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学科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人教版必修三语文教案:第二十三课劝学(节选)(教师中心稿)

2020-01-08 05:30:01
相关推荐

《荀子》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荀子其人和思想的主要点;

2、 掌握文中出现的词语和句子;

3、 领会文章的论证层次和论证方法;

4、 背诵课文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子,论证层次和方法;

难点:比喻论证——比喻的本题和喻体,所要论证的道理,如此论证的效果

当堂背诵课文——如何快速有效的背诵

三、 教学方法:

讨论法

自读法

练习法

四、 课时安排:1课时

五、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先秦儒家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的文章《劝学》。学习这一课,我

们要完成三个任务:掌握文章涉及到的文言词语和句子;弄清文章所阐述的观点及阐述观点的层次、方法;背诵课文。

2、 题解

1)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代表人物。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孔子为孔圣人,孟子为亚圣)。

荀子和孟子是儒家中对立的两派。孟子强调施仁政、行王道,强调以礼治国、民贵君轻;荀子强调“法后王”,主张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孟子认为“性本善”,荀子认为“性本恶”,所以要“明礼而化之”。荀子是韩非子的老师,他承认儒家的基本思想,但事实上是法家思想的前奏者和培育者。

2)《劝学》这篇文章是专门谈学习的,与孟子的政治思想关系不大,本文节选了《劝学》的一部分,但结构完整,条例清楚,说理生动而透彻,对学习和做学问很有现实意义。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朗诵课文,正音:已、有-又、槁暴、参、知-智、生-性、跬、锲、

2) 学生朗诵课文,思考:“劝学”是什么意思?本文主要采取什么表达方式?中心论

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去论述中心论点的?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明确:(该环节解决阴影部分即可,即不做具体展开)

3)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内容和形式。

4、具体研究文言现象和论证结构、方法

1) 第一段:已、停止。开宗明义,提出中心论点。语言简洁,不枝不蔓。

2) 第二段:中、有-又、金、砺、参、知-智。

以靛青从蓝草中提取却比蓝草更蓝,冰是水结成的却比水更寒冷,木材经过木匠的加工就可以成为符合需要的圆形,金属刀剑经过磨刀石的加工就可以变得锋利等比喻,说明人只有通过学习才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才能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只有博学才可以智慧、明达,行为端正无过错。论证了学习的意义。从论证方法来看,属于比喻论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爱我家作文200字 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目 端午节作文议论文 写两种动物的作文 100年后的地球作文 作文除夕之夜400字 我的卧室作文600字 四年级作文观察日记400字 我想和你在一起作文 爱国主义作文300字 热爱生命作文400字 我的智能机器人作文 我的房间日语作文 512大地震作文 美丽的背后作文 校园新风尚作文 积极向上的作文800字 描写动物的作文200字 我们的校园作文600字 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作文 以合作为主题的作文 以勇敢为话题的作文 写春节的作文100字 挠痒痒惩罚作文 成熟作文800字高中 四年级上册中秋节作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文 不错过半命题作文 家乡的四季作文300字 我会做什么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