容联系和形式照应两个方面,忽视任何一方面,都很难做出正确回答。解好这一题目,关键是处理好第⑤句,分析出其对上文两个方面的综合作用,也就是以“河流”说“历史”,上文必须出现这两个方面,第⑤句才可以作结。

这两部分是前90分的首和尾,一考语言知识本身,一考语言知识的运用。复习时对前者要讲求把握的信度,对后者强调将语言材料进行综合分析,考查的是语言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古诗鉴赏和古文阅读

古诗鉴赏题要求学生根据试题内容直接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其思想内容。可见这一考点分为两个能力级:一是鉴赏,一是评价。本试题就是从这两个方面考查的。近几年的高考也很少考到对作家作品思想进步性的评价,就这一点而言本题有所突破。

本题给了三条注释,以解决学生背景知识不足的问题,给学生以一定的暗示。一部分学生不能充分使用注释,导致本题的第( 2)题得分率较低。其实我们应该把注释当做理科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来使用,解题的准确性就会有较大提高。

解答诗歌鉴赏题目,同学们可以尝试从内容类角度入手,比如这首《昭君出塞图》是一首怀古诗,而怀古诗不外乎有三类,一是借古讽今的,二是借古抒发个人情感的,三是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本诗是评价历史事件的,由此解答可能便捷一些。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下面再举一首咏物诗为例。

孤桐王安石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咏物诗通常使用的手法是托物言志,是以物自比。首先要准确分析所咏之物的特点———高大笔直、茂盛等,再考虑诗人借此表达的目的,由物及人,来推断作者所表现的人物的内在品格。

再说文言文阅读的问题。

相对而言,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能力测试是最稳定的,这表现为:阅读材料的难易度稳定———以叙事为主的浅易文言语段;考查点稳定———从实词、虚词理解到句子翻译和文意理解。这种稳定为我们复习提供了依据。

本试卷文言文部分体现的以下几个特点充分反映出高考命题的趋势。

注重词句语境意义的理解。第11题考查的不是古汉语实词的一词多义,不要求去硬记词条,而是强调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出推断和选择。比如本题中的“重”和“放”两个字的解释,在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很少见到,这里考查的就是对语境的把握力,也就是你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注重对阅读材料内容的分析归纳。本卷的13题和14题就属于这种题目。这两题的覆盖面大,几乎关涉到阅读材料的每句话的理解。学生还要对掌握的各个主要信息进行归纳,正确理解试题的角度和切入点。

注意与课本的联系。在辨别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的题目中,从课本选一些例句与选文中的例句组合。这就提醒我们:临考复习不能抛弃课本。

三、现代文阅读

选材上充分体现了两个阅读考查功能的不同。选文一是自然科学类作品,强调阅读活动中的理性思维,考查学生把握概念间关系,被说明事物的特征和文段内容的能力。选文二是文学作品,强调阅读中的形象思维,考查学生深入理解领会潜存于文字背后的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观点的能力。另外,我觉得选文二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没有选那些时下非常时髦的由景及情的文章,选的这首《巷》,由物及理,谈及自己的人生感悟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强烈观照。

拟题突出了从小处命题从大处设计答案的基本思路,不出整体性题目不等于不考整体,如果没有对文章总体上的正确理解,连一个词的含义也不能准确理解。18题考查的是检索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判断“巷”本身的特点,这是理解文章深层内容的基础;19题考查的是解读句子隐含意义的能力,这两个词表现了作者的基本观点,要求学生从对比角度观照文章整体作答。20题和21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阅读一的拟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比如7题考的是对术语的理解,要求学生能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在具体的语境下进行甄别。

其实,两首阅读只是考查的能力点不同而各有侧重,根本上讲,都在考查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解题本身不是目的,关键要抓住文本这一中心,抓住“读”这一中心环节。所以学生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解读文本上。然后再考虑这一类型题的答案的设计方法。

四、作文

从命题形式方面讲,本卷的作文是话题作文,是关系型话题作文,题对立概念的关系型话题作文。基于这三个判断,我认为这个题目体现了将开放性与限制性高度结合的话题作文的命题趋势,既要学生有话可说,又引导其按照一定的约束去说,这就是“带着镣铐的跳舞”。这样的题目对审题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卑微与伟大”不能与“平凡与伟大”,“平淡与伟大”等话题简单的画等号,学生在写作前一定要界定“卑微”的内容,然后再确立观点和选择内容。上面提到的两个话题与“卑微与伟大”相关,但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需要往特定的话题上引,做出必要的分析、说明。

从话题的写作范围来说,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从自身的思想、行为、心理等到高中生应该关注的各种社会现象。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分清是非,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命题特点决定了我们的应考策略,首先要关注自己周围的人们的生存状态、关心他们的痛苦与欢乐、探索与发展;其次要关注社会风尚、热点话题、民众情绪。同时要关注各种信息,关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变化。让我们的思想脉搏与时代一起跳动。

