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17年全国2卷高考语文作文分析及优秀范文

2020-05-10 09:09:01
相关推荐

全国卷Ⅱ 试题内容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 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 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专家解析 2017 全国Ⅱ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试题材料由精 心选择的六个中华名句组成, 试题命制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弘扬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自觉继承、转化优秀文 化传统,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 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试题既让每个考生有话可写,又让优秀考生能够脱颖而出。六个名句言浅理 明,贯穿其中的思想主线清晰,具有很好的亲和力,考生在理解上没有难度;而 在审题立意、文体选择等方面又具有很大的开放度,便于考生发挥;要求考生结 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为命题加大了空间纵深,也为优秀作文提示了明确指向。 分别来自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时期的中华名句,有诗词有随感,或豪迈或 温婉,有的抒怀有的思辨;包含了自强奋发、家国情怀、坚持自我、豁达自信、 开放进取、提升境界、敢于正视问题、勇于面对困难、勇于实践、敢于担当等丰 富内涵,涉及个人“小我”与家国、社会“大我”等不同层面;既各自独立,言 简意赅,又彼此关联,声气相通。将六句并列齐观,从《周易》到毛泽东,本身 就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有自、传承有序与生生不息,是中国文化博大 精深、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生动写照。 命题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实则是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 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名句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从“小我”或“大我” 的角度,以古鉴今,古为今用,激活名句的内在生命力。考生既可以集中论述两 三个名句的相通内涵,如以①⑤为基础探讨自强奋发、敢作敢为;也可以辩证思 考由两三个名句组合生发的新含意,如以③④⑤为基础,讨论自信与正视问题、 开放进取之间的关系; 考生还可以深入研析个人、 国家、 社会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如以①③④⑤为基础,探究如何全面提升个人的人格境界,或以②⑤为基础,表 现个人对家国情怀、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索,或以③⑤⑥为基础,论说坚持自我 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等等。 考生也可能更看重“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带给他的感触 与思考,而由此出发立意行文,对名句作者及其时代进行历史分析,个性化地阐 发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或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讲述中华名句化育后世的 精彩故事,论说名言警句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命题明确要求考生 “合理引用” 名句, 既呼应了中国诗词大会引发的诗词记诵热, 更隐含了“文化传承不应只是静态记忆”的认知。“引用”,可以是名句字面意 义的简单借用,也可以是名句哲理的深度化用;可以是正引,也可以是反用。合 理引用名言警句,能使语言表达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和说服力;将 名句自然融入文章、与全文浑然一体,对考生的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写作 要求中的“引用”指令,暗含了文化传承与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丰富期待。同时, 这一任务型材料作文的创新, 也为辨识考生水平高下、强化区分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模仿北京的春节写一篇作文 令我感动的一件事作文400字 六一见闻作文500字 劳动的颜色作文范文 假期里的一件事作文400字 我的年度汉字作文800字 快乐的寒假作文600字 有真好半命题作文600字 我被表扬了作文300字 有意义的一件事作文400字 暖作文600字六年级优秀作文 朝着阳光奔跑作文600字 端午见闻作文400字 七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作文 端午节作文400字以上 挫折伴我成长作文600字 爱在细微处600字作文 我的假期生活作文800字 我的课余生活作文600字 从那以后作文600字 关于过年的作文200字 我懂得了感恩作文500字 征文和作文有什么区别 新时代新青年作文800字 学会忘记作文600字 高二英语作文范文10篇 打女生阴部作文 我懂得了珍惜作文400字 我学会了炒菜作文400 今年高考四川作文题目