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综合

秋高气爽 描绘秋天的成语

2024-02-04 16:25:44
相关推荐

秋天,是一个金黄色的季节,充满了丰收的喜悦和收获的满足。它以清冷清爽的天气向人们展示着它丰富多彩的一面。许多成语也正是因为这个季节而诞生,描述着秋天的景象和人们的心情。比如,“秋高气爽”形容着秋天晴空万里,空气清新爽朗;“秋风送爽”赞美着秋风吹拂着大地,给人带来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秋意浓”形容着秋天的景色和气息变得浓郁。这些成语,通过古老的文字,让人们感受到秋天的美好和丰盈,是这个季节最美丽的写照。

秋天的景色非常美,描绘秋天的成语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绘秋天的成语,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出处:唐·韩愈《昌黎集·卷二·合江亭》诗:“穷秋感平分,新月怜半破。”

解释:秋色,秋天景色。把秋天的景色平均分配;昼夜各得一半;多指中秋或秋分这一天。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出处:元·马致远《汉宫秋》楔子:“今日天高气爽,众头目每向沙堤射猎一番。”

解释:形容秋天天空高远明朗、气候凉爽宜人。

出处:《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解释: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叶落知秋,举一明三。”

解释: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论功》:“夫以智谋愚,以义伐不义,若因秋霜而振落叶。”

解释:原指秋风扫尽了落叶,一片凄凉的场景。现多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出处:曹操《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解释:形容秋风吹拂树木发出的声音

解释:秋天的景色非常美丽,让人看了心旷神怡。

出处:《汉武·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解释:秋天以到,因草木的叶子呈枯黄而掉落。

出处:宋·苏轼《赠刘景文》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解释: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邢颙传》:“(君侯)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

解释:华:古同“花”。一、春天耕种,秋天收获。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二、比喻文采与德行。多指因学识渊博,而明于修身律己,品行高洁。三、此词现也用作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

出处: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解释: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出处:《楚辞·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解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清腔类·山坡羊》:“春来秋去泉东泻,芳颜不似前潇洒。”

解释:春天到来,秋天过去。形容岁月流逝。

出处:明·刘基《大堤曲》:“春去秋来年复年,生歌死哭长相守。”

解释: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出处:唐·白居易《贺杀贼表》:“伏惟文武孝德皇帝陛下:君临八表,子育群生,合天覆地载之德,顺春生秋杀之令。”

解释: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出处:晋·杨泉《物理论》:“夫虚无之谈,尚其华藻,此无异于春蛙秋蝉,聒舌而已。”

解释: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

解释: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解释: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出处:《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明,眼力;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不受欺蒙。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解释: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出处:《史记·平准书》:“故三人言利,事析秋毫矣。”

解释:析,分析;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形容管理财务极细心、精明。

出处:清·周亮《书影》卷四:“九春三秋,天景清丽。”

解释:九春,春季共九十天,故称“九春”;三秋:秀季三个月,故称“三秋”。指春天和秋天的美好时光。

出处:鲁迅《孔诞祝圣言感》:“金风送爽,凉露惊秋。”

解释: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秋风带来了凉意。

出处:唐·李商隐《辛未七夕》诗“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解释:泛指秋天的景物,比喻人事间可贵且短暂的事物,多用于描写爱情男女相短暂相逢时光的弥足珍贵。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刑德》:“昔秦法繁于秋荼,而网密于凝脂。”

解释:荼,茅草上的白花。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网眼细密的鱼网。比喻刑罚繁苛。

出处:南朝·梁·江淹《别赋》:“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珪。明月白露,光阴往来。”

解释:珪,玉器。形容秋天的月亮像珪一样的皎洁、晶莹。

出处:宋·苏轼《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解释:鸿,大雁。人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样。比喻朋友间守信用,就像鸿雁每年秋天按时从北方飞到南方那样。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六:“肃杀之气,亦只是生气?”

解释:酷烈肃索的秋气。形容秋天草木凋零的气氛。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解释:蒲柳,水杨,秋天凋谢早。多用来比喻身体衰弱或未老先衰。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臣蒲柳之质,望秋先零,受命之异也。”

解释:零,凋零。望见秋天将到就先凋零了。比喻体质弱,经不起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岭峤微草,凌冬不凋;并、汾乔木,望秋先陨;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

解释:指草木将近秋天即败落凋零。也比喻未老先衰。

出处:唐·李白《忆秦娥》词:“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解释: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

出处: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解释:形容秋天的景象。多比喻人或事物已趋衰落。

出处: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三折:“则你那路途迢遥,趁西风斜阳古道。”

解释:形容秋天傍晚的景象。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5)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2-04 16:49属于我的蓝天[青海省网友]IP:459984383
    秋高气爽,真希望能在秋天里写一首诗。
    顶2踩0
  2. 2024-02-04 16:44cilav[澳门网友]IP:3407096225
    秋高气爽,正是登高望远的好时机。
    顶9踩0
  3. 2024-02-04 16:39静水伊人[安徽省网友]IP:1909035912
    @小西米秋高气爽,正如诗人笔下的秋天一样美丽。
    顶0踩0
  4. 2024-02-04 16:35小西米[澳门网友]IP:3409569797
    秋高气爽,感觉整个世界都清新起来了。
    顶2踩0
  5. 2024-02-04 16:30李斯特石头[国外网友]IP:1937513283
    秋高气爽,正是踏秋的好时节。
    顶4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作文 坚持就是力量作文 奋斗的青春作文 人文情怀的作文 作文高中生活 小草的启示作文 一场风波作文 高中语文作文标题 小学生作文植树 立德树人的作文 旅游的作文 家作文350字 作文编故事 端午节的味道作文500字 秋天的一角作文 关于感恩的作文高中 帮父母打扫卫生作文 雅思大作文多少字 我的老师作文200字左右 读书之乐作文300字 写老师的作文题目唯美 我是一个小学生作文 写人的作文350字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作文 游北山公园作文400字 夜游西湖作文400字 我终于迈出那一步作文600字 英雄故事作文300字 书作文结尾 回忆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