在材料方面要学会灵活变通的应用材料,其实一则材料可以变换角度用于不同的立论中,还有课内的材料,完全可以灵活运用。比如《廉蔺列传》有许多的内容可以用到各种观点的论证方面来。学会灵活变通的驾驭材料的方法比临时背材料要有意义得多。

备考建议

离高考还有四十天,复习策略对复习效果至关重要。在这里提出几条建议,以供参考。

一、理清解题思路比知识上的补缺重要四十天均摊到六科,每科只有一周的时间。要考虑利用这一周做到什么收益会高一些。知识缺陷该补,但这要看哪部分哪些点,有些该舍就舍,要摸清知识底码,要抓住更为重要的东西,这就是要理清思路,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理清知识的整体的内在联系,把平时分散的知识串连起来。二是理清解题思路,见到一个题目,应该知道,这个题目考的能力点是什么,解决这个能力点的思路是什么,解决这个问题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要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靠的是训练。该怎样训练呢?

二、强化语境意识,向语境要答案即使一个双音节词,也有语境问题,两个字互相构成彼此存在的语境,这是语言问题的基本规律,要树立语境意识,在语境中寻求答案。

有的同学解题时往往只重视选项的比较,而不去仔细的研读原文,更不去观照命题点所在的上下文,这是不上路子的表现。增强语境意识,就是把问题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分析,这才是解读问题的有效办法。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建议 读什么

编者按:小编为大家收集了“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建议:读什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建议:读什么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建议:读什么:题目、作者、题材、体裁和注释

1、题目:交代写作时间、背景、地点、缘由、情感等,是解题的关键。题目就是引发作者情思的端点,展开诗歌内容的引子。标题往往能揭示诗歌的内容与情感,提示诗歌的类别。

2、作者:作者的经历、艺术创作特点常是解题的关键,我们要学会知人论世。

3、题材:常见的诗歌题材主要有:山水田园诗、咏物诗、怀古咏史诗、边塞诗,哲理诗、羁旅诗、闺怨诗、送别诗等。每一类诗歌都有常见的思想感情,或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享乐;或表达对官场的厌恶;或反映战乱造成的民生疾苦;或陈述对国家前途的担忧;或抒写寄情山水的闲适,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或流露青春易逝年华老去的伤感。分类复习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和主旨。

4、体裁:主要包括诗、词、曲,诗又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主要是指唐代以前的诗,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都属于古体诗的范围,近体诗则是南北朝以后出现、唐代成熟的的讲究格律的诗歌,包括律诗和绝句。诗歌从字数上又分为七言、五言、四言、六言、杂言。特别要注意的是唐代以后诗歌也有模仿乐府的拟乐府,一般把它归为古体诗。词主要是宋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曲主要是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又包括小令和套曲。

5、注释:考题的注释会交代人物,时代,解释典故,从而暗示文章的主旨、表达的情感。

评价古诗词要读懂作品。一定要学会利用已有的信息,如标题、注释、作者生平经历等来理解诗歌。我们必须学会透过语言、形象去揭示作品的内容以及作者所持的观点态度。

以上就是为大家提供的“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建议:读什么”希望能对考生产生帮助,更多资料请咨询中考频道。

【摘要】明天就迎来了20xx年高考,小编整理了一篇关于语文中国百句经典名言 的文章,希望在最后的一天能引起考生们的注意,顺利完成考试,取得好的成绩!

20xx年高考语文复习:中国百句经典名言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1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2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2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26.三思而后行。——《论语》

2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29.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31.知耻近乎勇。——《中庸》

32.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34.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41.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52.学不可以已。——《荀子》

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5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5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7.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三国志》

58.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

59.好学而不贰。——《左传》

6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6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6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6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葛洪

6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

6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66.差之毫厘,缪以千里。——陆九渊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6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6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7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7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8.位卑未敢忘国。——陆游《病起书怀》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8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83.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

8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8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8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89.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

9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9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9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9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97.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9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99.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

10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材料和思想紧紧胶合在一起高考作文指导】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作文 上海市高考作文题目 什么的启示作文500字 成长的味道作文600字 当我面对困难的时候作文 关于国庆的作文450字 我们是一家人600字作文 关于六一的作文三年级 一个什么的人作文400字 里的微感动作文600字 五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作文 难忘的一件事作文100字 可爱的小兔子作文400字 做一个有准备的人作文 雪中情作文800字 以酷为题的作文 快乐的一件事作文400字 游黄鹤楼作文400字 我眼中的自己作文600 全运会作文800字 一个有趣的人作文600字 我真的很棒作文500字 作文怎样算套作 快乐的一件事作文300字 那次玩得真高兴300字作文 难忘的一个人作文400字 我的梦想作文600字老师 写作文听什么歌写得快 与书为伴作文500字 成考作文大全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